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
  • 電子書
社會心理學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30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社會心理學 (電子書)

  • 定價:474
  • 優惠價:7331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本書結構由總論、個體的社會心理、群體的社會心理和應用社會心理學四部分組成,大體上反映了當代社會心理學的輪廓與面貌。 本書在內容上儘量貫徹四個統一,即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統一、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統一、學術性和可讀性的統一。此外,本書還對某些經典的實證研究過程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以便讀者從中獲得創新研究的啟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簡介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爭議
二、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及其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與常識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與主要內容
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
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一、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
三、文化人類學的社會心理學
四、進化視角的社會心理學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一、社會心理學與鄰近學科的關係
二、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簡史和理論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簡史
一、前社會心理學時期
二、社會心理學的黎明時期(1862—1895)
三、社會心理學的早期(1895—1935)
四、社會心理學的成熟期(1936—1945)
五、社會心理學快速擴張期(1946—1969)
六、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和重估時期(1970—1984)
七、社會心理學全球擴張和跨學科研究時期(1985年至今)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視角
一、社會學習視角(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二、社會文化視角(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三、進化論視角(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四、社會認知視角(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五、視角的整合
第三章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問題來源
一、過去的研究
二、個人的觀察體悟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
一、實證主義方法論
二、人文主義方法論
三、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二、系統性原則
三、倫理性原則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一、觀察法
二、檔案法
三、調查法
四、相關法
五、實驗法
第四章 自我
第一節 自我概念概述
一、相關概念辨析——自我、自我意識與自我概念
二、自我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自我認識
一、自我認識的動機
二、自我認識的途徑
第三節 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二、自尊的來源
三、自尊的影響因素
四、自尊的作用
第四節 自我呈現
一、自我呈現概述
二、自我呈現的策略
第五章 社會認知
第一節 社會認知概述
一、社會認知的定義
二、社會認知的三要素
三、社會認知的隱喻
四、社會認知的步驟
第二節 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規則
二、印象形成的方式
三、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應
第三節 社會推斷
一、背景的影響
二、社會圖式及其作用
三、啟發式判斷
第四節 歸因
一、歸因概述
二、歸因理論
三、歸因理論的應用
四、歸因偏差
第五節 內隱社會認知
一、內隱社會認知概述
二、內隱社會認知的研究方法
三、內隱社會認知的視角解讀
第六節 具身社會認知
一、具身認知與具身社會認知
二、四種普遍的社會具身效應
三、具身框架下的社會認知研究
第六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第一節 態度概述
一、態度的定義及其特徵
二、態度的結構與功能
三、態度的強度
四、外顯態度與內隱態度
五、態度與行為
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一、態度形成與改變的定義與過程
二、態度的來源
三、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
四、通過勸導改變他人態度
第三節 態度的測量
一、態度調查法
二、生理測量法
三、行為測量法
第七章 人際關係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述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及其分析
二、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三、人際關係與健康
第二節 人際吸引
一、人際吸引的理論
二、人際吸引的因素
第三節 愛情
一、什麼是愛情
二、愛情的種類
三、愛情的理論
四、愛情的變化與維護
第八章 侵犯行為
第一節 侵犯行為概述
一、侵犯行為的定義及其分析
二、侵犯行為的分類
三、侵犯行為的發展
第二節 侵犯行為的理論
一、生物學理論
二、挫折—攻擊假設的理論
三、社會學習論
四、社會資訊加工理論
第三節 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社會和環境因素
三、學習和經驗因素
四、文化因素
第四節 侵犯行為的控制
一、增強社會公平感
二、控制媒體暴力及其影響
三、懲罰侵犯行為
四、實施說服教育
五、強化非攻擊性榜樣的作用
六、重視個人干預
第九章 親社會行為
第一節 親社會行為概述
一、親社會行為的定義及其特點
二、親社會行為的類型
第二節 親社會行為的理論解釋
一、進化心理學:本能與基因
二、社會交換論:助人的成本與報酬
三、社會規範理論:助人的行為模式
四、移情—利他主義假設:助人的純粹動機
第三節 緊急情況下的助人行為
一、社會心理學家眼中的緊急情況
二、緊急情況中的旁觀者效應
三、緊急情況下助人行為的理論解釋
第四節 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一、助人者的特徵
二、受助者的特徵
三、情景與親社會行為
第五節 增強助人行為的方法
一、強化助人責任
二、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
三、提升助人動機
四、培養移情能力
五、學習助人技能
六、價值取向的教育
第十章 群體行為
第一節 群體概述
一、什麼是群體
二、人們加入並認同群體的原因
三、群體的分類
第二節 群體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一、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
二、社會懈怠
三、社會排斥
四、去個性化
第三節 群體決策
一、個人決策與群體決策
二、群體極化
三、群體思維
第四節 社會困境:合作與衝突
一、社會困境概述
二、社會困境的種類
三、對社會困境的反應
四、解決社會困境
第十一章 社會影響
第一節 社會影響概述
一、社會影響的定義
二、“自動化”的社會影響
三、社會影響的基礎
第二節 從眾
一、從眾概述
二、從眾行為的實驗研究
三、從眾的原因
四、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
五、不從眾及其原因
第三節 眾從
一、眾從概述
二、從眾與眾從的心理機制
第四節 依從
一、依從概述
二、特殊的依從策略
第五節 服從
一、服從概述
二、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
三、影響服從的因素
四﹑服從的原因
第十二章 偏見與歧視
第一節 偏見和歧視的定義
一、偏見是負面態度
二、歧視是負面行為
三、刻板印象與偏見和歧視
第二節 偏見與歧視的原因
一、社會認同理論
二、政治經濟競爭:現實衝突理論
三、權威主義人格
四、公正理念
五、挫折攻擊假說
第三節 偏見與歧視的主要表現
一、種族偏見與歧視
二、性別偏見與歧視
三、年齡偏見與歧視
第四節 偏見與歧視的消除
一、接觸假說
二、接觸減少偏見的條件
三、合作與互倚
參考文獻

 

前言
2015年10月,我們三人(楊碧漪、譚千保及本人)正式接受《社會心理學》教材的編寫任務,到今天完成編寫工作,已經過去了四年多的時間。編寫期間由於各種原因,編寫工作斷斷續續。好在編寫之初,我們三個人反復討論,確定了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從而保證了教材的內容與品質。

這些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包括:第一,教材內容只含基礎社會心理學部分,不包括應用社會心理學部分。第二,為體現社會心理學的新進展,主要理論視角採用社會文化視角(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進化論視角(evolutionary perspective)、社會學習視角(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和社會認知視角(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摒棄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四大理論,即行為主義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符號互動理論和認知相符理論。為貫徹這一思想,尤其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當前此領域不同文化的差異是怎樣的,以及從進化的角度看是怎樣解釋的。第三,每章開頭用一個與本章主要內容有關的案例導入。第四,概念第一次出現時需注明英文,再次出現時不再注明英文了。第五,每章以傳統的研究內容為主,適當介紹最新的理論,但不能太多,否則學生學習起來會有困難。第六,描述一種心理現象時,注意儘量從“知(冷)”“情(熱)”“意(行)”進行完整的分析。第七,引用資料時注意注釋,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在編寫過程中,除了遵循以上幾點外,我們還特別注意內容的更新。因此,本書大量參考了國內外的同類資料,尤其是最新的國外社會心理學教材、著作與相關研究,儘量吸納社會心理學研究發展的新觀點、新內容,並在本教材中體現出來。略舉數例,例如,在第一章中把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定為“兩個基本原理、三個動機原則和三個資訊加工原則”,在“兩個基本原理”中我們總結認為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的是社會過程與認知過程這兩大過程,而在“三個動機原則和三個資訊加工原則”中同時強調了人們社會心理“熱”與“冷”的兩大方面。在第二章中,把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細分為七個時期,而不是傳統的三個階段,並以介紹近現代的歷史為主;根據社會心理學以“中型理論”見長的特點,我們主要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社會學習視角、社會文化視角、進化論視角與社會認知視角,而不是傳統的社會心理學四大理論流派:行為主義理論流派、符號互動理論流派、精神分析理論流派和社會認知理論流派。在第四章的“自尊概念”部分中,重點介紹了更為複雜的低自尊者的特點,以免學習者誤認為低自尊者就是與高自尊者有著相反的表現。在第五章“社會認知”中,加入了“具身社會認知”的內容。在第七章“人際關係”中,介紹了較新的自我拓展理論。在第十一章“社會影響”裡,我們加入了源于歐洲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眾從(即少數派對多數人的影響)”,並對其主要的依據“皈依理論”與心理機制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等等。另外,每一章除了展示傳統的觀點外,也不乏有新穎的內容介紹。

本書各章節編寫者情況具體如下:第一章“社會心理學簡介”(楊碧漪);第二章“社會心理學簡史和理論”(楊碧漪);第三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譚千保);第四章“自我”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鐘毅平、楊碧漪),第四節(鐘毅平);第五章“社會認知”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鐘毅平、楊碧漪),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楊碧漪);第六章“態度與態度改變”(楊碧漪);第七章“人際關係”(楊碧漪);第八章“侵犯行為”(譚千保);第九章“親社會行為”(譚千保);第十章“群體行為”(楊碧漪);第十一章“社會影響”(楊碧漪);第十二章“偏見與歧視”(鐘毅平)。

特別感謝出版社的領導與編輯,正是由於他們的優質服務與不斷提醒,才使我們完成了這本教材。如有錯誤與不當之處,是編寫者水準有限所致,歡迎廣大讀者批評並不吝賜教。

編者

二零二零年

 

詳細資料

  • ISBN:9787302550136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3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變革背後的隱藏力量,現代世界的關鍵時刻,文學│史地│哲學 精選滿799現折79。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