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晨讀十分鐘,改變孩子的一生
國立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
古人從經驗中得知「一日之計在於晨」,今人從實驗中得到同樣的結論,人在睡眠的第四個階段會分泌跟學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當我們一覺睡到自然醒時,這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已經補充足了,學習的效果就會比較好。也就是說,早晨起來讀書是最有效的。
那麼為什麼只推「十分鐘」呢?因為閱讀是個習慣,不是本能,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人教他說話,他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沒人教他識字,他仍是文盲。對一個還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來說,不能一次讀很多,會產生反效果。十分鐘很短,只有一個小時的六分之一而已,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忍受的長度。所以趁孩子剛起床精神好時,讓他讀些有益身心的好書,開啟一天的學習。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愉悅的晨間閱讀開始一天的學習之旅,到了晚上在床上親子閱讀,終止這個歷程,如此持之以恆,一定能引領孩子進入閱讀之門。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看到閱讀的重要性,所以新加坡推O歲閱讀,孩子一生下來,政府就送兩本布做的書,從小養成他愛讀書的習慣。凡是習慣都必須被「養成」,需要持久的重複,晨讀雖然才短短十分鐘,卻可以透過重複做,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後,一生受用不盡,因為閱讀是個工具,打開人類知識的門,當孩子從書中尋得他的典範之後,父母就不必擔心了,典範能讓他自動去模仿,就像拿到世界盃麵包大賽冠軍的吳寶春說:「我以世界冠軍為目標,所以現在做事就以世界冠軍為標準。冠軍現在應該在看書,不是看電視;冠軍現在應該在練習,不是睡覺……」,當孩子這樣立志時,他的人生已經走上了康莊大道,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晨讀十分鐘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讓我們一起努力推廣。
隨著認知能力發展,青少年需要不一樣的讀物
前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
青少年要讀什麼?根據閱讀發展,一般青少年可以透過閱讀學習,讀兒童的圖畫書,讀成人的科普、言情小說,或是其他以他們為對象所寫的作品,他們什麼都可以讀。
從成長與需求來說,青少年在生理上會轉變為大人,認知上同樣會轉變。明顯的行為表現在他們回嘴、不在乎和不屑的表情上。一些特徵如:為辯論而抬槓、驟下結論、堅持自己的權利、故意找麻煩以及誇張的言行。青少年行為與思考上的改變,是因為認知上他們可以同時處理多件事務,形成假設思考,以符號進行抽象思考並隱藏情緒。這樣的發展使他們不再滿足於單一的答案。青少年自然會質疑成人提出的是非標準與價值觀。同時,他們也看不起類似兒童的思考與行為,取笑他人幼稚就是一例。
因此,青少年的讀物在內容、結構上需要複雜些,才能引起他們認知上的共鳴。他們可以閱讀一篇呈現不同觀點的文章,或是針對同一議題以不同觀點寫下的多篇文章。青少年不但可以讀不同論點的文章,還可以分析、綜合及批判所讀到的文章。
如前面所述,青少年什麼都可以讀,因為他們的認知發展能力,已經足以批判讀物。不過,為了吸引許多有能力卻沒興趣閱讀的青少年,親子天下邀請張曼娟、王文華、廖玉蕙三位關心閱讀的超人氣作家,為青少年學子編選了三本文集,包括成長故事、人物故事和幽默散文。另外,也邀請了鑽研西洋文學領域多年的張子樟教授,編選了這部西洋名家短篇集。書中所選作家都是最重要的作家,不讀他們的著作便顯得無知。所選人物則是一等一人物,不知道他們的事蹟,更是無知。至於幽默,非思考複雜的人,不容易掌握其中訣竅。幽默是透過轉注、假借甚至跨領域做暗喻。兒童知道什麼好笑,但不易理解幽默。青少年的認知能力提升,當可體會文中趣味。而成長和人物故事都涉及由不同角度來讀一個人或一段事蹟,此時青少年的分析與批判能力就派上用場了。
這一系列文集名為【中學生晨讀10分鐘】,還加入了「文學大師領讀」的設計,更能吸引中學生閱讀。這些文章不長,文字不深奧,但請讀者不要三兩下翻完,就覺得讀過了。建議大家養成一個習慣,慢慢讀,或許只需要三、五分鐘,然後,闔上書,安靜一下(心中默數1至30),接著問自己:讀到什麼、作者想說什麼以及自己對作者有什麼想法。若是在班級進行晨讀,請老師也放下手邊工作和學生一同閱讀。讀完後,同樣先保持沉默,這十分鐘請盡量留給學生閱讀與交流。謝謝老師。
下一個十分鐘,閱讀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王友輝
十分鐘,十分鐘可以完成什麼樣的事情?十分鐘,似乎很短,短到不經意之間就會從指縫中、眨眼間溜走,而寶貴的青春歲月,會有幾個我們可以真正掌握的十分鐘?可以帶我們飛到天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嗎?可以帶我們看見晚霞被製造的那一刻嗎?可以帶我們遇見偉大的印第安酋長嗎?可以讓我們寫一封信給上帝,向他借錢嗎?可以讓我們與人打一個十五年的賭,而終於明白人生嗎?或者,可以讓我們遇見獅子、遇見狼,抑或是參與一場此生難忘的冒險行動?這樣的十分鐘,會不會勾引起我們的興趣?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篇章,都是十分鐘就可以讀完,讀完之後的成就感,可以讓我們明天再讀,就像《一千零一夜》裡聽故事的那個國王,著迷的陷入故事的漩渦,忘記背叛的殘酷、忘記失望的痛苦,當然,也可以讓我們將故事埋入記憶深處,有時突然想起,就繼續咀嚼字裡行間的有趣想法,再度體驗在青春歲月的無聊日常生活裡,一場千載難逢的際遇。如果我們因此而養成閱讀的習慣,套一句廣播裡的廣告詞:「讓我們一生受用無窮!」
也不免讓我記起猶然年少之時的種種閱讀經驗,曾經躲在被窩裡、坐在街角的租書店裡、欲罷不能的徹夜不眠,看著其實也看不太懂卻仍被文字吸引的那樣的青春期,焦躁的心被撫平了,想像力被激發了,生活似乎開始有了一點點希望。或許當閱讀變成了習慣,真的是讀它千遍,不讀也難!希望閱讀這本書的讀者,都能與我一同經歷某一天清晨,睡眼惺忪的打開一本書,直被吸引的一口氣讀完一篇故事,那樣美好的體驗,真的令人難忘。
閱讀到這本書,就不能不提到張子樟老師,子樟老師人高馬大,卻有著相當細膩與洞悉人情的筆觸,早年是文學獎的優勝者,多年來除了勤勉教學之外,持續推動著閱讀,那種終生不悔的熱情讓人感動。事實上,這一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選編與譯寫的書,更充滿了子樟老師對於文學、對於閱讀,對於青少年讀者,數十年來始終如一的真摯情感,希望讀者,特別是青少年朋友們,能夠喜歡這本書,進而對於書中所選的這些大師們的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而繼續「追書」。
謹以此短文向子樟老師以及書中的文學大師們致敬,閱讀,真的有機會改變我們的人生。
或許,這本書四大類的篇名,已經暗示了我們:經過閱讀「為愛啟程」之後,將會穿越「奇風幻雨」的洗禮,看見「意料之外」的「人生風景」?那麼,不要猶豫,翻書閱讀吧!說不定下一個十分鐘,我們就可以提筆寫下自己的故事,讓閱讀的喜悅繼續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