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能控制情感,就能控制身體
「為什麼長年就醫,病情卻不見好轉?」
每天我都會收到這樣的來信。
我是位精神科醫生,目前同時經營著YouTube頻道「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的樺頻道」(精神科医・樺沢紫苑の樺チャンネル,訂閱人數27萬人),募集聽眾的問題與煩惱。至今為止,我已收到超過一萬件的諮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的病總是好不了?該怎麼做才能把病治好?」
在我以精神科醫師身分執業的30年間,診察並治療過數千名的病患。
有人花幾個月就完全康復,但也有人花了好幾年。這也意味著,世界上同時存在有「能康復的人」與「不能康復的人」,以及「容易康復的人」與「難以康復的人」。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假如能知道「難以康復者」的特徵,想必就能更快、更輕鬆地治癒疾病。
雖然我現居東京,但從札幌醫科大學畢業後,直到2004年為止我都在北海道醫院的精神科值勤,之後更輾轉於大都市、郊區、鄉下,以及以農業或漁業維生的城鎮等各地區醫院,見過為各種症狀所困擾的患者們。
此外,我在往來大學醫院與地區醫院的同時,更從事腦科學研究超過10年。有了研究成果後,自2004年起我便遠赴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留學3年,期間也不斷從事研究。
回國後,我懷著「減少日本人自殺與憂鬱症患者」的願景,主要透過書籍與網路發聲,致力於「預防精神疾病」。
從精神科診療、腦科學研究、資訊傳遞等經驗和過程中,我終於找到了「為什麼治不好疾病」、「如何才能治癒無法康復的疾病」等這些問題的明確「答案」。
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答案」告訴大家。
這是一本基於我身為精神科醫師的經驗寫成的書,但這裡談到的「治癒疾病」並不僅限於精神疾病,無論是內科還是其他所有身體病症都適用。
不管是難以從精神疾病或身體疾病中康復的人,還是照顧病患的家屬,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治癒疾病」的啟發。
而醫師、護士與醫療從業人員,也能透過本書知曉患者的心理,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做出一些像是四處求醫、拒絕服藥或住院等明顯對自己不利的行為。
我也很推薦容易被悲傷、不安、恐懼、憤怒等情緒支配的人,一定要讀讀本書,您就能明確瞭解為什麼人會湧現負面情緒,以及該如何應對,進而脫離負面情緒的掌控,過上沒有壓力的生活。
除此之外,即使是沒有生病的人,這本書也能幫助您認識「難以康復者」的特徵。從而迴避這些特點,預防生病,過著健康長壽的人生。
實踐本書的內容,有助於控制負面情緒。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快樂、開朗、健康地生活,我們都必須瞭解如何控制情感。
隨著2020年起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生活在永無止盡的不安、恐懼與壓力之下。
網路上湧現許多謾罵、誹謗中傷等負面言論。有不少人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宣洩壓力,但其實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用「謾罵」來宣洩壓力是完全錯誤的作法。
「謾罵」實質上只會徒增壓力。世界上有許多人就像這樣,以錯誤的「情感控制」放大負面情緒,徒勞增加自己的壓力。可以說,其實是人類自己製造了「生病的原因」與「無法康復的原因」。
本書是2016年出版的《不努力就能康復》(頑張らなければ、病気は治る,暫譯)一書,經大幅加筆、刪修勘誤後重新出版。
我認為本書的主題──只要學會控制負面情緒就能輕鬆生活,是現在許多人都需要瞭解的技巧,而且熟悉後一定能對各位有所幫助,於是我決定添加最新資訊,重新規劃書名後,再次把這本書帶給各位。
本書是以精神科醫師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悲傷五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為基礎,並加入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予以佐證,同時融入我個人遇到的大量真實案例,藉此告訴各位該如何「克服疾病」、「克服痛苦」,以及「克服悲傷」。
從平時開始實踐本書介紹的「情感控制術」,有助於大幅減輕壓力,如此一來,人不但不會生病,還能遠離壓力、預防疾病。
希望有更多人能閱讀本書,也希望本書能幫助治療和預防疾病,常保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