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來十年將是元宇宙發展的黃金十年
我是一名數位經濟的研究者,專注於元宇宙、產業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數位經濟和區塊鏈是全球熱門話題,因此我經常受邀出席各國的會議,曾到很多國家的高校授課。2019 年,我跑遍了五大洲,踏遍舊金山、倫敦、東京、新加坡、墨爾本、開羅等很多美麗的城市,甚至可以說,我每天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2020 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原有的運行方式,我的腳步似乎也停了下來。
2020 年年底,在杭州大劇院籌備「乘風而上」的個人跨年演講時(見圖1),我仔細回顧了這一年,突然發現自己在2020 年參與會議和授課的次數比2019 年還多。不同的是,這些會議和課程大多是在線上舉辦的,相當於我在數位世界的「數位分身」又在全世界轉了一圈。2020 年7 月,我受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邀請講授區塊鏈課程。在上課期間,儘管我不在新加坡,仍然可以與幾百位同學透過Zoom 會議工具進行非常深入的交流和討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課程結束後,大家透過Zoom「合影留念」,也就是把所有與會者的畫面截圖留念。當然,這個合影顯得有點尷尬。用過這些視訊會議軟體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的感觸,我們只能透過螢幕上一個個「小格子」看到其他與會者的樣貌,很難真正記住這些人,總覺得缺了點真正「在一起」的感覺。
2021 年3 月, 一位在矽谷的朋友和我聯繫, 並邀請我到Decentraland(去中心化之地)數位空間中參觀一個「數位時裝展」。那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活動,該活動是由The Fabricant(一家數位時尚公司)、愛迪達、模特兒卡莉.克勞斯(Karlie Kloss)聯名舉辦的一場數位時裝展。當透過電腦瀏覽器輸入座標來到時裝展的數位現場時,我發現「現場」還真有不少「觀眾」。我一眼就透過這位朋友的數位形象認出了他(還真挺像他本人)。在這個數位空間中,我和他邊走邊聊,我有一種他就在我身邊的感覺,這種體驗與開視訊會議時每個人都被困在「小格子」中交流的感受截然不同。一般來說,在這些數位空間中,每個人都有一個3D 的人物形象,並且可以自由地走到別人身邊跟他聊天。這讓我有了久違的「社交感」。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儘管疫情讓很多朋友在物理世界暫時無法見面,但大家在數位世界中的聯繫更加緊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大家習慣了在線上辦公、學習、購物、娛樂。我們回不到過去,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數位空間來承載數位化的生活方式,但問題是,這種空間在哪裡呢?
從那時起,我便踏上了元宇宙的研究之路。透過閱讀美國風險投資人馬修.鮑爾(Matthew Ball)在2020 年撰寫的文章〈元宇宙:是什麼,如何找到,誰來建設〉(The Metaverse: What It Is, Where to Find it, and Who Will Build It),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元宇宙的魅力。我發現,透過線上會議工具上課或開會只是一種過渡形式,那種開闊、自由、可創造的數位世界才是未來。一系列前沿的數位技術都將在這種全新空間中實現融合應用,並建構承載人們交流、協作、創意、工作和生活的「數位新大陸」,從而大大拓寬互聯網發展邊界—─這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代互聯網。從那時開始,我和團隊就將元宇宙當作重點的研究對象。現在你讀到的這本書,就是我們進行了體系化的研究與思考得到的成果。
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創作團隊也採用了元宇宙的工作方式,團隊成員分布在北京、上海、鄭州、蘭州。2021 年夏末,國內疫情偶有發生,出差變得非常不便,甚至有同事因去過高風險地區而被集中隔離,但這些情況完全沒有影響本書的進度。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線上開會,還多次遊覽各種元宇宙數位空間,大家邊逛邊進行頭腦風暴,邊討論最新的進展邊尋找靈感。我們將這些經驗記錄在了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我在元宇宙數位空間中拍的一些「遊客打卡照」。在本書的最後,我們把在探索元宇宙過程中很有感觸的一些NFT、遊戲和影視用附錄的形式分享給大家。
那麼,究竟什麼是元宇宙?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meta 意為超越,verse 則由universe 演化而來,泛指宇宙、世界。在維基百科中,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疊代概念,由持久的、共用的、3D 的虛擬空間組成,是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當然,這樣講非常抽象,很難理解。
在我看來,元宇宙是人類未來娛樂、社交甚至工作的數位化空間,是未來生活方式的主要載體,是一個人人都會參與的數位新世界。元宇宙融合區塊鏈、5G、VR、AR、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數位技術,讓每個人都可以擺脫物理世界中現實條件的約束,從而在全新數位空間中成就更好的自我,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在書中,我們將元宇宙定義為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第三代互聯網。2021 年是元宇宙元年,互聯網疊代升級的大幕就此拉開。在這個階段,前沿的技術有望實現融合應用,區塊鏈創造數位化的資產,智慧合約建構智慧經濟體系,物聯網讓物理世界的現實物體向數位世界廣泛映射,人工智慧成為全球數位網路的智慧大腦並創造「數位人」,AR 實現數位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疊加,5G 網路、雲端運算、邊緣運算正在建構更加宏偉的數位新空間。
互聯網又一次來到了新的關鍵發展節點。我相信,未來十年將是元宇宙發展的黃金十年,轉型空窗期已經悄然開啟。每一輪互聯網的升級,必定會出現一系列全新的「殺手級應用」,也會誕生一批偉大的經濟組織,創新創業的新機遇就在眼前。財富型態也會隨之升級,財富的數位化成為大勢所趨。元宇宙的建設和普及還將促進數位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從而助力「百行千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實體產業開闢全新的發展空間。
元宇宙不是數位烏托邦,而是一個全真的全新數位世界,它將實現我們總結的「五大融合」:數位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數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數位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融合、數位資產與實體資產的融合、數位身分與現實身分的融合。我認為,元宇宙會讓現實世界變得更美好。
元宇宙的浪潮已經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並且為社會經濟帶來了一系列變革的大機遇,這些變革又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在本書中,我們將圍繞產業、數權、組織、身分、文化、金融六大維度,透過最新的全球案例幫你理解元宇宙時代的六大趨勢(見圖2)。
• 趨勢1:數位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位資產與實體資產孿生。
• 趨勢2:數據成為核心資產,數據權利被充分保護。
• 趨勢3:經濟社群崛起壯大,數位貢獻引發價值分配變革。
• 趨勢4:重塑自我形象和身分體系,數位形象映射自我認知。
• 趨勢5:數位文化大繁榮,NFT 成為數位文創的價值載體。
• 趨勢6:數位金融實現全球普惠,DeFi(分散式金融)加快金融服務數位化變革。
在元宇宙的熱潮興起後,很多朋友問我,如何才能擁抱元宇宙的時代機遇。在我看來,當全新的變革浪潮來臨時,每個人的前途命運取決於對新事物的認知,努力洞明事物的本質比匆忙地行動更有必要。每個人都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思考,以真正地理解元宇宙,特別是要打通思維層面的壁壘,掌握「元宇宙新思維=技術思維× 金融思維× 社群思維× 產業思維」,這樣才能從容應對未來一系列新技術挑戰。同時,我們在書中透過專欄的形式給出一系列具體建議,讓每個人都能抓住機會,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從而共同踏上探索元宇宙的新征程。
以上就是我的「元宇宙世界觀」。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說過:「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我由衷地希望可以透過本書為大家展現元宇宙時代的全景,讓每個人都能跟上時代步伐,並推動數位新世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不辜負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最好禮物。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中國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和火鏈科技 CEO(執行長)袁煜明為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寫了推薦序,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秘書長何超參與了本書簡體中文版的企劃,中信出版集團財經事業部總經理朱虹、財經優品總編王宏靜、企劃編輯陳世明、行銷編輯黃璐璐幫助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在中國大陸出版。
火大教育合夥人方軍老師幾乎參與了本書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次討論,對元宇宙研究和本書寫作給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指導,對本書成稿有巨大貢獻。李祺虹參與了本書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一章的寫作,周芳鴿參與了本書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十章的寫作,張睿彬蒐集整理了全書圖片,並參與了附錄的寫作。感謝中信出版集團版權部、高寶書版集團編輯部與版權部。沒有以上各位的支持和幫助,本書不可能面世,向各位致以真誠的謝意。
于佳寧
2021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