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印度智慧書(暢銷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54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印度智慧書(暢銷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電子書)

  • 定價:380特價:270
  • 特價再88折:237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帶給愛因斯坦、林語堂等世界名人無限啟發的《薄伽梵歌》,
愛默生更直接稱之為「天下第一書」,
與《道德經》、《聖經》並列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
現今已成為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


如何無懼面對生死?
如何提昇心靈意識?
什麼才是人生的長久之計?
怎樣實踐真正的瑜伽之道?
本書闡述印度最精要經典《薄伽梵歌》的核心要義,
幫助你瞭解古印度的智慧,並運用在現代生活中,
從中找到心靈的出路。

在這眾聲喧譁的時代,游離在各種宗教哲學邊緣探索心靈問題的人,你找到提昇自己精神力量的方法了嗎?本書以有根據、有實證的古印度經典《薄伽梵歌》為本,讓你瞭解,從物質世界到精神層面、從個人自己到周遭環境的所有世間真相,進而提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依循準則,對於期望達到「身心靈淨化」的人,能提供實質的幫助。
本書詳介《薄伽梵歌》的五項真理:「神、時間、物質能量、你自己、行動」,是認識印度智慧的最佳入門;同時,深入瞭解之後,我們也明白前四項是既定存在的;最後一項「行動」,則是唯一你能加以選擇、改變的部分!人生的向下沉淪或往上提昇,就取決於「當下的行動」。懂得如何去抉擇你的行動,才能進而提昇你的意識,最後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專文推薦
《薄伽梵歌》的原始經文若無合適的人指導,就很難正確理解,但本書作者的呈現方式讓《薄伽梵歌》變得容易親近,讓人閱讀愉快。同樣重要的是:本書也邀請讀者善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務實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印度研究中心教授,肯尼斯‧華培博士(Dr. Kenneth R. Valpey)

◎關於《薄伽梵歌》
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約有十一萬句詩。表面上,其內容是古印度文明的歷史和教化;但實際上,它是以故事的形式,來闡述深奧的生死哲理和人生目標。影響印度、東南亞各國及佛教之文化生活、哲學思想甚鉅。而《薄伽梵歌》雖然只占了其中七百句,卻是古印度部族及現代印度民族的最高精神象徵,如果不知《薄伽梵歌》,就難以理解印度民族。
《薄伽梵歌》是印度哲學及宗教的根基,它不僅受到古印度大師商羯羅的讚揚,兩百年前也震驚了歐美思想界,甚至成為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而祂更是全世界追求身心靈完美的人必讀的經典。

◎媒體報導《薄伽梵歌》
2006年,印度經典也成為美國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的必修課程。……應用《薄伽梵歌》在綠色企業、僕人領袖、永續發展的理論。
——摘自《遠見雜誌》向古人學習專題報導

在《薄伽梵歌》中有許多日常的經驗,許多公司都將《薄伽梵歌》中的一些經驗引入到日常的商業營運中。
——摘自星島環球網〈薄伽梵歌: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一文

◎名家推薦《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是永恆哲學(Perennial Philosohy)迄今最為說理明晰而又包羅甚廣的摘要書之一。因此祂那不朽的價值,不僅對印度人如此,對全人類皆然。
——英國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

祂是天下第一書,……只有廣博、寧靜、一致,以及迴盪在另一個年代、另一片蒼穹下的古老智慧之聲。
——美國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我要對閱讀經典的人說,如果他們期望讀一本好書,那就讀《薄伽梵歌》。
——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薄伽梵歌》是古印度神祕主義中最趣味無窮的不朽之作。
——法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維克托‧庫辛(Victor Cousin)

把《薄伽梵歌》銘記於心的人,每天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喜悅與意義。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我毫不猶豫的斷言:《薄伽梵歌》是非凡的曠世之作,其概念、推理和語言均臻於極致,無與倫比。
——印度首位英國總督,沃倫‧哈斯丁(Warren Hastings)

讀著祂,我內心時刻湧流著對生命的感激之情,感謝祂讓我繼續活著,以研讀這部著作。
——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威廉‧馮‧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nant von Humboldt)

《薄伽梵歌》是一本具不朽意義的著作……提供對一切時代、一切宗教生活都適用的深邃洞見……
——德籍梵文學者,雅各‧萬格勒‧哈爾(Jakob Wilhelm Hauer)

我在閱讀《薄伽梵歌》時,所想到的只有一個問題:神是如何創造宇宙的?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這真是一本絕美的東方哲學思想概述。
——物理學家,菲傑弗‧卡帕(Fritjof Capra)

《薄伽梵歌》的偉大力量在於這樣的事實:祂教導了一個「愛的信仰」。
——華人巨擘,林語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逢財
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

相關著作:《印度智慧書(十週年暢修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江信慧
政治大學英語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碩士。

經歷:
印度Mayapur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奉愛瑜伽經典研習結業。
印度Rishikeshi Parmarth Niketan Ashram 瑜伽師資班結業。
2002年~2005年,三次遊學印度。精選照片分享:IG帳號kishoryang。
曾任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鳳山社區大學/市民學苑 印度瑜伽教師。

著有:《瑜伽飲食養生全書》、《Discover Yoga:探索瑜伽》、《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十五章的故事》、《薄伽梵歌——瑜伽奧義書》、《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江信慧個人著作:《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祕密》。

江信慧譯作:《歸徒》、《達賴喇嘛的貓》系列共五部、《芬蘭幸福超能力》、《放掉頭腦吧!》、《巴哈與我深刻理解的喜悅》、《我的薄伽梵歌:一位印度神話學家的超凡生命智慧》。

相關著作:《印度智慧書(十週年暢修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目錄

〈推薦序〉  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
〈作者序〉  知識的祭祀、佈施、苦行
〈暢銷修訂版.楊序〉揭祕印度瑜伽,得到人生解答

第一篇  生與死的智慧
           第一章   死神的謎題
                          一、面會死神
                          二、人生真理 Q & A
                          三、人生的意義何在?
                          四、尤帝世提爾王的智慧
          第二章  薄伽梵歌的五項真理
                          一、《薄伽梵歌》的背景
                          二、《薄伽梵歌》的真理
                          三、相信真理、去除愚昧
          第三章   「意識」與「行動」的循環
                          一、生死相繼
                          二、沉淪的意識狀態
                          三、提昇的意識狀態
                          四、意識──靈性個體的徵兆
                          五、意識與行動的循環

第二篇  時空中的人間萬象
          第四章   物質世界的創造
                          一、靈性世界
                          二、原因之洋維施努
                          三、孕誕之洋維施努
                          四、牛奶之洋維施努
          第五章   物質三重屬性
                          一、三重屬性控制一切
                          二、善性之人
                          三、激性之人
                          四、墮性之人
          第六章   人的不同行動傾向
                          一、社會階層的種
                          二、社會各階層的賦定職責
                          三、分工合作、創造多贏
                          四、人生階段
          第七章   感官、心念、智性、假我
                          一、身體與感官
                          二、感官如馬
                          三、心念
                          四、智性
                          五、假我
           第八章   時間是循環的源頭
                          一、時間的直線行進或循環交替
                          二、時間主導物質世界的運作
                          三、年代的循環
                          四、鐵器年代的預言
           第九章   循環轉輪中的眾生
                          一、生老病死的循環
                          二、生死輪迴的循環
                          三、業報的循環
                          四、祭祀的循環
                          五、人生目標的循環
                      
第三篇  改變命運的關鍵
           第十章   業報法則
                          一、行動必有報應──業報法則
                          二、業報的移轉
                          三、去除惡報
           第十一章    錯誤行動
                          一、三種行動
                          二、錯誤行動的內容
                          三、魔性──帶來束縛的六種品質
                          四、魔思與魔行
                          五、現代啓示錄
           第十二章    正確行動
                          一、人該做的事
                          二、正確行動的內容
                          三、生活中的實踐
           第十三章    信仰導致行動
                          一、信仰的具體內容
                          二、墮性的信仰
                          三、激性的信仰
                          四、善性的信仰
                          五、善性的典範
                      
第四篇  身心靈的全人觀
           第十四章    認識你自己
                          一、我是誰?
                          二、靈體的特質
                          三、靈體的源頭
           第十五章    生命的不同里程碑
                          一、神──「絕對真理」的三個層面
                          二、梵光──對神的初階理解
                          三、超靈──對神的進階理解
                          四、薄伽梵──對神的終極、全面理解
                          五、至於無神論者……
           第十六章    無上智慧的源頭
                          一、無數化身的源頭──奎師那
                          二、超越一切的奎師那
           第十七章    人生的永久之計
                          一、長久之計──賦定職責:人的基本責任
                          二、永久之計──超然行動
                          三、永恆的信仰
           第十八章    瑜伽之道
                          一、四大瑜伽之道
                          二、奎師那知覺三部曲
                          三、奉愛瑜伽最重要的兩項修練
                          四、奉愛瑜伽的殊勝
                          五、回到靈性世界:你真正的故鄉

           最終章    遠古聖王如何處理死亡
                          一、自訂死期的畢施瑪
                          二、離家苦修的持國
                          三、放下一切的尤帝世提爾王
                          四、七日解脫的巴力嗣王
                      
附錄    感恩與憶念
           一、永遠感恩的聖帕布帕德
           二、回憶哈亞貴瓦.帕布
           三、塔茂.奎師那.哥斯瓦米
十週年暢修版序
         〈楊序〉莫忘初衷,止於至善
         〈江序〉前行在奉獻與愛的路上
註解
參考書目
圖表索引
關鍵字索引
字彙表QR Code
梵中音譯一覽表QR Code
 

〈推薦序〉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

   
十八世紀時,《薄伽梵歌》首次從古老的梵文翻譯成英文,立即在歐美的知識份子圈造成相當大的轟動。直到今天,《薄伽梵歌》仍然廣受歡迎,被翻譯成無數的語言,包括中文在內,並且風行全球。事實上,我們也觀察到《薄伽梵歌》是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之一。(另外兩本是老子的《道德經》和希伯來—基督教《聖經》。)
    為什麼《薄伽梵歌》會受到如此廣泛的閱讀和尊崇?本書的寫作宗旨已完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薄伽梵歌》的原始經文若無合適的人指導,就很難正確理解,但本書作者的呈現方式讓《薄伽梵歌》變得容易親近,讓人閱讀愉快。同樣重要的是:本書也建議讀者善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務實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我們可以推論說:本書既呼應也符合《薄伽梵歌》的本意,那就是:要讓一般人都能理解、修練並覺悟這些人生問題的深奧真理,以及印度的瑜伽傳承對這神聖典籍所詮釋出的終極真實。
    瑜伽的哲學和修練發源於古印度。近年來,瑜伽以數不清的形式在全世界的許多地方大受歡迎,包括了台灣、大陸和東亞等其他地區。然而,很可惜的是,這種流行絕大部分是由於瑜伽修練中關於身體健康等比較表面、短期的利益,而非因為瑜伽修練中較深入且長久的目標。 事實上,許多修練不同瑜伽派別的人,竟然不知道瑜伽的深層意義和目的正是:「靈性」的轉化提昇,以及把握「人身」追求「人生」的完整與完美。在研究《薄伽梵歌》和本書這必備的姊妹作,在分析五大核心主題或五項真理時,首先都要有理解的意願;這意謂著要先「去除」種種「誤解」—也就是那些一直捆綁我們,並帶來不幸痛苦的虛幻假象。這種「去除誤解」,或「從虛幻假象中鬆綁」是第一步,然後才能走向適當的「連結」(「瑜伽」一詞的原義),也就是「靈體」(真正的自己)與「終極源頭」的連結。而《薄伽梵歌》的最後一個詩節指出,「終極源頭」正是yoga-isvara—「瑜伽的主人」。
    一般而言,在東亞,特別是台灣、大陸地區,人們對於佛教相當熟悉。但是,許多華人不知道佛教係起源於印度,數百年後才傳播到亞洲其他地區。大部分的人也不瞭解佛教和更早的靈修傳承之間的關係,以及佛教是如何從這些傳承中延續下來的(某種程度上是修正)。 意義重大的是,《薄伽梵歌》指出並開啟了原初的靈修傳承;更為重要的是—重新確認「靈體」(atman)是永恆存在的真理:「靈體」是真正的生命體,而「身體」則從屬於靈體,它只是短暫的、外表的覆蓋,或說是靈體的交通工具而已。熟悉佛教哲學的讀者也許知道,在佛教的傳統中一般都否認「靈體」的存在(anatmavada);所以,這是與《薄伽梵歌》的哲學,很基本、也影響深遠的重大差異。同時,敏銳的讀者會發現這兩者之間也有許多共同點。如前所述,因為佛教自印度早期的靈修傳承演變而來,所以,彼此之間肯定存在著可辨識的「家族血緣關係」,這點應該要加以承認。
    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這兩年以來,從我自己無可否認的有限經驗中,我看到雖然目前人們對瑜伽的注意力仍停留在表面的事物上;但是,對瑜伽傳承背後的觀點和文化之快速增加的開放態度,正逐漸受到重視。因此,我衷心歡迎本書的問世,它代表了回應這種開放態度的真誠努力。和以前極為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們都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所以,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以全新的觀點,一起來善加利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便迎接全人類都要面對的個人和集體的挑戰。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安排出時間來聆聽或閱讀這樣的智慧,並將此智慧吸收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上。
    本書的作者楊逢財先生和江信慧女士已投入研究、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多年,以我對他們的瞭解,我確信他們有能力以有系統又容易閱讀的方式,將這古印度偉大的寶藏如實地傳達出來。如今,他們的努力已經產出本書這珍貴的果實;有緣的讀者也可因此做好準備,閱讀到完整的《薄伽梵歌》,並從中得到完全的好處。  

肯尼斯.華培博士Dr. Kenneth R. Valpey(Krishna Kshetra Swami)  (本文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宗教學博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印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比利時巴帝維丹達學院教授)


〈作者序〉知識的祭祀、佈施、苦行  

    人必有一死。
    再怎樣厲害的人,最後仍得匍匐在死神的腳下。
    如果「死亡」不是任何一個人克服得了的,那麼,要如何面對或準備?
    生時能改造命運,死後能脫離生死循環,都取決於「當下的行動」。
    有力量避免「錯誤行動」,有勇氣從事「正確行動」,甚至能實踐「超然行動」,這需要有「真理」—「靈性知識」為依歸。

    「即使你罪大惡極,只要登此知識之舟,就能渡過罪惡苦海。就像烈火把所有的柴薪燒成灰燼,靈性知識之火會把所有行動化為灰燼。」(4.36-37) 

    「真理」,梵音 tattva,是《薄伽梵歌》等古印度經典的主題。
    《薄伽梵歌》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很久以前,在印度北方發生了一場世界大戰。戰爭就要開打之時,正義的阿爾諸納王竟然「放棄行動」,不想打仗。薄伽梵—奎師那,就教導他瑜伽知識與絕對真理;最後,去除了疑惑的阿爾諸納,意志堅定地戰鬥,終於奪回失去的王國。
    《薄伽梵歌》的知識—五項真理,教導我們全面地認識自己的身心靈、時間、物質世界和一切的源頭—奎師那,並使所有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願望,採取適當的行動,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奎師那(Krishna)—「瑜伽的主人」,更教導我們修練瑜伽來「與祂連結」,以便超越「物質能量」,超越生死。若不是有至尊無上的具體目標,被「時間」迷惑的我們會看不清;深陷輪迴苦海的我們,也會抓不住那「唯一的」、「向上的」、「超越的」真正力量。
    雖然,這場神聖對話的背景是久遠以前的印度,但是這些真理不是只屬於印度、印度人或只適合古代而已。奎師那所指稱的「你」,是所有的眾生。奎師那也沒有預設條件:認同靈性、願意提昇意識也好;只想努力工作,享受人生也可以!因為:所有人都在遵循奎師那的道路,只是途徑、方法不同而已。(4.11)
    《薄伽梵歌》的真理超越時間、空間,不分國籍、種族、宗教、性別、貧富、貴賤,奎師那希望所有人都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生命動能!然而,奎師那也說「這」是 raja guhyam,絕祕之祕(9.2),要真正瞭解祕密,說真的,也絕非買書、看過就能成就!
    一九九五年筆者便已拿到英文版的《薄伽梵歌》,到如今,十四年的時光已匆匆流逝。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雖號稱「看完《薄伽梵歌》」,然而,事實上,沒有理解多少、也沒有什麼信心去實踐—直到遇見一位師徒傳承中的靈性導師……
    正如奎師那在第十八章所言,研讀《薄伽梵歌》是一場「知識的祭祀」(18.70)。現代所謂知識普及,但,實際上卻是「假知識」的氾濫成災;無法提昇意識,也不能自然地強化品德與轉化氣質,而且,往往是使人加速墮落的居多。而奎師那親自講述的真理,要解救眾生的《薄伽梵歌》,在全世界的版本也有數百種之多,但能自然轉化、提昇讀者的卻也是屈指可數!
    原因何在?這些作者是否領悟、實踐真理?或是「知而不能行」、言行不一?甚至還曲解經典與奎師那的話!
    《薄伽梵歌》第四章提到,不同的人會從事不同的「祭祀」,而到最後,一切祭祀所帶來的真正成果應該是:找到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因為他是「洞見真理的人」(tattva darshina),向他請益、服務、歸依,他就會把知識或真理傳授給你!(4.34)如果不能得到這樣的成果,種種祭祀、苦行、研究經典、心智推敲、自創功法都是盲修瞎練,這樣的人只能在物質亂象中繼續浮沉,自以為是地虛度一生。
    《摩訶婆羅多》中潘度五子被放逐了十三年之後,仍需決一死戰,才得以收復國土。筆者自然比不上潘度五子;但是,在《薄伽梵歌》中十四年來的覺醒與成長,也是一場身心靈的革命。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戰役,我們要征服、淨化自己的「感官、心念、假我」和種種虛假的「物質能量」,要喚醒並保護「靈性真我」。經典 shastra 和武器 astra,梵文字根同源,所以,「五項真理」(經典)是每一個追尋「真我」的「靈性戰士」必備的武器。要為覺悟真我而向物質幻象宣戰,要堅持與那絕對真理—超越生死的至尊目標同在!
    這場追求真理、實踐真理的「知識的祭祀」,也是我們在智性、心念、感官上的「苦行」鍛鍊;如今之出版發行,更是真理的「佈施」!
    祭祀、佈施、苦行是「信仰」的要件;「信仰」能賜予力量,伴人走過生死之間的起落動盪。探索《薄伽梵歌》五項真理的「祭祀、佈施、苦行」,不只是正確而超然的行動,也是筆者親身證悟的生命記錄。
    謹以此書,與天下瑜伽知音共勉!願大家都能從本書引得「知識之火」,在提昇意識的旅程中燒淨一切罪,除盡所有苦(4.19),最終得到那衝破生死黑暗的絕對真理—愛奎師那(Krishna Prema)!  

※ 本書括弧中有兩個數字者,表示引用自《薄伽梵歌》的章、節。例如(4.36),表示第四章第三十六節。 若為三個數字,則表示引用自《薄伽梵往世書》的篇、章、節。例如(6.1.45),表示第六篇第一章第四十五節。


〈暢銷修訂版.楊序〉揭祕印度瑜伽,得到人生解答

    時光飛逝,本書問世已經十四年(二○○九年~二○二三年)。最近幾年,新冠肺炎造成全人類恐慌,俄烏戰爭也大大影響了全球政治和經濟發展。疫情期間,當你到了一個新地方時,最常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巧合的是,這也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立志靈修的我們,應該要自問並且得到答案的「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類的應對態度從恐慌封控到和平共處,現也已經降級解封。疫情初始有如世界末日般的恐懼與悲觀;而今艱辛歲月已過去,人們開始歡樂旅遊。無形的病毒奪走人命、毀人健康,國家束手無策、民眾人人自危,此即「無常」:人生沒有永遠的幸福。那什麼是「常態」?「出生後必然有死亡」、「生死輪迴」即是常態,也是人人必定要面對的生命課題。而人生三問的解答就在《薄伽梵歌》,就在《印度智慧書》。
    《印度智慧書》傳達《薄伽梵歌》最重要的靈修訊息,造福華人世界讀者。我們期許本書成為《薄伽梵歌》領域的經典之作。自二○○九年本書出版後,我便不間斷地持續修正文稿、補充資料,希望內容能更正確,也貼近讀者的需要。這個暢銷修訂版,除了一些必要的修改之外,書籍的最後將會有「圖表索引」、「關鍵字索引」。但因為受限於篇幅,「梵中音譯一覽表」、「字彙表」將以PDF電子檔,供有需要的讀者掃描QR Code下載。「圖表索引」是將本書的圖表命名並以頁碼排序。「關鍵字索引」,是將本書九十五個關鍵的中文字彙以其首字筆畫排序,並敘明所在頁碼,方便讀者查詢對照。「字彙表」是本書兩百個重要字彙的精華內容,相當於是《印度智慧書》的小辭典,以英文音譯的字母順序排序。
    「梵中音譯一覽表」則是梵中翻譯(音譯)的重要創作,是我在台大時的特別因緣所促成的。從外文系轉哲學系之後,我參加了葉阿月博士的梵文研習(大約在民國八十年),而拿到一張「梵中(漢)對照音字一覽表」。之後的我經歷了人生種種變動:台北讀書工作、澎湖軍旅生涯、高雄結婚教書、印度瑜伽遊學、高雄瑜伽傳教、公務人員生涯……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這張表仍被我保存得好好的,進而重現江湖、派上大用場!我發揮畢生蓄積的中文素養,完成此「梵中音譯一覽表」,載明了四百個梵音的現代音譯,盡量還原正確的梵音。希望能對印度經典、梵音唱誦等梵中翻譯有所助益,並便利華梵世界的文化交流。
    奎師那說:「我的看法是入定瑜伽行者勝過苦行者,也勝過知識瑜伽行者和行動瑜伽行者。因此,阿爾諸納啊,練入定瑜伽吧。但是,對我滿懷信心,心裡總想著我、崇拜我的人(奉愛瑜伽行者),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瑜伽行者。」(6.46-47)
    世界上新舊宗教百花齊放,令人難以抉擇;印度的宗教、瑜伽,也是種類繁多。但是「素食不是靈修、瑜伽不是健身、天堂不是故鄉、解脫不是究竟」,我將透過持續書寫,揭祕印度瑜伽,希望大家都能走出物質迷霧,達成人生的至高目標!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87290
  • EISBN:9786263187474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6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7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