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輕鬆一指下訂
外送員克服萬難送餐
外送平台帶來了許多便利,消費者只要滑滑手機訂餐,就能省去移動時間,但外送員卻必須突破層層關卡,才能達成任務!
本書以作者親身擔任外送員的經驗,以及訪談多位外送員的研究,揭開這份工作如何讓眾人擁抱,卻又讓人說出「外送員不是人幹的!」
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本書重現了外送員在工作現場遇到的衝突,呈現他們在騎車搶快、收到負評、與人吵架、勞資爭議背後的辛酸苦辣。
▎他們為什麼想當外送員?
快遞員、退休人士、餐飲業主管、保全、影視工作者、自雇者,都來跑外送,這份工作為何吸引他們?
▎外送員是什麼樣的工作?
「時間自由彈性,想上工隨時出動,想休息就休息」
「做自己的老闆,荷包深度自己掌握」
「做越多賺越多」「挑戰週收入破萬」
招募廣告如此形容這份工作的美好之處,但外送員真正的感受是什麼?到底廣告與真實之間有多大的距離?
▎等好久,怎麼還沒送到?是誰在拖餐?
消費者可能不清楚這份工作的複雜性,碰到餐點耽誤,就想給外送員負評。但外送員從獲得派單、到餐廳取餐、到送餐到消費者手中,每一個步驟都可能遇到意外而拖餐。平台系統、店家、消費者、路況都可能造成拖餐,但拖餐的壓力常常落在最前線的外送員身上。到底送餐過程當中,外送員會遇到哪些意外?
▎不搶快就完蛋,外送員的省時戰
是什麼原因,讓外送員即使不為了賺錢,也要趕趕趕、衝衝衝?
許多人都以為外送工作論件計酬,外送員才會搶快,但他們騎快車常常是為了彌補送餐過程中的各種意外。此外,平台的制度更是逼使外送員不得不搶快的罪魁禍首。這些制度如何產生,又如何變形?
曾經,這是一份讓人可以養家糊口的工作,為何最後變成低薪苦勞的工作?
透過拆解平台業者近年來不斷變更的報酬與獎金制度,你將看見這些越來越嚴苛的條件,如何把一個一個外送員推上搏命送餐的高風險環境。
★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作品改寫★
一致推薦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李柏毅(陽明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
邱羽凡(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
張立祥(《萬能店員》作者)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超級外送員》以親身經歷和貼近觀察,揭明數位時代的便利,實則奠基於眾人苦勞。滑手機點餐的輕盈,牢牢鑲嵌於線上平台、商家和外送員之間的繁複關係,交織形成持續吞吐慾望又潛伏著風險的物流世界。閱覽此書,將令讀者對於數位資本主義下追趕速度的營生,產生新的體會。——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當代數位平台開啟了雇主的「美麗新世界」:用別人的勞動力替自己賺錢,卻不正式聘用;讓別人時時刻刻聽命與待命,卻只要論件計酬;讓別人自動監控自己,而不需要聘用管理人員;不僅如此,還可以讓人排隊等著工作。數位平台精心設計了複雜多樣的報酬給付制度,看似計件,實為計時,甚至不如計時。這是數位平台的唯一可能嗎?本書讓我們仔細檢視:為何有些帶來分享與共善,有些則延續甚至惡化了不公?——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以親身擔任外送員的經驗,使用生活化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外送員勞動過程中,如何被店家、消費者與平台業者三面夾殺的困境。平台業者大幅降低每一單件報酬,朝向高額獎金制,導致外送員的報酬越來越差,必須以更高工時來彌補。——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餐飲外送工作經常被形容是自由、彈性,做多少就賺多少的工作。然而,這樣的論述忽略了外送員受到的各種控制與不平等待遇。當數位轉型成為發展的口號時,我們何曾關注在轉型過程中,被迫承擔許多成本的勞動者。本書不僅說明平台業者如何控制外送員的工作與生計,並呈現外送員的實際經驗和感受。——李柏毅(陽明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