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禪定作為佛教全部修習而得名。禪宗起始於菩提達摩,盛行於六祖惠能,在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要流派,是漢傳佛教的代表象徵。
它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思是透過我們自身的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和規律,最後達到真正認識自我。
禪宗的這個「禪」字由梵文「禪那」音譯而來,意為「靜慮」、「思維修」、「定慧均」等,它是指透過精神的集中,再進入有層次的冥想過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稱為三無漏學之一。但是,禪宗所謂的禪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領悟到本性的一種狀態。其實,禪來自於生活,是長期生活累積的精神頓悟,帶有生命的本真,是不受知識約束的。
禪宗相傳是印度菩提達摩所創立,下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此時禪宗得到了大力弘揚,便分成了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兩大流派,因此稱為「南能北秀」。
北宗神秀以《楞伽經》的思想作為禪法的要旨,主張透過坐禪「息想」和「攝心」,摒棄人間一切情慾和對世界萬物所持有的生滅、有無、凡聖、前後等差別觀念,達到與「實相」或「真如」相契合的最高精神境界。北宗相傳數代後,漸漸走向了衰落。
南宗由六祖惠能創立並弘傳的禪宗流派,因最初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與當時流傳於北方神秀一系的北宗相區別而得名。後來南宗逐漸取代了北宗地位,成為了中國禪宗的主流。因此,後世所說的禪宗,實際上主要指惠能所創立的南宗禪。
南宗以《楞伽經》、《金剛經》、《大乘起信論》為主要教義,代表作為《六祖壇經》。它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說。儘管要求實行禁慾主義,但並不嚴格。相反,因為它既不坐禪,又不苦行,也不念佛唸經,所以只不過追求一種更為高雅的生活方式而已,希望享受山水情趣和無拘無束的悠然自得生活,這恰恰是中國自古士大夫夢寐以求的生活境界,非常適宜中國社會而倍受推崇,因此傳承很廣,成為了禪宗的正統。
禪宗如果按初祖菩提達摩乘船到中國弘法開始算起,到現在約一千五百年歷史,其間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到中國弘法開始,到六祖慧能大師大宏禪宗為止,這段時期稱為禪宗的開始,為早期的禪宗。
從六祖慧能門下的洪州、石頭兩宗,發展成為五宗七派,這段時期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為晚唐到南宋初期。南宋初期的臨濟宗、大慧宗杲起倡立的話頭禪,以及曹洞宗宏智正覺倡立的默照禪,發展到明朝中晚期,為禪宗的成熟期,可稱為中期禪宗。
從明朝中期淨土宗興起開始,這段時期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形成了三教合一。禪淨合一起源於禪理在世間得到了廣泛傳播後,禪理在世間已經被普遍地被接受了。由於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對世間涅槃的影響力大大降低了,只能以念佛坐禪為主要事情,禪宗就逐漸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了。這段時期稱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明朝晚期,直到清朝結束為止。
在清末民初之際,有鑒於佛教的日漸衰落,虛雲大師開始中興禪宗。禪宗於是在江南一帶,特別是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一帶開始流傳,並具有廣泛的影響。虛雲大師實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
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十分廣泛,至今仍然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以及文化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極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和智慧。禪宗在世界上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鈴木大拙到歐美等國大力弘法,得到廣泛地歡迎,禪宗的影響力於是遍及世界各地,禪宗也得到了大力弘揚和發展。
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發展,「禪」已經深深融入到中國人民的思想以及生活當中,並與思維、智慧、養生、健康、生活、科技等各個方面具有千絲萬縷的密切連繫。尤其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特別是人們精神壓力和生存競爭越來越大的情況之下,只有學禪、懂禪,明白禪的智慧和意境,才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才能夠獲得人生的超越,才能夠獲得心靈的和諧與幸福。
為此,我們特別編輯了本書,除了介紹禪宗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識和禪宗的創建發展之外,還介紹了許多為禪宗做出貢獻的高僧大德和一些著名叢林清規的知識,以及闡述禪宗文化的各個方面等,同時還精選了歷代許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禪宗公案,使我們讀者在了解禪宗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刻、快捷地懂得禪宗的許多哲理,並從中感悟到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本書為了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禪宗的內涵與精髓,於是將許多原本晦澀的禪宗教義理論轉化為了淺顯易懂的知識,並把禪與我們的思維、智慧、生活、健康、工作、學習、養生以及現代科技等知識密切連繫起來,進行簡單明白地闡述,集知識性、趣味性、故事性、啟迪性於一體,語言生動有趣,篇章簡短精鍊,意思淺顯易懂,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禪宗、解讀禪理,能夠使我們對禪宗這一古老而神祕的精神文化遺產有一個深刻地感受和領悟。
當然,本書只是一個入門性質的禪宗基本知識讀物,只是拋磚引玉罷了,如果要深入地研究禪宗,還得認真研讀禪宗原著典籍。在此編者只是想為禪宗的普及盡一份微薄之力,鑒於對禪宗的理解有限,所以在編著過程中,難免掛一漏萬,如有紕謬,還請專家指正,讓我們共同推動禪宗的發揚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