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想突破界限,須帶點狂想
主編財經書出身的我策劃過逾70本書,當中有不少作品都是暢銷書,並獲得不同類型的暢銷及品牌獎項。出版或撰寫每本書之前,我都會評估中港台三地出版的財經書作市場,希望貼近讀者的需要,幫助他們吸收實用易懂的財經知識。我會將內容編排得「常青化」,使讀者買了書後,可以不斷重溫,做到歷久常新。而大家手上這本書,當然都具備以上特點。
不停嘗試,不停超越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定義的「界限」和「舒適圈」牽制,若沒有跨出去的決心,眼界就只能永遠停留在此。經過多年出版編輯工作的浸淫,我開始做出更多跨界嘗試,包括成為書籍作者、成為專欄作家、定期分享股市投資心得、以獨立出版人身分推出新概念圖書系列;以及主持投資教學短片、辦講座,推廣入門財經知識等……
由幕後走到前線,要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些計畫,看似有點狂想,但每個嶄新的開始,最終都為我帶來了超乎預期的收穫。
每個人對生命的追尋都不同,有人追求名,有人追求利,有人追求理想。但無論是哪種目標,追尋的路途不免都會遇到波折。尤其是當身陷險境,依然能夠承受孤獨,堅持走下去,最後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我想,能達到這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境界,也算得上是一種成功。
股市如人,表裡可以不一,就像市場幾千檔股票中,總有一些弱勢股必須避開,就像現實生活要小心偽善者一樣。除非你自認直覺高超,可以一眼看穿人事物的本質,並立刻做出正確反應,否則務必細心觀察、掌握各方面的資訊,從各項細節中重組脈絡,才能看得清真實面貌。
任何人都只能以「有限」的知識,判斷「最大可能」的動向,而準確度的高低,則視掌握的資訊與技術而定,之後就是耐心等待。時間是證明真偽的利器,無論表象如何包裝,總有一天,都會長出真相的果實,這點跟價值投資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你是不是積極的投資人,都需要對股票投資有一定認識,因為這門知識不是純粹的金錢遊戲,而是結合了科學、心理和靈感的學問。希望透過我的文字、經驗和知識,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為你的投資帶來幫助,這就是我撰寫財經書的最大願望。
建立嚴謹的思考模式
投資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最後介紹一個我最愛的「BARA」思考模式,是指:相信(Believe)→假設(Assume)→重建(Rebuild)→發展(Advance)的過程:
相信(Believe):當我們提出某個論點時,一開始總是基於某些既有的信念和觀念,從對某些人事物的原始理解出發,包括一些很片面感覺、直覺及經驗等。
假設(Assume):但「眼見未必為真」,真相總易被幻象蒙蔽。同樣的,既有的信念在現實中也未必適用,不同場合可能會出現不同情況,就如水在常溫是液態,但在攝氏0度以下是固態。如果硬要將同一信念放到任何場合都適用,那麼推導出的論點,很可能是錯的。所以必須制定一些合理假設,質疑我們的信念是否正確。
重建(Rebuild):透過不同的假設進行各種觀察和推敲後,發現原始信念與現實情況有出入的話,就必須根據真實畫面,重建、調整信念,轉變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但這是「斷捨離」的重要一步。
發展(Advance):調整過後,就可進一步將全新的觀念套用及延伸,把原來的論點勾勒至更貼近現實的畫面,並做出更宏觀、更準確的判斷,從而更精確地事先布局。
以上的思考模式,無論在股票投資、人際關係或生活中,都能帶來一定的助益,大家不妨試試,將其靈活運用於人生。
陳卓賢(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