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謝謝你出現在我生命裡
哇!呂如中用文字來細數他艱難的每一步,這本書字字頁頁充滿了讓人佩服的毅力。疫情嚴峻的時刻,呂如中背著行囊、戴著口罩徒步環島,只為圓夢,旅途中無懼困擾,讓我們《午后兩點》連線報導,每當陳述深刻的故事,說到感動之處,當場熱淚盈眶!
如中曾是我的同事,待人彬彬有禮、工作認真積極,曾經受託擔任我們節目的特派員,外出採訪各行各業!而在正聲 FM剛開播時,我為張晨光製作及一起主持半夜12點到1點的《棚裡棚外》,當張晨光因軋戲趕不上的時候,如中馬上幫我客串主持,非常受到聽眾的喜愛!
女兒婚禮的晚宴,呂如中不只是主持人,吉日早上,女婿迎親需要一位生肖吉祥的男生開車門,如中臨時聽到我説他是最適合的人選,馬上放下正在忙的工作飛奔而至,這樣的熱心熱情,不只對我,常常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如中的孝順我尤其看在眼裡,父親生病住院時他二十四小時陪伴,母親害怕地震又喜歡逛菜市場,他特別買堅固又靠菜市場的房子跟媽媽同住;爸爸不在之後,他因為工作較忙無法天天陪媽媽散步,若有市場可逛對媽媽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如今的呂如中已經是兩性專家又擁有如此多的粉絲,他的善良、樸實、感恩、惜緣,依然如初。他的新書談的是徒步環島,裡面傳遞的都是溫暖及正能量的思維。一個值得重視的人,寫了一本值得看的書,他用毅力鼓勵別人,我們用閱讀鼓勵他!
如中,謝謝你出現在我生命𥚃!祝福你新書大賣!你和家人健康愉快!
資深知名廣播人 秋華
推薦序
步伐一旦邁開就不會停止
如中是我的節目固定來賓,也是我的學長,很多年前我們就曾經搭檔主持過,每次見面的時候,他一定是搭配得宜,每個細節都不馬虎,帥得不要不要的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非常認真,用嚴謹態度努力生活、計劃生活的人,所以,當聽見如中有一天睡不著一時興起,就這麼走了出去,非常簡單的準備,一直走一直走,然後,打算就這麼走了下去,最後竟然變成徒步環台;我真的嚇了一跳,非常好奇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也明白,如中即將要開始一段很不一樣的生命旅程。
一個隨性的開始,卻是一個無比堅持執行的過程。不管是什麼樣的動機,當我們選擇離開了舒適圈,跨出那一步後,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這是五年前我離開電視台開始創業後一個很深的感受。在如中身上,我也看到了,從外而內。
他身上多年的病痛,特別是肩膀的酸痛神奇的不見了。通常我們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就是選擇多休息,但很奇妙的,如中開始不斷地走下去,照理說身體應該更疲累,但是他反而覺得背痛肩痛的毛病完全消失了。
「當我開始專心專注走路的時候,其他的痛感就不再了」如中說。這聽起來實在特別,一則驗證人體是需要更多的運動鍛鍊,身體會自然達成一個新的平衡;另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當開始設立一個目標,專心一意地要達標時,生命有了盼望,有些負面的感覺也會跟著消逝。身體的疼痛,其實往往也是伴隨心裡的壓力而來,當光進來了,黑暗也會跟著離開。
不只肩頭上的包袱沒事了,治好的應該還有另外一個心理上的包袱。每次都要帥帥登場的如中自然會有些偶包(不要打我,我都說這是自然的),這些日子他全素顏甚至有時候累到狼狽地走在街頭,不但被認出來無所謂,還經歷了好多愛的加油陪伴支持,每一個小故事都讓他感受到巨大的能量。平凡中見偉大是真的,人與人之間看似微小卻能夠彼此支應的連結,原來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看不見的力量,在行腳中都成為他能持續堅持的動力。
一趟環島之旅,如中瘦了黑了,更健康了,也更快樂了。很開心對人生非常感性細膩的他,同時具備高度理性分析能力,這次能夠出書,把這一段非常難得的生命歷程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你一定會在這本書得到生命的啟發,也願讀者學習到這份勇氣,人生,是可以隨時迎向新的旅程的,只要你願意。
如中,走出去了,步伐一旦邁開就不會停止,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生命的驚奇驚喜,我開始期待續集了😉
知名主持人 邱沁宜
推薦序
用腳走出來的人生哲學
「所有真正偉大的思想,都是在行走的時候浮現出來的。」——尼采(德國哲學家)
1879年,辭去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職的35歲尼采,決定開始放逐自己,花了十年的時間,遊走於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的各城市鄉間,透過步行觀察、思考,並且與當地居民互動,然後沉潛凝煉出多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包括《查拉圖斯特如是說》、《快樂的科學》,和備受爭議的《道德譜系學》。
同樣,美國作家亨利•梭羅,也曾在1845~1847年間,隱身於瓦爾登湖畔,進行維持兩年的極簡生活實驗。每日早晨他都在林間散步沉思,然後回到小木屋寫作。這段期間,他完成了兩本對後世影響甚鉅的著作——《湖濱散記》和《論公民不服從》,一本開啟了現代環保主義與運動;另一本則喚醒了公民意識,成為甘地、甘迺迪和金恩博士畢生信奉的標竿與準則。
2021年2月,我的好友呂如中也毅然決然踏出他舒服的窩,用自己的雙腳踩踏繞行台灣一周。儘管他嘴巴上說,這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工作量銳減,突然萌生想到台灣四處走看的玩耍意念。但我相信,這其實是他一直在心中琢磨計畫、自我挑戰的壯舉。畢竟,徒步繞行台灣,對身心思維都是極大的考驗啊。
這些考驗來自於不可知的環境與氣候變化,還有途中各種可能的狀況、問題和困難,當然,體力、精神和意志力,更是當中決勝的挑戰。我卑微且榮幸的在他中途接待補給了一餐,席間聽他滔滔說著自己如何在雨中拖著磨破的雙腳咬牙前行;如何在筋疲力竭時,因為陌生人的一句加油,或是隨手遞上的一瓶水而淚水盈眶;還有他在各地所見所聞的風土美景,所感所知的人情溫暖……我聽得瞠目結舌之餘,新聞訓練的直覺也忍不住嚷嚷:「一定要記錄下來!」
如今讀著他鉅細靡遺、栩栩描繪的完整徒步歷程,除了拼湊完整了未知的部分,更吸引我的是,他在行走間對自我的探究、記憶的深掘和人生的體會。一如尼采和梭羅,他將這些如晨露般晶瑩的思維點滴化為文字,交織在他的行旅記錄中,成為透過閱讀伴行的我們,珍貴的生命養分。
細細品讀這本書,不僅能隨著如中的文字,和他一起徒步繞行台灣,更能在當中細細咀嚼、思考和體悟,他用雙腳走出來的「人生哲學」。
童書作家、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劉清彥
自序
我不一樣了
走完台灣已過了十個月才寫這篇序言,仔細算一下行路多遠……45天的行程,其中6天全花在交通或休息,總共走了1166公里!這個數字如何得知呢?是從我一早走出旅館按下計步器,到吃完晚餐回住宿不再出門為止累積而成。你問我如何規劃每一天的距離及歇腳點?其實多是從第一日走出去才開始逐漸調整,大方向是:
1.早出早歸,早上4點醒來吃早餐,天未亮5、6點出發,涼快些多趕些路,11點午餐稍作休息,希望下午4點前抵達住宿,晚上10點前完成洗衣、放鬆按摩、上床睡覺,沒有一天看電視。
2.前一到兩天才計畫下一個停駐的城鎮,走哪條路直接參考Google Map提供的最短距離,停留的區域不要太偏僻有益覓食及住宿。為了好的睡眠品質不會訂太便宜的旅店,且盡可能要求安靜的房間。如果交通方便,旅館就盡量固定,這樣包包內不常用的東西就可放房間,以火車當作連接起、終點的通勤工具,省去負重更好前進。晚上一定要吃一頓好的或名產犒賞自己,因為每一天早午餐皆來自便利商店。
3.盡量沿著或接近鐵路走,萬一需要趕回台北,至少有火車可搭,而且火車站周邊方便補給。
4.每天控制在20~30公里,除非刻意趕路才會超過35公里,且不執著非去哪裡不可,也不願繞路前往觀光景點。
5.選大馬路走,絕不冒險,刻意讓行人行車看到我,也通知好友我的行進方向(建議不要提早公開路徑於網路,因為永遠不知道會否碰到別有居心的歹徒),避免可能發生的危險,做個負責任的旅人。
6.有工作就回台北,沒工作就繼續走,順順走、安心走,期望一年內完成台灣本島一圈。這一圈,恰巧沒進入南投,其他縣市都走過了,我仍當它是一圈。
7.每一步路都靠雙腳完成,對自己誠實。
我要謝謝親如家人的秋華姐,在我還在路上,就於廣播《午後兩點》幫我開單元。謝謝《命運好好玩》的篤霖哥與靜純,鼓勵我照顧家人也要愛自己,我才跟媽媽溝通,要不要輪流去我和姐姐家住,她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也讓我真正有自己的時間「走出去」。謝謝《單身行不行》的沁宜,最早在電視中關心並幫我宣傳徒步消息。謝謝好友清彥,看著我一路徬徨失落,也看著我成長蛻變。最後謝謝「愛跑者協會」,在夜跑團中陪我一起跑、訓練腳力。
自徒步環島開始,我的外型、身體、心理都默默改變了,變得比較開放樂觀,更易感動、也更易感謝,所有改變,都呈現在書中故事裡。我建議每位台灣人都該來一趟屬於你自己的徒步環島,我不必吹噓它到底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走就對了,你一定可以感受,你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