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最開始有意識的接觸植物,是在幼年的暑假跟著哥哥在樹林間採集(他抓蟲我則在旁邊採挖覺得漂亮的植物)比起昆蟲,植物對於幼年的我來說安全得多,咸豐草、酢漿草、孤挺花、牽牛花……種類繁多,挖出來後就不由分說的塞進我喜歡的容器(通常是統一布丁的盒子,花的形狀讓小女生特別偏愛)帶回家放在房間種。但是花朵通常都開不過三天就會凋謝,還是孩子的我就判定他應該是死了,我不應該這樣移動它,這種生死衝擊讓我對種植有所怯步。而後來的經驗中,除了一些可食植物外,幾乎也是在期望跟失落間不斷的來回折返,並慢慢將它們視為消耗品……直到伴侶給了一棵具有紀念性的觀葉植物佈置家裡,因為意義非凡,將之視為家裡一份子的心態這才真的讓我開啟了植物世界大門。
為了養好它,踏訪了不少地方,跟許多同好、專家們交流,當然也拿起各種有關植物的書籍研讀。過程中我覺得最可貴的是人們對植物觀察的經驗角度,畢竟植物的生長過程很細膩,不是每個階段都能找到學術文章解答。而且就現今的科技、社會、生活型態,要能將專注力移到大自然是需要被引導的。現代人很難想像在野外生活的祖先們是用植物找尋水源、用年輪判斷方位方向、用植物的種類判斷該地雨量做為稼作選用的依歸。在跟幾位與植物相伴多年的前輩交流時,我最喜歡聽的也是他們對於季節轉化時植物成長的發現。我想,只要靜下心來觀察,許多疑惑都是能迎刃而解的,終歸莊子那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那番頓悟。
回到本書的內容,室內植栽的佈置跟庭院造景最為不同的,就是要在原生環境跟自身生活空間達到平衡,自外的師法自然到入室的生活理解,這些都不離「觀察」,而這本書就是以我所居住的所在地(台北的山區)描述我一整年與植物的生活,時間軸以節氣中的夏至、秋分、冬至、春分來分為主章節,自室外而入內講述自然與生活的平衡方式,並以當季節正值盛產的植栽品種做佈置提案。
推薦序
植物分類研究者 林哲緯
兩百年前,植物獵人踏上十九世紀顛簸的甲板,隨著華德箱跨越大洋的熱帶風景啟始,直到如今洲際往來,將國界解構為比我們隔窗遙望的天際線,更接近的存在。
當我們朦朧睜開睡眼,陽光透窗折射蔓綠絨葉尖堪堪滴落的水珠,安地斯山的夜露跨越赤道,在北半球早晨的此刻隱隱生光;奠基於我們生命中,本能的親自然性,無論體現在門外屋內的鳥鳴犬吠中,或是本書的主角,居家植物上,都是我們作為一單獨的生命體,又迫切渴望和之外的萬物締造某種連結的,原初的追尋;而這是一種異中求同的過程,即使在隨處可見的,育種歷史可溯及十九世紀的火鶴花園藝種,雖則經過百年的選拔,當它們長時間處於室內時,皺縮的新葉和短小的氣根,都隱隱暗示著它來自雲霧林帶的血統;由此,在家庭環境中栽培植物,是一種觀察力,和背景知識並重的,在營造與自然間,取得折衷的嗜好;總的來說,除了因應不同的居家環境,選擇相應的種類適地適種外,針對我們想經營的方向,從栽培中得到何種滿足,也根本上影響植栽的選擇。
近年來,由於觀葉植物風潮的興起,家居栽培的問題也相較過往更為凸顯,誠然,室外溫室花圃更為直觀,然而基於我們的親自然性,以及植物的裝飾性,於是,無論一盞立燈或一方玻璃缸,都可以讓植物在我們的床頭窗邊,宅院深處,掩映成景。
於是,雖無半山雲夢,卻是一窗綠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