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的話
關於本書的誕生
陳國慈(迪化二○七博物館、台北故事館 創辦人)
從二○○二年開始到現在,我很幸運的展開多間老房子活化再生的歷程,突破原本律師工作的範疇,成為一名老房子的守護者,與台北故事館、撫臺街洋樓兩棟市定古蹟和二○一六年我所買下的歷史建築迪化二○七博物館結下深厚的緣分,負責照顧它們,並啟動它們的新生命。我從無數來到老房子參觀的朋友獲得回應,感受到一般大眾對老房子其實有深厚的感情,並肯定老房子必須保存下來,因為它們是串聯我們大家共同記憶的重要橋梁。為此,這十幾年中我總以「老屋傳教士」自許──看到朋友,不忘問一句:「你有沒有興趣參與老房子活化的工作?」對方的回答總是誠懇卻一致──「我家祖厝還空在那邊呢!」或「我很有興趣買一棟老房子」,接下來,卻總是加一句:「但我不知道要拿老房子做什麼用途?」這些猶豫和感嘆,往往讓原本有意願認養政府古蹟的人最後還是選擇縮手,這一份「不知要在老房子內做什麼」的無奈也常令我感到不解與遺憾。
至於營運老房子的模式,我選擇的使命,向來是找到一處適合的平台,向社會大眾(尤其年輕一代)推廣並加深對文化資產和歷史的興趣與重視。所以連著三棟老房子的活化方式,我都很自然地把它們定位為迷你型博物館,扮演歷史舞台,透過各種主題展覽和藝文活動吸引民眾前來,認識並進而懂得珍惜它們,以及它們所見證過的時代與回憶。不過,我所選擇的經營模式,不見得適合其他老房子的主人,畢竟每一棟老屋和它的主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客觀與主觀條件。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投入老房子再生的同道人越來越多,在今天幾乎已被高樓大廈淹沒的台灣各地,不時會出現一棟破舊老屋搖身蛻變為一顆美麗到令人喘不過氣的閃亮鑽石。我和我先生以及迪化二○七博物館經營團隊走訪不少再利用的老房子,深深感受到我們一點都不孤單,原來台灣老房子的營運使用竟如此充滿創意,有太多驚喜了。
累積這麼多美好的感動,我想著,是否能以「迪化二○七博物館」為平台,將大家串聯在一起呢?於是,我們決定邀約同樣營運老房子的夥伴,記錄下他們活化老房子的故事,編出一本老房子再利用的「食譜」,讓有興趣投入這工作的人有資料可參考,找到自己的靈感,並且發展出屬於自己老房子的新生命。
《老屋創生25帖》這本書的初心,如此簡單。
由我擔任總策劃,這個概念逐步落實;工作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多位專家老師的引導下,走訪全台,以經營理念、使用模式、如何取得房子使用權、建築特色為基準,把跨越十四個縣市、具代表性的二十五個老屋創生的營運方式分為七大類別,再由八位撰文者和八位攝影師詳細介紹。非常感謝這些老房子的營運者不吝分享他們從整修到營運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化解衝突,每個故事都充滿濃濃的情感,十分動人。也感謝遠流出版公司一起合作,專業編輯團隊讓這本書逐步成形。特別感謝王榮文董事長、傅朝卿教授,他們對老房子再利用這個議題深深有感,慨然為序。
《老屋創生25帖》出版本意雖是提供有志活化老屋的朋友參考所用,但我相信並且期待,對於有興趣走一趟「老房子之旅」的朋友們,這本書也可以勝任大家找尋老房子驚喜的「最佳導覽員」,一起開始行動吧。
推薦序一
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一九七七年,國際著名的景觀建築師勞倫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到台灣演講,帶來了「再利用」之觀念,但一直沒受到關注。二十年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有鑑於台灣文化設施長期不敷使用,從一九九八年起,開始鼓勵地方整理舊有建築,再度活絡空間生命,以做為藝文用途,形成了「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運動。不過開始推動時,公私部門對於再利用的觀念與實務,存有很大的歧異,在計畫熱潮慢慢消退後,一些勉強使用的閒置空間也在缺乏永續經營管理的狀況下,再度閒置。
後來透過許多學者的呼籲,加上「文化資產保存法」於二○○○年及二○○二年修訂時,逐步將國際上正確的再利用精神引入後,不少再利用案例才開始真正出現。然而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不斷出現的再利用案例中,基本上是一種由公部門經費挹注為主的文化建設,再利用的內容也多數是經由上而下設定。
二○○八年起,有民間社團開始以推動老屋再利用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討論,並且逐漸在民間發展出一種「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風潮遍及台灣各地,老屋成為都市新寵,老屋也成為都市亮點。這種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若與公部門主導的再利用相較,有三個面向特別值得一提。
第一、以屋主、經營者與使用主為中心的再利用。相對於絕大多數由公部門主導的再利用,對象為法定的古蹟或歷史建築,從修復到再利用往往歷經冗長的審查,而專家學者或修復建築師更經常是再利用的主導者;而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則因為牽涉到非常實際的經營需求,因此多數案例的軟硬體對策都來自於真正和老屋使用有密切關係的人。
第二、再利用的模式回歸於平常生活的內涵。由公部門主導的再利用案例,常因政策的原因,定位於相當理想化的內容,特別是文化藝術類的使用,卻也往往將與一般民眾的距離拉得更遠,錯失讓更多人享受老屋空間氛圍與樂趣的機會。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多數具有服務社區的意圖,也企圖成為在地的一分子,因此再利用的內容,會思考如何與鄰居成為一體,共享老屋第二春的成果,迪化二○七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突破「文化資產保存法」陳框的再利用設計。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因為多數案例不是法定的文化資產,因此可以跳脫文資法的限制,在老屋修復的態度或空間設計的思維,可以更活潑且更有彈性。即便是具有文資身分,也因不是大家認為完全不能更動的「古董」建築,因此不用斤斤計較於修復時必須呈現「專家式」的精準。不破壞老屋成為再利用唯一的條件,不同案例呈現的是多樣而豐富的面貌。
本書收錄的案例,在進行再利用前後的機能十分多樣,且遍及於台灣各地。這也反映出老屋再利用已是台灣各地共同的文化與都市現象,而這個現象背後更代表著台灣民間對於老屋文化的熱愛與關注,已經從公部門的視角擴散到常民的視角。這股風潮所帶來的正面能量與影響,必將隨著本書的出版,更加普及。
推薦序二
有能力活化,老屋就能是大資產
王榮文(華山1914文創園區/台灣文創發展(股)公司 董事長)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陳國慈女士開始醉心於老屋創生?我確知的是二○○二年,始建於一九二六年的美國駐台領事館變身為台北之家,是她牽成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和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私合力整建完成,並由當時龍應台局長拜託侯孝賢導演的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入駐經營,始有今日中山北路光點台北之老屋創生。
之後,一九一四年由大茶商陳朝駿仿英國都鐸式建築所造之市定古蹟圓山別莊需要再生,陳國慈女士毅然開風氣之先,以私人財力認養此一博物館級古蹟為台北故事館。從二○○三至二○一五年,她身體力行、對充滿故事的老屋用心用情之深,令人動容。
在與公部門合作多年後,她終於在大稻埕購得一棟私有的歷史建築——創建於一九六二年的廣和堂藥鋪。二○一七年起這位老屋再生的傳教士,再以「迪化二○七博物館」為爐灶,策展交流之外,更成為《老屋創生25帖》一書的催生平台。這本書就在她的策劃下,分七大類記錄了台灣二十五個老屋新生的精彩故事。
很高興這次她和遠流台灣館合作,也很高興她邀我推薦本書,並指定我分享經營華山1 9 1 4文創產業園區近十二年的心得。恰逢今年(二○一九),經濟部頒發「國家產業創新獎」給華山經營團隊,就藉此機會分享我參與保護古蹟、活化古蹟的心情和心得吧!
二○○七年五月,台灣文創聯盟獲選為華山文創產業旗艦基地R O T案的最優申請人,十一月六日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文建會簽約,依促參法及合約規定受託經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15+10年。由於這是政府第一件文創園區促參案,當簽約雙方在建設性夥伴關係和履約衝突需要磨合時,又常面臨社會各界對園區「公共性、公益性和專業性」不同的聲音,近十二年來文建會/文化部和我們工作團隊共同面臨的壓力並不小。所幸我們做對一些事情,也勇於創新突破,華山終成為台北的創意江湖。華山所打造的文創平台也盡力滿足各方發現趨勢、樂在學習、成就品牌的需求。
「每個城市都有閒置空間需要再利用,都有珍貴產業遺址和歷史古蹟需要活化。」借助得獎,我衷心期待台文創團隊的地方創生活化經驗可以儘速轉化為「華山文旅學」,分享至台灣二十二縣市及華人世界。
朋友們可能好奇,我做對了什麼事?首先是訂定華山園區願景:「一所學校、一座舞台、一種風景、一本大書」,而金庸題字「華山今論劍、創意起擂台」成為場所精神。加上「會、展、演、店」每年二千場大大小小活動變成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模式,使華山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文創平台,也使我們打造華山成為「文星匯聚之地、文化觀光熱點、創投基金尋找標的之處」的十五年階段性目標可以實現。
《老屋創生25帖》精選了台灣近二十年來老屋保存及活化運動二十五個活生生的例子,閱讀他們實踐老屋創生的故事,就如同看到一群具有理想性格的台灣人,不斷地在試錯創新、跨域學習、奮鬥求勝的身影。
據我所知,台灣在老屋創生的耕耘成果不但被大陸朋友看重,也吸引日本文資保存教授欽佩的目光。真榮幸,我能與他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