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季
  • 電子書
跨文化傳播引論──語言‧符號‧文化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跨文化傳播引論──語言‧符號‧文化 (電子書)

  • 定價:580特價:406
  • 特價再66折:267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應如何進行?
◎「文化因素」具體到底是指哪些內容?
◎跨文化傳播主要與哪些學科密切相關?
「跨文化傳播」探討的是全球化背景下個體的人和集合的人,
乃至整個人類在各個層面上所遭遇的矛盾、衝突和種種問題。

  ▎研究的產生背景
  跨文化傳播成為當今世界影響越來越大的一門「顯學」。但是「顯學」之顯,必然有它具體的時代需求、歷史必然和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本章主要介紹跨文化傳播研究產生的背景。

  ▎性質、對象與任務
  本章在一定意義上涉及跨文化傳播學的學術合法性問題。作為一門學科存在的理由,至少要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或對特定對象特殊的研究角度或方法,要有本學科特殊的學科範疇和理論體系。

  ▎學科基礎四個方面
  •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
  •傳播學,這是跨文化傳播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出發點。
  •文化學,不同的文化及文化關係的研究,要借助文化理論。
  •哲學,主要指人類認識論從主客觀二元對立走向主體間性的統一的哲學思想。

  ▎原理和模式
  跨文化傳播在傳播主體、互動以及主要術語方面與理論傳播學基本原理一致,但它又有其獨特的研究視角,它把傳播主體看作是文化的集合而不是實體的個人,把傳播互動看作是不同文化對資訊進行編碼/解碼的過程。

  ▎理論與方法
  跨文化傳播方法與理論的研究特點是當前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同時明顯地不完善。目前能夠看到的、值得重視的是美國傳播學家古迪昆斯特的《美國跨文化傳播理論綜述》,本章有關部分主要介紹他的研究成果。

  ▎文化的認知要素和文化類型
  本章討論認知要素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為了剝離那些有可能對跨文化傳播構成嚴重阻礙的認知變量,學者們創立了一種普遍認同的分類法。根據這個方法,直接影響認知和傳播的三個主要社會文化因素是:文化價值觀、世界觀(宗教)、社會組織(家庭和國家)。

  ▎語言與跨文化傳播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語言是人類傳播最主要的工具;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形態;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看,語言是跨文化傳播最重要的載體,因此跨文化傳播研究把語言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
  
  ▎非言語行為與跨文化傳播
  從傳播角度看,非言語行為大約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言語語言本身混合使用的,有些著作稱為「副語言」,主要指語言交談中的語速、音重、各種笑、有意的咳嗽、停頓、沉默等,一類是身體動作、時間和空間距離等。本章只討論後一類。

  ▎視覺符號與跨文化傳播
  視覺符號傳播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主導地位,當下已經成為文藝學、文化學、社會學、傳播學和哲學特別關注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視覺符號的擬象性在人類文化結構中根深蒂固,以至於很容易忽視其文化的建構性,從而引起誤讀乃至於文化衝突。

  ▎跨文化傳播研究作為一種理論觀照
  在理論上說一切傳播都是跨文化的,所以可以從跨文化傳播角度觀察、研究和解釋一切傳播現象和活動。本章試圖從比較文學、影視批評、對外漢語教學等方面作一大致介紹。

本書特色

  在日益加劇的全球化背景下,國家間、民族間和人際間的跨文化傳播已成為普遍現實,因此引起人們高度重視。本書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生教學資料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共分為十章,與現在較多的跨文化傳播交際性實踐、注重培養跨文化傳播交際能力有所不同的是本書偏重於跨文化傳播理論的觀照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崗


  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指導過傳播學、影視評論、語言學、比較文學等多個方向碩士研究生。撰寫和參加編寫出版《交際語言學引論》、《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世界文化名著導讀》和《古代漢語讀本》等學術專著和著作,發表《基督教釋經學與中國訓詁學的幾點比較》、《角色語言常量分析》等十餘篇論文。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產生背景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實踐淵源和策略背景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現實需求:全球化與加速度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研究是傳播學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二章 跨文化傳播學的性質、對象與任務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歸屬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特殊研究視角和術語體系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學的對象和任務

第三章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學科基礎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學與傳播學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學與哲學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與符號學
第四節 跨文化傳播學與其他學科

第四章 跨文化傳播原理和模式
第一節 索緒爾的傳播模式
第二節 自然場簡述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原理
第四節 跨文化傳播模式

第五章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學的理論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理論體系的性質討論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文化的認知要素和文化類型
第一節 文化即傳播
第二節 文化的個體認知要素
第三節 文化的形態、結構和模式
第四節 文化的功能

第七章 語言與跨文化傳播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
第二節 語言的跨文化傳播
第三節 關於文本誤讀

第八章 非言語行為與跨文化傳播
第一節 什麼是非言語行為
第二節 非言語行為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非言語行為的跨文化性傳播

第九章 視覺符號與跨文化傳播
第一節 視覺傳播在當代傳播中的主導地位
第二節 視覺符號的民族性和超民族性
第三節 視覺符號編解碼分析
第四節 跨文化視覺符號傳播與誤讀

第十章 跨文化傳播研究作為一種理論觀照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理論與比較文學研究
第二節 跨文化傳播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
第三節 跨文化傳播理論與影視傳播研究
第四節 跨文化傳播理論與其他學科

附錄:有效交流的焦慮和不確定性管理理論
理論的範圍
假設
理論假設(Theoretical Assumption)
理論構建
自我意識(Self Concept)
動機(Motivation)
對陌生人的反應(Reactions to Strangers)
社會分類(Social Categorization)
情境的處理(Situational Processes)
定理
理論的運用
結論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生教學資料基礎上整理而成。

  據我們了解,目前跨文化傳播研究有兩個主要方面,即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現在學術界內外較多的是前者。美國學者拉里·A·薩莫瓦《跨文化傳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作為教科書就是典型。而作為課程,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典型。它的「跨文化溝通」課程(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是這樣來敘述其課程目標的:

  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已成為一般常識。如果從廣為散布的資訊、觀念、資金、媒體、文化製品或者人來作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歷來分隔國家和團體的分界線和疆界變得越來越容易滲透。要證明這一點,你只消看看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的組成:8%的大學生和37%的研究生分別來自109個不同的國家。

  如今需要與跟你從基礎文化上就完全不同的人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多,「跨文化溝通」課程的目的在於幫助你面對生活在這麼一個世界的挑戰。它最主要在於提高你對跨文化溝通的敏感度,也提供知識及技巧來幫助你與不同文化的人做成功的互動。藉著接觸以跨文化溝通為主題的一些優秀作家和學者,和實際練習跨文化的溝通,我們希望能達到這個課程的目的。當你閱讀這課程的教學大綱時,我們希望你會感受到我們希望讓這個課程為你帶來幫助的努力。(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網頁」)而在企業員工培訓、禮儀交際等方面,更是如此。

  在日益加劇的全球化背景下,國家間、民族間和人際間的跨文化傳播已經成為這個星球的普遍現實,因此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學界跨文化傳播研究側重應用性、實踐性正是應對這一挑戰的必然。而和現在較多的跨文化傳播交際性實踐和注重培養跨文化傳播交際能力有所不同是,本書偏重於跨文化傳播理論的觀照度,或者說是工具性。

  然而這十分困難。一是理論尚在形成中,二是理論的局限性。在我們了解的範圍內,美國學者威廉·B·古迪昆斯特(William B.Gudykunst)在跨文化傳播理論建設上殫精竭慮,他的《跨文化傳播的理論化》(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書也努力構建跨文化傳播理論體系,並作出了出色貢獻。但是,正如古迪昆斯特本人在這本書的序言結尾處所說:

  最後,本文總結的一些理論鮮有研究支持。就美國跨文化傳播理論的現狀而言,進行不以理論為基礎的研究是不可取的,除非與發展新理論相關。為了提高我們對跨文化傳播的了解,我們需要更多可用於檢驗理論的研究,而非更多的無理論基礎的研究。

  古迪昆斯特坦率地承認了他這部我們認為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為系統的跨文化傳播理論研究之一的著述不足之所在,同時也含蓄地批評了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跨文化傳播研究過於偏重應用性而缺乏理論支撐的研究取向。我們無疑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因此努力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開展研究,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但是一方面如上述古迪昆斯特指出的跨文化傳播理論本身的完善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的學力所限,在理論的理解、運用和對相關學科研究的程度有限,導致本書種種不足。要特別說明的還有,正如很多學者指出的那樣,跨文化傳播理論還處於借鑑相關學科理論成果的建設階段,本書也涉及眾多學科理論,包括引用目前海內外學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書中我們都盡量一一註明。但是本書是在研究生教學中作為教材稿使用基礎上整理而成,行文中引文也可能有所疏漏,在此一併向作者致謝並專此說明。

  無論如何,我們認為,從1950年代愛德華‧霍爾提出「跨文化傳播」以來,歷經半個世紀,跨文化傳播學已經成為一門全球性的「顯學」。全世界的專家學者為幾乎遍布全球每個角落的跨文化交流作出了深入的歸納和細緻的研究,為跨文化傳播學的理論提升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同時也為這個理論體系的建立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天,我們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以跨文明對話來防止跨文明衝突,這些努力廣泛涉及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新聞、文學、影視、對外語言文化教學、跨國廣告等等。這些努力的迫切需要使我們來不及等待跨文化傳播理論的系統化和完善,也許,我們所作的努力也有助於理論體系的完善。

李崗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1464
  • EISBN:978626357177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7MB
 

書籍延伸內容

0301~0315限期優惠|【崧博電子書】單書99元,雙書168元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