秋日生活
  • 電子書
遇見完形的我: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34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遇見完形的我: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電子書)

  • 定價:360
  • 優惠價:25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你是否期待遇見:
一個不帶遺憾、勇於面對、充滿力量且完整的自己?
 
  為什麼做選擇這麼難?為什麼總是無法改變自己?
  該怎麼勇於面對,不再只是逃避?
  當生命遭遇各種嚴峻挑戰時,如何面對內在波濤洶湧的自己?
  讓擁有40年經驗的完形諮商大師告訴你,
  完整自我的真正關鍵!
 
  我們常常因為封閉自己的情緒、受困於過去的創傷記憶,甚至遭受外在的環境限制,導致很少有人真的認識自己,更常覺得自己像缺了一角的圓,並不完整。
 
  但是,只要我們擁抱「主體性自我」,願意面對過去的記憶,承擔和接納當時的自己,以長大成熟的自己陪伴當年幼小的自己,一起重看過去的「未竟事宜」,給予這些經歷全新的理解,就以可讓未完成的「形」能夠「完形」。
 
  臺灣完形諮商領域專家曹中瑋,暌違多年終於推出新作。她以超過40年的心理工作經驗與精練筆觸,闡述完形諮商的「黃金鐵三角」:覺察、選擇、責任,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自己。然後,將生命中容易受挫、卡關、走偏的各種問題和面向,以故事為例,告訴我們怎樣接納與整合自己,活出最圓融完滿的人生。
 
  完形祈禱語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不是為了實現你的期待而生活於這個世界
  你不是為了實現我的期待而生活於這個世界
  你是你;我是我,偶爾你我若相遇,那是件美好的事
  若無法相遇,也是件無可奈何的事
  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
  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
  You are you, and I am I, and 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 it's beautiful.
  If not, it can't be helped.
  (波爾斯,1969)
 
名家推薦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專文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
  周志建(諮商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金樹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名譽教授)
  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
  ──誠摯推薦
 
  本書呈現一位長期耕耘於完形諮商的心理師豐盈的完形面貌。透過故事、電影、戲劇、與案例,穿插著作者個人跌宕起伏的生命體驗,細膩地描繪出其與完形理論交相影現的完形生活與完形人生,其間綿延不斷的遞迴與疊代,讀來令人不忍釋卷。──金樹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名譽教授)
 
  一個好的治療師是流動的,中瑋老師的完形已經走出傳統的完形,她的完形是實踐出來的,透過實踐與生命的洗鍊,她創造出屬於她個人特色的曹氏完形,那樣的完形是有溫度、充滿人文關懷、有本土味的完形。書中運用戲劇來解說情緒的敘事風格,是我喜歡的。如果你想深刻理解人性、認識自已,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周志建(諮商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中瑋老師是我從業以來的督導,也是我重要的啟蒙與典範。完形學派講求覺察、責任、界限,而中瑋老師的風範即體現此學派的真諦,鼓勵我們接納真實的自己,溫和而堅定地表達自我並建立界限。《遇見完形的我》這本書,是臺灣第一本以完形治療為主軸的大眾心理書籍,非常精采,必然能帶給閱讀者極大的收穫。──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中瑋又出書了,表面看起來是一本完形心理專業的書,實際上,我卻看到了中瑋對生命的深情。作為一輩子泡在心理療癒的大海中的人而言,不可能不和自己的生命對話,也不可能不在人類相互感通的深處提煉慈悲。她說的平常,我卻流淚了。──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中瑋老師以她一貫溫暖、真誠且平易近人的文筆,透過不同戲劇及人生故事的視野,不僅帶出完形治療的精隨,也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深深觸動,進而與內在的自己相遇,走向自己的﹁完形﹂歷程。閱讀這本書,是個被深刻接納、理解且被療癒的經驗,覺得很幸福!──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曹中瑋
 
  投入專業助人工作領域已超過40年,是擅長情緒處理的完形學派專家。在諮商界裡,不論是專業能力或為人都深受欽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系所主任、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年輕時曾夢想開創獨門的諮商學派,但意識到自我限制後,全然投入波爾斯這門既神奇又有趣的完形諮商學派。構築20多年後,不但揉合了中西方思想,融入華人文化內涵與個人諮商經驗,反而走出獨樹一幟的「曹式風格」完形取向。
 
  和煦又笑顏常開的她,其實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雨、疾病的苦難折磨,更曾與死亡正面遭逢。但透過在生活中運用完形,逐步為自己找回力量,成為自由的心理工作者並持續寫作。近年來更轉換工作重點,以傳承為要務。
 
  她相信人人都有向善的種子,也都具有清明覺察的能力、為自己做最適當選擇的勇氣與力量。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到更廣大的社會群眾,與完整的自己相遇。
 
  著有《當下,與你真誠相遇:完形諮商師的深刻省思》《當下,與情緒相遇:諮商心理師的情緒理解與自我生命歷程》等書。與旭立文教基金會合作:線上影音課程《完形情緒講堂:成為情緒的主人(共六講)》、D VD《曹中瑋老師完形取向教學影片》。
 
 

目錄

推薦序:領會完形,成為完整及內外合一的自我/蘇絢慧
前言:走向完形的這條路
 
第一部分  活用完形諮商,重新看見自我
第一章  覺察、選擇、責任的黃金鐵三角
1  完形「黃金鐵三角」之「覺察」
2  你聽到了嗎?你能感覺到嗎?
3  既不能逾矩,何來從心所欲?──談選擇自由與責任
4  嚴峻挑戰下的選擇──電影《暗處》提醒我們的事
5  選擇難,但你總是不得不選──從短篇小說和電影體悟「選擇」有多難
 
第二章  放棄改變、改變與未竟事宜
1  放棄改變的企圖,改變才可能發生
2「我王國」的國主──從「主體性自我」再談改變與接納
3 從「形」與「景」的概念談專心
4 留心童年創傷──揮之不去的未完成事件
5 重新面對「未竟事宜」,才能完「形」
 
第三章  自我界限與各種逃避策略
1「接觸的循環圈」與「解離」逃避策略
2「內攝」逃避策略──自幼套著的緊箍咒
3「投射」逃避策略──這不是我,那都是你
4「自我中心主義」與「迴射」逃避策略──不間斷的懷疑與自責 
5畫一條界限與你「接觸」
 
第二部分  實踐完形,不同的人生體會
第四章  好好面對情緒
1 激勵人心的話,卻充滿對情緒的迷思
2 展現真實情緒其實沒那麼難──從電影《意外》談次級情緒
3 害怕VS.生氣──從《琅琊榜》談基本情緒轉換
4 嫉妒是種什麼樣的情緒?
5 善用憤怒正能量而不傷身
6 情緒再強烈,只要面對得宜都不可怕
 
第五章   直擊人性黑暗面
1 從《琅琊榜》看複雜的情緒與人心黑暗面
2 天生「惡魔」?──《絕命毒師》中善惡距離並不遙遠
3 由創傷與嫉妒滋生的惡──濮陽櫻的偏執復仇悲劇
4 社會桎梏下的惡之影──《終極審判》的罪與罰
 
第六章  人們主觀的詮釋與歸因
1 成為有智慧的業餘科學家──歸因停看聽
2 賞與罰──從社會心理學測驗瞭解外在獎懲
3 不同角度位置的不同看見
4 眼見真的為憑嗎?──放下主觀理解,才能遠離謬誤
 
第七章  尊重獨特性、包容個別差異
1 你真的「知道」人人大不同嗎?
2 正視個別差異──接納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3 有教無類VS.因材施教
4 以尊重與信任化解人們的歧異
5 婚姻中以真愛包容差異
 
第八章  人生體悟
1 人生折返點
2 遺忘與記憶
3 命定與偶然
4 拒絕一再掉進內心黑洞 
 
附錄一  內、外界覺察練習
附錄二 情緒解密──電影《腦筋急轉彎》討論題綱
 

推薦序
 
領會完形,成為完整及內外合一的自我
蘇絢慧
 
  「完形諮商」對一般民眾來說,或許不是很熟悉,但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完形諮商與治療是情感與經驗取向學派之一,就算未深入鑽研學習,也絕對是有必要認識的一門心理治療方法。
 
  在我未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曾是心理諮商個案的我,已深受完形治療的啟發和修復。當我成為心理諮商研究所的學生後,在上課教室裡,透過一點一滴的領略完形諮商如何看待人、理解人的內在,以及如何解決心理困擾的原理,那種領悟及情感的震撼,猶如醍醐灌頂,至今仍印象深刻。
 
  當時教導我「完形諮商」的老師正是本書的作者──曹中瑋教授。
 
  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扎根奮鬥的專業人都知道,中瑋老師是臺灣完形諮商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我認為,老師和完形諮商之間的關係,就有如武林人和劍的關係。見人如見劍,見劍如見人,老師和完形諮商已是人劍合一的狀態。這意味著老師將完形諮商的精髓融合進自身的生命中,並以知行合一的歷程透徹完形諮商的學理,傳達給我們所有學習中的後輩。如今能為老師的新作撰寫推薦序,是我極大的榮幸。
 
  完形的修復、影響與幫助
 
  完形諮商提出﹁覺察、選擇、責任﹂的黃金鐵三角概念,而在本書中,老師從這個概念開始,深入講解完形諮商對人心理問題或人生困境形成的看法。一個人若無法清楚「覺察」自己內在或周邊外在的狀況,就很難做出較為適當的﹁選擇﹂。當然,對於要成為一位負責有擔當的成熟個體,就會造成阻礙和困頓。
 
  清明覺察,是完形諮商理論極具重要性的觀點,這包括能對內瞭解自己的需求、情緒、能力、強項與弱點等等;對外能看清環境與他人的真實狀態,瞭解周遭的各種資源和限制。這當中,必須能釐清及辨識許多心理防衛所製造的投射假象或想像。
 
  但我們如何能真正走到清明覺察的狀態,為自己負起個體選擇的責任?關鍵在於能夠深度覺察。透過往內深入探究自我,才能進到更深層的覺察。我認為,「覺察度不足」及「覺察障礙」是現代人無法為自己的內外處境進行有益處的選擇,並且負責的主因。更常見的是,人們會陷落在某一情境中,以一種萬事不由人的姿態,來面對自己無能為力的生命處境。這都是來自我們無法清明覺察內外在的真實狀態,甚至不想面對,以逃避的方式,迴避自我負責。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處境中,影響覺察的內外干擾甚多,於內是我們情緒的起伏、未竟議題;於外是社會文化的框架、權威父母師長的制約、他人的評價和要求等等⋯⋯這些影響因素限制我們深度覺察,也就影響我們真正做出自己所要的選擇,而進入逃避的迴圈裡無法覺醒。本書中便有許多探討和說明,可以協助我們開始練習覺察,鬆動及進入較深度的自我面對。
 
  完形治療,過去是幫助我生命修復療癒過程的引導和助力;臺灣完形治療大師曹中瑋教授,既是影響我至深的指導教授,也是我專業學習的典範;完形諮商核心理論和技術更是我心理諮商工作中,最常運用的專業智能及技術。基於上述原因,我萬分欣喜地向大眾及專業學習者推薦中瑋老師的這本新書,我相信你必定能從本書領悟及洞察更深的自己,為內在的和好與整合,更增添一份啟動的力量和智慧。(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前言
 
走向完形的這條路
 
  「好好活著,活在當下,帶著既好奇又謙卑的心,平靜地面對生命中所有的遭逢。」這是我對即將到來的老年生活之自我期許。
 
  曾經,我並不喜歡自己。嫌棄自己過胖的身材;討厭自己常被情緒困住;怨怪自己很沒用,看不慣很多事,卻又不敢大聲說出來或做些什麼,甚至不敢生氣。
 
  曾經,總感覺自己是個虛有其表的大學教師,不如其他人那麼有學問,學術能力也不佳,不常發表研究論文。只是奮力地﹁扮演﹂好我在工作上的各種角色,但心中充斥著擔憂,深怕被人看穿自己其實內在並非如外在所是⋯⋯
 
  曾經,總是習慣性地焦慮,怕經手的事情、教學和演講會被自己搞砸;出了點小差錯,很快就會習慣性地全盤否定自己。
  曾經,我內在充滿矛盾,這些內在的衝突消耗了我許多能量,讓我常有耗竭的感覺,卻又反過來自責沒能全力以赴。
  曾經,我沒有真正活著的感覺,厭世感常盤據心頭。
 
  當我如此看待自己,想到的和記起的都是那些做不好的、挫折的、沒達到自己和他人期待與要求的經驗。他人的讚許與肯定,則很難收得進心裡。
 
  還好,我用心在自己所學的心理諮商領域耕耘。那些能幫助別人的方法,多少也能在自己身上,展現短暫的效果。而我也運用承襲自家庭和社會的教條──「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笨鳥慢飛,仍能抵達目標」「夠認真努力,總會做出成績而被人看見」⋯⋯讓自己持續下去。但是,心真的好累⋯⋯
 
  直到一九九四年春,我與完形治療真正「接觸」,這一切才有所改變。
 
  遇見完形自我的轉捩點
 
  我參加由卡羅.席森(Carol Sisson)博士帶領的完形治療工作坊。席森博士很溫暖且尊重人,處理我在夢裡看到生死簿的驚嚇夢,竟能碰到我內在無法自我肯定的議題,讓我感到既神奇又震撼。我動了心,想好好學習這個學派。同年,我也立即報名蘿絲.娜吉亞(Rose Najia)帶領的完形治療「夢」工作坊。
 
  第二年,耕心協談中心為即將開辦四年的「完形治療訓練工作坊」,舉行長達十二天的行前工作坊,正是由蘿絲.娜吉亞和東尼.凱(Tony Key)兩位風格迥異的老師分別帶領。之後,我完成那四年的「完形治療訓練」。(國外多稱「心理治療」,因此談接受國外的訓練時,我用治療兩字。但國內稱「心理諮商」,而我則是諮商心理師,其他的部分我都會用心理諮商)。
 
  完形諮商學派相信,只有透過「親身體驗」的經驗,才能被納入個人的內在系統,進而產生真正的改變。且創始人波爾斯曾說過:「完形諮商並沒有任何『技術』!「心理師要以高度創意,設計出讓當事人體驗的實驗活動。所以在學習的那幾年,我們課程的重點不是學習怎麼在工作中運用完形諮商的各項技術,而是整理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議題。(以下多數引號中的完形專有名詞,都會在本書中逐篇說明與討論。)
 
  我持續練習「內、外界覺察」,逐漸能打開五感(看、聽、嗅、嘗、觸)領略世界之美,注意傾聽身體的聲音和面對情緒的起落。
 
  我重新檢視並試著鬆動「內攝」所吞進的固有信念和偏見,以便能較為如實地和外在的人、事、物接觸,而不是自動化的立即加以主觀詮釋與評斷。
 
  我也慢慢地一一認回自己不接受,甚或「投射」出去的特質,承認過往逃避或壓抑下的需求、渴望和夢想。前者讓我整合了自己,成為較完整的我;後者使我能再次衡量「自我所擁有的資源與缺少的能力」及「外在環境的條件和限制」後,知道有的需要放下,有的則能更勇敢、更有方法地努力追求而獲得滿足或進一步實踐。
 
  我更處理了一些「未竟事宜」,不再莫名地受到之前經歷所記憶下的情緒干擾,能夠只針對現下發生的狀況去因應。
 
  當然,不是在學習完形那幾年即獲得如此多的收穫,之後我更在教學、諮商、督導工作中融入完形諮商學派的精神,不斷地與學生、個案和受督者相互交流與成長。
 
  於是,這二十五年間,我的一切改變是以螺旋的方式緩慢進展著。每一年,甚至可誇張一點說,近幾年的每天,我都能感覺到自己有小小的不同。這數十年來,我經歷過的成功、挫敗、痛苦和充滿挑戰的一切經歷,都對成就現在的我有所貢獻。然而,我也不得不說,進入完形諮商的殿堂確實是我人生中非常關鍵的轉捩點。
 
  扎根文化,開展屬於臺灣社會的完形
 
  我一向關心華人社會文化的議題,在實務應用完形諮商時,我必然需要不斷因應當時當地的狀況,加以微調和增添其內容。
 
  我針對波爾斯完形治療理論中的兩大部分,做了相當幅度的調整:
 
  其一,我發現華人忽視自我力量的發展,所以特別提出「主體性自我」、創建「『我』王國」這個概念──做自己的主人(當「我王國」的國王),為照顧、接納自己負起真正的責任。在完形諮商的「黃金鐵三角」中,「選擇」這部分也同樣需要先賦能於做選擇的「這個人」,才可能在「清明覺察」後勇敢做出選擇或決定。而處理未竟事宜時亦然,若「現在的我」力量不足,則難以有勇氣和能量重新經驗過往的困境,或照顧當時受苦的自己,也就不容易達成完「形」。
 
  其二,東方人和西方人因在乎的事情不同,會有些獨特的情緒,如委屈;會有些特別強烈但又壓抑的情緒,如嫉妒;更由於對情緒的觀點相異,在情緒表達上也不太一樣,如我們通常不會好好生氣,容易扭曲、壓抑、累積憤怒情緒,甚或「迴射」向內,出現自我譴責或形成過高的罪惡感,造成更複雜的情況。
 
  慢慢地,我更體會到完形諮商學派不只是個治療的理論派典,它的核心精神更具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對每個想要真真實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很有助益。
 
  你我相會,必然是美好的開端
 
  因秉持著「好東西一定要和所有人分享」的心,我起心動念,想寫出這本書。這心願持續很久,因此這本書的有些篇章是這八、九年來陸續寫成的。然而,遲遲未能成書,背後有個很核心的擔憂──想要將完形諮商的「理念」以更親民的方式呈現,讓所有人都能領會,必然需要引用很多真實的生命故事來闡述。但要詳細描述個案的心理歷程,太容易違反諮商倫理,即使透過改寫、徵得個案同意,仍會有爭議。如某位個案同意我對他的描述,但若有類似議題的個案看了,還是可能覺得說的是他自己。這可不是「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一句話所能交代的(我必須承認,對這點我有潔癖)。
 
  考量了很久,發現善用已上映的電影和戲劇裡的角色人物故事當例子,是個不錯的方法。戲如人生,但既是公開上映的戲劇,也就沒有揭人隱私的問題。我更可以大膽推論主角的內心世界和可能形成的原因與脈絡⋯⋯
 
  而且我愛看電影、戲劇,平常偶爾也會寫點觀後感,自認這構想應該挺容易實踐的。沒想到,不但選擇電影以配合我想說的主題一點都不容易;如何簡要地說好故事,才能一方面闡述清楚我的觀點,另方面又能帶讀者進入而有所共鳴,更難。
 
  在這本書中,我大概談了二十一部劇和電影,還有三篇小說。但我選片的規準並不是從拍攝手法的好壞或叫座與否出發,而是這些通常是我剛好回想或看到,又恰巧適合我要寫的內容,因此沒有推薦這些影片的意思。
 
  當然,這本書能真的完成,很感謝究竟出版社副總編良珠和企畫佩文去年的力邀,且提供專業編輯上的建議,讓我能積極地重新整理舊有的十幾篇稿件,並依據心中理想的架構撰寫出新的篇章,才終能完成這懷抱已久的心願⋯⋯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活用完形諮商,重新看見自我〉,以三章十五篇文章系統性地介紹完形諮商的理論內涵,如何運用於生活中,讓我們能不受過往經驗或情緒干擾清明覺察,然後勇於做出能承擔與負責的選擇。
 
  第二部分〈實踐完形,不同的人生體會〉,透過五章二十三篇文章,談談我這一路來學習與運用完形諮商所獲取的心得體會。除了討論情緒相關議題、主觀的詮釋與歸因,以及個別差異三個部分,我也試著討論完形諮商中很少提及的人性黑暗面。
 
  我雖一直堅信人人都有向善的種子,至今未變,但我仍深刻體會到,需要承認、面對與接納內心深處出於各種因素所造成的惡,才真能讓善的種子發芽茁壯,進而確實拉遠我們與惡的距離。(完形諮商有兩極的觀點,我想,若說人們有「天使」向善的一極,那自然也會有﹁惡魔﹂的另一極吧!)
 
  此外,即將進入初老的我,也開始思索各種與生命相關的議題,留待本書最後幾篇文章中,與讀者分享初淺的體會。
  最後,感謝辛苦的責編緯蓉,她不僅文字功力好,且領悟力強、很快進入狀況,精準地潤飾我的文章,讓其更順暢且易讀。
 
  我雖不是基督徒,但這幾年以下面這三句話自勉,期許自己離開人世時,能坦然而無遺憾地說: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當所信守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這一生我認真踏實地活過了,努力盡心地做我該做的事;我在傳承的這條路上,奮力地跑向前,試圖交出我的棒子;我更信守著對人、對生命、對大自然的尊重和愛,勇於實踐。
 
  感謝我自己,更感謝所有在我生命中交會相遇的人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大家如實接納自我,遇見完形的自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7308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4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