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 電子書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增訂版)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98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增訂版) (電子書)

  • 定價:520特價:364
  • 特價再85折:309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遺書無語,卻是我們僅有的少數材料。
讓我們重新尋回丟失在時間裡的細節,一同延續這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增訂版收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故事、遺書綜合分析〈白色畫廊〉

  現在已是十二點多,再六時後,我就會變成鮮血淋漓之死物。
  就是二十餘年,真如一場之夢消逝地乾淨了。但是你的兒興生這人,的確是存於二十世紀,死於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七日,也有快樂的、苦痛的、努力的、最少是在世上有做事的人。——一九五二年,邱興生的遺書

  我要走了,我毫不感到痛苦,倒很覺達觀。短促的人生像閃爍倏然而逝的隕星,不足珍惜。然而我卻為將來留了些碩果,這一點足可慰藉。——一九五三年,王文培的遺書

  沉寂幾十年的政治受難者遺書從冰冷的國家檔案重見天日,寫信的人被迫離開人世,收信的人來不及等到信,也走了。

  二○○八年,一位政治受難者孫女意外在國家檔案中發現被槍決家人的遺書,開啟後續一連串「遺書歸還」運動,至少有二百零八位受難者寫下的九百零六頁文書,封存在政府機關裡,家人從不知道這些書信的存在,只知道他們的珍貴之人被迫提早從人世間離席了。「收信者」懷著疑惑、不解、悲傷、怨懟……在白色恐怖的肅殺之中踽踽獨行數十年。

  這些「寫信者」是一九五○與七○年代遭槍決的青年,有些是懷抱社會主義理想的「地下黨」,有些是主張臺灣獨立建國的革命者,不同的思想,卻指向同樣的反抗之路與生命終結。他們是郭慶、黃溫恭、劉耀廷、曾錦堂、王文培,與泰源事件當事人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他們不需由後世追捧為英雄,但能為後人點一盞直視與反省歷史的燭火。

  五位寫作者透過家屬訪談、歷史考證、檔案研究等方式,重現遺書所承載的白色恐怖歷史,以及家族在其後的生命裡所遭受的深刻影響。文字之外,本書也收錄珍貴的受難者遺書、信件、家庭相冊等影像。本次增訂版收錄學者林傳凱書寫一九五三年遭槍決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的故事,以及對逾三十封遺書的綜合分析。

各方推薦

  丘延亮、季季、陳列、唐香燕、張則周  推薦

  我向讀者們推介此書,不是希望讀者們在半個多世紀後,背負或痛心於前人家屬都不得以見的最後心聲;但求我們這些後人能夠體會臨刑前這些人明知其「遺書」很可能不為家屬所見,更可能永無得見世人之一日,卻仍不能不發聲明志的實存景況—有感於我景美獄中對摯愛親人書函從未被收到的經驗,贅言如上!──丘延亮(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以及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從一九五○年就讀永定國校開始,同鄉與他們親人的受難故事伴著我懷疑,驚恐,成長。即使長大離鄉,即使今已年老,他們的故事從未在我的記憶裡消失;甚且不曾有一日消失。──季季(作家)

  這些生命故事,這些作者的書寫,都在似乎被歸檔化和研究論述化的書寫之外,別致而生動地提升了我們對這一段不遠的過去歷史的認知和感情。──陳列(作家)

  本書用字遣詞的謙沖謹慎,以及唯恐落入主觀臆測的態度,令人敬佩。雖然這只是對少數幾位受難者的陳述,但我願向讀者大力推薦,尤其年輕的一代更應該瞭解半個世紀之前臺灣這段重要歷史的真相。──張則周(板橋社區大學主任、臺大農化系兼任教授)

  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彷彿是空無的存在,但確實曾經存在過。他們存在的意義,或許會逐漸顯現。通過一次比一次深入的努力,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或許會有能力為他們譜寫出安魂曲。──唐香燕(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易澄


  嘉義人,臺大歷史所博士。

林傳凱

  臺北人,研究者,服務於中山大學社會系。致力於釐清戰後台灣社會抗爭史,並嘗試與民眾、教育工作者、創作者結合,通過跨域轉譯,將隱匿的歷史帶回故里與再公共化。合著有《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等作品。

胡淑雯

  臺北人,臺大外文系畢,目前專事寫作。著有《哀豔是童年》、《太陽的血是黑的》,合著有《字母會:A~Z》,主編《無法送達的遺書》、《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楊美紅

  臺南人,臺大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著有《彈塗時光》、《蛇樣年華》。

羅毓嘉

  宜蘭人,政大新聞系、臺大新聞所畢。記者,詩人。著有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

策畫者簡介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由關心轉型正義的民間人士於二○○七年成立。真促會以民間之力進行白色恐怖受難者訪談計畫、要求政府開放政治檔案、倡議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呼籲政府返還受難者遺書等,並出版《無法送達的遺書》、《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政治檔案會說話》等書,未來將持續從法制、人權、政治、歷史、文化等各層面推動轉型正義工作。
 

目錄

推薦序  穿越迷霧之旅  唐香燕
新版序  開啟記憶的契機  黃長玲(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
舊版序  遲了六十年的遺書  黃長玲
兩代抗爭者    林傳凱

郭慶    林易澄
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後記/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正確
新版附記/時間刻度
二○二二年補記/重訪雲林  林傳凱

黃溫恭    羅毓嘉
老子就是臺灣黑五類
後記/記得那些空白之後我們繼續向前

劉耀廷    胡淑雯
妻子的漫長等待
女兒
後記/愛與意志

曾錦堂    林傳凱
迷霧中的四張容顏
後記/走向你的歧路

王文培    林傳凱
我能不留戀的走這要走的路
後記/十年一刻

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    楊美紅
泰源事件簡述
父親的手尾錢
在這之後
也是青春夢
我弟弟
曾經有位臺灣少年
後記/沉默裡

白色畫廊──一九五○年代的遺書群像    林傳凱
記憶的艱難    林傳凱
白色恐怖年代的審訊過程    林傳凱
延伸閱讀
檔案來源
 

新版序

開啟記憶的契機
黃長玲(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


  二〇一五年初《無法送達的遺書》第一版出版後,我買了很多分送朋友。當時我擔任「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買這本書送朋友,一方面認為是職責所在,應該盡力宣傳自己組織的出版品,另一方面則確實想跟更多人分享這本書,彷彿記得這些人這些事,是我們為逝去的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所遭受的傷痛,唯一能做的事。

  那幾年,我常用這本書當小禮物。有時是與久未碰面的朋友見面時順道送出,有時是為了某個事情想對朋友表達一點微小的謝意,也有時是朋友送了點什麼給我,我就拿這書回贈,算是禮尚往來。林林總總大約送出幾十本。這些朋友,無論族群身分、黨派立場或是專業背景,沒有什麼特別相同之處。我送書的時候也沒什麼特別考慮,覺得可以送就送了,許多朋友既未參與社會運動,也並非學界中人。我私心認為這叫作擴大宣傳。然而,書陸續送出之後,讓我意外的是許多朋友或是來信或是來電,在道謝之餘提及他們的父母或是親族長輩在白色恐怖中的遭遇。

  這些朋友的分享,在某個程度上,呈現了臺灣白色恐怖記憶的常見樣態。個人及家庭在白色恐怖中所遭受的傷痛,是既真實又私密的記憶。因政治而受苦的記憶,不只很難與外人分享,即使是夫妻、父母、子女之間也很難分享。記得的往往是父母長輩的某種樣貌,或是某種生活中的氛圍,而非事件的細節。許多人知道長輩曾經遭難,嚴重者身亡監禁,輕微者約談騷擾,但是多半不清楚細節。這些記憶的分享,說明了在沒有契機的情形下,人們不會輕易分享自身或家人在白色恐怖中的遭遇。於是我明白了一件事,我一直以為這本書的目的是讓人們記得,但也許它真正的作用是提供一個契機,一個讓人們願意觸碰白色恐怖記憶的契機。

  《無法送達的遺書》第一版出版時,學界對當時已公布的一百七十七位受難者的遺書還缺乏整體性的研究。第一版呈現了一九五〇年代和一九七〇年代九位受難者的故事,但是他們的遺書在七百四十七頁已經公布的遺書中,終究只占一小部分。這次的新版增加了林傳凱教授的兩篇作品,分別是關於王大銘、王文培父子的故事,以及逾三十封遺書的整體分析。

  王大銘及王文培父子的故事,令人覺得傷痛之外,十分典型。兒子被槍決後,父親因知匪不報,也被判刑入獄,在獄中精神失常乃至過世。當年被槍決的受難者,其家人即使不像王大銘一般入獄,也都無可避免地帶著精神性的損傷。無論是在獄中或是獄外,獨裁體制對現實的扭曲,是可以將人逼瘋的。當年的受難者中,已經有人預見遺書可能不會被送至親人手中。來自廣東陸豐的黃賢忠,在遺書中提到:「如果您以為你們的政府,比專制腐敗的滿清較好一點的話,你應該替我投去。因為滿清政府還讓林覺民烈士等的絕筆書寄出去。難道你們連這點寬容的態度亦沒有嗎?」當時的獨裁政權確實連這點寬容也沒有。

  在這次的新版中,具有整體分析意義的是〈白色畫廊──一九五〇年代的遺書群像〉一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更為清楚地看到一九五〇年代許多受難者留下遺書時的樣貌。這群擁有相同政治信念的人並不覺得自己有罪,對於自己生命的意義多有思考,盼望著自由平等的到來,希望家人不要為他們的身後事費神,即使有著唯物主義的思維,也希冀自己的亡魂能護佑家人。 遺書內容既呈現了群像,也呈現了共相,那是曾經具備中共地下黨身分的受難者的共相。

  二〇一五年迄今,有更多受難者的遺書被清查出來,根據檔案局在二〇二一年底提出的報告,留下遺書的人數已累計至二百零八人,總頁數也達九百零六頁。政府也在二〇一八年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促轉會運作的四年中,陸續撤銷近六千件政治案件的判決。撤銷的判決中,引起最多爭議的正是一九五〇年代,具備中共地下黨身分的政治受難者。促轉會在總結報告中,說明了撤銷判決的依據。促轉會的設立基礎是《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而促轉條例的核心意旨是「促進轉型正義及落實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促轉會對於威權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法行為與結果,可以規劃與推動符合轉型正義的相關事宜,法定任務包括了平復司法不法與行政不法。也因此,政治案件中被促轉會認定是為了保衛獨裁政權而產生的判決,就是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判決。促轉會強調撤銷判決並非以現在的正義來清理過去的不正義,而是以過去的正義清理過去的不正義。關於過去的正義,促轉會的論證指出,中華民國在憲法制定前已經實施的刑法,蘊含了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至為相關的人權保障原則。該會也援引相關研究,說明行憲一年後就通過的臨時條款,是戰爭狀態下為了護憲而非毀憲所制定的規範。 《中華民國刑法》一九三五年制定施行,《中華民國憲法》一九四六年制定,一九四七年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一九四八年通過,而國民黨政府在一九四九年五月宣布臺灣進入戒嚴體制。就促轉會的論證而言,在臺灣民主化之前,中華民國的刑法和憲法的正常運作雖然短暫,但是其中所蘊涵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價值是重要的,而這些價值代表了當時已經存在的正義原則。這樣的論證,是否能說服臺灣社會,尚不可知,但是撤銷中共地下黨人的判決所引發的困惑與爭議,顯然跟國共內戰的遺緒至今仍牽動臺灣政治有關。

  對於促轉會撤銷判決表達憂慮的人,認為當年這些具備中共地下黨身分的人都是「紅統」,他們的判決若被撤銷,形同提供了今天臺灣還可能存在的紅色統派正當性,直接威脅臺灣安全。對於促轉會撤銷判決語帶譏誚的人,則是認為政府自相矛盾,既然撤銷當年對中共地下黨人的判決,今天又為何要持續偵辦共諜。兩種觀點都將七十年前的歷史情境和今日臺灣的政治情境直接連結。然而,七十年前懷抱著社會主義的理想,參與組織,採取行動,追求一個良善國度的人們,七十年後對今天的社會主義中國會是何種情感與評價,我們其實無從知曉。我們唯一確知的是,這些遺書讓我們看到,七十年前他們之中很多人認為犧牲自己的生命能成就其他人的生命得以有自由與尊嚴。

  遺書所開啟的記憶,終究是要與臺灣人的自我追尋有關。留下遺書的人,並非全然是臺灣子弟,留下遺書的臺灣子弟,也有許多在當時夢想著新的中國。然而,這些遺書得以重見天日,這些年輕生命終結前所展現的精神價值,得以跟這個社會分享,只能發生在民主化後的臺灣。不存在於現在的,就不存在於過去,歷史記憶與當代價值往往互為表裡。這些關於遺書的故事,既是開啟個人記憶的契機,也是形塑集體記憶的來源。無論當時受難者的國族認同為何,記得這許多年輕生命所懷抱的政治理想,也許就是要讓我們記得,即使國族認同持續困擾臺灣,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體制,這個容許公民用選票來「顛覆政府」的體制,多麼值得珍惜。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99141
  • EISBN:978626959915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3.5MB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7/05
劇透警告

在這個時代,面對二二八、白色恐怖等國家暴力,不乏有這樣的聲音,正在混淆我們的認知:
「已經談得太多了。」
「應該向前看,不必往後看。」
「選擇淡忘才能走出傷痛。」
「知道太多徒增仇恨對立。」

事實上,對於那段恐怖時代的記憶,我們從來不是「談得太多」,而是「知道太少」。尤其當正義遲來了太久,我們該如何去重述飽經磨損的記憶和沉默過久的傷痛。當遲到了六十年的政治犯的遺書,終於送達到家屬手中,其字裡行間仍讀得到他們對理想的盼望、對生命的熱忱、對家人的濃烈且深切的愛。然而時代的悲劇阻隔在他們與生命之間,留下的只有無情的黑暗、無言的靜默以及無盡的疑惑。

「如果當時哥哥沒有認識XXX,人生會不一樣嗎?」
「如果當時家裡有錢買通關,能營救出心愛的家人嗎?」
「想不通這個人人稱讚的孩子,為何會成為這具冰冷的屍體?」
「不明白為何家會變成隨時遭特務暴力相對,令人不安的所在?」
「如果當時媽媽有收到這封遺書,就能不以淚洗面度過餘生嗎?」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既是追尋的過程也不斷地追問,在理解之中產生更多的疑問。然而,可以確信的是,唯有選擇走在如此艱難的追尋路上,作為共同體的記憶才能越來越立體、越來越清晰。

米蘭.昆德拉說:「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面對台灣政治獨裁的過去,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的太多,因為塵封的記憶才正要開始浴火重生。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