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無為的力量——細膩拆解傾聽,反思助人歷程
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暨副所長、企業講師)
近期與其他心理師同行聊到,日本連續劇和其他國家的連續劇相比,有一個特質頗為鮮明,就是對內心的刻畫十分細膩。在閱讀日本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所寫的《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一書時,這種細膩的感覺再次出現。
這本書談「傾聽」在心理治療、心理諮商中的重要性。相關背景的讀者對「傾聽」二字絕對不會陌生——在所有諮商理論、諮商技術的教科書,乃至於寫給大眾看的相關讀物中,傾聽都是不會缺席的主題。那這本書與其他類似書籍相比,亮點何在呢?
我在讀完整本書之後,印象最深刻的亮點是:作者對「靜靜傾聽」這門功夫的強調與在意。在其他討論諮商技術的書中,傾聽多半會被視為一種助人歷程中的「基底」,是助人關係中再基本不過的存在。正因為傾聽太基本了,我們往往將它視為成就後續行動——無論是同理、回應、分析還是詮釋——的基礎。
但作者在培訓助人者時,不把傾聽作為基底,而將它視為主角。他認為在靜靜傾聽時,有四件助人者「不該做」的事:(一)不該插話,來表示支持、認同。不該回應對方,來表示自己同意對方觀點。(二)不該複述、重複、總結。(三)不該明確化個案沒意識到的部分,不該指出重點。(四)就算有没聽清楚的地方,也不該提問。
乍看之下,這讓人有些困惑。在對話中表示支持、用總結來摘要個案提出的資訊、點出個案沒意識到的部分,並即時針對個案提出的資訊進行提問或澄清,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諮商技巧,為什麼在傾聽時不該這樣做呢?什麼都不做,就只是聽,這樣真的可以嗎?
是的,在作者心中理想的助人歷程中,這樣沉默不語,就只是專注傾聽的過程,會佔去會談大量時間。唯有在傾聽的「基礎建設」打穩之後,上述提到的其他技巧現身時,才會更具效力。
雖然這種傾聽心法乍看有些激進,不過在作者細膩的解釋之下,確實給了我們另一種反思助人歷程的方向。特別是在諮商前期,助人者所給予的任何回應本身,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了會談。個案很容易隨著助人者的回應、重複語句、提問,而跟著被引導——走向助人者心中覺得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個案在會談過程,自己摸索出來的,那些值得深入探究的領域。所以,在諮商前期,助人者在默默傾聽時所提供的大量留白,實則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讓個案有機會完整嘗試走過「自我組織」的過程。
作者除了提醒我們,每次你想提問時,留意你的提問是否帶著個案走去你「希望」他去的地方?同時,每次你想「發言」時,是不是因為你內心有某個聲音其實「不太認同個案現在說的話」,所以,你才想做些事情來澄清、來引導、來確認你此刻所聽見的資訊?這些確實是助人歷程中值得深思的詰問。
唯有在自主的情況下,個案才能慢慢把內心想談論的議題攤開來,像是一張完整的地圖,終於放在兩造眼前。助人者的角色或許是溫柔地加速這個過程,但不該是「主導」地圖要朝哪攤開、地圖的哪些位置應該要早點攤開等。諮商初期,我們就只是見證者、陪伴者與參與這段過程的人。當初期的基礎工作做好了,後續的介入才具有意義。
過去培訓助人者時,我們多半會強調專注傾聽、同理、不要急著給建議這些基本概念。在本書細膩拆解諮商歷程元素之後,我們才發現第一步原來這麼關鍵:光是「靜靜傾聽」這們功夫,就值得我們修煉許久。
雖然本書書名《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看似將讀者定義為醫療人員或廣義的助人者,但上述針對傾聽的討論,其實同樣適合應用在親子溝通、伴侶對話,乃至於落實在主管—員工對話的情境上。更甚者,書中也提醒,在我們每個人與自己進行「自我對話」的時刻,也可以這樣應用。我們也可藉此思考自己能否練習成為默默傾聽自己的傾聽者,不急著打斷自己、不急著提問或逼自己採取什麼行動,而就是好好聽、耐心的聽懂自己的想法。願讀者有機會透過這樣的心法,成為一位看似無為,卻更具效能的傾聽者。
台灣繁體中文版序
關於傾聽的技術——致台灣讀者
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首先我想對讓中文版得以順利付梓的諸多人士,包括了我的朋友,同時也是本書譯者的徐天樂小姐、心靈工坊出版社的本書責任編輯饒美君小姐,以及本書在日本的發行單位——筑摩書房中負責本書的各位人員們,致上誠摯的感謝之意。
在本書中,我針對了「聽人說話」這門深奧學問舉出了數個近在身邊的案例,並對其加以分析探討。無需贅言,「聽人說話」不但是心理諮商中最無重要的一項技術,也是心理諮商師一開始所最早學習的技術。以專業術語來說,我們稱之為「傾聽」。可是這種傾聽不只可被用於心理諮商之中,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可以發揮極大的效用。
為什麼我們想要受到傾聽呢?這是因為我們希望自己的心聲被人理解、情緒獲得認同。只要獲得了理解和認同,人與人的心就會連繫在一起。人一旦與他人心意相連,不安就會消失,心就會如釋重負。也就是說,我們會藉由受到傾聽來肯定自己與他人心意相連,想要因此感到安心。
所謂「傾聽」,換句話說,就是去聽對方所吐露的言語深處中「想與他人心意相連而感到安心」的這份訴求。小孩子在一天結束時讓母親聽聽自己那天的各種體驗,就會覺得放心,接著便能安然沉睡、順利成長,小孩子就會充分發揮他們與生俱來的天分。而且,懷抱煩惱的個案在獲得諮商師的認同後,會得到與他人心意相連所帶來的安心感。這麼一來,他所懷抱的不安與恐懼便會減少,接著就能得到解決煩惱的勇氣。
傾聽可以使人成長、舒緩人的孤獨與恐懼,煩惱從而獲得解決。
若是藉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可以將「『傾聽』與『受到傾聽』能夠再肯定自己與他人間的連繫,具有讓人產生安心與勇氣的力量」這一點傳達予更多讀者,我便感到萬分榮幸。
2024年二月 高橋和巳 寫於東京
譯者序
理解對方內心深處渴望被聽到、被理解的需求——傾聽治療的真義
徐天樂
臺灣讀者,大家好!我是本書的中文版譯者,徐天樂。非常高興您對本書的內容感興趣,並願意親手翻開。我想告訴您,您非常幸運,因為《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這本書,和您以往閱讀過的心理學、傾聽學書籍有很大的不同。本書一出版,便在日本心理治療的從業人員之間引起了很大的話題,很多人認為這種傾聽技術的視角是前所未有、讓人震驚。我作為一名在日本的現役心理治療師,特別想向大家推薦的理由,也就是本書的最大魅力是——高橋博士強調的傾聽治療,並非只侷限於「聽」,更要瞭解「為什麼人都有想傾訴的內心需求」,才能理解「傾聽治療與心理康復的關係」。全書的理論不模糊、也不過與抽象,可操作性高,是我個人最為推崇的理由。
身為一名心理師,我觀察到從事心理相關行業的同仁大多都是正義感強、熱愛幫助別人。比如在患者感到痛苦,請求援助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想盡很多方法安撫,提供各種建議。這些操作看似合情合理,其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甚至會阻撓與患者的互信關係,反而看不清患者問題的本質、最終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案。一般的心理面談是五十分鐘。這五十分鐘是患者自由表現的舞臺。治療者過度發言會影響患者的思路,導致本來想說的不能說,讓患者不但得不到釋放,還容易被治療者的問題和建議所誘導,被帶到完全不是本意的狀態裡。這樣非但達不到治療的目的,有時甚至會導致問題惡化,也無法建立治療者與患者的信賴關係。並且,對治療者來說,也無法獲取患者的正確的資訊、觀察到患者的真正狀態。我認為治療者要能為患者提供暢所欲言的舞臺,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仔細的觀察,留下真實的記錄才是心理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高橋博士常強調,五十分鐘的面談,前面四十分鐘屬於患者,最後十分鐘才屬於治療者。前面的40分鐘是患者暢所欲言的舞臺,治療者不能打斷、不能提問、不能總結、不能提建議。優秀的心理治療師,不是「會說」,而是「會聽」。會聽的心理師才是真正一流。我覺得這句話聽似簡單,但確立了有效的傾聽技術是心理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目前,真正理解傾聽的重要性的心理師很罕見。現行多種多樣的「心理治療法」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容易使人忽視問題本質,把焦點集中在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內心希望被聽到的需求。另外,幾乎沒有人把「會聽」與「不會聽」的治療者的區別透過案例進行對比,由此體現傾聽的重要性(但本書卻點出來了),這就是我推薦這本書的最大理由。
希望各位讀者喜歡本書並受益良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