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成就人生的關鍵在自己手上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通常是年輕時,不會去想;中年時,無暇去想;老年時,後悔沒有早點去想的題目。人生很多事都是事到臨頭才會當真,我就是一個例子。所以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仍然不停寫文章提醒學生,不要以為人生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慢慢去「殺」,光陰稍縱即逝,它跑得比光速還快,「朱顏辭鏡花辭樹」的到來比你想像的快得多,現在不流的汗,以後會變成淚流出。
年輕的我真是不想聽這些話,幸好我父親不放棄,逮到機會就說:「名利一場空,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每天要好好想今天要做些什麼,才不辜負農人種稻辛苦養大你們。」這些話有如耳邊風,聽多了還會煩,更怕父親問時答不出來。么妹年紀小,比較得寵,就慫恿她去問父親,究竟什麼才是一個成功的人生?父親說,像林連玉那樣。
林連玉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功臣(或是說烈士)。中華文化能在馬來西亞保存下來,華人子弟有華小、獨立中學可讀,都是他的功勞。他一生都在為華人的政治地位、下一代的受教權奮鬥,因此他被馬來政府褫奪公權,不准他教書,使他後來連生活都有問題。但是他死時,吉隆坡的華人關店不做生意,一萬多人自動上街送他到墓地,人龍綿延五公里之長,他的墓碑上刻的是「族魂」。
我父親非常敬佩他。他說什麼叫「死後哀榮」?一個人一生的功過就顯現在這裡,馬來西亞華人的孩子還知道孔子、孟子,就是因為這世界曾經有個人叫林連玉。
父親對林連玉的看法影響我一生,猶太教義也教導他們的孩子,錢財只在你成功時陪著你,子女也只能陪你到墳墓門口,只有你做的好事(good deed)陪著你進墳墓(beyond the grave),直到永久。不論東西方,都強調品德和操守是成就人生唯一的條件。
但是要保持正直的品德和暗室不欺心的操守不容易,因為花花世界有很多誘惑。父親知道人性經不起測試,所以他要求我們生活儉樸――儉不匱乏,樸則無欲。沒有需求,沒有欲望,別人就無法引誘你。他同時強化我們的自信心,使我們不會從眾,不會人云亦云。他不打我們,也不准別人打我們,我曾在上小學的第一天被老師打,我父親知道後,立刻幫我轉學,因為自尊心是建立品德的基石,一個人只要自重自愛,就不會去做壞事。
我四十四歲從美國回臺灣在中正大學教書,那年父親七十八歲,他要我每年暑期都去馬來西亞做僑教,因為他十二歲時,祖父把他從南洋送回廈門去讀陳嘉庚創辦的集美中學和廈門大學,使他後來的命運跟留在棉蘭和新加坡做生意的大伯和叔叔不同。教育改變了他的一生,人不可忘本,他年老不能回饋,這個責任要由我這個做子女的去完成。他還告訴我,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做時,有不做的自由,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四個字,「無欲則剛」――不向人開口借貸,就不必向人低頭,求人不如求己,求財不如勤儉,求福不如修身。
我現在到了孔子說「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也得到了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的自由,但是大腦還靈光,身體也還能動,自覺還不老,還有力氣可以做些事。黃春明說得好,不要問你還有多少時間,要問你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我仔細想了一下,我會做的僅有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已,所以我又回到學校去教書,同時寫書、翻譯書,希望有一天能做到父親心中像林連玉那樣的人生。
這本書就是過去兩年專欄文章的集結,感謝《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聯合報》、《國語日報》願意給我舞臺,讓我繼續用筆,告訴孩子,該怎樣才能成就你的人生。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采,天自安排,自己的人生操控在自己的手上,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讓這個世界因為曾經有過你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