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0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電子書)

Une mort très douce

  • 定價:320特價:220
  • 特價再95折:209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父親過世時,我沒掉一滴淚。我曾對妹妹說:「輪到媽媽時,也會是一樣的。」

 但這一次,絕望超出了我的控制,在我心中,有某個不是我的人,正在哭泣。

 我將媽媽的唇貼在我的臉頰上,下意識地模仿它的動作。

 她整個人、她的全副生命都在其中具體顯現,而憐憫之情使我心碎。
 

沙特譽為西蒙・波娃最好的一部作品

以哲學家之心,文學家之筆

獻給母親與妹妹的哀悼日記

全新法文直譯・繁體中文首次出版


張亦絢(作家)、林雅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序文導讀
黃惠偵(導演)、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鍾文音(作家)──深情推薦





本書是西蒙・波娃第四部帶有回憶錄性質的作品,記錄了她與妹妹海倫陪伴罹癌母親度過生命最後三個月的歷程。


1963年10月,波娃的母親佛蘭索瓦摔倒住院,卻意外診斷出腸癌。在醫生建議下,波娃與妹妹決定讓母親接受手術,並對母親隱瞞病情。這一決定後來讓波娃懊悔萬分,認為是對母親的背叛。


波娃原本與母親關係疏遠。1949年出版《第二性》中,描述想要控制女兒的「專制母親」形象,部分即由此而來。但罹病期間,原本嚴厲、苛刻的佛蘭索瓦,竟變得像個小女孩般天真無助。這個從未見過的母親使波娃既驚愕又憐憫,也促使她重新反省自己原本對母親的種種理解。


住院後三個月,佛蘭索瓦過世,波娃則於同年出版了這段歷程的回憶錄。書中極其動人地記下她對母親既依戀又痛恨、既理解又陌生的情感。


這是《第二性》中母女關係的續篇與變奏,更是她抗拒死亡、擁抱生命的熱情宣言。


欲理解西蒙・波娃,不能不讀。


各方推薦


「這份書寫中呈現的剔透與力道,如同相信此生堅不流出——但終究最忍不住的一滴,奪眶而出的淚珠。」──張亦絢(作家)


「這本書關於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也是關於愛、受苦與死亡的深思。」──林雅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


「母親,病痛,死亡。當生命中最難的這幾個課題一次在眼前展開,即便智慧如波娃都有感到無力的時刻。但她卻能比我們多數人更勇於直面那些哀慟,並且從中凝萃出對自己所愛且恨之人的理解。」──黃惠偵(《日常對話》導演)


「波娃以她特有的存在主義觀點,詳細描述母親離世前的身體變化,以及她做為女兒,對於母親即將死亡「這本書關於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也是關於愛、受苦與死亡的深思。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哀慟」;這一悲痛情緒又牽動波娃回顧過往緊張的母女關係,細膩的筆觸,讓讀者彷彿置身《第二性》的情境中。」──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在短短的篇幅中,西蒙・波娃傾盡全力書寫或許是她最好的部份,否則亦是最祕密的部分。」──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皮埃爾-昂利.西蒙(Pierre-Henri Simon),《世界報》


「我們熟知西蒙・波娃的真誠與勇氣,如今她向我們揭露了震撼人心的感性與溫柔。」──艾米爾.帕戴爾(Emile Pradel),《學校解放》週報


「這本書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出發,卻勾勒出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共同悲劇,瀕臨絕望,卻充滿無比尊嚴。」──《圖書館學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
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政治運動者、女權主義者暨社會理論家。其最著名作品《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被譽為「女性主義的聖經」。
十五歲立志成為作家,一生著述豐富多樣,橫跨小說、劇本、遊記、論述、傳記、書信等多種形式。長篇小說《名士風流》(Les Mandarins)於1954年獲得法國最重要的龔固爾文學獎。
波娃的思想與創作,都與她自身的生活經歷深深纏繞。她與哲學大師沙特終生保持開放性的伴侶關係,對她的思考影響深遠。而與母親之間南轅北轍、既愛且恨、既綑綁又衝突的關係,更形塑了她終生對「女人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探求與思索。
1986年,波娃在巴黎與世長辭,與沙特的墳墓一起合葬在蒙帕納斯公墓。


譯者簡介

周桂音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博士。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獎決選入圍、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首獎等。譯有《唯一的玫瑰》、《作家的祕密生活》、《少女與夜》等書。譯文賜教:dromoscopiques@gmail.com

 

【推薦序】
給我妹妹的畫像:波娃素描母親生前二十八天 
                      ────張亦絢(作家)

 
 敘述從一九六三年十月某日開始。波娃人在羅馬,住巴黎的母親跌了一跤。從書名我們會知道,紀事終點,毫不令人驚奇的,將是母親的死亡。然而,我們還是止不住地驚奇——在最後的日子裡,發生了那麼多事,那麼多變化,還有,當然還有,是波娃在這份書寫中,呈現的剔透與力道。如同相信此生堅不流出——但終究最忍不住的一滴,奪眶而出的淚珠。

   如果波娃今天還在世,她已經超過一百一十歲。當她在四十歲出頭時出版《第二性》時,較為眾所周知的七〇年代女性主義風潮尚未成形。波娃本人先是以作家出道,同時以與沙特同居但拒絕婚姻的反叛形象成為二十世紀的一種迷因,既為人津津樂道,也身歷如同「醜聞女王」的性別歧視與(好/壞)名聲地位。莒哈斯過七十才拿到的文學大獎龔古爾,波娃是在四十六歲時掄下。
                                                          
    投入女性主義,波娃遠非在血氣方剛時開始,而是在初老之期才變得老當益壯。其中,還有被年輕女性主義者牽成的因素在。換言之,她的思想建樹早於她的女性主義者自我定位。(間隔約二十年)我一向認為這是一個把才女資本累積轉浥注女性集體賦權的有趣例子。不了解她與文學的深厚淵源,以及與女性主義遲來的約會,對波娃與女性主義的理解都會略略失之片面——文學與女性主義,這兩股力量好似兩個波浪,一前一後,互相追趕也彼此推助——而《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臺灣偶譯為《寧靜而死》),可以說,就是了解雙浪「行行重行行」的極佳入口。
   
   在與死神踢球的這一役,我們都屬必敗一隊。雖然必敗,我們照踢不誤,並且還關心延長或加賽——這部紀事就像一場現場轉播,令我們目不轉睛。我一口氣讀完了它,覺得張力彷彿懸疑小說,纏綿有如情書一疊——儘管死者往往等於喪失獨特,死亡的過程卻各有個性。

    簡單地說,這是最容易使人意會波娃如何以哲學立足進行書寫的典範。

   哲學的最低限度,就是不依據既定習慣或規定做出反應與陳述——我於是知道我為什麼把這些文字比喻為賽事轉播了,因為即使最後的輸贏確定,我們卻不能預知過程中,每時每刻的最新發展——波娃不斷將自己開放給未知,讀者因而一再接到衝擊。事物(病情)是未知,反應(母親)是未知,各種感受更是未知——波娃寫母親住院:

   

她要我們拉起遮住窗戶的窗簾,並看著窗外閃著金光的樹葉說:「好美,如果是在我家的話,我就看不到這風景了!」她面露微笑。我和妹妹心中浮現同樣的念頭 : 我們重新尋回了小時候照亮我們童年的那道微笑,她年輕時的燦爛微笑。從那時到現在的這些年之間,那微笑消失去哪了?


    這不是書中唯一精彩絕倫的「燦爛微笑」:在此書寫的波娃是絕對柔情與嚴厲的。柔情,所以不但捕捉得到母親可愛的詩情,還記得多年以前的微笑;嚴厲,所以並不以為這足夠,並不以為一瞬的美好足以勾銷一生的磨難。她不妥協——許多人都會對母親與死亡妥協,但她不。

    一種女兒特有的清醒與貪心(有理)——痛惜母親所受的限制,無論限制是來自早年的缺愛、婚姻的不公,或是養成順從個性的這個社會——她都想對視尖叫。

   但在波娃的書寫裡,是聽不到尖叫的——不是因為她把它們掩蓋了,而是她用變化多端的樂聲,包圍了那個「無聲的尖叫」——而正因尖叫被賦予了矛盾的無聲特質,尖叫也就無法消滅。

   這本書是傾盡感情與技巧,自由與責任的藝術。

   無論男孩女孩,都有掙脫母親獨立的課題。在波娃的例子裡,決裂的因素還包括不信神的女兒與虔誠母親的分立。波娃也特別思索了,懷有信仰的母親,為何無法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在不放棄無神論立場同時,波娃並不吝於忠實紀錄作為養出無神論女兒母親的驚懼與苦惱,甚至在為病痛到無法祈禱的母親辯護時,在在流露出她對信仰的深刻認識。她仍然身體力行了「對不同意之人的真誠愛」。五十多年前,癌症痛楚或病人自主等議題不若今日公開,波娃的若干觀察,想必仍是當時禁忌。書中寫到對病人隱瞞癌症病情一節等,也有賴醫療文化的專家,加以歷史回顧。

   自照相發明後,Post-Morten(死者照)曾在某些地區蔚為流行,也啟發了藝術領域。不同於遺照,死者照是「生後照」,固然會將死者裝束一如生者,但銘記的是「此人已死」。小孩、偉人與藝術家,是我在這個主題中看到最多的。為了解決死者與生者的異同,也發展了不同風格(例如擺了各種姿勢,但我沒看到讓死者睜眼或站立的)。這本書多少也可放入「死者照」的技巧類型中比較。波娃母親不是小孩、偉人或藝術家,但「普通的年長女人之死」,其實帶出了更多面向的思考。

   波娃將這本書題獻給她妹妹。是因為母親傷害妹妹更多(因為母親早年認同長女而貶低次女)?因為妹妹與母親更加緊密(妹妹將因母逝失落更多)?因為另一種「長姐如母」?

   答案或許不那麼重要。波娃在晚年接受採訪時自我責備,說自己不夠有意識披露她與其他女人的親密與深度連結(應該也包括了她本人的同性戀情),認為年輕一代會因為此傳承的缺損而受苦——她的自我責備或許有理,或許根本沒有——畢竟,她留下了這本《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導讀】
不要溫馴地走入永夜                   ────林雅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

    一九六四年,西蒙波娃於母親逝後不久,寫下《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這部非常個人且親密的記事,回望母親臨終前六週的時日,呈現了兩個女兒陪伴母親走向死亡的過程。這本書無疑是波娃最好的作品之一,迄今卻未得到相應的注意與討論。這場真誠深情的悼念讓我們得以重新理解波娃對於愛與關係、病痛與受苦、決定的艱難、失去與哀傷,以及對於死亡的反思。

    無論在《第二性》或是早期的幾部回憶錄與自傳當中,西蒙波娃總帶著哲學家冷然疏離的觀察眼光,犀利剖白女人的處境、母親的形象,以及母女關係的緊張。我有時會想,如果西蒙波娃深知女人與母親都是被製造出來的,那麼她是否也能夠對這些因為壓抑而扭曲的自我多一點寬容。還好我們在《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裡感受到波娃的揪心,即使這是女兒直至陪伴母親臨終,隨著逐漸衰老與消逝的頹敗肉身所活出來的醒覺。

    許多女性作家都書寫過母女之間的難解情結,在自我貶抑的社會處境中,母親對女兒的愛往往矛盾無能。在波娃的回憶裡,情感與慾望熾烈的母親總以對女兒們的掌控,代償在婚姻裡被壓制的自我。波娃終生追求自由獨立,批判中產階級的婚姻體制與母職的綑綁,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母親?

    在本書一開始,波娃悠遊在羅馬、莫斯科、布拉格,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隔開彼此生活,逃逸於母親的控制之外。但惡化的病程將波娃的開闊世界圈限至母親身邊,囚於病房一隅:「世界縮減成為她那間病房的容積。…我真正的人生是在她身邊上演。」過去移動不羈,總有餘裕安排以月度量的長途旅行變成計算母親最後光景的每時每分。遠行與歸返演出了向來深邃費解的母女關係,曾經彼此為難,既要拉開又想靠近,既愛且畏(「你,我很怕你」),捨得與捨不得。

    這場臨終照顧讓母女再次親密,令波娃從自由獨立的女人回返與母親連結的孩提歲月。波娃不再選擇逃離,而是與母親共融相倚¬¬—「我將媽媽的唇貼在我的臉頰上,下意識地模仿它的動作」,波娃打破獨立個體的界限,生命終於走到一起,女兒說著母親的話。

    然而,疾病來得太快。在病人無權發聲的年代,醫生的不斷催逼,波娃與妹妹陷入必須為母親抉擇的難題與掙扎。姐妹們很清楚,手術或許能夠拉長母親的活,但也拖延她的苦,無奈死亡必是永恆的離去,就算可以多活一刻,總是令人心安。掙扎與矛盾的不只是手術與否,還有隨之而來在死亡與受苦間的擺盪。只得任由親情所滋長出的某種執著牽起兩端,讓母親的肉身流連其中。姐妹們只能給予母親虛假的希望求生,賭著「死亡與酷刑之間的競賽」哪一方會勝出。

    但給予希望的背叛仍是背叛:
 

就算死亡搶先獲勝,這騙局是多麼可憎啊!媽媽以為我們站在她那邊,但我們在她這個故事中,早已站到她的對面。我是個無所不知的狡猾守護神,我早已知曉牌底答案,而媽媽依舊遠遠地在尋常人類的孤寂之中苦苦搏鬥。她為了康復而做出的頑強努力、她的耐心、她的勇氣,全都被矇騙了。



    即使決定動了手術,在母親死後,「別讓她開刀」這句話還是一直縈繞在波娃腦中,她不停懊悔自己為什麼不阻止,無論是敗給社會道德還是專業傲慢,為什麼讓母親受苦?就算母親無痛死去,也總還是想著,為什麼欺瞞母親,讓母親懷抱著康復的希望在孤寂中努力。

    當人們在課堂上冷靜談論病情告知與臨終決定的醫學倫理,殊不知這些從來不是抽離的理性思慮就能促成,而是浸泡在捨得與捨不得,對生命的執念、對死亡與未知的恐懼,被病情的無常變化逼著、推著、催促著,不得不做的選擇。每一次的死都是第一次,每一次的告別都是最後一次。 

    哀傷並不會隨著離去而停止。「當摯愛的人逝去時,倖存便是一種罪過,我們因這罪過而傷痛萬分、無盡悔恨。」波娃感嘆對母親生前關心太少,臨終時又保護太多。所有的作為好像都是辜負。陪伴在臨終病榻旁,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不後悔?

    對母親死亡的歉疚似乎有某種共通性。一如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獨子大衛里夫(David Rieff)在《泅泳於死亡之海》中不停嘆息:「我們這些愛她的人都辜負了她,就像生者永遠辜負垂死者一樣。」我們永遠無法在親人死亡後不帶著愧疚繼續生活,永遠懊悔著自己還可以多做,或少做點什麼。

    面臨死亡,我們期待什麼樣的應對?相較於奶奶與父親都平靜接受死亡,波娃說道:「媽媽和我一樣熱愛生命,她在死亡面前流露的,是和我一樣的反叛之心。」但其實我們並沒有在波娃母親的臨終場景看見那種用盡所有治療手段與死神搏鬥的驚心動魄,更沒有讀到什麼活出精采人生的勵志口號。所以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反叛?而這種反叛究竟是來自於生之欲或是死之畏(Angst),又或其他? 

    若如海德格所言,每個人都必須正面迎接、誠實面對那場永遠只屬於自己的死,才能尋回自我的本真。嚴格說來,在眾人的聯手欺瞞下,波娃母親不知死之將至,更未意識到自己這一次會死。這是一場母女共謀逃避死亡的自欺(mauvaise fois)嗎?而我們能夠在謊言中真誠向死嗎?我們如何在謊言中真誠向死?

    又或者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讀法。討論波娃母親是否知道自己將死的真相,根本不是重要的問題。無論如何,她是真真切切經受著肉身的衰頹,而又選擇在每況愈下的身體挫敗中重新關注自我。母親面對的生死不在於理性認知,而是來自身體經驗的立即性。日漸衰微失控的肉身迫使她重新度量自我的需求與價值,那個從前在婚姻與母職中失落的自我。這也幫助我們回答,為何相較於對父親過世的漠然,母親的死會為波娃帶來無比的哀慟。看著曾經讓女兒幼年依戀、青春期反感的身體轉變成老朽的遺骸,最終,還是母親受苦的肉身決定了女兒的情感。波娃在這場記事中所呈現的「即身倫理」(embodied ethics),讓母女在每一個病痛的身體刻度中共同以綿密的關懷與照料相互接納,在肉身中反叛死亡。

    對波娃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是對生存價值的奪取與覆滅,死亡永遠是「一種不合理的暴力」。那麼是什麼使波娃母親的死亡得以安詳?反之,人子又為何感嘆:「我母親(桑塔格)死得一點都不安詳。」(《泅泳於死亡之海》)

    無論身體再怎麼衰敗,母親都想活。波娃在《論老年》重提母親對死帶有一種「動物性的畏懼」,但卻「緊緊攀附著生命直到她最後一口氣」,直到臨終前都懷抱對生命的懸念。相較於伊凡伊里奇(Ivan Ilych)失去親友的關心,只能在忠僕格拉西姆(Gerasim)身上尋得一點安慰,波娃母親在女兒們真實的愛與付出中受到體貼善待,縱使過程是場充滿謊言的背叛。與其像頑強抵抗死亡的桑塔格一直活在死亡之中,姐妹們選擇讓母親在死前都活著。因此,「她的死亡極為安詳,那是唯有幸運兒才能擁有的死法。」唯一遺憾的是,這場欺瞞盡管使得母親擁有「病榻上的某種幸福」,但她們始終未能真正優雅道別:
 

媽媽臥病在床這段期間,我們不曾離開她的身邊,但她以為這段臨終歲月是她的康復期,於是她和我們徹徹底底分離了。


    這本書關於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也是關於愛、受苦與死亡的深思。從生到死、開放到禁閉、獨立自主到相依相倚,從象徵秩序到想像秩序,波娃不只是在盡一份女兒照顧母親的責任。選擇書寫母親的死,這個行動本身即在肯認另一位女性的實存,具有女性主義的重要意涵。正如波娃描繪神父在彌撒說出母親的名字「佛蘭索瓦.波娃」時使母親復活,刺痛姐妹們的心。

    術後三十天,波娃選擇紀錄的不是母親生命的消逝,而是描繪病榻上的活。對比早年抹消自我,屈從於社會規範與宗教意識型態,走向死亡的母親不再溫馴,即使屈辱,縱然徒勞,肉身的自由與主體性仍能以存在主義式的反叛綻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482039
  • EISBN:978986548237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6MB

會員評鑑

5
7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0/30
面對一位服膺父權體制又對女兒們施展強烈控制欲的母親,因為意外跌倒而被診斷出癌症的時候,該用何種心情去陪伴?當看到母親在死亡面前展現出對生命的熱情,到底是否該告訴她臨終的真相?

法國作家暨哲學家西蒙・波娃在《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裡描寫母親的人生以及自己與妹妹在這段期間與母親相處的過程,並回望與母親之間的愛恨糾葛,透過理解母親在婚姻中所承受的痛苦來消解過去對於母親的不諒解與矛盾。

沙特曾讚譽《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是西蒙・波娃最好的一部作品,把一位女性受制於傳統而深信犧牲奉獻的偉大表露無遺,卻也痛恨那些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束縛,而那些長年被壓抑的渴望在臨終前愈益強烈,反而更讓人感到諷刺與悲傷。

身為子女的人面對父母走到生命盡頭,想必都有所掙扎與矛盾,到底該急救與否?或是誠實告知病情?做與不做都令人感到為難,在時間緊迫的當下很難做出圓融的決定,如同西蒙・波娃在書中表示自己也被癌症所啃噬,而這癌症名為「內疚」,非常有既視感,也令人感到心痛。

雖然這部作品名為《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但站在西蒙・波娃的立場無疑是一場驚濤駭浪,看著母親被病魔侵襲卻無能為力的過程只能說心如刀割,但看著母親在人生最後一哩路終於決定為自己而活,且仍對他人保有關懷之心,我想應該可以視為透徹生命之後油然而生的內在平靜吧!

這是一本生與死、陌生與依戀的哀悼日記,是文學經典的必讀之作。
展開
user-img
Lv.3
4.5
|
2024/10/02
「人們若依戀生命,不朽便無法安撫我們接受死亡。」

死亡,在普遍的想像中,是線上的終點,即便死亡其實隨處隨時都伴隨身旁。不過,不談讓人慌恐的隨機性,位於終點的年老者們又該以何態度面對將在社會系統中死去的自身?是期望趕快在無盡痛苦來臨前闔上雙眼,抑或是在醫療之中以痛苦作為死亡,等待嚥下最後一口氣?

波娃,在本書中,就是在兩端掙扎、如同世人的徬徨者。她最終替母親選擇了時間而非瞬間——以醫療技術延續著母親的日常生活。與書名截然不同的是,最終的死亡,也許並沒有當初做決定時那般料想地安詳;但她究竟敗給了誰:自己的決定還是醫療技術?、Euthanasia or Anesthesia?

我不覺得有絕對的答案。

除了書內對於親人死亡的探討,波娃明顯在行文中流露出被精神分析影響的場景;遙想那個一切都處在大爆炸的年代,思想、科技、政經,被現代性引導出場,在無數大戰中綻放(當然也就開啟了無數的問題),與如今學術分工化卻又於系統之內露出崩潰的缺口相比,似乎在預言什麼——經濟系統的掙扎、去西方化的終點、世界秩序的失序,如今我們的時代,盡頭等待著的又是什麼?

繼續在下本書找找看吧。
展開
user-img
Lv.5
5.0
|
2024/08/15
死亡總是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身邊,這本書講述—西蒙波娃陪伴媽媽渡過最後一程的記實,與自身對媽媽的和解。

/ 她愛我們愛得很深,也很霸道。我們在被愛的同時感受到那份痛苦。/ 

與母親和解,是許多人都想要做卻總是無法達到的理想,這本書讀著讓人覺得太過真實太過沉重。

我的媽媽不太跟我們分享她的過往,她總是輕描淡寫的說,那都過去了,而我從小家庭情感薄弱,所以選擇了擁有外表看似和睦又注重家庭生活的另一半結婚,完全出自於我自己對於沒有擁有的感到缺憾而想要擁有,但這一切開始是如此的不容易,ㄧ個從沒與別人好好相處的我,要怎麼去愛別人的家人。

看了西蒙波娃的媽媽的故事,也明白為什麼她總是不經意的傷害身邊的子女,只因為有多恨⋯就有多愛⋯。 上ㄧ輩受的傷我們無法想像⋯,父母將最真實的怨懟付諸在兒女身上,等到我成年之後過了好久才懂那只不過是最真實的她的樣子。

/ ㄧ場決定性的轉變,將我母親化作ㄧ具尚未斷氣的屍體,世界縮減成為她那間病房的容積。/

西蒙波娃的媽媽因腳傷而被檢查出得了癌症,而且時日不多了⋯。我們一生總是會遇到幾次別人的死亡,而屬於自己的死亡只有ㄧ次,直面死亡我們永遠是初學,永遠會感到畏懼。 如果有一天我也得了重病,希望急救嗎? 或者希望自己在期限倒數之前,好好的跟所愛的人道別⋯? 

所有人都將死去,但對每個人而言,他的死亡皆是ㄧ場意外,即使他明暸並同意死亡將至,死亡仍然是ㄧ種不合理的暴力。

-

這是一本很真實的書,很推薦大家讀。
如果有ㄧ天,ㄧ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我們會怎麼做?
展開
user-img
Lv.7
5.0
|
2024/06/05
有類似經驗的讀者,大概都能從作者的文字,得到共鳴。而那種共鳴,指的不是一種安慰。可能像看到一具微笑的骷髏頭的感覺。「一道微笑使她的下頜骨顯露出來,那已是一句頭骨令人毛骨悚然的咧嘴,但她的雙眼閃著一股略帶狂熱的純真。」

我覺得作者試圖表達一種真實,「撕裂了平庸日常那道令人安心的簾幕」,那種真實或許類似宗教故事中,面對神的時候,要脫下腳上的鞋,因為所站的地是聖地,是肅穆而震顫。這類的宗教經驗或許接近人面對死亡的經驗。雖然宗教經驗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的不是這個,而是強調正向、光明、意義等面向,更想藉此消弭死亡的可怖性、可畏性。

作者在書中也對宗教信仰有不少反省,因為她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脫離教會的公眾知識分子。然而宗教是她母親人生的主軸。兩人最後的相處時光,有一部分是在處理原先的對立。或許人能找到一種真誠與真實,讓人跳脫宗教慣性。作者描述母親沒有請神父來,「在這面對真相的時刻,她不願說出不誠心的話語」。她保持緘默:「天主仁慈。」

正如所有的真誠都需要無比的勇氣。如此才能談論死亡的「暴力」本質,不合理而又必然,「即使他明瞭並同意死亡將至,死亡仍然是一種不合理的暴力」。雖然不太確定作者使用「不合理」指的是什麼,但我覺得,相對於死來說,活著、擁有自我意識,可能是更不合理的事,不合理的偶然。不知道那些「撕裂了平庸日常那道令人安心的簾幕」的人們,勇敢地活著,真誠的直視生命與死亡的時候,所看到的究竟是什麼?作者似乎想捕捉那種可怖、可畏、不安、不受安撫的心境。以一種不逃避的方式。

然而面對死亡仍有失語的時候,譬如作者始終沒讓母親知道病因,也沒有把信仰的問題攤開來談。或許我們只能選擇真誠,然後接受真誠也是有限度的這件事。

作者也提到不同形式的死亡方式,例如父親的過世、祖母的過世,有些人似乎較容易跨入死亡之門,較無抗拒之意。每個人都是從他人面對死亡的過程、方式,反思自我將如何準備、面對自身的死亡的。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5/21
劇透警告

面對死亡

「自然死亡並不存在──人類身上發生的事永遠非屬自然,因為人類的存在本身便使世界成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所有人都終將死去,但對每個人而言,他的死亡皆是一場意外,即使他明瞭並同意死亡將至,死亡仍然是一種不合理的暴力。」

西蒙‧波娃的文字有著扎扎實實的力量,是來自於深刻的體貼與理解。她說:「我真的敢對N醫師說『讓她嚥氣吧』嗎?當我求他『別折磨媽媽』時,我暗示的是這個意思。」我想起了一些慌張無措的時刻,那種渺小無力而又無助的感受,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是好的?沒有人知道,沒人擔得起,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信任專業還是逃避、是傲慢無知還是最深刻莫逆的理解。

於是發現,在任何時刻替他人作決定,都是最難的,可身為有情有愛的人,這種時刻我們無可避免,理智與情感也從不可能一刀判然分而為二。就像波娃既懊悔而又坦然接受一切,因為關乎死亡,就是最難中的最難,任何答案都不可能妄稱圓滿:

「摯愛的人之死,向我們揭露這人是多麼獨特,多麼獨一無二,這人變得如世界一般廣袤,世界因此人已然不在而傷心滅絕,而世界曾因此人存在而全然存在。我們似乎早該在我們生命中留給這人更多位置,甚至應該是將所有空間都留給這人。我們自昏亂中回神,告訴自己:這人不過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人。但我們對任何人都無法盡全力付出一切,即使設下一些令人懷疑的標準,也同樣無法全盤達到。」

你知道死亡終究會來,但永遠不知道何時會來。死亡一至,人就從存在成為物體,意義消散。波娃說:「我並不特別堅持要在媽媽過世前再見她一面,但我無法忍受她再也見不到我。這最後一刻既然不會在媽媽心中留下記憶,為什麼我還要將這短短一刻看得如此重要?而這也無法彌補什麼。」是啊,為什麼?「但我知道,就我自己而言,我深深認為,垂死之人的最後一刻,能夠留藏絕對。」

是嗎?任何瞬間、任何時刻或許都是絕對,也或許都只是以我們自己所想像的方式、所創造的符號留存下來而已。就像書寫這段記憶,而波娃與她母親之間的情感,在我這個讀者的體貼理解中又重新演繹了一遍,這就是意義嗎?理智上而言,或許是對我的意義,而非也早已塵歸於土的西蒙‧波娃,就像死亡的意義或許是在倖存於世的人們身上。

不過關於怎麼活著,堅持什麼信念,大家各有答案吧,各自努力,或一起努力。若有點時間,我想這本《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值得一看,西蒙‧波娃一字一句都具有切實的力量,我覺得那是來自於她深深的理解,有太多可以節錄,就再分享一小段:

「這些物件如今躺在我的桌上,失去了主人,成為無用之物,等著化作廢棄物,或重新覓得另一個身份:『我的置物匣,這是佛蘭索瓦阿姨遺留給我的。』我們決定將她的錶送給瑪瑟。解開黑色緞帶時,娃兒開始哭泣:『太傻了,我明明沒有戀物癖,但我沒辦法丟掉這條緞帶。』『留著吧。』面對著非理性的事情時,沒必要假裝將死亡融入生命之中,沒必要表現得合乎理性。就讓每個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在紊亂的情感之中尋找出路。我能理解所有的遺願,也理解那些沒有遺願的人們。無論人們將骸骨緊緊擁在懷裡,抑或將摯愛之人的遺體拋棄於公共墓穴,我都能夠理解。若妹妹堅持將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或是如果她希望留下媽媽的婚戒,我都會接受,像接受我自己的反應一樣。關於葬禮,我們沒有什麼疑問,我們認為自己很清楚媽媽的意願,我們將會遵循她的意願。」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