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藍色是暖色?綿羊是紫羅蘭色?
每種顏色的誕生,都跟人類歷史、神話傳說、自然演化有關……
75種色彩的性格側寫、75種顏色的解碼正名,
這是一本華麗的色彩寶典,也是一本豐富的顏色履歷書。
◎你認識幾種顏色?叫得出這些顏色的名字嗎?
伊莎貝拉黃(Isabelline):據說看起來像三年沒洗的底褲色……
鉻黃(Chrome yellow):梵谷愛不釋手卻也保存不易價格昂貴的稀有色。
龍血紅(Dragon’s blood):傳說中是象血與龍血的混合色……
蚤色(Puce):居然是法國楓丹白露宮最時尚的指定色!
泰爾紫(Tyrian purple):絕對是史上最惡名昭彰的誘惑色!
靛藍(Indigo):由昔日的皇族氣派轉變為如今的勞動階級象徵。
帝國黃(Imperial yellow):中國皇帝貴氣逼人的龍袍色,也是百官庶民的禁忌色。
木乃伊棕(Mummy):來自「新鮮」木乃伊磨製而成的粉末色……
驚駭粉紅(Shocking pink):19世紀巴黎拜金惡女最呷意的鑽石顏色。
本書精選75種特別重要、或者帶有特殊歷史背景的顏色,講述它們的有趣簡史與出生證明,從中世紀畫家根本負擔不起的高貴顏料,到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一襲「裸色」禮服引發的世界爭議……透過這趟繽紛旅程,你將發現──
色彩,不只妝點了日常生活,更形塑了我們的文化世界。
揭開色彩的神祕面紗,絕對讓你我眼界大開!
◎色彩的定義,會隨著時間改變?藍色在中世紀被視為最暖的顏色
十七世紀末,荷蘭藝術家A‧布格特投注全付心力,試圖確切標示出所有已知顏色。這部作品收納超過八百幅手繪色票,搭配扭曲的黑色字體標記註解,從最淡的浪花白到最濃的鮮鉻綠。
然而,色彩不僅是一種實質現象,更存在文化範疇中,定義甚至會隨著時間改變,就以冷、暖色兩大類為例。我們會毫不遲疑的說,紅與黃是暖色系,綠與藍是冷色系。但是,這種分類只能追溯至十八世紀。其實在中世紀時,藍色被視為暖色,甚至是最暖的顏色。
此外,1961年第三版韋氏國際新英文字典定義青金石藍是「一種溫和的藍色,比一般哥本哈根藍再紅一點,比蔚藍與德勒斯登藍,或龐畢度藍再深一點」,簡直神級深奧。同理,百年後某位讀到「酪梨綠」的人也可能會一頭霧水:這是指果皮較深的顏色?或者外層果肉那種陶土綠?或者接近種籽處的奶油綠?
◎眼前的黑不是黑:文字能改變我們眼見的色調嗎?
古希臘文學中對於顏色的敘述有些奇怪:蜂蜜是「綠色」、綿羊是「紫羅蘭色」……然而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拉撒路‧蓋格卻指出,人類雖然很早就發展出看見顏色的能力,然而不同民族對於區分顏色的敏感程卻差異很大,這可以透過探索語言的演進看出。
舉例來說,韓語中有一個字明確區隔了黃綠色與一般綠色;俄語的淡藍與深藍是不同的字。即使色彩分類是與生俱來的,但如果沒有與顏色對應的單字,將會影響我們對該顏色的理解。所以別再疑惑古希臘人是不是集體色盲了。
◎藝術家們與顏料的愛恨情仇
雷諾瓦:「如果沒有裝在顏料管裡的顏料,就不會有……稍後記者們所稱的印象派畫家。」
過去顏料的取得非常受限,多數顏料都是手工製作,往往價格十分昂貴。直到某些顏料開始被採用,這些改變一定程度影響了藝術史的發展:
多虧史上最早的藝術家們在周遭環境中發現的顏料,史前洞穴裡才能留下色彩獨具的手印與野牛。文藝復興時期有些畫中人物維持簡單素描形象,這是因為畫家根本買不起完成畫作所需的昂貴顏料,這種代價高貴的顏料,往往需要委託作畫的贊助人自己購買。客戶們還會在書面合約中具體說明,他們希望畫家在成品中使用多少昂貴的顏料,唯恐阮囊羞澀的畫家以廉價顏料取代。
一直要到十九世紀,藝術家們才真正享受到顏料成品激增帶來的便利。再加上1841年可摺疊金屬顏料管問世,這些新顏色讓藝術家們能夠在戶外作畫,前所未見的明亮色彩浸潤了畫布。也難怪藝評剛開始對此缺乏信心:沒有人看過這樣的顏色,它們令人目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