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十多年的心理諮商工作,我發現跟每一位來談者之間的合作經驗都是獨特的,不同之處並不總是關於他們帶來什麼樣的主題、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更大的不同是他們如何看待這個療癒的旅程,以及他們與自己內心的關係。
有三種來談者最讓我感覺到心疼,他們都願意更好,我也盡量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幫忙像是在幫倒忙,感到愛莫能助。
第一種來談者,無法接受自我探尋的過程。他們像是在爬山,抱著苦行的態度。他們非常願意努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會跟我討論目標,預先發展計畫,也許分階段,甚至確定好每一次的說話主題。他們期待透過努力可以有效到達一個終點,採取從前學習與考試的模式來投入這個為自己內在工作的過程。
他們的投入為我們打下很好的合作基礎,可是當他們越努力卻發現自己仍然不夠快樂,或者遇到類似的困難指向過去相同的經驗時,就會感到挫敗。「為什麼?我不是處理過了嗎?又是童年,又跟爸爸有關,我到底要探索多久這個主題才算是過去呢?」
他們想要量化,想要有里程碑,就像爬山的人想要知道再經過幾個彎口就會到達山頂一樣,於是他們越盡力就會越挫折,對自己失望或是對於療癒的往復迴圈感到無助。
我感受到他們在期待與要求之下的確是辛苦了。所以當他們想知道:「要怎樣才算『都好了』?」,我常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真心話是:「我們在路上呀,而且走出的每一步都很好。」當我愉快地驚歎他的前進,他想到的是「還有多遠?」有時,我看到還可以往哪裡去探索,指著一個新的地點,覺得到那裡看看會很有意思。他們則必須深吸一口氣,彷彿收下一項額外的功課。療癒的旅程如此任重道遠,總使我想停下來,鼓勵他「也許就留在這裡吧,你做得夠好了,沒有一定要做到什麼,沒有一定要走到哪裡。」
第二種來談者,中了「愛自己」魔咒。
這幾年有好多心靈成長的資源,都強調愛自己的重要:如果你不愛自己,你怎麼可能找到愛你的人;如果你沒有善待自己,怎麼能期待別人善待你;你怎麼對待你自己,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
和這些來談者合作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可以不再對自己那麼嚴格,可以降低標準,對自己多一些寬容,可是若事與願違,例如工作任務不順利、被責備或被忽略,對自己失望和批判的聲音又難免浮現時,除了失望和生氣的感受,往往還會被緊張給佔據,他們會問:「我又開始罵自己了怎麼辦?」接著想像種種不愛自己的後果:「你知道吸引力法則嗎?如果我又開始罵我自己,就會吸引到來罵我的人,不就是這樣環環相扣嗎?」「我到底該怎麼停止罵我自己呢?那麼是不是離我想要被愛、想要愛的結果越來越遠呢?」一旦對自己有負面的想法或感受,就覺得功虧一簣。當他們想著如何愛自己時,我忍不住希望他們可以自由的去恨自己。想跟他們說:「好,那就不愛,別繼續應對那些不愛自己就會如何的聲音了。」我看到的是當我們讓「愛自己」的價值,形成一連串自我要求,內在那些還未同步的部分便一直被打擊著,於是離內心和諧的狀態越來越遙遠。
第三種來談者,尋找依靠而非自己的力量。他們一向謙虛、敞開並樂於學習,用像朝聖般的態度尋求所有的心靈資源,走過一個又一個的課程,尋找一個又一個的高人,接著陷入一種心境困惑,覺得自己什麼都看過了,卻始終沒有落腳的地方,沒有得到確定的救贖。對這些方法有些失望,也開始感覺旅途不過爾爾。
記得好幾位實習心理師曾跟我討論:「每次參加一個課程之前,看到課程的宣傳詞都很被吸引,滿懷希望只要通過這個課程,大腦就可以裝進一套運作裝置,知道將來要如何看待心裡面遇到的障礙和問題。同時對於別人的問題,心中也可以有清晰的步驟、方法和技巧。可是每次參加完都感覺自己並沒有很大的不同,裡面還是有好多好多的模糊空間。」
那是因為生命裡的複雜本就很難用一套框架把它理清楚,真的試圖理清楚,會發現裡面的考量和路徑的發展,多到讓自己暈頭轉向,於是覺得枯燥無趣。最後又回到混沌的狀態中。
他們也許非常踏實地整理過自己、整理過家族故事,卻仍希望找不同的老師來鑒定自己是否已經整理完畢;是否不會再發生問題了。
這裡面導致不斷追尋又失落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是想向外尋求依靠和背書。
然而什麼樣的回饋能比自己的體會更可靠呢?
我們如何經驗愛自己是一件愉快的事?療癒的旅途如何是一趟時時可以俯拾收穫的旅程?不用費力地要到達哪裡。
我們也需要在路程中接收來自內在的回應,才能放下對終極的企盼,鬆動無所依靠的焦慮。
我們需要明白讓自己往前一步的能量,不是來自任何方法,那些方法只是因著緣分來到生命中的便車,為我們導覽可能經歷的景緻,送我們一程。能讓自己跨出去、讓腳抬起來的能源在自己之內。
當我往內感受到一股動能,感受到自然想要擴展並能與意識交流的內在空間,我才開始接納靠近自己是無法設定的旅途,只要愉快地搭著任何和我有緣分的人、有緣分的方法,就能跨出克服自己以及療癒的一步又一步。
剛剛踏入心理諮商的領域時,非常興奮,很喜歡讀各種分析家庭動力和童年經驗的書,把自己的故事放進去反覆咀嚼思考,這些的確帶給我豐富的理解。但讓我真正品嚐到與自己關係的改變,讓我在探索自己時,經驗到穿越苦痛並擁有信任感,則是開始於與自己內在連結的行動。
我透過完形心理治療,了解覺察圈,學習覺察身體是進入當下的門戶。在創傷治療的工作坊,經驗到從身體帶出淤積情緒,進行疏通的奇妙歷程。走進系統排列,體會在身體中明白關係樣貌以及強烈流動的情感。到澄心聚焦心理學裡,驚訝於沒有組織、沒有框架、沒有分析,只是瞪大眼睛、張大耳朵、品味著內在流出的東西,踏實的一點一滴跟自己互動,感受內在的回應。原來是這樣綿延流動的滋味,難以言喻。
經過這些之後,我不在意「是否治癒了某個主題?」「這個成長的刻度,突破自我的里程碑在哪裡?」「我是否愛自己?」這些問題不再浮現,並不是我確認做到了,而是答案並不重要。
因為,我願意一直在療癒的態度裡去經驗生命,它是踏實而不費力的,它是好玩而不需要外在檢核的。
有時候,我注意到內在有些什麼主題需要去整理和轉化,會把它記錄下來,跟自己約個時間,比如「今天晚上10點半,要來面對跟兒子之間記掛又想迴避他的感受。」很特別,這發生的事件當然不令我快樂,可是把它定為一個主題,好好的去探索,這個和自己預約和實踐的過程讓我很快樂。我喜歡這個歷程。
這一路上我把自己慢慢撿回來,不是多了什麼新方法和配備,而是懷著為自己療癒的意圖,把跟感受、身體的合作找回來;把思考的信心帶進來;把想像力發揮出來。所有療癒自己的資源存在於內。
我們很渴望生命有所不同,其實更渴望改變的因子來自於自己,這才能夠帶來對前行的踏實和信任。
特別的是,當我有信心陪伴自己之後,我比以前更樂意成為個案,放心地去拜訪不同的治療師。畢竟有人守護,能打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不一定要資深的諮商師或治療師,往往跟學習中的朋友互相支持,或者在進行課程時為了示範,讓學員陪伴我,也可以突破很多、宣洩很多、領會很多。我自己常常感到驚訝,好像內心自然知道怎麼準備好,只要有人輕推一把,就可以滑行得很遠。不論學什麼方法,都可以在那個方法中深有所獲,並不是說我能純熟操作那個方法,而是內在容易被觸及而有洞察。
這本書,我想要分享的是與內在連結的可能。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與自己交流讓改變發生,這是聚焦心理學的理念之一,也是我深深認同之處,更是這幾年工作和自我成長的焦點。
我想談:
我們可以為自己建立療癒的內在空間。
帶著友善、好玩和創造力與自己交流。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故事都能支持療癒前行。
那些與我相遇的來談者,我只是陪伴他們找到這份療癒能源,我鼓勵他們,與其承諾要密集或長期諮商,他們最需要的是體會跟自己的互動,那會讓我們喜愛生命的旅程,愉快前行並懷抱信心。
當你跟自己內心困難的部分相遇,能夠接待它,與它交流,陪自己在各種經驗裡有釋放、有領會,你怎麼可能不喜歡這樣的旅程,怎麼可能不愛你自己?
這本書想讓你知道,我們當然可以陪自己療癒,這個療癒之旅不是一個壓力,也不是詛咒,不是「如果你不……就會……。」「如果你要……,必須……。」接觸到內在轉動之流,你會享受自己的創造力,驚訝於你可以帶給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