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當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時,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心?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在注視著孩子從「我的孩子」轉變成「孩子自己」。孩子為了成為「自己」,經歷了努力、跌倒、挫折,以及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又不時回頭看等一連串的經驗。於此同時,父母用愛與關心在孩子身後守護,有時則在身邊拉他們一把,與孩子一起走過精彩充實的成長時光。如果想讓孩子從小養成自主性,親子之間的心靈交流就相當重要,因為與父母心靈相通的孩子,內心世界也會更加豐富。
為什麼父母必須理解孩子的內心?
隨著成長,孩子通常會從「依賴的人」發展成「自主的人」,他們會依照外界提供的環境,一步步往成熟階段邁進。為了踏出這一步,幼兒時期就必須經歷徹底且完整的「依賴」,將來才能體驗到真正的獨立和自主,並且不害怕獨處。
對孩子來說,排除絕對依賴的獨立和自主是不完整的。沒經歷過絕對的依賴,長大後就容易出現「假我」、不安、病態依賴、邊緣型人格、反社會人格、心理創傷,以及與「內在小孩」失去連結等各種心理上的混亂,甚至產生難以適應社會的狀況。
我在諮商室裡遇過很多個案,因為成長過程沒機會順利向他人表達情感而心理受創。他們一邊流淚一邊向我傾訴心事,是因為不了解自己而難過嗎?還是因為沒辦法向別人表達內心而感到痛苦呢?
當我們對別人訴說心事時,目的是想獲得他人的理解與安慰。那些來到諮商室的大人,如果小時候也有這種環境,長大後或許就不需要花錢請我傾聽他們的內心故事了。因此,理解孩子的內心並產生共鳴,是身為父母很重要的任務之一。
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情感的小學時期
孩子上小學後,會開始遇見同儕團體,並正式展開社會生活。在與朋友一起合作、分享興趣、培養友情、一同學習的過程中,心靈也會逐漸成長。此時若沒辦法好好理解自己的情感及內心,心理狀態就可能產生偏差。
小學時期的孩子,有時會無法理解朋友的情感及言語,或是一邊看著大人臉色,一邊又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有時一瞬間變得沉默,有時又會突然生氣。有一些孩子就算到了高年級,還是會動不動就哭鬧。
到了青春期,情況就更棘手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關起房門拒絕對話的叛逆期來臨前,就要養成跟父母交流內心情感的習慣。
尤其是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後,父母更需要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根據一些小學教師的說法,孩子在疫情那三年期間失去了社會化的機會,跟疫情前的同齡孩子比起來更不成熟,對朋友的態度及言語更容易感到混亂而不知如何應對。
例如有的孩子難以理解朋友說的話代表什麼意思,無法辨別他人是善意或不懷好意。此外,與以前的孩子比起來,疫情後的孩子對行為的認知也較為緩慢,他們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是對或錯,以及朋友是否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受傷。這些問題跟疫情前比起來變得頻繁,更因為無法理解朋友內心的想法,所以人際煩惱和衝突也多了起來。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被迫暫停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逐漸恢復,孩子終於得以重返校園,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卻是衝突跟大混亂的開始。過去三年來,孩子大部分的溝通跟人際關係的對象都是家人,一夕之間要與來自不同家庭文化的他人開始相處溝通,對孩子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一上小學就習慣線上聽課的那些孩子,面對面相處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更加困難,因為他們錯過了在師生與同儕關係中學習社會化的方法及溝通方式。
從現在起,孩子要加緊腳步學習過去不曾學過的溝通技巧──藉由體驗及經驗,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及從互動中認識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才知道如何察覺別人的內心,進而成為能夠健康地與他人交流的大人。
本書整理了如何養育出這種孩子的各種心理法則,從心理學的名詞解釋開始,告訴你如何與孩子交心、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觀察並理解孩子的內心。借助標籤理論、三角關係、察覺、哀悼、自我揭露、陳述語意、心理韌性等心理學用語,去讀取孩子的內心,並且能試著做出適當的回應。從孩子的立場來看,當父母努力想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豐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感受力、思考能力及智力。
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心理學裡有個名詞叫做「客體恆常性」,意思是即使某人物理上不在你身邊,你仍然相信他們是存在的。童年時期經歷過父母溫暖的懷抱、在情緒穩定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都是閃耀的幸運兒和繼承者。心理及情緒上的照顧,是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大的禮物,也是讓孩子在長大成人後能充滿自信的最佳遺產。
此刻一邊閱讀本書、一邊煩惱著如何為孩子提供穩定環境的你,已經是最好的父母及大人了!這表示你會努力幫孩子在這個貧脊的世界上成為踏實的人,讓他們有能力與他人溝通並建立良好的關係。我也衷心期盼孩子的世界能更加寬廣,從身為父母的你手中傳遞給孩子。
曺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