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人性地獄的不幸……
人如果不自私,就無法活下去。
獨步日本文壇的鬼才芥川龍之介,流傳百年的人性叩問
「我的不幸是沒有崇拜人性的勇氣。不,我經常對人性感到輕蔑,那是事實」──芥川龍之介
大正文壇的「鬼才」、「短篇小說之神」芥川龍之介擅長描寫人物性格與玄妙的心理轉折,筆鋒犀利簡潔,常一針見血藉作品暗諷社會醜惡現象。受家庭教養影響,芥川龍之介廣泛且大量涉獵中國古代文學與世界經典,並常以此做為創作靈感,再加以獨樹一格的冷峻文筆,寄予獨特的人生感懷,直打人性底層黑暗面。好友菊池寬曾嘆:「像他那樣高身的教養,優秀的趣味,已及兼備和漢洋學問的作家,今後恐怕絕無僅有。」
本書以「闇黑人性」為基調,精選〈竹林中〉〈杜子春〉〈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十五篇芥川龍之介經典小說分為四輯,帶領讀者全方位認識芥川龍之介的風格與時期變化。
「我不是厭倦奢華,而是對人性感到厭惡。
你們殺人不用刀,光是用權力、用金錢殺人,
有時候甚至是假仁假義的一句話就可取人性命。
如此殺人不見血,而且還活得冠冕堂皇。
若真要說誰的罪惡深重的話,到底是你們比較罪惡?還是我比較罪惡?
那就很難說了。」
寥寥數頁,
寫遍人世間最赤裸的眾生相。
在現世與地獄之間,展現了一幅幅絢爛又陰暗的人性浮世繪。
※ 善惡並非對立,而是相關與選擇──〈羅生門〉
描寫民生凋蔽又百業蕭條的荒涼世道,只有「以惡凌惡」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良善的僕人無意為非作歹,卻在生存關頭面臨道德與現實的拉扯。
※ 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竹林中〉
萬惡的強盜、消失的女人、死去的武士,三個關鍵人物面對真相卻各持說法,是為了什麼?芥川龍之介巧妙以三個不同版本的說法,探討支撐謊言的是生存?軟弱?抑或是自尊?〈竹林中〉以縝密情節編排,探究人性的黑暗面──人為什麼要說謊?
※ 為什麼對人性感到厭惡?──〈杜子春〉
取材自《唐人傳奇》,描寫落魄公子杜子春受到神仙鐵冠子幫助,歷經兩度富貴又兩度潦倒。終看破人心薄倖與世態炎涼。一心想逃避人間,追尋求仙之道,卻無意中感悟到人間真正的溫情……
※ 人生不如一行波特萊爾──〈某傻子的一生〉
「他環視自己的人生,雖說沒有特別需求之物。然而,唯獨這紫色的火花—─唯獨在空中冒出的激烈火花,縱使以生命來換取也在所不惜……」收錄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遺稿五十一篇,總結他對自身一生的思想回顧、反思與剖析,不只人生,也談家人、文學創作以及人性觀察,時有絕望亦有苦澀,人生藏有孤寂卻也看得無比透徹。要深入了解一代文壇天才芥川,〈某傻子的一生〉是絕不能錯過的重要作品。
本書特色
● 輯一「人性」:多為早期偏歷史、宮廷文風,引介古典文學,奠定對人性「以惡凌惡」的觀點。
● 輯二「善惡」:融入中國神話與西方宗教題材,探討人性是否能在信仰裡被救贖,留存美好良善。
● 輯三「一個人」:透過底層人物視角,描寫日復一日的苦悶、面具底下比他人更加倍的無奈與孤獨。
● 輯四「盡頭」:坦然道出「比地獄還地獄」的人生,以及芥川飽受精神疾病折磨,游移在死亡邊緣的陰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