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與詹宇夫妻的「善的循環,愛的感染」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三年前在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認識了詹宇夫妻。從此,開啟了我們之間亦師亦友的緣分。
曾聽說:教育是「善的循環,愛的感染」,這幾年來從我與Allen和Vera的互動裡,確實證實了這句話。因為從他們身上,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多年來,我從老師身上學習到的教育理念,從孩子身上體驗到的教育感動,似乎已透過與他們的互動裡,漸漸潛移默化地感染了他們,讓我們現在一同往著相同的方向前進──“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
還記得曾幾何時,已是網紅的他們,曾私下跟我說他們其實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轉換人生跑道,走在教育的路上。雖然他們心嚮往之,卻看不到這條路的未來。當時,他們已經有一個孩子,在經濟上與人生規劃上,還有著許多不安與不確定。我感到,他們內心是如此的忐忑與焦慮。於是,我給了他們過來人的建議。
又曾幾何時,Allen和Vera曾興奮的告訴我,他們報了名參加各種教育機構的訓練課程,希望藉由這些學習提升他們的能力,幫助更多家長與孩子。我感到,他們內心是如此充滿熱忱與盼望,願意為孩子奉獻。
又記得某一天,他們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們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感到十分灰心與失望,彷彿墮入谷底,看不到前路的光明。當時,我給了他們一些安慰,也暗地裡做了一些事,幫助他們。
現在,他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三年了,而且越走越出色。Allen和Vera告訴我,原來他們到現在還一直記得那時候在他們猶豫、徬徨、失落與灰心時,我曾跟他們講過的話,如何為他們內心帶來感動與力量,讓他們有信心繼續走在教育的路上。
現在,屬於詹宇夫妻的第一本書面世了。知道這消息,我替他們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正在走的路,彷彿就是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箇中喜怒哀樂,我完全能體會。而確實,他們也一直非常努力的走在這條路上。
看完《正向教養1000天真實生活》的書稿,覺得這本書非常接地氣且生活化,好看、易懂又實用。其中引申的教育理論,與「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相同,包含「蒙特梭利」、「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讓讀者能在閱讀時,攝取不同派別的教育養分,完善在教養孩子時需要懂得的理念,以及可以配合使用的方法。
在書裡面有很多故事,雖然都曾聽他們在聊天時與我分享過,但透過書本再重溫一次,彷彿看到他們倆這一路以來,是如何的成長、如何彼此相互扶持的走過來的。所以看完之後,內心有很多感動,也替現在的他們感到欣慰。
當男女朋友容易,當夫妻難,當好的爸媽更難。「詹宇夫妻」這四個字,讓我感到這三年來他們一家人是如此的有連結,就算遇到困境與挫折,他們也願意看顧著彼此,一起手牽手,度過每個難關。
「詹宇夫妻」或許還不是在教養界裡的大師或前輩,但這本書最難得的地方是,它詳細記錄了這對可愛夫妻彼此在結婚後,如何走過各種困難的考驗,如何跨越各種教養上的困難。而這些困難與考驗,都是結了婚、有了孩子的父母,都會遇到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年輕夫妻、新手父母參考與學習的好書。
推薦序2
給孩子樹立愛的榜樣
姚以婷/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高級認證導師
欣喜接獲本書邀約序文推薦,我收到書稿後立刻打開閱讀,書中一個又一個充滿家庭之愛的教養小故事,令人不自覺地融入詹宇夫妻與童童和啾啾的日常生活,感受他們育兒的喜悅與不易,為了孩子用心良苦,細心記錄下運用所學克服育兒困難的經驗。我愛不釋手的一口氣看完全書,心中不禁感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有這麼用心的父母,那該有多好!
詹宇夫妻與我結識於正向教養課堂,「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奠基於阿德勒(Alfred Adler)理論,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Jane Nelson)寫下《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姚以婷審定推薦》一書後,又與家庭治療師琳洛特(Lynn Lott)編寫家長課培訓手冊向全球推廣,也受到台灣教育局和衛生署認可。「鼓勵諮詢」(Encouragement Consultant)則是琳洛特研發的心理成長課程,與正向教養相輔相成。我自十年前將正向教養授權課程引進臺灣,也曾邀請琳洛特來臺親授。
記得二○二○年十一月的台灣第八期「正向教養家長講師認證工作坊」裏,詹宇先生是班上唯一男生,他的多樣斜槓才能令人印象深刻。全班進行親子互動演練時,詹宇先生是最搶手的奶爸不二人選! 課程結束後不久,在另一場「鼓勵諮詢師認證工作坊」課裏,詹宇太太翩翩走來,告訴我詹宇先生對正向教養的熱愛和積極運用,她好奇的前來學習。我原以為她報錯課,她連忙說明自己刻意來上鼓勵諮詢,好回家跟先生分享。
詹宇夫妻相互扶持並育兒有方,書中分享運用正向教養以及鼓勵諮詢的過程,包括「先連結後糾正」、「啟發問句」、「憤怒與3A」、「積極暫停」、「內在孩童」等等,是讀者實施家庭教育的實用借鏡。最後以喜愛的書中二句話:以鼓勵和關愛灌溉正向教養種子,期待她發芽和綻放;預祝本書長紅,讓更多家庭受益。
推薦序3
這本書懂你在教養路上的困惑
趙崇甫 (大樹老師)/人氣教養專家
教養的路上,你曾經迷惘困惑嗎?詹宇夫妻在書中提到:「開始寫教養文分享後,每每寫到我們生氣、崩潰,都會收到這樣的留言:『你們會生氣哦!我以為你們不會生氣。』」詹宇夫妻跟讀者一樣,會生氣會崩潰……難得的是,他們願意面對自己,做到「教養孩子就是教養自己」。參考他們的書,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初見詹宇夫妻,在羅寶鴻老師的「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他們認真投入,讓人印象深刻。我發現他們是網紅,開始追蹤他們。再次相見,他們是羅老師工作坊的support team(支持團隊志工),詹宇先生主動協助大小事,詹宇太太也是跑前跑後,根本忘了自己挺著大肚子。
他們來花蓮玩的時候,我們碰面吃飯,聊到舟車勞頓帶童童到遊樂園玩,童童卻一直在崩潰,我開玩笑說我不會帶六歲前的孩子去人擠人的遊樂園,人太多又要排隊,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剌激過度。他們隔天改變行程,帶童童去人少的七星潭海邊,童童一整天都很穩定,我很訝異他們的即知即行。
那天也有聊到生產方式的選擇,沒想到幾個月後,他們選擇了「水中生產」,真的很勇於嘗試。他們去參加工作坊、學正向教養和蒙特梭利……(詹宇先生還硬擠時間來參加二十八天的大樹家長補習班)。持續的記錄親子夫妻間的互動,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
看詹宇夫妻的教養分享文,我會忍不住分析,這是正向教養的技巧,這是蒙特梭利的概念,這是薩提爾成長模式,這是羅老師工作坊分享過的,這是我在家長補習班分享的概念……看他們的影片,我會驚訝於,原來可以用這麼淺顯簡單的方式介紹教養概念,受教了!
有好幾次,看了他們的貼文,我眼眶紅了。像是有好多次,差一點就要誤會童童時,願意帶著好奇去觀察童童行為背後的動機,童童免於被罵被處罰,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孩子。(淚~)像是〈受傷的童年,身體會幫你記住〉這篇當中,詹宇先生一直在生氣,後來詹宇太太陪伴他對話,想起小時候的事情……。(淚~)像是詹宇太太坐在馬桶上崩潰痛哭,因為太晚去接孩子,讓她想起了自己小時候不好的經驗。崩潰之後,因為可以同理孩子也療癒了小時候的自己。(淚~)
這本書推薦給你,一起來療癒小時候的自己!
推薦序4
本書是家長的褔音,開啟親子教養新視野
優格-Doremi姐姐/二寶媽、小芙尼家族創辦人
孩子來教會我們愛,也療癒我們,讓大人有機會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回想起那個渴望愛的內在小孩。
與詹宇夫妻在今年一月活動認識,當時我們只是一面之緣,客客氣氣打招呼而已。在那時候,我的大兒子剛好轉學到蒙特梭利幼兒園,短短兩週我就對伊布的轉變很有感覺,他變得活潑且話變多了,這也讓我開始好奇什麼是「蒙特梭利」?
某天搭電梯的時候,巧遇詹宇夫妻,才發現我們竟然是鄰居,彼此都被這神奇的宇宙安排驚喜不已。這半年我們常常去彼此家中串門子,也因為他們夫妻倆,讓我更了解蒙特梭利神奇之處,可以說是打開了教養的新視野!
某次伊布跟童童吵架,童童覺得伊布打他,伊布委屈說他沒有,就這樣鬼打牆爭執著。平常我的做法會想講道理,可能會叫伊布說對不起,接著跟童童說伊布不是故意的,然後請他們抱抱解決!但我看著詹宇太太隨手拿著遙控器,像麥克風一樣輪流讓他們說說話!他們各自講出了自己的感受後,神奇的能夠互相理解對方,最後又玩在一起了!而詹宇太太做的就是一個引導的觀察者,讓孩子卡住的情緒流動起來而已!
書中有更多的實戰經驗,也都是我自己教養上常會碰到的困境,例如:說謊、瘋狂不要不要、情緒崩潰大哭、挑食……等,用引導的方式帶著孩子認識情緒,用接納的心去同理並且解決問題。
每每看著我的兩個孩子,都讓我回想曾經當小孩的自己,那時候是那麼渴望被溫柔對待,現在常常凶完孩子後,又陷入自責內疚的情緒裡,卻又苦無方法安撫自己,更別說好好的安撫孩子了!
這本書真的是家長的福音,工具書無誤。看著書反思自己,然後把方法學起來運用在生活中!我想著:這真的也是療癒自己呀!謝謝孩子們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這個機會去體驗成為愛的本身。
閱讀完這本書,我只能說內容是蒙特梭利+阿德勒正向教養+薩提爾對話的綜合精華呀!好多故事我都被感動到眼眶泛淚,我相信家長們看了都會非常有共鳴,不管是孩子的生活情境或是大人們的內心戲,每個章節都是詹宇夫妻的實戰經驗,非常珍貴!
作者序
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創造親子的溫暖連結
詹宇夫妻
那一年,我們遇見蒙特梭利奶奶。
大女兒童童剛出生的第一年,我們對教育沒有任何概念,也沒有想過可以教育她什麼。認為她只要有吃飽、睡好、還在呼吸就好。
慢慢的她開始會走、會跑,也開始學說話、展現大量的自我意識。這時,太太決定要走進書店,挑幾本教養相關書籍,好好學習一番。
我跟太太在求學時期,都有這個機會去國外闖闖看看,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唸高中,太太在大學的時候去了德國當交換學生。那時我們就發現國外的教學方式很不一樣,雖然自由卻能讓學生展現高度自律,跟臺灣高壓的填鴨式教育截然不同。
我們被這樣的教育模式吸引,因此當我們走進書店時,看到國外教養相關書籍,我們毫不猶豫的就買回家。然而讀了幾篇後,發現書中的內容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也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看完沒有動力或做改變。
於是,太太再去了一次書店。這一次,她帶了一本圖很大、字很少,而且還是彩色的書回來,書名是《在家也能蒙特梭利》。我們對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感到好奇的同時,也帶著懷疑,這麼小的孩子,真的能做這麼多嗎?抱持著實驗的心態,我們照著書上的方式,對童童的房間改造了一番,也將整個過程與童童的改變拍成影片,沒想到效果意外的好,這支影片也莫名爆紅了。好幾家媒體來要影片的授權,這也是我們成為親職教養實踐家的轉捩點。
那一年,我們遇見阿德勒爺爺與薩提爾奶奶。
蒙特梭利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對孩子教育的熱忱。我們開始更深入學習蒙特梭利教育,想要多了解孩子的發展,同時將這麼好的理念分享出去。
不久,我們便遇到改變人生的恩師:羅寶鴻老師。當時童童剛滿兩歲,正值自我認同期的高峰。羅老師的書,《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剛好問世。在那本書中,羅老師將蒙特梭利教育、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對話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讓我們意識到光是蒙特梭利是不夠的,我們便一頭栽入正向教養的懷抱中。
羅老師也讓我們找到人生的方向,太太開始往療癒自己、幫助他人的專業前進,也順利取得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的證照。我則踏入教養的領域,先後取得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與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到3助教資格。
了更專業的知識,二女兒啾啾出生後,我們更努力將我們所學的一切,應用在孩子身上。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有時也會感到十分挫敗與沮喪。我們將這些好的、不好的經驗與結果,寫在粉專上與大家分享,獲得許多的迴響與支持,也讓我們有這個機會,把這些年這些年來實踐的經驗的與心得,匯集成一本書。
我們很感謝童童與啾啾的到來,才有機會翻轉過去的教養模式,同時也彌補傳統教養欠缺的,將我們與孩子的心更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這本書每一篇的故事,都還原我們在家正向教養實戰時,我們與兩個孩子真實發生的狀況。希望能在你沒有方向、遇到困難、感到沮喪的時候,給予你力量與支持。也能協助你找到一個更好的教育方式,創造屬於你們親子間最溫暖的連結。
獻給所有想認識正向教養、蒙特梭利,或是走在這條路上,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挫折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