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逆天抗命:香港如何對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說不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12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逆天抗命:香港如何對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說不 (電子書)

Defying the Dragon: Hong Kong and the World’s Largest Dictatorship

  • 定價:600
  • 優惠價:420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一場群眾運動,竟然成為香港人、北京政權甚至世界秩序的生存危機?

  這是一個關於威武不能屈的故事:香港人膽敢在習近平的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候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然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真的像外表那樣堅不可摧嗎?中國在香港的真正利益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不再奏效?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人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清楚剖析港中關係以及這個關係放在更大脈絡之下——2019年的政治紛亂、新冠肺炎所引發的全球危機,2020-2021年的政治打壓——究竟呈現出何種意義。

  作者生動地描述街頭爆發的紛亂是如何發生?又為什麼會發生?還有發生之後全世界所產生的共振。如今國際社會已經開始重新檢視與中國的關係,因為香港的反叛與中共政權對疫情的處理暴露了它的弱點。香港、中國與世界,該如何面對這場生存危機?

推薦序

  羅冠聰,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2018~19年擔任香港《端傳媒》總編輯,親歷反修例運動。

各界推薦記錄

  這本書詳細記錄香港在打壓下的抗爭。任何關心香港、關心中國的朋友,都肯定會同意開卷有益。——黃之鋒,在囚香港民主運動領袖

  這本上乘之作,說明北京政權如何透過令人扼腕的殘暴,亟力摧毁香港的自由、侵蝕香港的法治、以至貶損這個自由社會的身分認同。韋安仕這位勇敢而傑出的記者,於書中訴說這個偉大的國際都會,如何遭受中國政權的政治凌虐之悲慘故事。——彭定康,香港最後一任總督

  這本書訴說的故事,正好是當代抵抗威權政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個案。通過香港的掙扎認識中國,是理解這個國家的最佳方法。——羅冠聰,流亡海外的自決派立法會議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韋安仕(Stephen Vines)


  英國人,第一個身分是記者,自1987年擔任《觀察家報》海外特派開始駐港,曾為BBC、《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寫報導,協助創辦網路媒體《香港自由新聞》,以及擔任香港外國記者會主席。第二個身分是主持人,長年主持香港電台的時事節目《脈動》,直到2021年因國安法所造成的白色恐怖而離港返英。第三個身分是香港公共事務參與者,民主派政黨公民黨創黨人之一。第四個身分是生意人,連鎖中國餐館老闆兼營廚具公司。第五個身分是作家,出版過《香港新貴現形記》、《活在危險年代》、《恐慌殺盤正是買點》、《20位顛覆飲食潮流的革命家》等作品。

譯者簡介

徐承恩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哲學碩士,業餘香港研究學者,研究範疇包括香港歷史、中國邊陲史以及國族主義。著作包括《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增修版)》(左岸)《思索家邦:中國殖民主義狂潮下的香港》(前衛);譯作包括《法西斯主義》《民粹主義》(兩書皆為左岸出版〈牛津非常短講〉系列)。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推薦序:勇氣,是奔向自由的必要條件/羅冠聰
推薦序:真正的深層次矛盾是一國兩制/李志德
英文版作者序
引言
 
第一部  細說從頭
第一章  回到那傷心的家
第二章  猶如鬧劇的政治制度
第三章  機能失調的經濟體系
第四章  中國之夢魘:香港認同之誕生
 
第二部  在遠處吹來號角聲
第五章  狂妄自大的政權
第六章  上善如水
第七章  香港人,報仇!
第八章  時代革命
 
第三部  說不出的未來
第九章  從武漢飄來的生化危機
第十章  世人面前的一臺戲:香港並不孤單
第十一章  金錢不會說謊
第十二章  終局之戰?
 
附錄一:香港抗爭、新冠病毒疫情及美中貿易戰之大事列表(2019至2021年)
附錄二:香港政壇名人榜
致謝
 
 
 

作者序

  本人於1987年遷居香港——當時距離主權移交尚有十年——為的是擔任倫敦《觀察家報》(Observer)的東南亞記者。「我們不會寄望香港會有什麼大新聞。」我的上司如是説:「不過這是個很好的基地。」老實說,這份報紙對外派記者到香港這回事沒有太大期望。當時為了讓上司答應把我派往香港,本人不得不從全職改為兼職。亦因如此,我可以自由地為各色各樣的報刊和電台工作,如此的結果遠比以前想像的更有趣味。

  自英國人來到香港,他們就不曾為此地寄予厚望。當大英帝國在1841年取得香港時,外相帕默斯頓勳爵(Lord Palmerston)就貶斥香港為「荒島」,判定此地「永遠無法成為商埠」,此說其後廣為人知。看衰這小島前途的,巴麥尊動爵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這片殖民地的成就,歸根究底有賴於「凡事皆可能」的信念。因為有着此等信念,香港得以成為如此活力澎湃的社會。

  當國泰航空那架猶如龐然巨物的747客機,在九龍城的房子(如今大多被清拆掉)頂頭拐着那馳名的大急彎,對準啟德機場的跑道之時,我就被這股「凡事皆可能」的精神感染。任何人只要見識過這樣的着陸過程,都必會印象深刻。不過好事還在後頭:我很快就發現香港這個地方機會處處。

  自我開始就業,就一直擔任記者的工作。我從沒想到如斯卑微的出身,竟然也有考慮創業的空間。與本地同業對談時,我總對他們多姿多彩的副業嘖嘖稱奇。當我還待在倫敦的時候,能夠有機會從商的記者朋友,都已經轉行主攻公共關係。這種約定俗成的行業區隔,在香港卻是聞所未聞:一邊採訪、一邊從商,絕非什麼令人希奇的事情。

  亦因如此,我在香港住了一年多,就開始兼職廚具零售的生意。在此之後,本人也在食品工業創過幾次業。雖然本人欠缺技術才能,卻還是能乘着「科網革命」的熱潮開了間提供網絡內容的公司:這次經歷正好説明此地之進取精神。(當然這次創業,還得有賴技術遠比本人高超的合伙人。)就如當年的狂潮那般,這家公司也經歷過暴起暴跌的奇妙歷程。對於本人以及無數遷居香港的人來説,這地方是個生機蓬勃的領域。

  幸運的是,這一連串在新聞領域以外的工作,使我能接觸到林林總總的人群、讓我能享有各式各樣的體驗:龜縮在傳媒界的小圈子,就不可能有這種額外的收穫。後來的發展,說明這些難能可貴的經歷,對瞭解真實的香港帶來莫大的幫助。不容諱言,報業才是本人的首要關懷。不過若果我當年待在倫敦,恐怕始終都無法能尋到香港賜予的各種機遇。在香港的那段日子,我當上新報章的創刊編輯、又有份創辦一份諷刺時事的雜誌、又在電視台兼任時事節目主持人。不論如何,我必須對香港感恩戴德。

  即或如此,我本來只打算在香港待幾年就回去倫敦。但天安門大屠殺改變了一切。至少對我本人而言,這件慘案算是人生的分水嶺。

  在1989年6月3至4日那個悲愴的黑夜之前,中國大陸爆發連續好幾個星期的抗爭。本人目睹為數不少的香港人焚膏繼晷,為的是要支援國界另一邊的同道。那時的氣氛雖然緊張,但社會心態大體上仍然樂觀。這時候民眾仍然敢於想像,期望中國會有機會轉型為民主社會:此時距離中國接收香港,尚有不過八年的光景。

  戰車正開往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消息,在那個深夜開始傳播開來。那時英國廣播公司拜託本人接觸本地的民主運動領袖,看看他們會有什麼回應。我打出的電話,全都因為線路繁忙而無法接通。經過一番努力,我終於收到風聲,知道他們正在籌劃一場集會。本人被告知這場集會可能會有數以十萬計的民眾參加,他們會從市中心一路遊行到維多利亞公園:這座香港島上最大的公園,自此就成為歷次抗爭的爆發點。我把部分的消息上傳,卻決定略去對集會人數評估:畢竟數目偏高,高得有點不切實際。

  此刻仍為英國領土的香港,是唯一一個能舉辦這類集會的「中國」地方。主權移交的協定,承諾集會自由等各種權利,將維持五十年不變—不過無人知曉中英兩國這份協定,將來是否能按字面實行。如此無以名狀的未來,解釋了香港在6月4日發生的事情。那天是屠殺過後的第一天。

  在破曉之時,香港的電台都取消了慣常的節目,改為報導和評論前夜的腥風血雨。在我住的這棟大樓,居民都瑟縮在一樓的大堂,觀看保全的電視機。他們家裡都有自己的電視機,卻不約而同想結伴見證如此的時刻。後來我才知道我的鄰居絕對不算是特例。當不敢想像的慘事發生在國界的另一邊,大家都需要有人陪伴。

  此後我啟程前往愛丁堡廣場——好一個帝國主義的地名。那正是將要舉行集會的地方。我發現身邊的人群,幾乎都是要去同一個目的地。參與集會的民眾,在蜂湧而出後還是蜂湧而出,維多利亞公園顯然也無法容納這麼多的人。跑馬地的大馬場,也因此得向民眾敞開大門。香港民主運動的領袖,以至大部分的本地演藝明星,都雲集在那怱忙搭建的舞台上。他們一起合唱《為自由》:這首新譜的歌曲,乃這場民主運動的粵語主題曲。在這個重大的時刻,香港的文化和抗爭瞬間水乳交融。

  當日實際參加遊行的人數難以證實,但坊間普遍相信當日有至少一百萬人上街——這是個破天荒的數目,此後要到2019年才被超越。當日人頭湧湧,大家都飽受烈日和濕度的煎熬。可是眾人保持着耐性,秩序井然。群眾們都異常自制,毋須動用警力維持秩序。

  這天我體會到過往老掉牙的香港印象,根本未有反映現實。這些印象認定香港人只關心金錢和生意,無暇理解民主與自由這類抽象概念;他們沒有老派權貴的指導,就無法有條理地辦事。這些林林總總的謬論,在天安門屠殺後不攻自破,並於隨後幾年被完全否定。

  在此之前,本人曾經忙於報導菲律賓和緬甸的抗爭。那時候的事態,看起來都不似會帶來任何改變。可是到了今天,更引人入勝的事情快要在我家門前掀開序幕。

  也許這次只是可一不可再的偶發事件?當時沒有人能説得清,但事實証明這次抗爭絕非單次的偶然。6月4日的集會,乃香港大規模抗爭的演化里程碑:這一場集會,有別於過往那些零散的示威行動,其群眾基礎亦遠比昔日的社會運動廣泛。原來面對時代洪流的衝擊,是會激發大批香港人奮起捍衛家邦:在1989年的時空,這意味著要去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當中國對香港的統治,成為日益顯明的現實,香港人對中國民主運動的熱情就冷卻下來:中國昔日承諾過的自由,此刻已是岌岌可危,捍衛此等應有的自由,也成為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不論是與日俱增的恐懼氣氛、還是拒絕不戰而降的志氣,都逐漸刻劃在我的意識之中。在1989年中國爆發民主運動之際,能身處香港經歷這不安卻動人的時刻,則把我對此地矇矓的印象,轉化成清晰的使命。這使我捨棄一切離開香港的念頭。如今既有機會見證歷史的誕生,那為何還要離去?

  在帝國的年代,中國歷史往往會不斷重覆。事實上中國的歷史,充滿沉悶乏味的循環,每年都是翌年不祥的預兆。香港在2019年6月再次發動起義之時,也正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腕鎮壓八九民運的三十週年。香港在2019至2020年的抗爭,也演變為北京政權自1989年以來,所遇到最強烈的抵抗。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觀望香港人的義舉會否遭遇同等的暴戾。

  英國在1997年把香港轉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年後本人撰寫了一本題為《香港新貴現形記》的書。有評論人認為此書的標題,對香港前景的判斷過於悲觀。他們堅持中國在取得香港主權後,不可能真的模仿昔日殖民者的作風。後來的事態發展,說明中國共產黨並不滿足於保存英式管治最惡劣的元素。他們想要的是恭敬臣服的藩屬——就如昔日統治中國的帝皇那般。

  在主權移交後的第三個十年,這個曾為英國殖民地的領域,其街頭充斥着催淚瓦斯、水炮車的水柱、以及胡椒噴霧。直到2020年的夏天,《國家安全法》被強加諸於香港,衝擊此地一切的公民自由權利。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2019年末,中國大陸開始傳來噩耗:有一種致命的病毒正在不斷擴散。到2020年1月,這款病毒顯然將會侵襲香港。這挑起了17年前SARS疫潮的慘痛回憶。那場瘟疫於2003年1月爆發。當時有一位超級傳播者,在鄰近香港的廣州入院求醫,卻令為數不少的醫護人員遭受感染。疫潮於一個月後擴散到香港,最終奪去299條性命。這次大爆發的回憶,已嵌入為香港意識的一部分。這說明何以香港在2020年面對更致命的冠狀病毒時,死於疫病的病患卻遠比上次疫情為少。

  與COVID-19的角力尚未開始,香港早就深陷另一個戰場:那就是爭取自由的鬥爭。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呼喊對自由的渴望、捍衛香港的自治權。他們勇武抵抗世上最強的威權,一邊喊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一邊邁步前進。示威者的訴求,經常會被指為「不夠務實」。有些人即使同情運動,仍會暗自嗟嘆,認為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既是危險、亦會徒勞:這個前科累累的政權,就是會用槍桿子回應抵抗。

  這個政黨對付異議的作風野蠻暴戾,早於1989年表露無遺。無數敢言的青年男女,在政權恢復秩序的過程中,淪為被踐踏的屍體。如今恐懼的氣氛侵蝕香港,使受創的心憂慮歷史悲劇即將重演。筆者於2020年末開始動筆時,若說香港上空籠罩着暗黑的烏雲,這樣的描述絕非浮誇。居於香港數十年,我從未目睹過如此的不安與恐懼。有位敬業的朋友鉅細無遺地採訪抗爭、為此寫過好幾篇報導。其後當她在家中聽到警車鳴笛的聲音,都會害怕警察是要過來上門拘捕。幸而虛驚過後,她仍能留在居所陪伴家人。可是有更多的人,卻被迫於清晨離開睡床,其後被押解上警車。我那位朋友顯然絕非過慮:自2020年起,被拘捕的人數與日俱增,當中也開始有記者的身影。

  在餘下的篇章,請容我毫不掩飾地一抒已見。本人對中國仍有期盼、對香港則有委身之志。香港對本人的恩賜,實在數之不盡。我衷心希望香港能以某種形式存活下去,縱然來勢洶洶的噩運,似要扼殺任何樂觀的盼望。

  不少躊躇滿志的人來到香港,就會發現他們待得愈久,就愈能代入香港社會積極向上的精神。他們起初只想當個過客,卻很快就把視此地為安身立命之所。這樣的轉變,也伴隨着委身服事的強大心志。

  香港過往曾是各方難民棲身之地。此地機遇處處,也是平靜的安樂窩。就如資深記者曾紀凡的名言所云,香港是「在過往差不多一個世紀,是中國史上唯一能實現此等理想的中國人社會:在這裡沒有一個人,需要擔心夜半會傳來敲門聲。」

  英國殖民主義即便一無是處,它終究還是實現了這樣的理想。殖民主義當然也展現過最惡劣的英式種族歧視,也滋生了社會的不平等。這種制度要求住民對遙遠的宗主國,以近乎嘲諷的方式表達敬意:這些禮儀,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乃毫無意義。不過這個殖民地的民眾,在英國人幾乎察覺不到的情況下,確立其獨特的身份認同—這絕對不是出於英國人的規劃。他們日益深愛這片土地:雖則那顯然是中國的地方,卻同樣也是異乎中國。我們若理解這種身份認同,就能明白引發2019年起義的基本因素。

  大部分抗爭運動的成敗,都不會取決於單一的個別事件。抗爭運動乃是一個過程——其終局雖往往令人驚心動魄,但在此以前的過程盡是曲折離奇、滿是高低起跌,事態的發展也是無可預料。香港的起義,自然也是一個過程。這本書會嘗試理解這個過程,說明起義的成因,並描述當中的各種事情。

  不過這場社會運動以外,也發生了一些更為舉足輕重的事。我得承認在本人開始書寫之時,還是見樹不見林,對此尚未察覺。後來的事態發展,清楚顯明香港的局勢,足以左右中國專制政體的存續。當抗爭與2020年的冠狀病毒危機同步發生,共產黨要面對的挑戰也日益嚴重。香港雖籠罩在恐懼之下,北京卻同樣也是坐立難安。這個政權一直以為自己無懼這種挑戰,但小小的香港卻在世人仰望下,成為無數人眼中的自由燈塔。

  對於一黨專政的中國而言,這無異於存有的危機。促成威權沒落的事件,往往源自邊陲而非中央。要確定能真正終結威權的,究竟是那一件事情,最終也只能見諸後見之明。也就是說,現時我們對終局就只是茫然不知。言之鑿鑿斷言香港結局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騙子。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些提示,容我於其後娓娓道來。

  這本書會用大部分的篇幅,仔細探究香港的起義如何開始、如何演變、隨後又對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瞭解這樣的事態發展,就能掌握世情的關鍵:在2021年看起來堅不可摧的中國威權,實情只是建立在浮沙之上。

  那些堅持香港抗爭預後不佳的論者,也許未曾聽過本人一位朋友的忠告。「千萬不要看扁香港人,他們從來不會令你失望。」這位朋友後來當上立法會議員。

  不論如何,我們只要回顧過書中列中的歷次事件,就無法不去敬佩香港人無比的決斷、勇氣和創意。比較冷靜的觀察者,此時會補上一句「不論前景會是如何」——但我得承認自己從來都不是客觀抽離。我熱愛香港,更愛數以百計和我傾談過的香港人。若非他們的緣故,這本著作就不可能出現。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88510
  • EISBN:978626958853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1MB

會員評鑑

3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3.0
|
2022/08/04

對於有密切深入關注香港反送中到疫情爆發期間的人來說,這本書更像是讓你溫習/溫書的機會,目前我看超過一半仍然覺得沒有什麼新的角度切入或者啟發,是讓我比較失望的地方。但必須要封面設計真的很精美。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軍武迷集合,日文軍事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