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什麼是惡?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什麼是惡? (電子書)

QU’EST-CE QUE LE MAL?

  • 定價:250
  • 優惠價:20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獨家引進】法國哲學百年老店──富杭出版社(Vrin)
  《什麼是……?》哲學之道叢書
  一書一概念 理解當代思潮
  跟著作者的思辨道路 並透過經典導讀 感受法國哲學方法論


  惡的對立面是善,但什麼是善呢?善通常被定義為合乎人的本性(nature),或是人的意志(volonté)會自然而然地嚮往的事物。然而,對於此傳統定義下作為人之目的的良善,我們卻能指出和其有關的兩點顯著差異:第一,奧古斯丁教派的基督教義是以二元性為立論基礎,而此二元性則是由人之本性裡的亞當原罪所導引出。因此,我們應當能夠主張具有第二本性的人會自然而然地嚮往惡,而不是崇尚良善。第二,在康德的哲學中並不考慮自主的意志能遵從理性律法以外的其他律則。因此,善本身並非作為決定良善意志的客體,它是良善意志下的必然結果。
    
  我們並不能夠因為惡會引發痛苦,就必須放棄探尋惡的概念。然而,無論惡是什麼,它都是不該存在的。惡意味著一項標準,以及一個與標準相較過後的不足之處或匱乏。如果造成生物有所缺欠的原因並非其本性所致,那麼在此涉及的是純粹的否定;如果造成生物有所缺欠的原因是其本性所致,那麼這便是真正的剝奪。譬如對於斯賓諾莎而言,這個人或那個人的獨特性之合乎標準並非由於他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惡是一種純粹的否定,而不是真正的剝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蓮・布希尤(Hélène Bouchilloux)


  專擅當代哲學史,為法國洛林大學(Université de Lorraine)哲學系之教授,同時也是龐加萊文獻中心(Archives Henri Poincaré)哲學與科學史研究室之成員。

繪者簡介

徐至宏 HOM/封面插畫


  台灣插畫家,經歷十年,為報章雜誌書籍唱片等繪製插圖,同時也創作自己的作品,喜歡嘗試不同的畫風、媒材、技法,挑戰未畫過的風格,四年前開始接觸陶藝,將插畫融入陶藝品中。未來希望能夠繼續從事自己最喜歡的工作,也繼續旅行、創作,尋找生活中的熱血事物。個人作品有《跟它去流浪》 、《安靜的時間》、《  日常藍調  》。

譯者簡介

郭俊逸


  淡江大學法文系學士班、中央大學法文系碩士班畢業,現於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攻讀電影研究之博士學位。喜愛下廚,生活所及之處不外乎菜市場、電影院或書店。
 

目錄

思索惡
善與惡
物理之惡、道德之惡、形而上之惡
對惡之提問
惡的概念
惡的本體現實論
惡之本源
物質中的惡之本源
自由中的惡之本源
從純真到惡
神是惡的創造者?
神是良善的?
神是全知全能的?
惡是否為惡?
神的兩種意志
悖逆之人與聖人
 
文章與評論
文章一
黑格爾
《哲學史講演錄》之第三部第三篇第二章:〈基督教〉
 
評註
論題
哲理性的歷史
原罪
猶太教
基督教
惡的深化
 
文章二
聖保羅
《羅馬書簡》之第七章:第七至二十五節詩
 
評註

釋義
三種狀態
生與死的辯證
亞伯拉罕
闡述
惡的形象
 
 

中譯本序言

惡的一個概念練習、一段歷史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只要有人的社會就會有善惡問題。小孩子的反應既天真又真實,在聽到一段故事時,經常都會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同時,在這類的故事中,也往往期待一種圓滿結局,在故事末尾,好人勝利、壞人失敗。另一類故事版本的結局期待是:好人得到好報,壞人得到應有的報應。從這樣的故事情節發展中,衍生出基本的戲劇類型:喜劇與悲劇。不再天真的人會以悲劇來回應前述的故事期待:這世界是殘酷的,悲劇比喜劇更常發生,好人經常沒有好報,壞人更常壽終正寢。稍微複雜一點的故事變形是:這世界沒有人是絕對的好人、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他或她好的一面跟壞的一面。因此,這類故事的轉折便是在劇情中逐漸發現有些比表面更深沈的部份,有時,在善事的表面底下有壞的一面,在壞人裡也有良心。

  在我們周遭這樣的故事總是以不同型態發生著,因此,總是形成各種考驗。考驗之一就是惡的思考。

  惡的存在會激起正義感,但也可以看到人的怯懦。面對惡,可以有種種不同的行為反應,也就形成了不同人生故事。對許多人來說,惡的存在以及面對方式幾乎就是老生常談,用菜根譚式的格言就足以道盡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考慮、言說、行為方式大致沒錯。不過,哲學家們並不會滿足於這一個態度。有宗教經驗的人們也不會輕易地停在為善去惡的箴言上。甚至有智慧的人對惡的問題往往有奇特的觀察。如果人類生活本就很自然地有各種評價,必定在區分好壞、善惡中過著倫理生活,那麼,思考惡的問題應該就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元素。

  惡的問題是共通於一切的人類生活,但是考慮的方式、論斷就大有差異。在華人文化中儒家就有即豐富的資源提供此一方面的思考。當我們要面對當代的多元文化社會時,借鏡其它文化脈絡的思考也有其重大意義。

  《什麼是惡?》這本法文書提供了一個有一神論背景的哲學思考版本。讀者能夠從其中讀到很根本的基督宗教氣息,但行文與論述模式是哲學的。

  本書作者艾蓮‧布希尤(Hélène Bouchilloux)為法國南錫大學(今改名為洛林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專長是十七世紀哲學,包含笛卡爾、巴斯卡、盧梭,也涉及十九世紀的黑格爾、齊克果。對於信仰與理性的關係有深入研究,著作除本書外,尚有《巴斯卡思想中的護教學與理性》(2000)、《笛卡爾的自由問題》(2004)、《巴斯卡,理性的力量》(2004)、《思維的秩序:笛卡爾《形上學沈思錄》的解讀》(2011)、《齊克果與《哲學斷章》中基督宗教的虛構》(2014)、《斯賓諾莎:救贖的兩條道路》(2018)。不同於前列的各種專門、專家研究,本書《什麼是惡?》(2005)雖然份量極小,且收在富杭出版社的系列中,原本目的是為了提供一般讀者一個簡潔的介紹,但此書也反映著布希尤教授對惡的精闢見解。

  此書如同《哲學之道》的「什麼是?」系列譯叢的其它書籍,針對「什麼是惡?」的問題提供了兩部分的思考,第一部分是處理了惡的概念史,第二部分以兩篇文本為解說的核心。與其它本書略有差異的是,本書的第一部分論說只佔了全書一半的篇幅,而第二部分文本評解佔的篇幅遠超過其他同系列的著作。

  第一部分對惡的問題有一概念式的處理,包含了兩個重點,一是討論惡的概念、實在性、起源,二是以惡來談神義論(亦即,神是否正義,神是否容許惡的發生,這樣的神是否完美且正義)的問題。作者借用萊布尼茲的分法,區別了物理惡、道德惡、形上惡三種層次。「惡」這個詞的法文是mal,源自拉丁文的malum,原是有多義性的,意指:差勁、缺憾、過失、損害、疾病、痛苦。第一層物理惡的概念便將前述的狀況大致囊括,凡是在物理上、生理上造成不得不承受的,都可視為物理惡。而第二層道德惡,則是屬於人的層次,凡是由人所做、也由人所承受的,屬於道德惡。一般道德倫理論述所談的善惡好壞,都是屬於這一層次。第三層次的形上惡涉及的是世間整體,是就事物的完美與否來談;由於本書借用萊布尼茲的神義論,這種形上惡就涉及神對世界的創造,特別是宗教意義上的罪與原罪。這三種層次拉開了思考惡的問題縱深。從概念上界定惡,並處理惡的實在性時,也就沿著三層次的惡來展開。在書中,惡被界定為善的相反,而傳統上,則是以善的闕如(欠缺)來界定;在此一點上,作者區分了否定與欠缺,並從「惡是善的相反」來界定。惡的起源則回溯到典型的神義論問題,亦即,惡是否能夠被溯源到神身上,惡是否被神所容許,乃至惡是否被神所創造。

  第二部分的文本評解引用了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與保羅的《羅馬人書》片段。這兩份文本的選擇都凸顯了基督宗教的本色,也從原罪與歷史的角度發揮對惡的深化思考。保羅書信標示了罪與律法的關係,但對比於法利賽人對於法的重視,保羅凸顯出早期基督宗教在耶穌信仰上的特徵,這是基督宗教與猶太教的差異,卻也是一種具有歷史性的標示。布希尤以辯證的角度解釋保羅書信,藉以證成黑格爾的解讀。黑格爾的哲學史觀更是典型的辯證歷史觀,在其文本中,異教、猶太教、基督宗教被惡與原罪的問題所貫穿;他繼而提供了一種從素樸原初的歷史走向反省的歷史,以迄於哲學的歷史。這一角度不僅僅是對於惡的歷史提供了一哲學反省,更點出哲學史本身就被惡的歷史所刻劃。哲學的深度必須考慮到其歷史性,而歷史的縱深不能忘掉來自惡的深層規定。

  從惡的三種層次(物理的、道德的、形上的)到惡的歷史性,我們可以轉化為以人的基準來看,物理惡是低於人的、也是前於人的,形上惡是高於人的、也是後於人的,道德惡是專屬於人的,這種高低與歷史先後的配置正是基督宗教帶入的一種階層史觀。倘若不受限在人類中心主義的角度來看,惡的概念層次與歷史環節不單單是對單一個人或單一民族的考驗,更是對於人類整體存在的考驗。

  此書原本設定的讀者是法語圈的,同時,也在文化上熟悉基督宗教的歷史脈絡;但是,這一脈絡對於中文讀者卻未必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特定歷史觀的框架也造成距離感。可以有兩個角度來看待此一陌生性,一是從道德與宗教密不可分的角度看,惡作為人類生活的共通經驗不得不放在特定的倫理生活脈絡中,也就必須參照特定的宗教體系;二是哲學概念分析的角度,惡的經驗與事實進入哲學討論時,也就在概念界定下被剖析,惡也構成對於概念練習的一個挑戰。

  這本書對中文讀者確實會帶來閱讀挑戰,但透過惡的概念剖析,讀者或許可以進入一段歷史,沉浸特殊的歷史性之中,也可以進行一個概念練習,試著在理解、分析之間進行轉換。這個雙重挑戰則是我們深化這一議題的一個契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6829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9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