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最少努力,達到最大成果
你總是到了夜深人靜時才完成工作,明明完全沒有偷懶,也用盡全力處理了,但每次回過神來,時間總是不夠用。過慣了被工作追著跑的日子,卻也沒得到周遭人們的賞識。上司雖然說過盡量不要加班,但其實真的很少機會能夠準時下班。
雖然隱約覺得「必須好好加油」,但也沒什麼閒暇時間找回對工作熱情與動能,更何況一直以來,自己也不追求什麼特別華麗亮眼的資歷。而且回到家之後,還是想做些平常喜歡做的事……。
我從前過的就是這種上班族生活,所以深深明白,要加班才得以處理完工作的最大原因之一,不是因為你能力差,只是沒有找到更簡單的做法而已。另外,你之所以總是被工作追著跑,不是因為沒幹勁,而是因為各種資源(時間、集中力、精力)終究是有限的。
英文有句俚語說道:「假如你手上只有槌子,那麼所有東西看起來都會像釘子。」這句話指的是,假設一個人知道的方法有限、過度執著於固有概念,或者過去的成功經驗,遇到事情全部想用同一種方法(槌子)來解決,就無法釐清問題的本質。
要是一個人只以做完眼前的工作為目的,將很難成就本來應該追求的目標。這種把手段當成目的,以結論為前提採取的行動稱作「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
「確認偏誤」是一種把預定好的結論(既有信念)當成最終目的,並採取行動的現象。在無意識之間,你習慣了被工作追著跑的生活,距離原本的目標越來越遠,不知不覺,完成工作成了唯一的目標,甚至產生達成這個目標的充實感。但回過神來,又陷入無止盡的加班中……。
想從這種「加班泥沼」中脫身,其實有一些「以最低限度努力,脫離現狀的方法」。那就是前五%的菁英員工(以下簡稱為菁英)具體實踐的時間術。這種時間術也同樣適用於九五%的一般員工(以下簡稱為一般員工)身上。
在仿效菁英時間術的二.二萬人當中,有八九%的人回答「確實能以更短的時間達到更好的績效」。
我過去曾任職於微軟,後來為了創立提升業務效率、改善學習方法的企業而辭去原本的工作。我的公司──CrossRiver至今已支援八百家以上的企業及團體強化生產力,並協助近十七萬名的上班族提升業務效率。Cross River的工作人員,包括我自己,都是以週休三日為前提,提供客戶相關協助,因為縮短工時本身就是我們的目標。
Cross River從合作過的企業及團體中,找出工作表現優秀的員工,並獲得各家企業的管理層協助,深入分析這些在人事評價中只占五%,最頂尖的菁英們採取了哪些行動。這些菁英的共同點,以及和其他九五%一般員工的差異,都整理在前作《AI 分析,前5%菁英的做事習慣》(大是文化出版)中,前作出版後意外廣獲好評,再刷超過十四次,甚至促成海外翻譯出版的契機。
緊接著,針對在新冠疫情中仍能維持良好績效的領導者們,我也整理出他們常採取的行動與習慣,並撰寫成《共感團隊》(木馬文化出版),於二○二一年出版,上市後兩週內,就獲得銷售三萬本的成績,榮登日本暢銷書排行榜。
但是,我並沒有因為銷量而得到滿足。畢竟我書寫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人採取正確的行動方針,所以我會在本書中再次強調下面這項重點。
本書的目的,不是讓你「單純知道」,而是讓你「成功辦到」。
書中以「時間術」為主軸,而且實踐度比前兩本著作《AI 分析,前5%菁英的做事習慣》和《共感團隊》更高,將內容聚焦在可複製化的方法同時,致力於降低執行的門檻。
目標不用放在非成功不可,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下行動模式就夠了。
這麼一來,便能透過最低限度的努力,逃離加班的泥沼。
希望各位實際嘗試之後,體會一下「效果好到超乎預期!」的感受,那正是你意識產生轉變的瞬間。
要改變一個人的意識,往往要花費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
所以先從改變自己的行動開始吧。在意識自然產生轉變之後,才能捨棄不必要的程序,傾全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出一定成果。一旦有了成果,不論在公司內外,你都能擁有更廣泛的選擇餘裕。
希望本書能幫助更多讀者脫離加班泥沼,讓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二○二二年五月
越川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