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含了二戰期間歐亞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幾個重要事件。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軍隊,中國方面採取人海戰術,雖最終仍不敵新式兵器的威脅,仍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美夢。在歐亞戰爭中,敦克爾克戰役見證了英法聯軍高明的撤退計畫「發電機行動」,而波羅的海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則展現了紅軍對德軍的漂亮進攻,使得蘇聯在二戰中一舉成為決定性角色。這些事件不僅對當時的戰爭局勢帶來重大改變,也為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大上海保衛戰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虹橋機場進行襲擊,引發上海保衛戰。中國國民政府派出李宗仁、白崇禧等將領率領軍隊進行抵抗。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中包括城市防禦和水路作戰。然而最終,由於日軍在人力兵器上占有優勢,加上國共兩黨的內部矛盾和戰略失誤,大上海最終被日軍占領。
▎徐州會戰
1938年,日本侵略軍策劃進攻徐州,李宗仁避強擊弱初見成效,張自忠精忠報國三援臨沂,王銘章抵禦日軍獻身滕縣。此次戰役由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第十九集團軍與第三戰區等部隊對抗日軍第十六師團與第六師團,是中日戰爭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損失慘重的一場戰役之一。最終,中國軍隊在苦戰後失利,中國方面傷亡約20萬人,日本方面傷亡約4萬人。
▎敦克爾克戰役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德軍在法國北部打破盟軍防線後,英法聯軍被迫撤退至敦克爾克。在約10天的撤退中,盟軍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上撤退行動,共撤走了超過33萬名士兵。
▎波羅的海戰役
1941年6月22日至11月27日,這場戰役是二戰中最大規模的陸戰戰役之一,由於蘇聯紅軍突破了德國東線的防禦,並向波羅的海地區推進,德軍與芬蘭軍隊在那裡戰鬥了5個月。最終,紅軍攻占了整個波羅的海地區,德國軍隊損失嚴重,使得德國帝國在東線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
▎布達佩斯戰役
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這場戰役是蘇聯紅軍在二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被稱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在這場長達五個月的激烈戰鬥中,蘇聯紅軍成功阻止了德國納粹軍隊向東擴張的步伐。這場戰役也被認為是二戰中最血腥、最殘酷的一場戰役之一,雙方損失慘重,但蘇聯最終取得了勝利,打破了德國軍隊在東線的壓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