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五十歲開花結果」指的並非在社會上獲得崇高的地位,或是收入驚人,而是隨時抱持好奇心,「不執著、不勉強、悠然自得地」發展自己的可能性,每天全心投入生活。
有些「可能性」要到人生下半場才會浮現。無論是當志工也好,創作也好,任何挑戰與學習都能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但是本書聚焦在工作上。
「以自己為優先,遊戲人生」代表忠於自己的欲望。
但是我要再三提醒大家,忠於自己的欲望不是任性妄為。
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分為三種做法:
•了解自己「想做什麼」跟「做得到什麼」。
•提升自己的實力,持續做一個「別人需要的人」與「帶給別人喜悅的人」。
•認識能夠貢獻社會的人和能夠互相支持的人。
換句話說,倘若自己想做的事和周遭、社會的要求一致,便是發揮自己能力與發光發熱的最佳機制。只要了解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一輩子都不用擔心沒工作可做。
反而言之,年紀增長後最可惜的兩件事莫過於後悔自己從未做過想做的事,以及沒有任何人需要自己。
甚至,走到人生盡頭,最後悔的恐怕不是做了失敗,而是沒能投身想做的事吧!
有些人認為「在興趣與旅行方面完成想做的事就行了」,但是這些事情其實都能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對於促進自我成長與心靈滿足有限。
為了自己,不需要那麼努力;但是「希望自己這麼做能讓對方高興」、「希望多少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的熱情卻能夠支持一個人繼續走下去。
有時,某人一句「有你真好」便能救贖一個人。
五十歲之後依舊能夠自由選擇工作與人際關係,不受組織與交情束縛,透過貢獻社會與互助合作來交結朋友。
任何人都有機會在任何年齡發揮所長,開花結果。
有些人能開花結果好幾次,有些人則是經過漫長的醞釀後獲得豐盛的成果。而有時幫助別人開花結果,自己也會隨之成長。
「接下來想過怎麼樣的日子呢?」
希望大家能一邊閱讀本書,一邊和自己對話。開始邁向自己真正的人生吧!
有川真由美
我建議想要成為五十歲開始開花結果的人要學會一件事,那就是——
「遊戲人間」。
倘若人生的前半段你以工作為重心,那麼後半段不妨轉換為「以遊戲為重心」。
這裡的「遊戲」指的是做起來很有意思、很有趣的事。
生活與興趣本身都是遊戲,工作更是能夠全心投入的終極「遊戲」。
過去大家可能是以收入、以身為公司一員而獲得社會肯定,同樣也以公司提供的福利等「報酬」來忍受因為工作所承受的痛苦。
從今而後,工作上的「報酬」與目的請以工作本身有意義、做起來很有意思為主。
抱持著能樂在其中的心態享受工作。
倘若從事的是人命關天的工作,以「遊戲」形容或許太輕浮。然而無
論是何種工作,從事的心態都應當一樣:「因為想做,所以正在做」。
工作這種遊戲是藉由貢獻他人,帶給別人笑容來收集報酬。對方越是因此高興,能收集到的報酬越多,同時促進自己成長,獲得信賴,累積幸福,生活更加輕鬆愉快。
這項「遊戲」之所以有趣在於以下四項原因:
•大概預測得到自己會贏,所以有趣。
•無法輕鬆過關,所以有趣。
•透過遊戲持續成長升級,所以有趣。
•和遊戲的夥伴意氣相投,所以有趣。
要是找得到有趣到令人欣喜若狂的遊戲,可以說是人生勝利組吧!
要是能因此獲得年輕一輩的認同,覺得「這位長輩生活好像很有意思,真好」不是很棒嗎?
五十歲之後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為優先」我所提倡的「以自己為優先」不是恣意妄為,而是擺脫公司與家庭的束縛,在社會當中尋找「以個人身分能做到什麼?」
我們在十、二十多歲時,實在還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就開始工作。
儘管腦中多次浮現「我現在這樣真的好嗎?」然而一旦搭上名為組織的列車,想要臨時變換軌道就非易事了。只能繼續隨著列車搖晃,在途中成家立業—— 要是借了房貸或車貸,便更難下車了。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有機會離開人生的既定軌道,像孩子般雀躍邁向冒險之旅,遵循好奇心前進,持續鑽研。感受自己對社會有所貢獻,受到周遭幫助,人際網絡想必會變得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