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藝術源遠流長,
是人類追求美的展現,
是連接具象到抽象的紐帶,
也是對人文精神的傳承與新變。
#裝飾藝術的起源
在文字出現之前,人類的裝飾藝術已經存在,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洞穴中的壁畫、岩畫。
裝飾藝術誕生於人類愛美的本能和天性,因此,裝飾的形成與形式具有一致性,如:對生殖繁衍的崇拜、對獲取食物的渴望、對自然力量的恐懼等。
#何謂裝飾藝術?
裝飾在狹義概念中是裝扮與修飾,廣義上則可以延伸至物質與精神生活,包羅萬象。裝飾可以說是將構想付諸實踐的藝術技巧或製作方法,表達出人類審美感受和審美情趣。
飾畫、織物圖案、扎染、蠟染、建築上的裝飾紋樣、日用器皿、浮雕等等,這些都屬於裝飾藝術的範疇。
#裝飾必經之路——美感規律
人類的審美感包含了觀念、想像的成分,在經過社會上長時間的沉澱、累積、實踐後,「美感」被總結出規律性的「有意味的形式」,稱為形式美。
‧變化與統一:構成形式美的兩個基本條件。變化使作品在構成上形成對比、對照的效果;統一則使作品主題突出、風格一致,展現整體感。
‧對稱與均衡:在視覺上帶來自然、安定、平穩、均勻的感覺,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
‧比例與特例: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是和諧與比例」。普遍存在於大自然中,使用幾何原理中推算出的「黃金比例」,被公認為是最美的比例。
#道法自然——造型方法
從新石器時代的植物紋樣、商周饕餮紋樣到明清的纏枝花紋、龍紋等,我們可以發現,自然生態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泉源。但,如何將自然形態用理想的、超然的藝術形象進行美化,使之成為裝飾形象呢?
‧簡化法:去繁就簡、提煉概括,再潤色修飾,能突出主題。
‧變形法:將事物的某些細節誇張變形,能產生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解構法:將原形分解再重構組合,可加入不同元素與不同手法共同造型。
★本書特色:內容詳實,敘述由淺入深,從裝飾藝術的概述到造型、構圖、色彩、技法等,選材適當且案例中西合璧、生動有趣,能讓讀者輕鬆直觀地學習和掌握裝飾藝術在傳統與近代中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