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 電子書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從榮格心理學解析格林童話(《童話心理學》新修版)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98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從榮格心理學解析格林童話(《童話心理學》新修版) (電子書)

昔話の深層

  • 定價:380
  • 優惠價:300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鐘穎老師專文推薦
★王浩威、呂旭亞、鄧惠文、蘇絢慧等心理師齊聲推薦
★日本銷售超過150萬冊
 
被譽為「日本的榮格」、深受村上春樹與吉本芭娜娜特別推崇、
日本國寶級的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
以榮格心理學解析格林童話,
帶領讀者探索潛意識的世界,
直視我們靈魂深處,認識人性裡真實的自我

  ⊙為什麼童話故事裡的反派角色大部分是女性?
  ⊙為什麼總是會出現雙數「二」的人物安排?
  ⊙為什麼總是要有謎題給大家猜?
  ⊙主角為什麼要被斬首後再復活?
  ⊙為什麼總有一個不可以打開的秘密房間?
 
  本書作者河合隼雄為日本第一位學成歸來的榮格派心理分析師,於日本建立起榮格派心理療法,除擔任過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外,並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日本文化廳廳長等要職。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特別尊崇河合先生,為在「我過去所遇到的人中,讓我感覺『真正有深度』的少數人之一。」
 
  河合隼雄在本書以10篇格林童話為架構,搭配日本與世界各地其他的童話故事,從榮格心理學的分析角度,加以解讀,帶領讀者探索潛意識的世界,認識自我。
  
  【童話故事呈現出人類心理的深奧與微妙】
  看似怪誕荒謬的童話故事裡,在角色互動中所隱藏的細節,充滿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議題,例如:生與死、親與子、父性與母性、男人與女人……這些都暗藏著我們潛意識的運作。
    
  【母性擁有溫柔與可怕的兩面性】
  不論是〈糖果屋〉裡自私的後母、〈睡美人〉中報復心重的仙女,還是可怕的〈特魯德夫人〉,顯示內在的母性既有生育的正面,也有吞噬一切致死的負面。
  
  【愛拚不一定才會贏,而是坦然接受命運】
  〈三個懶人〉要說的是,廢柴也有出頭天!
  勤勞苦拚或許可以獲得成功,但人生苦短,活著有時就要懂得坦然順服於自己的命運。不去想自己該為了什麼而活,這「無為」的思想,看似無用,實則保持了某種程度的穩定性。
 
  【無法抵擋的慾望】
  〈忠實的約翰〉揭穿了人類「不允許得到的、就更拼命想得到」的心理。
 
  【所謂的活著,就是讓自己個體化】
  遇到難以判斷的選擇問題,〈三根羽毛〉要說的是,先不要急著做選擇,讓自己置身於兩者的糾葛之中,坦然面對,最適合的第三個選項就會出現在眼前。
  
  【感情關係裡的陰影介入】
  〈謎題〉裡的公主出招,王子則見招拆招──
  對男性而言,女性是謎;對女性來說,男性也是謎。當兩個人因這樣的不可理解而感到焦慮、憤怒時,就會轉移到陰影的關係。
  
  【童話為人類內心世界的表露】
  透過童話故事來思考人的生存方式,我們還會看到:
  ‧個人的成長經常是死亡與重生的輪迴
  ‧所謂的人生,無論再怎樣換句話說,本來就十分駭人
  ‧沒有伴隨危險的創造,是不可能存在的
  ‧物質性過度保護的背後,往往潛藏著愛的欠缺
  ‧沒有任何武裝的好奇心,只會領人走向沉淪的道路
  ‧人心本來就是由許多的自相矛盾構築而成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騙子
  ‧人會傾向讓相反的事物相互補足彼此的欠缺,來塑造出一個整體性
  
  透過以心理學深入剖析童話的方式,讀者可以跳脫童話的幻想框架,從本書一窺人類自我實現的過程,進而思考自己的人生,包括家庭關係、對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接納自己。

名人推薦

  于玥|諮商心理師
  王浩威|台灣榮格發展小組召集人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晴晴|書適圈《母性與野性》講師
  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海苔熊|Podcaster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臉書榮格讀書會創建者、台灣沙遊治療學會永久會員
  張義平(幽樹)|諮商心理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
  鄧惠文|榮格治療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在諮商實務的現場我發現許多個案難以涵容對於父母的憤怒,作者透過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解析我們內在那些複雜的情感,讓人們透過這些故事接納與覺察,相信這本書的再版能夠為更多人帶來深刻的啟發。——諮商心理師于玥
 
  河合隼雄先生簡直是魔法師!他從童話故事窺探生命的真實,輕巧地訴說著:「那些吞噬人的力量都將化為成長的養料。」——書適圈《母性與野性》講師林晴晴
 
  這本是我的啟蒙書之一,不只可以陪你找回童年,也可以帶你一起看見內心深處的光明與黑暗面。——Podcaster 海苔熊
 
  本書依個體化歷程安排章節順序,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貼近自己生命階段的故事與榮格心理學概念,進而更認識自己。——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臉書榮格讀書會創建者,台灣沙遊治療學會永久會員
 
  童話分析不僅是揭露人類心靈素材的學問,更能直接觸碰到潛意識的豐沛情感,河合隼雄是名精熟童話的嚮導,若我們能跟隨他的步伐,絕對能從內在世界裡滿載而歸!——諮商心理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張義平(幽樹)
 
  到底是小孩喜歡『聽』童話,還是大人喜歡『說』童話呢?顯然,說的大人還未聽懂,才一再說給自己聽,因為潛意識知道再光怪陸離的童話亦不是胡說的。——諮商心理師、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蘇俊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Hayao Kawai,1928-2007)

 
  1928年生於兵庫縣。
  京都大學理學院畢,臨床心理學家。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
  自瑞士榮格學院留學歸國後,於日本建立起榮格派心理療法。

譯者簡介

林仁惠


  專職日文筆譯。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東吳大學日研所碩士。
  譯有《一眼看穿怎麼溝通》(方智)、《戰火摧毀不了的童真》(木馬文化)等書。

 
 

目錄

推薦文
前言
 
第一章 靈魂的故事
1 宿有靈魂的童話
2 潛意識的世界
3 童話的誕生
4 「心靈的比較解剖學」
 
 第二章 何謂大母神──特魯德夫人
1 無意隱瞞死亡與恐怖的現實
2 母親的溫柔與可怕
3 淪為好奇心犧牲品的女孩
4 無法否定的自然法則
5 不可窺看、不可說出口的真實
6 迫臨人生的「火焰」
 
 第三章 脫離母親的精神獨立──漢賽爾與葛麗特(糖果屋)
1 各色各樣脫離母親的方式
2 當孩子一旦看清父母的陰影
3 靈魂之「鳥」
4 「糖果屋」的孩子們
5 西洋的弒母,東洋的盲母
6 母親意象與孩子的人格
 
 第四章 懶惰孕育出創造──三個懶人
1 因為懶所以成功?!
2 潛意識的願望
3 「無用之用」的教導
4 病態的退化,創造性的退化
5 「懶惰」的另一面
 
 第五章 陰影的自覺──兩兄弟
1 真實與謊言
2 陰影──任誰都會有黑暗面
3 「二」的心理學探究
4 為了重生而死
5 另一個「我」
 
 第六章 青春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玫瑰公主(睡美人)
1 沉睡與甦醒
2 關於「變身」
3 「惡」之必要
4 命運的輕重
5 心靈成長的試煉
6 「時期」已滿
 
 第七章 騙子的作用──忠實的約翰
1 不可窺看的房間
2 「畫像妻」的誘惑
3 住在心中的騙子
4 自異界歸來
5 石化後的救贖
 
 第八章 關於父性原理──金鳥
1 父性的角色
2 缺點與弱點的有利作用
3 有價值的「選擇」
4 這到底是為何而做的「工作」?
5 自我與自性
 
 第九章 男性心中的女性──謎題
1 「謎題」的真面目
2 男性心理與阿尼瑪
3 出謎與解謎的構造
4 謎題糾纏於男女關係之中的原因
 
 第十章 女性心中的男性──鶇嘴國王
1 父親對女兒抱持的隱蔽願望
2 阿尼姆斯改變了女性
3 女性精神的祕密
4 阿尼姆斯的化身──「奧丁」
5 有價值的再婚
 
 第十一章 自我實現的人生──三根羽毛
1 在「抵達自性之路」的入口處
2 「地下世界」的遭遇
3 自我實現的三項課題
4 真實就在「第三條路」
5 所謂「活著」,就是讓自己個體化
 



  我從小就很喜歡童話。ARS 所出版的《日本兒童文庫》,收錄了各式各樣的童話集,著實讓我看得入迷。由於當時的書不多,而這些故事總是令我一讀再讀,讀到都能倒背如流了。如今想來,童話在我的人格塑造上可說有極大的影響。
 
  我傾心於歐洲童話,期待這一生能有一次機會,親眼見到那如故事中所描述的、有王子與公主登場的城堡,但卻也深知這般期待不大可能實現。然而,人生變化難以捉摸,一九六二年,我前往瑞士的榮格學院(C.G. Jung-Institut)留學,因此得以見到成為童話舞台的城堡及森林。
 
  不僅如此,榮格學院當時正盛行童話相關的研究,甚至有幸聽到榮格愛徒,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講課。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所開的課,在榮格學院相當受歡迎,我也深陷其中。閱讀童話,雖然教人感受到一股不可思議的魅力,卻很難說明它究竟好在哪裡。透過她的解析,童話的意義猶如快刀斬亂麻般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切身體會到人心的奧妙與深度。
 
  憑著對童話的熱愛,我獲得了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的肯定,取得好成績,也盡己所能地反覆閱讀日本童話,使思考更具深度。我於一九六五年自瑞士學成歸國,在童話研究上,尤其在心理學的領域裡,卻容易被視為怪人,很難不受注目。因此,我只能將所學的一點一滴地融入授課中,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
 
  就在我開始認為,該方面的研究意外獲得充分理解之際,接到了來自福音館書店的委託,希望我在雜誌《兒童館》上連載有關童話的心理學解析。於是,我從一九七五年五月起,執筆撰寫了整整一年分的連載,本書便是集結連載文章而成的。
 
  我抱持著能有更多人得以理解榮格派對於童話之想法的期望來撰寫,所以選用了眾所皆知、情節易懂的格林童話作為主要的文本素材。在此,由衷感謝矢川澄子小姐特地為我挑選出的童話重新翻譯。
 
  我的解析多半是出自瑪麗- 路薏絲.馮.法蘭茲的論點,將這般「現學現賣」的東西出書成冊,自己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話雖如此,當我在最近出刊的《飛行教室》第四十八期(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發行)中,看到受人尊敬的童話研究大家──小澤俊夫針對本書所寫的評語:「河合細細咀嚼馮‧法蘭茲的理論後所提出的內容,就像山姥(日本傳說的山中鬼婆)吞下苧麻,卻拉出錦緞一樣,非常具有刺激性。」總算鬆了一口氣。或許是因為我試著加入了與日本童話的比較,所以稍微脫離了「現學現賣」的範疇吧。
 
  童話的研究後來逐漸盛行,如今在書店架上已經可看見不少童話相關的書籍。本書自發行以來,廣受讀者支持,現在將更進一步以文庫本的形式出刊,讓更多人有機會閱讀。我認為,這是非常合時宜的作法,欣然同意出版。
 
  再者,當今的時代,對於起自家庭關係,終至自己人生的想法及接納方式,都有極大的障礙。本書透過童話來思考人的生存方式,並在某程度上,依序顯示了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在跳脫童話來思考自己人生這方面也極具意義。

  有一則非洲的故事是這樣的,故事是惡作劇之神阿南西(Anansi)從天神那裡得到的禮物,他用計謀抓到了胡蜂、蟒蛇、與花豹,作為交換,天神將故事送給了他,從此人類的世界就變得精彩,也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為什麼偏偏是令人頭痛的惡作劇之神為世界帶來了娛樂與歡笑呢?因為那些溢出常軌的「惡」才具備我們需要的那種創造性,能夠更新、能夠完善,能夠打破原先太過緊繃的束縛。
 
  這麼說來,故事就是天神的恩賜,也是我們用以抵禦苦難的法寶。
 
  童話可以說是最精粹、最原始的一種故事類型。因為具備這樣的特性,它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能穿透到不同世代與不同文化的心靈。
 
  任何人在閱讀童話時都會獲得啟發,而生病或者遇到某些困難的人也常會自動興起想要創造故事的願望。換言之,人類的心裡似乎擁有某種傾向,能夠去述說和完成各種故事。而這些故事,無疑地都具有某種共同的元素。
 
  這些元素具有「原型」的特質,一種先於個人而存在的原型經驗。這些原型就是千萬年來人類情感經驗的結晶。
 
  天神將它送給了我們,讓它補償我們有所偏失的心靈。在說與聽之間,那些最能符應我們心靈古老結構的元素被留了下來,一次又一次地喚醒說者與聽者潛意識裡頭的情感與智慧。
 
  在那裡頭,有某種偉大的事物在發生,每個爸媽肯定都從孩子的眼神裡看過吧?他們是天生的傾聽者,也會絕佳的故事創造者。但很可惜,長大之後,我們就漸漸地失去了這種能力。
 
  不少大人甚至會鄙視這些童話故事,覺得它們莫名其妙、結局荒誕、或者太過驚悚、與違背教育目的。對他們來說,故事必須經過某種人為的設計,必須符合某種倫理或教育的價值。
 
  這樣的觀點甚囂塵上,令人遺憾。因為他們低估了孩子,也低估了孩子所承繼的偉大心靈。在那裡頭,心靈遵循著對立相生的原則。如果我們只想讓孩子見到生,那麼他們未來就會逃避死。從而無法真正地與幼稚的自己道別,做到真正的獨立。
 
  如果我們只想讓孩子感受愛,那麼他們就會否認內在的恨,把它視為令人恐懼的情感,並投射給他人,從而讓自己的人格與思想變得膚淺。
 
  榮格心理學真正看見了童話的價值,理解了情感教育的目的。還請讀者不要畏懼童話裡頭那些看似「惡」的東西,不論那是在讚揚偷竊、說謊、或偷懶,它們其實都是人性重拾完整所必須,我們若不認真面對它,就得等它帶著昂貴的成本找上門。
 
  河合隼雄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榮格分析師,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其他歐美派的童話分析不同,這本書不僅析論了歐洲童話,也補充了大量的日本童話做對照。歐洲與日本的心靈同中有異,當中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圈的心靈面貌。
 
  期許有一天,我們也能有一本分析在地傳說與童話的故事集,我們也可以藉由它看見我們自己,發掘屬於我們的美好。
 
  這本書曾經深深地啟迪了我,毫無疑問地,它也會啟迪每個翻開這本書的你。現在,跟著作者一起讀故事,一起走進童話的底層,那個屬於你我的心靈世界!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鐘穎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1986
  • EISBN:978626361240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7MB

會員評鑑

3.5
6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4.5
|
2025/04/13
|
電子書
2025 0413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 冒險探索吧!愚者 Fool-Child

我一直喜歡看故事。翻閱書頁,是一種安靜卻深刻的冒險,我能坦然地觀看別人的人生、他們的內心世界,甚至在那些角色的境遇裡,照見自己。
小時候,我總以為《白雪公主》只是惡毒皇后因嫉妒而加害善良公主的故事。直到我讀了《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才明白,原來那面「魔鏡」,可能象徵著我們尚未覺察的內心意象 ~ 那些羞於對他人坦白的、真實卻被壓抑的想法。童話故事的背後,潛藏著人性的暗流與潛意識的投射,那些我們以為簡單的情節,其實都在訴說內在心靈的故事。而故事背後是潛藏著人性的暗流與潛意識的象徵。

曾經看過有人顛覆性地改寫《小紅帽》,把小紅帽描寫成一個有點壞心思、思想荒誕的女孩,而我們熟悉的「壞野狼」,竟成了她用來建立森林威望的欺負對象。這樣的詮釋讓我拍案叫絕,也讓我重新思考童話中的角色是否真的如此非黑即白。
童話故事的閱讀經驗,會因時空背景與個人角色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感觸差異。
小時候我不曾質疑小紅帽為什麼可以獨自穿越森林,因為那個年代的孩子常常是被「放養」的;但如今,若讓一個孩子單獨走在街上,大人早已焦慮萬分。故事,是時代的映照,也是心理的折射。

當初,會借閱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書名。
很早以前,我就好奇,是否有人能從心理學或象徵學的角度分析童話、神話與寓言中的角色、數字、動植物的象徵意義?但那時的我總找不到一本真正引起閱讀慾望的書。直到遇見這本,它的內容雖稍顯生硬,但也因此,收穫與啟發更為深刻。

在思考該用什麼角度書寫心得時,我向宇宙請教,抽到的塔羅牌是:【愚者 Fool-Child】。
你知道嗎?愚者是塔羅22張大牌的第0號牌,象徵旅程的開始,也象徵著無垢、好奇與自由。
這張牌的主角,是一位孩子,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還未出生的胚胎 ~ 象徵著潛能、未知與無限的可能。

有些故事,從閱讀過後就一直停留在在我們心裡的深處,未曾遺忘。
長大後的我們再度翻閱起故事,就像再次走進那始終靜靜在等待我們的深林與地下世界。而這時的我們,看待故事已無法如孩童時那般純粹。甚至也可以說,小時看著故事書,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活動的10萬個為什麼提問機,我們會問,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睡美人》裡的國王,為什麼只記得邀請仙女教母,忘記邀請第13位女巫?
為什麼《糖果屋》裡的爸爸會答應後母媽媽將孩子遺棄在森林裡,那兄妹不是他最愛的孩子嗎 … ?有太多的疑惑了。
而如果他真的愛那對兄妹,又怎麼捨得呢?
也就是這些問題,正是心理學能提供的切入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臨床心理學家,以專業心理學的角度解析這些童話,讓我們不再只能用「這就是人性」來搪塞孩子的提問,也不再只看見表面的「善與惡」。
童話,是深層潛意識的密碼,是原型與象徵的拼圖。雖然對孩子來說,心理學或許太過沉重,但我總覺得「言之有物」是一件重要的事。

而【愚者 Fool-Child】不正象徵著我們閱讀的狀態嗎?
因好奇而翻開書頁,因渴望理解而展開閱讀,每本書,都是一次次的文字與思想的冒險。
每則童話,也都是角色經歷成長、選擇與命運的冒險旅程。
我人生中許多知識與常識,是從故事、漫畫與小說中學習獲得的。
這本《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想分享給每一位 ~ 對童話故事還懷有好奇,並渴望理解那些潛藏寓意的你。


#DreamCatcher
#Alyson
#Tarot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發生都是有利於我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 #冒險 #探索 #愚者 #心理學 #童話 #故事 #河合隼雄
展開
user-img
Lv.4
4.5
|
2025/04/13
2025 0413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 冒險探索吧!愚者 Fool-Child

我一直喜歡看故事。翻閱書頁,是一種安靜卻深刻的冒險,我能坦然地觀看別人的人生、他們的內心世界,甚至在那些角色的境遇裡,照見自己。
小時候,我總以為《白雪公主》只是惡毒皇后因嫉妒而加害善良公主的故事。直到我讀了《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才明白,原來那面「魔鏡」,可能象徵著我們尚未覺察的內心意象 ~ 那些羞於對他人坦白的、真實卻被壓抑的想法。童話故事的背後,潛藏著人性的暗流與潛意識的投射,那些我們以為簡單的情節,其實都在訴說內在心靈的故事。而故事背後是潛藏著人性的暗流與潛意識的象徵。

曾經看過有人顛覆性地改寫《小紅帽》,把小紅帽描寫成一個有點壞心思、思想荒誕的女孩,而我們熟悉的「壞野狼」,竟成了她用來建立森林威望的欺負對象。這樣的詮釋讓我拍案叫絕,也讓我重新思考童話中的角色是否真的如此非黑即白。
童話故事的閱讀經驗,會因時空背景與個人角色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感觸差異。
小時候我不曾質疑小紅帽為什麼可以獨自穿越森林,因為那個年代的孩子常常是被「放養」的;但如今,若讓一個孩子單獨走在街上,大人早已焦慮萬分。故事,是時代的映照,也是心理的折射。

當初,會借閱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書名。
很早以前,我就好奇,是否有人能從心理學或象徵學的角度分析童話、神話與寓言中的角色、數字、動植物的象徵意義?但那時的我總找不到一本真正引起閱讀慾望的書。直到遇見這本,它的內容雖稍顯生硬,但也因此,收穫與啟發更為深刻。

在思考該用什麼角度書寫心得時,我向宇宙請教,抽到的塔羅牌是:【愚者 Fool-Child】。
你知道嗎?愚者是塔羅22張大牌的第0號牌,象徵旅程的開始,也象徵著無垢、好奇與自由。
這張牌的主角,是一位孩子,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還未出生的胚胎 ~ 象徵著潛能、未知與無限的可能。

有些故事,從閱讀過後就一直停留在在我們心裡的深處,未曾遺忘。
長大後的我們再度翻閱起故事,就像再次走進那始終靜靜在等待我們的深林與地下世界。而這時的我們,看待故事已無法如孩童時那般純粹。甚至也可以說,小時看著故事書,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活動的10萬個為什麼提問機,我們會問,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睡美人》裡的國王,為什麼只記得邀請仙女教母,忘記邀請第13位女巫?
為什麼《糖果屋》裡的爸爸會答應後母媽媽將孩子遺棄在森林裡,那兄妹不是他最愛的孩子嗎 … ?有太多的疑惑了。
而如果他真的愛那對兄妹,又怎麼捨得呢?
也就是這些問題,正是心理學能提供的切入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臨床心理學家,以專業心理學的角度解析這些童話,讓我們不再只能用「這就是人性」來搪塞孩子的提問,也不再只看見表面的「善與惡」。
童話,是深層潛意識的密碼,是原型與象徵的拼圖。雖然對孩子來說,心理學或許太過沉重,但我總覺得「言之有物」是一件重要的事。

而【愚者 Fool-Child】不正象徵著我們閱讀的狀態嗎?
因好奇而翻開書頁,因渴望理解而展開閱讀,每本書,都是一次次的文字與思想的冒險。
每則童話,也都是角色經歷成長、選擇與命運的冒險旅程。
我人生中許多知識與常識,是從故事、漫畫與小說中學習獲得的。
這本《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想分享給每一位 ~ 對童話故事還懷有好奇,並渴望理解那些潛藏寓意的你。


#DreamCatcher
#Alyson
#Tarot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發生都是有利於我
#《童話故事裡的心理學》 #冒險 #探索 #愚者 #心理學 #童話 #故事 #河合隼雄
展開
user-img
Lv.1
3.0
|
2024/12/23
|
電子書
童話類型繁多且雜,但能透過不同的故事及作者觀點了解各個故事投射出來的分析觀點。
榮格視角明確但閱讀上不是很容易,歸納繁雜,建議先試閱
user-img
1.5
|
2024/08/27
內容非常多的「離題了」,這本書確定是已經完稿的書?
這樣的寫作風格令人感覺浪費時間閱讀,會以為作者只是寫抒發情感的日記。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每日e書99元】嚴選暢銷電子書,天天更新、天天都有新發現!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如何運用簡易波浪理論
  • 鏡文學電子書展
  • 每日e書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