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書祭
  • 電子書
聆聽之路:療癒寫作教母帶你聽見自我、以聽療心、寫出能力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9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聆聽之路:療癒寫作教母帶你聽見自我、以聽療心、寫出能力 (電子書)

The Listening Path: The Creative Art of Attention

  • 定價:360
  • 優惠價:199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31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全球銷量突破500萬冊,《紐約時報》盛譽為「改變的女王」!
《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暢銷傳奇作家茱莉亞.卡麥隆最新力作!

  《Vogue》雜誌:「《聆聽之路》比《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更為深入絕妙,你的感官會增強,驚訝於自己在聆聽寂靜之聲時發現的一切──你獲得的潛在回報是無限的。」

  《出版人週刊》:「卡麥隆的粉絲會很愛這本書!」

  療癒寫作教母茱莉亞‧卡麥隆,在你失去力量、迷失前進方向之時,
  帶你找回個人生命力與人我連結的根源:聆聽能力。

  3大工具經典+6週練習,
  通往創造力、療癒與個人轉化的生命指南。

  你聽見了嗎?你真的聽見了嗎?
  有時,聽見還不代表你真正做到用心聽。
  靜下心,凝神聆聽,
  療癒的力量就在你周身,以及你的內心。

  深受讀者喜愛的傳奇作家茱莉亞.卡麥隆,以《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改變全球數百萬讀者的生活之後,更進一步發表《聆聽之路》,提出新穎的創造力與個人生命轉化方式。透過每一週的具體實踐,她要助你自我實現與建立連結,走向更為深刻的聆聽和創造力轉變旅程。

  學會聆聽的獎勵無比巨大:注意力提升,得到療癒力、洞察力和明晰的判斷力。更重要的是,聆聽能創造與世界的連結,激發你本有的創作能力,與人生的各方面產生共鳴。

  她結合3大經典工具:晨間隨筆、藝術之約、獨自漫步,透過6週練習,帶你從聆聽周身環境開始,到聆聽寂靜之聲,開展心靈療癒之路。在雜訊不斷的聲音文化中,《聆聽之路》是找回自己真正「以聽療心」能力的深刻提醒。

  在失去力量的日子裡,試著用心聆聽──

  ‧聆聽環境
  不只聆聽喜歡的,也聆聽想要避免的環境之音。
  聆聽才會留意到要改變什麼。

  ‧聆聽他人
  當你不試圖打斷旁人的思緒,他們的表現會非常有趣,
  往往說出一些讓你感到驚訝的話。

  ‧聆聽高我
  猶如邀請一位更年長或更聰明的自我指導。
  你得到的可能會讓自己感到驚訝,
  因為往往比正常的思維更簡單,也更直接。

  ‧聆聽逝者
  把死亡看成生命的終結,
  就像把地平線看成海洋的盡頭。
  已逝之人擁有與你不同的智慧,可以成為你的引導。

  ‧聆聽英雄
  向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伸手求援。
  你會比自己想像的更容易且更親密地與這些典範人物建立連結。

  ‧聆聽寂靜
  在生活周圍刻意創造靜默,從中獲得洞察力。
  沒有聲音創建的其實不是孤立,
  而是更深層的內在連結。

各界對茱莉亞‧卡麥隆讚譽

  ★全球名人盛讚:國際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全球暢銷書《心靈寫作》作者娜坦莉.高柏/《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作者安‧拉莫特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衷心感謝──如果不是她的作品,也不會有後來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華盛頓時報》《出版人週刊》暢銷書作家。

  ★《紐約時報》盛譽「改變的女王」!

  ★讀者尊為「創意力教母」「寫作藝術女權威」!

  ◎茱莉亞的書迷肯定會愛上書中簡單又直接的六週實踐。──《出版人週刊》

  ◎《聆聽之路》比《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更為深入絕妙,你的感官會增強,訝異自己在聆聽寂靜之聲時發現的一切──你獲得的潛在回報是無限的。──《Vogue》

  ◎資深創意力專家茱莉亞轉向聆聽的基本藝術。她寫得漂亮而真誠……這是一本每個人都亟需的入門書,在非常時期讓自己敞開心扉,聆聽他人。──《書單》雜誌星級評論(Booklist Starred Review)

  ◎專為注意力集體不足的世界而設計,《聆聽之路》專注於消除雜音,並提供建設性的建言,重新引導人們的注意力,以釋放創意能量……如果這一切對你來說太棒了……那麼你可能需要這本書。──美國書評網《書頁》(BookPage)

  ◎如果沒有茱莉亞的書,也不會有後來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茱莉亞的書聚焦於細緻又複雜的主題,對讀者來說,將能找到激發自己創意力的價值工具。──國際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如果你始終抱持著創作的夢想,不斷想要沉浸於文字與繪畫,並加以創造,那麼茱莉亞的書將能溫柔帶領你開始,並協助你學習所有專注的技巧,而專注是所有藝術家都該學習並具備的能力。──安.拉莫特(Anne Lamott),《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作者

  ◎茱莉亞.卡麥隆再次推出佳作。在《聆聽之路》中,她溫柔地引領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他人,以及死後的世界,也為生活帶來更多明晰、連結和愉悅。無論你是資深的創作者或才剛起步,本書都將帶你走向生活中與周遭的寶庫。──安柏.瑞(Amber Rae),《與其擔心,不如驚嘆》(Choose Wonder Over Worry)作者

  ◎茱莉亞.卡麥隆曾以《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向世界介紹了創作的全新方法,如今更以《聆聽之路》帶領我們進入全新的面向,也就是更加深入聆聽的能力。身為畢生投入聆聽藝術的學生,我可以告訴你,本書無與倫比,你應該詳加閱讀,並善用書中提到讓人改變生命的內容。──蓋伊.漢德瑞克(Gay Hendricks),《跳脫極限》及《你不是運氣不好,是不懂提升好運》作者

  ◎聆聽之路就是一條靜心的途徑,在這條道路上,把自己交給一本筆記簿和一支筆,寫下對於外在的觀察,也寫下流過心中的吉光片羽,這是一個自我陪伴的過程,也是一個累積能量的實踐。──彭樹君

千萬讀者熱情迴響

  「重要的人生嚮導」

  「我看了妳的書才成為作家」

  「妳的書改變了我一生」

  「效果勝過做了幾年的心理治療」!

國內好評推薦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彭樹君/作家、《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作者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


  身兼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詩人等多重身分,在電影及電視圈頗負盛名,《紐約時報》譽為「改變的女王」(Queen of Change),讀者譽為「創意力教母」(The Godmother of Creativity)。至今已出版數十本著作,寫作題材廣泛,包括詩集、小說和非小說類。

  《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The Artist’s Way)是她最受歡迎、最經典,以創意療癒寫作為主題的暢銷書,已翻譯成40種語言,全球售出超過500萬冊。但在此之前,茱莉亞曾投注十年時間不斷寫作,卻在創作之路上走得跌跌撞撞、茫然迷惑、信心盡失,最後只得仰賴酒精來支撐自己的意志力。儘管如此,她仍不曾放棄,憑著對藝術的熱愛,重新回歸創作最本然的初衷,不斷向內省視自己的心,終於找到將靈感化為真實作品的方法,並獲得百萬讀者的正面肯定。

  開設聞名於世的「藝術家之路」課程,成功帶領許多在創作路上遭遇瓶頸的作家、演員、舞者、導演、作曲家等,和內在的自我對話,重新開啟創意的泉源。甚至許多嚮往藝術工作卻不知該如何開始的人,在運用了她的方法後,也大膽地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譯者簡介

張毓如


  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從事出版業多年,曾任出版社主編、版權主任。譯有《聆聽之路》《約定:帶著愛去旅行》《歐普拉人生指南——讓生命重新開機》《給孩子火種,他們就會燃燒全宇宙》等書。

 
 

目錄

各界對茱莉亞.卡麥隆及其著作的讚譽
推薦序 一切答案都在自己心中 彭樹君
前言 聆聽的生命轉化力
三大基本工具──晨間隨筆、藝術之約、全心漫步
 
1 週:聆聽環境
不只聆聽我們喜歡的,也聆聽我們避免的環境之音。
聆聽才會留意到要改變什麼。
比如「鬧鈴聲」「吱吱響的風扇聲」「開門聲」其實很吵、很不舒
服,我們卻因為習慣了而不去改變。第一週就要你記得時時問自己:
「這個聲音聽起來愉悅嗎?」
 
2 週:聆聽他人
如果你不打斷旁人的思緒,他們的表現會是非常有趣的,經常說一些讓你感到驚訝的話。
有時,你要心懷好奇與感恩,聆聽那些專注聆聽你的人;
有時,你也要察覺那些不想聽你說話的人。
一旦你發現了,就不要浪費太多時間
在這樣的人身上,懂得適時轉身離開。
 
3 週:聆聽高我
我教寫作時發現一個常見的現象:雖然做生活大小決策的人是我們,
但大多時候人們都習慣向他人尋求指導,卻很少向自己尋求建言。
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是明智的,所以很難相信從內在來的指導。
猶如邀請一位年長和更聰明的自我來指導,我們得到的可能會讓自己感到驚訝,
因為往往比我們的正常思維更簡單、更直接。
面對麻煩問題時,也許你可以試著先問問自己。
 
4 週:聆聽逝者
把死亡看成生命的終結,就像把地平線看成海洋的盡頭。
透過練習,你會聽見你很愛很愛、但已逝之人的聲音,
他們擁有與你不同的智慧,可以成為你的嚮導。
 
5 週:聆聽英雄
本週要練習向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伸手求援。
我們常常希望自己能遇到一個人,像是動畫師可能希望遇見華特‧迪士尼。
你會發現,有了一點開放性和想像力,
我們也許能夠比自己想像的更容易且更親密地與這些英雄人物建立連結。
 
6 週:聆聽寂靜
你有沒有發現?
聆聽(Listen)這個字包含了跟寂靜(Silent)相同的字母。
在最後一週,我們將有意識地聆聽寂靜之聲與其中價值。
學習如何在生活周圍刻意創造寂靜,以及如何從中獲得洞察力。
學習寂靜帶給我們什麼──以及沒有聲音創建的其實不是孤立,而是
更深層的內在連結。
 
後記 和我一起沿著聆聽之路旅行
誌謝
 
 

推薦序 

一切答案都在自己心中
彭樹君/作家、《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作者


  每天早晨,我都是在群鳥的歌聲中醒來。半夢半醒之間,躺在床上,聆聽屋外此起彼落啁啁啾啾的鳥鳴聲,那是當日第一個湧入我的現實意識。

  之後,我面對著青山那頭升起的朝陽,在晨光中靜坐,聆聽晨風拂過的溫柔低吟,感受著遠遠近近一些細微的聲音,也感受著自己與整個宇宙的聯繫。

  也有些時候,喚醒我的不是鳥聲,而是淅淅瀝瀝的雨聲,那總是會讓我感到內心的水意盎然,彷彿聽見落葉的蕩漾,也讓我的晨間靜心進入更深的寧靜。

  這世界充滿各種訊息,當我們靜心聆聽,就會聽出那些訊息與自己內心的呼應。在茱莉亞‧卡麥隆這本《聆聽之路》中,她提到六種聆聽:聆聽周遭環境、聆聽他人、聆聽高我、聆聽逝者、聆聽我們的英雄,以及聆聽寂靜。聆聽將我們帶入當下,同理別人,並且得到直覺的指引。聆聽也讓我們與更廣漠無窮的世界相連,發現自我內在更大的力量,也更深刻地感覺到一切萬有的存在。因為聆聽,我們發現外在天地的遼闊,也看見內在宇宙的無限。

  聆聽者與被聆聽者之間會形成一種親密關係,當我們專心聆聽他人時,毋須多說,就已給予對方全然的支持,因為那樣的陪伴與共感,療癒因此發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以放心地對一個人傾訴,那是一種信任,一種交託,所以許多時候,我們也需要被好好地聆聽,那會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是被承接的,是被愛的。

  聆聽是一種愛的藝術,一種共情的能力,也是一種內在的態度,那需要專注,唯有全心全意地聆聽,我們才能明白種種訊息之中更深刻的涵意。在聆聽之中,我們與更高的意識接軌,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洞見,也更能體會自己並非孤單的存在。當我們聆聽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而在我們聆聽世界的時候,也就更認識了自己。聆聽讓我們感知自己與萬事萬物的合一。

  《聆聽之路》是為期六周的書寫練習,以六個步驟的聆聽為導引,去感受外在,並深入內在,然後藉由書寫來展現並培養感知力、洞察力與創造力。本書英文原名為「The Listening Path」,「path」是小徑之意,而小徑總是適合一個人獨自前行。也正因為是小徑,所以要慢慢走,從聆聽自己所置身的環境,走到聆聽無聲之聲的寂靜,每一步都是覺知,每一步都走在當下,這是一條往自己內心走去的途徑。

  同樣身為文字創作者,我有幸為療癒寫作教母茱莉亞‧卡麥隆的這本新作寫推薦序,在閱讀未付印書稿的時候,我一再發現本書與我的靜心寫作書《相信今天會有好事發生:書寫中的心想事成》殊途同歸,都是靜心與書寫的相輔相成,也是文字與人生的共情共感。我們都主張手寫,也都強調散步對心靈與創意的正面影響;我們亦皆有感於在寫下心中的願望之後,宇宙總會給予回應。而且,茱莉亞‧卡麥隆所教導的「晨間隨筆」,與我的寫作練習「晨光書寫」尤其是不謀而合,這樣的共振讓我覺得喜悅又親切,彷彿聽見自己內在的回音,同時也讓我知曉,在某個深刻的連結上,自己的心靈正在被宇宙專注地聆聽。

  聆聽之路就是一條靜心的途徑,在這條道路上,把自己交給一本筆記簿和一支筆,寫下對於外在的觀察,也寫下流過心中的吉光片羽,這是一個自我陪伴的過程,也是一個累積能量的實踐。

  如此,我們在書寫之中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發現內在的無窮無盡,並且懂得所要的一切其實都不假外求;於是我們都將明白,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心中,而我們要做的,只是靜下心來,好好聆聽。

前言

聆聽的生命轉化力


  七月的某天傍晚,時近七點,聖塔菲的天空依舊明亮而蔚藍。我坐在花與樹之間的長椅,聽著臨近樹林裡的鳥兒鳴唱。躲在織錦般樹叢中的鳥兒只聞其聲,不見其形,清亮的歌聲彷彿佇立在長椅邊對我歡唱。遠處的烏鴉啞聲叫著,不知是和我附近的鳥兒交談,或者只是自說自話。更遠處是狗的吠叫聲。微風吹動長椅旁高挺的紫花叢,花朵迎風搖曳,因為互相摩擦而沙沙作響。一輛汽車駛過,引擎聲比車輪碾過下方礫石的聲音更安靜。遠處的快速道路傳來喇叭聲。鳥兒振翅飛向天空、滑翔,然後消失無蹤。附近歌唱的鳥兒放慢聊天的速度,但歌聲仍未停歇,在我頭頂的綠意中悅耳地交談著。之前的聲音聽起來像是鳥兒全都同時說話,現在似乎開始輪流發言。牠們是否在聆聽對方說了什麼?

  什麼是聆聽?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們又有什麼意義?我們聆聽環境,無論是鳥兒歌唱或是城市喧囂;又或者不聆聽,置若罔聞。我們聆聽別人說話,或者但願他人能更善於聆聽。我們聆聽本能、直覺、對自己的指引,或者但願能更清楚且更常加以聆聽。

  聆聽之路要我們找到周遭各種日常線索,花時間停下來並了解花在尋找那些線索的片刻,尤其是認定「我沒有時間」的片刻,其實並不費時,反而給了我們時間思考,變得更清晰、更能與人連結、掌握方向。聆聽是我們原本就會做、也可以更常做的事。若能更善於此道,人生也會跟著改善。溫柔的聆聽之路讓你沿途帶著工具,變成更好的聆聽者,無論對象是環境、夥伴,或是自己。

  這本書將引導並鼓勵讀者更仔細、更深入地聆聽。只要開始聆聽,就會變得專注,最後的報償一定能夠療癒人心。聆聽之路帶領我們走向自癒、洞察、明晰,也帶來喜樂與觀點。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能與人連結。

  通往深度聆聽的道路

  在未來六週,你將接受引導,逐一在各個階段擴展自身的聆聽能力。每一種形式的聆聽都能成就下個階段的你。如果能帶著覺知努力聆聽,並且保持專注,過不了多久,就能讓聆聽深化。本書將引導你在生活中一再深化這種能力,無論你是忙碌或悠閒、在鄉村或城市。

  我們無時不刻在聆聽,方法各式各樣。我們聆聽環境,當用心聽那些平常習慣忽略的聲音時,會帶來驚喜:樹上的鳥兒讓我們陶醉,掛鐘的答答聲讓我們感到穩定與舒適,寵物狗在喝水時狗牌發出的叮噹聲,提醒我們對牠的承諾。

  我們聆聽他人,並學習更仔細地聽。若能真心做到,就會聽到對方一定要說出口的話,並因為這樣的洞察而感到驚喜。若能不打斷對方,讓對方得以多加思考如何表達,不急著把話說完,就能了解,其實我們無法介入對方想分享的內容。你也會因此發現,只要有機會,陪伴他人得到的比你原本期待的更多且更不同。

  我們聆聽自己的高我,並藉此走向指引和明晰之路。不會拚命想理出頭緒,而是聆聽與放下。我們毋須費力,只希望能夠正確地聆聽。高我對我們訴說的話語聲平靜、清楚,且直言不諱。當洞察來臨時,全然接受,對那些以想法、預感和直覺形式出現的單純念頭深信不疑。

  練習聆聽高我的階段完成,就會迎來更深層的聆聽,也就是抵達死後的未知世界,聆聽那些去世的親人或好友。我們會找到獨特且個別的方式,保持與他人的緊密關係,也能更深入地放鬆探索和擴展。

  下一個階段則是學習聆聽我們的英雄,也就是那些我們還不認識但希望能夠遇見的人。

  最後,我們學習聆聽寂靜。在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指引的最高形式,帶領我們循序漸進。

  聆聽之路是極其珍貴的經驗,讓我們與周遭、自我、摯愛和其他珍視的對象更能保持連結。

  開始聆聽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56486
  • EISBN:978986175649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9MB
 

書籍延伸內容

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全書系】參展電子書,3書79折

影片介紹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2/03/11
之前閱讀完《三分鐘未來日記》之後,同樣也喜愛身心靈的譯者莉莉推薦我閱讀這本書,說是未來日記的進階版!讓我整個非常有興趣一探究竟。
 
「聆聽之路要我們找到周遭各種日常線索,花時間停下來並了解花在尋找那些線索的片刻,尤其是認定『我沒有時間』的片刻,其實並不費時,反而給了我們時間思考,變得更清晰、更能與人連結、掌握方向。」P.16
 
果然,光是前言與介紹聆聽的基本三大工具就讓我深愛這本書。(好誇張,但是是真的!)
  
大概在去年吧,開始有很多關於聆聽(傾聽)類型的書籍出現,也意識到自己很多時候是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就算不是講出來,內心也會瘋狂碎碎念的那種,因此,我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傾聽。
 
在學習傾聽的過程,我發現較難閉嘴的原因大部分源自於───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深怕當下不講,就永遠不會被知道,然而,這背後其實暗藏著恐懼的情緒,當我們急著想要表達自己,意謂著害怕他人聽不見,害怕被誤解。
 
等一下!
既然如此,那別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一直在練習先聽別人說完,自己再說,也發現原本的恐懼根本就不存在。
 
我覺得「聽」與「看」都是能夠為生活帶來樂趣的觀察能力。試試看聽聽這個世界的聲音,聽聽周圍生活的聲音、聽聽親朋好友的故事;看看你身邊的一切,看看你那些習以為常的每件事情,然後你只要靜靜的,肯定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在書中提到的三大基本聆聽工具為晨間隨筆、藝術之約、全心漫步,都是非常Chill的活動,我本身也是蠻熱愛的,所以超推薦讀友有機會可以試試看使用這三樣工具,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不僅可以聽見世界的聲音,也能更加聽見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另外,最大的重點在於六週的聆聽練習,每一週都有單獨的主題,茱莉亞在書中也會分享許多自己的經驗,以及與諸多好友暢聊聆聽帶來的美好,算是一本非常易讀的書籍,推推,我真的很喜歡!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