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同感受和食之美!
渡邊勝(「東京壽司和食調理專門學校」創辦人兼初任校長,現為倫敦分校代表)
「調理」一詞是由「理論、理由」的理,與「調查、調整」的調二字所構成的詞彙。也就是說在專業的料理人身上,諸多透過經驗累積所習得的技能,最終都是由確切的理論根據為基礎所構成的「科學」。
本書是由一位在敝校學習了三年和食調理的作者所撰,作者回顧自身學習時的成長過程,希望透過自己的著作能讓廣大的一般讀者,藉由本書能更精準的烹調出「真正的日本料理」。這是一本正統的「和食烹飪理論」書籍。
自從二○○三年「和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同時也在世界中興起了巨大的和食流行。而我想得以造就此風潮的最大原因,應是「和食不僅有賞心悅目的『色』,更兼具了美味與健康」。日本自古以來的飲食文化便具有「珍視大自然,在享受四季輪轉所帶來變化的同時,更不時感謝來自大地與海洋四時依旬而至的贈予」的特色。我覺得這份在日常飲食中感懷大地自然餽贈的心,在日漸重視地球環境保護與異常氣候的今日,也逐漸被世人所重視。
本校(東京壽司和食調理專門學校)在二○○六年於東京世田谷區建校,是日本首間專攻壽司與和食的註冊專門調理學校。創校至今,每年都有眾多來自世界各地,想要學習正統日本料理而前來的留學生們。
本書的作者亦為其中之一。在校學習的三年間,她是一位積極參與學習努力向學的學生,在眾多的留學生中亦是特別熱心與優秀的畢業生。我至今仍記得,在我與她的入學面試談話中,她充滿熱情的提到於本校就學的動機,「並非投身餐飲業從業成為和食料理人,而是希望將日本料理的魅力帶回自己的祖國台灣」。畢業返國後,她不僅主理了小小的料理教室,更將所學付梓成書,這無疑是作者自身巨大的理想實踐。而不僅是作者對日本料理的偏愛,還表達出她對日本文化與祖國台灣的深情厚意。
本書行文,如同她本人一般,以溫柔恬淡的筆觸將自己所學毫無保留的娓娓道來。書中以她在本校所學為基石,進一步融合了祖國台灣的食材與文化傳達給讀者。我們真誠的希望與期盼每位本書的讀者,能與她一同感受和食之美,烹調出不僅美觀美味、有益健康的和食。幸福、健康的度過每一天。
(本文由作者許邦妮翻譯)
推薦序
幸福油然而生——讀許邦妮新書《山坡上的料理小教室》
沈倩如(食物攝影師)
當邦妮提到要找我寫推薦序時,我先是疑惑。身為食物攝影師的我雖與日本食物工作者偶有接觸,對烹飪大抵停留在基本幾道。慚愧的是,外國人認為加醬油便可算中菜,我大概幾匙味噌或昆布鰹魚醬油就算日菜。但是,自從她進入日本和食的專門學校,畢業後回台灣開課,臉書上的學習分享,讓我在接日本食物攝影案時能與團隊聊日本料理一二事,也讓我進一步認識日本飲食文化,以做合宜的造型。當然,下廚亦時有。
那麼,就說我是一個活生生的「邦妮料理學習筆記」的受益者吧。
如同攝影,做菜最重要的是基礎功,掌握好原則,食材的選擇和步驟不隨便,簡單的菜也能進階到不簡單。於是,邦妮以日常和求學生活為引,用家常菜為例,詳加說明食材、烹飪原理和器具,提點新舊口味變換的技巧,傳達對飲食的思考和體驗。她同時戳破一些道聽塗說,把科學寫得流暢易懂。這樣的人寫書有責任感,令人放心。
或許你好奇,邦妮的料理好吃嗎? 其實用「好吃」形容,算膚淺了。上過她課的朋友描述:「在那兒都被當做客人好好地款待。」吃過她料理的朋友說:「邦妮細膩的心都表現在食物裡,絲毫不馬虎。」有回在她家,她隨手做幾道小菜和甜點,看似簡單,卻口味一新。其中的白玉湯圓,是我吃過最好—飽滿彈牙且柔嫩,外涼內溫,相佐的黑糖蜜則有剛剛好的濃稠度。
翻讀這本書時,發現她把這道列入,烹飪訣竅寫得清楚,以後想吃湯圓不用依賴冷凍食品了。
書裡的「輕鬆配膳心法」和「四季器物」於我格外有感。邦妮的老師說:「因為日本料理所用器具,主要目的是取悅人們,次要才是裝盛菜餚。」去年秋天入住由布院「龜之井別莊」時,曾問客室係美紀小姐,廚師如何決定用哪個食器,怎用這麼重的鐵碗裝蕎麥涼麵? 她解釋食器與別莊和料理的「相合」,先準備好用哪些碗盤,再決定每個盤子上放什麼。相對於晚餐食器的多重質材和花樣,早餐是為締造晨起清新氛圍的素雅瓷器。這番別於西方的器具哲理,解開多年來我對日本道具造型師總是先選食器的疑惑。
攝影與寫作的本質是分享,我們希望故事能透過鏡頭和文字重新呈現,讓其他人也能看到和讀到。我和邦妮十年前結緣於攝影。當時我在歐美接食物攝影案,她在台灣翻譯日本食譜書,時而分享生活與旅行攝影。本書的攝影以生活風格呈現,與文字調子契合,是國內少數內容與攝影兼優的食書。
所有食譜書的企圖都在於喚起你做菜的渴望,但這一本更在於激發你做更好。若能將邦妮打點的筆記帶入廚房,幸福理應油然而生。我打算買包白玉粉,做白玉湯圓,煮黑糖蜜,寫完這篇就去。
自序
我的廚房有一大面窗,可以看見窗外的山,與山腳下小房子的紅屋頂。下雨的日子,位於山坡上的窗外就會雨霧繚繞,安靜得就像一幅水墨畫,天晴時則可以看得很遠很遠。平時就算不出門,也可以有貼近自然的開放感。窗外的四季療癒了廚房裡的柴米油鹽,家裡的小黑貓似乎也很喜歡這扇窗,我在廚房忙時,她總會趴在我的腳邊,安靜地望向遠方,陪伴著我。這個有窗的廚房,是家裡我特別特別喜愛的地方,冬夜裡爐台上會有熱呼呼的薑茶,夏天會有自己做的消暑刨冰;清明前後,廚房的各個角落擺滿了瓶瓶罐罐,裝著各種風味的梅子糖漿。
我在廚房裡張羅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一年四季。而這個我所深愛的廚房,同時也是料理小教室,是我與學員共學的地方。
我所主理的小教室位於台北與新北交界處的半山腰,教室裡有四隻貓,不受控制、會自由地走來走去。雖然教室的地點離所謂偏遠還有點差距,但交通確實不便。很多時候導航也無法準確定位,就算定位成功也未必能找到正確的路,只能靠著識得路的人帶路前來。
然而,我很感謝所有就算不便、就算怕貓,也依舊願意遠道而來與我共學的朋友,為了回報這樣的熱忱,我花了很多時間備課。每次上課,走進廚房實做示範前,會有一個鐘頭左右的筆記時間,這段時間我會將所有操作的細節、科學的原理、料理的典故、文化背景、材料替換、器皿的搭配,進行詳細地解說。希望透過這樣以科學為基礎,且有條理的講解,可以讓大家在返家動手做時,多一份自在與自信。
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我的教學筆記。這不僅是一本分享食譜的書籍,也希望可以透過理科的分析,將烹飪這門科學的原理,透過每個章節帶入讀者的廚房裡。
我在四十三歲那一年,因緣際會隨著另一半回到他的故鄉—東京。在東京生活的那段時間裡,我選擇了重返校園,念了兩年的和食料理專門學校。當初會在日本多如繁星的調理學校中,選擇這一所,是因為這是全世界唯一專門教授日本料理的學校。拿到調理師執照後,我選擇留在學校,繼續再上一年高度調理研究科。
更更之前,我除了是負責家中伙食的專職家庭主婦以外,同時也是從業十多年的日文翻譯,拿手的領域是食譜。而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則是在東區的日本料理店工作了六、七年,基於前半生的這些經歷,讓我與「料理」這件事有了深刻的緣分。
同樣是下廚,就學前後最大的差異,在「憑經驗」這件事。素人時期的經驗累積,比較像是「憑感覺」,成功了也說不出來準確的答案,失敗了也找不到原因;接受專業訓練之後,透過有系統的學習,讓這些原本需要手把手傳授,時間累積的經驗,轉化成有憑有據、有系統的科學原理。從似懂非懂,變成可以確實掌握。
料理是最貼近生活的科學,或許正因為它太貼近生活,所以很少被深入探究。但是所有的結果都必然會有其成因,我想做的教學,除了分享美好食物本身帶給人的歡愉外,更希望可以揭開那層長年以「需要經驗」為名的面紗,讓烹飪變成一件更容易精準掌握的事。
在日本學習的三年,有甘有苦。特別是最後一年遇到了疫情肆虐,另一半也因為臨時異動回到台灣,長達整整一年分隔兩地的遠距,一個人面對學業的壓力,面對疫情的惶恐,讓我沒有一刻不想逃離學業返回故鄉。
剛進學校的頭幾個月,也曾經因為遲遲無法學會術科考試的指定科目,假日一整天的練習,讓我手腕痛到舉不起來,身心俱疲、沮喪的坐在廚房角落,不甘心的嚎啕大哭,但是看著隨時間累積,而一點一點進步的自己,不僅取得了技能,也度過了充實愉快的三年。
旅日期間,我住在東京田園都市線上,靠近一個叫做「三軒茶屋」的地方,近世田谷線的「松蔭神社」小站。這一帶很適合生活,除了圖書館、百貨,各式各樣的飲食店以外,還有很多迷人的小店。隨處都有的好吃麵包店、甜點店,日常所需除了各種取向的超市以外,還有超便宜的「八百屋」(やおや,即蔬果店),每天放學回家時散步到八百屋,看看有什麼食材,買點水果蔬菜、剛出爐的麵包,就是我與同學小伙伴冰冰一天裡面最放鬆的時刻。
就學的三年裡,除了學業以外,還非常充分利用了家裡附近的圖書館系統,借閱了很多與烹飪有關的書,省下了一筆非常非常可觀的購書金額(摀嘴偷笑)。
四季的蔬菜水果,當季的山珍海味,舉凡沒看過、沒吃過的,力所能及之處、統統盡可能地嘗試了一遍。與小伙伴四處探店,吃了不少好東西,用自己的五感去驗證所謂的人氣名店,到底好在哪裡。這些與飲食有關的探索,對我日後的工作起了極大的幫助。
而每日放學從學校散步回家,那條約三公里的上坡路,讓我本來差不多要生鏽的四十三歲身體,有了極好的持續運動的機會。乃至術科實習時,動輒得在學校廚房待上半天,有時朝九晚五的密集實習,也讓我赴日前需要穿鐵衣減緩腰痛的身體有了絕佳的鍛鍊。
人過中年可以有機會在異地求學,是一件非常有福的事,我也會在本書穿插寫寫求學的生活,將這段生命裡極珍貴的時光與大家分享。希望這本書可以給大家在烹飪這件事上,帶來一些新的看法與觀點,更希望大家會喜歡。
本文的最後我想借用篇幅,感謝我的媽媽與另一半,因為他們的幫助與支持,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順利完成學業。還有這三年與我朝夕相處,陪伴我度過、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艱難最後一年的好學伴—冰冰與小胖,祝福遠方的他們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