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 序
1992年9月東大圖書公司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專著《泰戈爾》(「世界哲學家叢書」),這部書曾獲得印度駐華公使B. Jaishankar(賈勝天)的稱讚,他在1993年2月2日的來信中說:「對於你有關泰戈爾的有價值和有益的工作表示感謝。他的哲學、音樂尤其是他的詩歌,不僅對印度的文學做出了貢獻,也豐富了世界文學。泰戈爾在中國被廣泛閱讀、研究和喜愛,你對他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著作的多方面的研究,確實對他的哲學,尤其是對我們了解他的生命之美的觀點、問題以及它的最終解答提供了新鮮的見解。我祝賀你寫出這部書,並希望通過它,你將使更多的讀者對泰戈爾著作發生興趣。」
一位從事藝術工作的讀者來信說:「您從事印度傳統哲學及有關方面的研究工作,又與東方偉大聖哲泰戈爾的原著有著諸多的接觸,這不僅是您自身的幸運,同時又以您的辛勤工作使所有渴望了解印度思想及文化的中國人受益。……我嚮往印度文明已經很長久了,我的藝術發展及精神探索都有賴於這一領域的涉獵。認識您並獲得您的幫助、指教,無疑是十分重要及幸運的事。」
這部書還於同年獲得了本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年度科研成果一等獎。這些社會評價固然和著者的努力分不開;但也和叢書主編傅偉勳教授、韋政通教授及東大圖書公司董事長劉振強先生的支持是截然不可分的。為此,我再次致以謝意並誠摯感謝東大圖書公司編輯部為《泰戈爾》一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拉達克里希南》是東大圖書公司為我出版的第二部專著。我有意從事這位哲學家的研究已有多年的設想,1988年,在我赴印度訪問期間,購買了拉氏的很多著作,如《印度宗教》、《宗教和文化》、《創造的人生》、《拉達克里希南的基本著作》等,後來又陸續委託印度朋友甘古莉(Ganguly)女士和我的同事赴印訪問學者王樹英、王宏緯、孫世海諸位教授買到了拉達克里希南的巨著,如《印度哲學》、《拉達克里希南的哲學》以及《拉達克里希南的生平和思想》等書。1993年7月,我在美國洛杉磯探親期間又充分利用當地大學圖書聯網的條件,搜集到部分國內缺乏的資料並著手閱讀和研究。這裡值得懷念的是,在美期間我曾應傅偉勳教授的邀請,全家赴聖迭戈拜會兼旅遊。當時傅先生已經動過兩次手術並剛剛結束電療,雖然身體衰弱但精神旺盛,他很樂觀,充滿自信,又可埋頭工作了。他也很健談,並將他在病中撰寫的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題簽贈送給我。回國後,我仔細閱讀了這部書,深深地被他的充滿東方古哲睿智的生死觀和與癌症不屈不撓做鬥爭的精神所感動。他在自序中談到
「本書是在再次開刀而又經過三個月電療之後,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寫成的。我一向『硬心腸』,只透露自己好事,不說壞事,但在撰寫期間深深感到本書不是普通意義的書,而是關涉人人在高度精神性層面(實存主體、終極關懷以及終極真實)所要探索解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書。因此我終於決定,在結語部分描述我一年來與淋巴腺癌搏鬥的生死體驗。我通過自己的生死體驗,很想告訴大家,我們應該珍惜摯愛我們的人生,直到最後一天告別人生為止,好好體認雲門禪師所說:『日日是好日』的真諦深意。」
傅偉勳教授身患癌症卻在「踐行自己做為教授學者的人生使命」,他還準備寫出一系列有關生死問題的專著,以便和各位讀者分享「摯愛這美好的人生,告別這美好的人生」的生死意義。
珍惜人生,摯愛人生,不是為了滿足私慾,而是為了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完成教授學者的使命,這樣的人生觀,我想是國內外眾多學者的共同意願。我也是在這種精神鼓舞下完成了《拉達克里希南》這部著作的。
拉達克里希南是當代印度的偉大哲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東西方比較哲學家。我對他的研究重點放在哲學、宗教和教育方面。關於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動不屬於本叢書的範圍,故不予評論。
拉氏的一生也是辛勤耕耘的一生,他學識淵博,著作豐厚,通曉印度和西方古今哲學和宗教體系,並有數十年的國內外教學經驗。要想闡明他的哲學思想,尤其是比較哲學的研究體系,並作出恰當的評價,實非易事。我自知學識淺薄,完成這一任務有些自不量力,也許是自討苦吃。但是我自信有兩個優勢,一是素有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和烏龜賽跑的耐力,我可以不分寒暑,久坐不動,對身外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心一意思考和求解問題;另一是得到家人和朋友們的理解和支持,給我許多鼓勵和幫助。尤其是我的丈夫在我遇到障礙時,總是不厭其煩的伸出援助之手,幫我查找資料,校正我所翻譯的引文材料,所以這部書的寫成,也有他的一份辛勞。
由於充分利用了有利條件,經過兩年斷斷續續的資料準備工作,在1994年下半年開始有時間集中精力撰寫,歷經一年完成初稿,現在終於和讀者見面了。但願我能為大家為社會做點有益的工作。也為我自己花甲之年增添一份像樣的壽禮。
我再次感謝東大圖書公司的全體同仁,感謝曾經支持和幫助過我的朋友,感謝兩位叢書的主編和我的家人。
願廣大讀者給予賜教。
宮 靜
1995年10月
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