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麼?文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人文學科放棄了其最根本的責任就是要育人,而放棄了人的心靈、靈魂的培育修養這方面,人文學科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沒有意義了,為了賺錢又沒有誰要學你這種根本沒有用的東西,這就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胡顯章〈從歷史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文化既是一種存在,更是一種信仰。我們對大學文化的界定,有以下四層含義:第一,文化是一種廣泛存在,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第二,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種信仰,是人類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之所在;第三,大學文化也是一種廣泛的存在;第四,大學文化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存在。大學文化和社會文化是相互聯繫的,也就是說,精神重建與社會轉型是緊密相關的,這也是今天所講的社會轉型與精神重建的理論基礎。」
──王冀生〈社會轉型與精神重建〉
「常燕生說,我們不要把近代文明的特點當作西洋文明的特點,也勿把古代文明的特點當作東方文明的特點。古代文明的特點,東西方文明都有;西洋的近代文明的特點,也不是僅僅歸於西洋所有。任何一個國家變成近代國家,近代化的特點都會出現。常燕生把東西的文化討論直截了當地歸為古今差別,把討論提高了一個層面。這個觀點比新文化初期的觀點有一個明顯的優越性,即所謂東西文明衝突的本質其實就是傳統跟現代的差別,從而點出了問題的所在,即文明需要現代化。東方人不可能變成西方人,但古代文明是可以現代化的。」
──陳來〈化解傳統與現代的緊張〉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李學勤、張豈之、陳來、陳眾議、陳劍瀾等多位著名學者在「新人文講座第十一系列」「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演講全文,內容涉及文化和文明的傳承與碰撞、傳統和現代的繼承與超越、中國和世界的交流與對話,覆蓋歷史、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經濟及國際關係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