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 電子書
日常之歌:陳建成劇本集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8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日常之歌:陳建成劇本集 (電子書)

  • 定價:420
  • 優惠價:294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正因為當代政治無孔不入地滲透進日常生活的每個細微面向,陳建成勢必得尋求一種能夠反映當代情境的戲劇語言。他取材自核災倖存者、無差別殺人者、政治受難者真實語言的構劇策略召喚著班雅明的歷史天使:在被名為進步的風暴颳向他所背對的未知未來時,他試著拾起災難廢墟中埋藏的語言碎片。」──辜炳達(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副教授)

  陳建成的創作核心圍繞著當代生命政治情境中個人與體制的關係,在描繪日常生活運作的同時,挖掘表象與各種意識形態的關聯,以戲劇作為中介空間,探索重新感知世界的可能。

  本書收錄陳建成自2013年至2019年創作的劇本作品:〈日常之歌〉透過核災後的世界,探索個人與汙名化現象之間的關係;〈解〉循著隨機殺人犯在犯案前的軌跡,呈現個人如何在各種話語體系當中流轉;〈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寫下白色恐怖時代所產生的壓抑與遺忘,在解嚴之後,於不同世代的個人身上所產生的影響;〈解離〉則探索在極權之下,個人面對政治暴力時所產生的諸種情感與行動可能。不同於過去文學獎作品集及劇本農場劇作選中的版本,此次收錄的劇本為劇作家經過實際演出,推敲修改過後的最新版本。

本書特色

  ★透過狀似寫實的氣氛與日常語言的表象,處理劇本中隱藏的事件核心,未曾說出口的最為喧囂。
  ★日常與異常、正軌與脫軌,不可言說的一線之隔流轉於字裡行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建成


  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戲劇博士。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同時為創劇團團長與編劇。劇本作品曾獲臺灣文學獎與臺北文學獎,已發表作品包含:〈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解離〉等。
 

目錄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日常之歌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解離

評論 從真實碎片中閃現的構劇政治/辜炳達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這本劇本集收錄了我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書寫的劇本:〈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與〈解離〉。這些劇本都曾收錄在文學獎作品集以及劇本農場劇本選當中,出版之後,這些劇本也都曾實際演出,而無論是在排練過程當中,或是到演出過後,我都會對劇本持續審視並加以修改,因此,此次收錄的劇本內容會與之前出版過的內容有所差異,是經過排練與演出的過程修改而成的最新版本。

  〈日常之歌〉完成於2013年底,創作源起於2011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與福島核災事故之後,我所看見的相關新聞。引起我關注的新聞是「福島差別」現象,也就是在災後,到日本其他地方生活的福島人遭受歧視的現象,而這樣的歧視也影響了受歧視者的學業、工作與婚姻等。寫作當初,是讀到某則新聞中記載了一名女子因為核災與歧視而與未婚夫終止結婚計畫,不知為何,相較於宏觀的報導,這樣的新聞卻給我更深刻的印象,也成為〈日常之歌〉內容的原型。在劇本的書寫階段,我讓自己放慢與放大對於日常細節的感知,重新關注那些習以為常的細節,並思考那些細節,或者細節與細節之間的空白,所反映出來的生命樣態,並以此回應我自己所設想的「後災難」的命題。

  〈解〉則是從2013年開始構思,恰好2013年下半年受到阮劇團的邀請,加入了王友輝老師主持的「劇本農場」計畫,於是在計畫期間發展劇本,並在2014年9月完成。劇本的最初發想,是來自2012年發生在臺南的曾文欽隨機殺人案,在閱讀新聞時,讓我注意到的細節是犯案者的年紀與我相仿,因此讓我產生各種聯想,也促使我想進一步理解隨機殺人的現象。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讀到發生在2008年日本秋葉原的隨機殺人事件,犯案者加藤智大不僅就此事件寫下了自己的看法,也有書籍記錄下了加藤智大的人生軌跡,在閱讀相關資料試圖理解此事件時,我並未帶著任何預設想法,因此,創作本身更像是一種探索未知的過程。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語言」對犯案者的意義,以及各種語言所折射出的社會經濟結構乃至個人欲望,也因此〈解〉的構劇邏輯便是圍繞著「語言」如何被使用而展開。換言之,這個劇本並不企圖去對何以產生隨機殺人現象給出完整解答,而是透過對於個案的凝視,與我未曾想像過的世界觀相遇,繼而以戲劇的形式呈現。

  〈在世紀末不可能完成的事〉的構思與部分寫作,於2014至2017年在英國進行博士研究時進行,因為部分資料須在臺灣確認,劇本於2017下半年回到臺灣之後完稿。2014年赴英前的三一八學運,讓我開始意識與反思許多過去未曾想過的事物,這樣的意識與反思作為一種過程,就成為〈在世紀末不可能完成的事〉此一劇本在結構與時空設定上的起點。儘管此一劇本可以連結到「白色恐怖」,但是劇本並不企圖去再現特定事件,而是從身處二十世紀末的年輕情侶出發,去書寫歷史的遺忘與壓抑,以及遺忘與壓抑之物如何在意想不到的時間點復返回日常。這樣的感知結構與方式,既是當時的我感知歷史的方式,也同時為此劇本的結構。

  〈解離〉也是在英國留學期間發想,2016年受到新疆集中營新聞報導的觸發,開始了解政治暴力的相關資訊,作品則完成於2019年。同年,香港發生了反送中運動,劇本中並沒有太多對此運動的直接指涉,但是當時出現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此一說法,卻與我在構思此劇本所設想的時空情感邏輯類似。我自覺並無法去直接書寫遠方所發生的事物,因此,劇本中把極權想像與當代臺北並置,讓劇中人物擺盪在現實的此時此地與想像的彼時他方之間,雖然單一的「現實」更難捕捉,但是卻彷彿開啟了多重的中介通道,讓詮釋的可能性更加開放。換言之,此劇本並非關於單一事件,而是描繪政治暴力下的情感樣貌、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裂解與重塑,乃至行動的可能。

  法國劇場學者費哈(Josette Féral)曾經把「劇場性」(theatricality)定義為「一種將觀看者與被觀看之人或物連結起來的感知動力結果」:透過觀看,觀看者創造了一個屬於觀看的另類空間,不再受限於日常規律的宰制,在此空間當中,銘刻著觀看者的感知內容。儘管費哈所企圖定義的是劇場性,而不涉及劇場文本,但是,順著費哈的說法,讓我聯想到,我作為劇場文本的創作者,也是對於現實的觀看者,並將此「銘刻著觀看者的感知內容的空間」轉為文本空間,此一空間是此時此地與彼時他方的交會中介之地,也是劇本文本潛在的構成邏輯。若改寫費哈對於劇場性的定義,則可以說,劇本的文本性(textuality)可能是一種「將書寫者與被書寫者連結起來的感知動力結果」,儘管劇本是一種結果,但更重要的是連結與感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各種現實、想像、觀點、感覺等異質碎片,透過一種感知結構進行集結,讓碎片之間彼此透過統整、拼貼、矛盾、取消、重複、改寫等方式產生關係,而這正也是「感知動力」的運作所在。

  感知動力的運作是一個過程,回想這四個劇本的創作狀態,我在書寫之初並不知道我要寫些什麼,而是保持一種懸置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各種片段與細節的內涵與狀態,持續保持距離去審視自己的覺察方式,並進行判斷,透過戲劇作為中介空間,重新感知世界。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28992
  • EISBN:978626732601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1.2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