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1
極盡所能 雲嘉南肺癌病人的守護者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臺灣過去總把肝炎、肝癌稱為國病,然而近十年來,肺炎、肺癌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衛福部二○二一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調查報告,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名;而「氣管、支氣管、肺癌」已連續三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
肺癌也是十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三冠王。這麼難治的疾病,遠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胸腔內科,卻有一位長期致力於診治肺癌的醫師,默默照顧著雲嘉南的鄉親,並且照顧得很好,他正是大林慈院的賴俊良副院長。
大林慈濟醫院在西元二○○○年啟業,是慈濟第四家啟業的醫院,當時我正好擔任創院院長,賴俊良則是啟業之初就來此報到的醫師,和我們一起在這間田中央的醫院打拼、創造更好的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當時他非常用心,邀請了他在北部頗具權威的老師與先進定期來大林慈院指導,慢慢地,他也從中學習、成長,加上日積月累的臨床經驗,走出屬於他自己的一條路。
現在大林慈院在南部地區也成為肺癌治療重鎮,有很多困難醫治的病人都會被介紹到大林慈院找賴俊良副院長治療。更難得的是,他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只要病人有需要、能嘉惠於病人的,他都努力去完成,這也是慈濟醫療的精神。譬如,有些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臺灣找不到,賴醫師下班後,大半夜裡還拚命寫信到國外藥廠四處去找藥,好不容易經過國外藥廠同意,他再寫信給衛福部讓其行文同意進口,來回往返大半年,終於順利幫病人申請到用藥,看到病人服藥後好轉,他比任何人都開心。
肺癌有許多一經發現、診斷就是第四期的病人,看到病人聞訊瞬間垮下臉來的驚愕與難過,賴俊良醫師總不斷鼓勵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就是末期,還是能治療的。」他從不放棄希望,總是想方設法來救治。他認真、嚴謹、不斷研究的精進態度及長年臨床經驗,輔以基因檢測,讓他能以精準治療有效延長了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許多肺癌病人在他的治療下逐漸好轉,學會與癌共存,更成為他超過五年、十年的老病人。
*站上前線的防疫先鋒
在全球疫情嚴峻的這兩年,大林慈院也收治了非常多新冠肺炎確診病人,賴俊良副院長不僅帶領胸腔內科團隊、也與賴寧生院長共同帶領著全院,戮力抗疫,承擔起重責大任。他參與研發防疫資訊系統,以科技防疫;也全院走透透,像個抓漏達人般巡守著醫院防疫大小事。他更每天與專責病房的主任、醫師開會,透過團隊討論治療與用藥,讓其他科別前來支援專責的醫師不必擔心自己非胸腔科專業也能游刃有餘,更提供了確診病人最佳照護。他也獲得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防疫特殊貢獻獎」,實至名歸。
我常說,我們做醫師的,要把幸福美滿快樂留給病人,但是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困難跟責任,就由我們醫護人員來承擔。賴俊良就是一位這樣的胸腔科醫師,從肺癌診治到防疫,他總是極盡所能,面面俱到!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診間故事來講述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診治及如何與癌共處等,書裡面談到的每一位主角,賴俊良副院長都是全力以赴去救治,如今大林慈濟醫院在肺癌診治的醫療設備與技術上幾乎都與國際同步,他功不可沒。非常感恩有這樣的因緣能為他書序,相信不論是肺癌病人、家屬、醫師或一般讀者都能從此書中獲益良多!
專文推薦2
面對肺癌,對抗肺癌!
蔡俊明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臺北國泰醫學中心、好心肝門診中心)
肺癌的診斷和治療在過去三十年間不斷的進步,從第三代的化療藥物,如紫杉醇、溫諾平、健擇到愛寧達,到標靶藥物,再進步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特別是近年來次世代基因檢測的快速應用到臨床上,讓我們在短短的十多年瞭解到肺癌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而是從肺臟冒出來,呈現不同猙獰面貌並且狡猾善變的一組疾病。
次世代基因檢測不但幫助我們認清肺癌狡猾善變的真面目,也幫我們在必要的時候選擇最適當的治療藥物和治療策略(當然也包括化療,甚至安寧),這就是所謂精準治療的概念和落實。除此之外,您或許不知道,我們現在對不同的基因變化,不斷有很多新研發出來的有效藥物,也歸功於基因檢測的進步和應用。
對付這組難纏的疾病,最重要是在牠剛剛萌芽的時候,也就是最好斬草除根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之所以重要。若能把低劑量電腦斷層視如腸胃鏡檢查或女性的乳房檢查一樣,做為個人健康管理投資的一部分,把握這樣的機會,日後就能大大降低這個難纏疾病的威脅了。
以肺癌診治為志業,一步一步紮實走過這三十多年醫療進步的醫師卻不多見,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醫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從當完總醫師不久離開臺北榮總到大林慈濟。這近三十年除了疫情熾熱期間外,我們每個月都見一次面,一起對年輕醫師做肺癌個案的詳細學術討論。
賴副院長就他豐富的學養和經驗,彙整一個個具有教學意義的病案,以這幾十年肺癌診治的進步為主軸,用淺顯易懂,間雜著文藝氣息的用字遣詞,娓娓告訴我們他診治病人的歷程,我們從中不僅學習到肺癌的相關知識,也瞭解到一個醫者如何靈活的善用當代各種有效的醫療來延續病友的生命和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同時在對談相處之際也能如親如友的時時照顧到病友的心。
閱讀這本書不但對病友,對後勤,對業界人士很有助益,對於想多認識肺癌的您也會很有收穫,大家一起來多多認識這個疾病。記住!有效檢出早期肺癌的方法是「低劑量電腦斷層」,別忘了把它列入您的例行健康檢查項目。
專文推薦3
一本專業的陪病書
李毓芹(西園醫院總顧問、前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汐止國泰醫院院長)
聽到賴副院長要寄給我本書原稿時,原本想像的是一本類似中譯本的肺癌教科書。但當檔案一打開,不自覺的興致一湧而上,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就像連續劇,不知不覺全看完了,把肺癌病人從罹病到癌末,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融入在故事之中。回想這幾十年來看過的病人,這些問題也都在他(她)們身上發生過,曾幾何時,同樣的問題,當今已有更好的答案。
另外,當病人或家屬聽到醫師的解釋,太多專業用語總是超過他們生活經驗所能理解的,這本書剛好可補齊中間的落差。不同時期的病患有不同的問題,這本書串連了疾病進展中不同時期可能發生的狀況,病人或家屬總能在書中某一個段落,找到符合自己面臨的擔心或苦痛並得到答案。
門診或住院的病人之間,常會分享彼此的經驗,有時候醫師的建議不見得聽進去,但隔壁床的病人或候診的旁人勸說後,可能就轉而同意檢查或治療。病友多了,常會有類似「班長」的人物出現,班長的特徵常常都是比較開朗,經驗豐富,會主動關懷其他的病友,這本書就是從一位班長級的老大姊敘述自己的肺癌家族開始,引出民眾對於可能罹癌的擔心及恐懼;接著不同的病人,陸續訴說他們剛開始的症狀,導引出肺癌所須要的檢查;病人最關心的當然是治療,賴副院長也分享了各種最新治療的經驗,有許多的影像,淺顯易懂。住院當中其實是百味雜陳,擔心、恐懼,面臨檢查的風險以及治療可能的副作用;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陪病者可能也不知怎麼安病人的心。這本書就是最好的陪病書,讀著別人的故事,未來在面對病情變化時,能更坦然。
賴副院長是我以前臺北榮總的同事,住院醫師時期,即可感受到他身上真誠關懷病人的特質。怎麼形容他呢?專業判斷上靈活精準,照顧病人上又很有親和力,他的用心與細心也常常讓他找到病情的轉折點,治療機會因此而生。大約二十年前,賴副院長即邀請我到大林慈濟醫院臨床教學,從他示範個案的處置可以看得出,肺癌病患在大林慈濟醫院接受診治,應該是很幸福的。
很高興能將本書引薦給讀者,相信它是陪伴肺癌病人及家屬最有益,也是最溫暖的床邊書。
專文推薦4
淺顯易懂的肺癌照護書
黃明賢教授(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副院長級主治醫師)
臺灣從自民國七十一年起,癌症即成為十大死因之首。依衛生福利部資料,近年來癌症死因的第一位是肺癌,前十大癌症死因以性別觀察,男、女性之第一位癌症死因都是肺癌。肺癌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在臺灣,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約一萬人死於肺癌,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我國每年新增肺癌個案約有一萬六千多人,而且每年尚在增加之中。雖然肺癌主要成因尚未完全瞭解,其中抽菸仍是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之一,可是我國肺癌病例有一半以上是沒有抽菸,其他成因包括環境因素(如二手菸、空氣污染、油煙、氡氣、石綿、砷)、肺部疾病史(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等,也被認為會增加得到肺癌的機會,提醒民眾應注意自身肺部健康。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目前公認治癒癌症最佳的方法,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術切除、基因檢測、化學、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個人化治療,這些都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式。我國有很好的健保制度,希望不幸罹患肺癌的病患都能夠勇敢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
我認識服務於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賴俊良醫師已有多年,他不但是一位有愛心有佛心的醫師,對病人更是親切,是以病患為中心,細心醫療照顧病患的良醫,目前擔任大林慈濟醫院的副院長,真是實至名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以他的肺癌病人的故事,描述寫出有關肺癌照護書。全書內容涵蓋了肺癌發生、篩檢診斷、治療,以及每種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處置,最後又談到安寧緩和醫療。對一般民眾而言,這將是一本淺而易懂的好書,讓一般民眾能夠更認識肺癌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給予肺癌病患能夠更提起勇氣面對癌症並接受治療,甚至可以視癌症如慢性病一樣,與肺癌和平共處,珍惜生命面對人生,讓肺癌病患身心靈得到舒適,提昇生活品質。
在此深深感到很榮幸能夠為賴俊良醫師提筆寫序。
專文推薦5
全盤瞭解肺癌臨床的精準醫療,朝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
賴基銘教授(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顧問)
近十年可以說是精準醫學發揚光大的年代,從精準診斷到精準治療,完全改變了傳統臨床醫學的整體面貌,其中肺癌的治療就是典型的代表。雖然肺癌在臺灣仍高居男性與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的首位,相信不久的將來,過去毫無希望治療的末期肺癌,由於精準醫療的介入將完全改觀,因著精準檢測出驅動基因的存在,再搭配上適時問世的精準藥物,使得追求長期與肺癌和平共存,並且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已不再是一種奢求,書中的許多案例正是最佳的實證寫照。
賴俊良醫師,是一位青年才俊,他在臺北榮總完成胸腔內科的完整訓練,在蔡俊明教授指導下專攻肺癌的治療,隨後被指派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歷經主任及副院長,目前也是臺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近二十年來正是肺癌精準治療進步最神速的年代,賴理事長恭逢其盛,累積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有別於坊間不少關於癌症照護的書籍,賴理事長毫無保留地寫出自己的醫病見聞錄,以醫者父母心的心情,作了深刻的描述,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書中的每一章節,都是娓娓道來的故事,重現了診間活生生的問診實境,有病人求治過程的辛酸血淚,更有作為一個胸腔內科醫師,在心路與思路歷程的敏感、細膩與掙扎。他的文筆流暢,筆觸細膩,令人印象深刻,我竟不自覺地在一天內將這本書完全讀完,該是我過去為人作序難得的經驗。
賴理事長臨床經驗豐富,閱病無數,視病猶親,筆下滿載了病友和家屬的心聲,共鳴了病患及家屬的感受,這本書相信對於病患及家屬,都能各取所需,不僅可以全盤瞭解肺癌在精準醫學年代的輪廓和進展,且將因此更有信心朝著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而對所有照顧肺癌病患的醫護人員也是一本好書,值得收藏及傳閱,謹此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