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為嚴昊博士的口試委員,在相隔數月後收到其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書稿,倍感欣喜。歷史治學講究「左圖右史」,還記得口試之時,嚴博士在論文中列入大量手繪圖表,不但鮮明地呈現出歷次事件的經緯,對於史籍中一些可能存在的訛誤也有校讎之裨益。其書稿又補充了一些論文未收入的細節材料,豐富了其研究課題。
對於匈奴、丁零等族群問題,中外學者已有廣泛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對於這些族群的入塞後裔,學界卻存在關注不足之處。入塞匈奴的研究往往止於十六國,對丁零的探討則集中於其塞外族群。在匈奴諸國滅亡後,匈奴餘部避入山、陝山中,與其他族群融合形成了稽胡,直到隋唐之時,此族仍有活動。一部分丁零從中亞啓程,跋涉千里入居中原,最後定居於太行山區。在十六國末丁零甚至躍馬黃河,建立了曇花一現的翟魏政權。雖然近世以來不乏學者研究這段歷史,但論述多散見各家文中,相關問題點到即止,難稱系統性研究。
不得不說該書為嚴博士在搜集傳統史料及近現代考古資料後,作出的系統整理與總結之作,對此前學者未深入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觀點。比如稽胡中鮮卑的融入問題,嚴博士從胡部首領的姓名入手,提出鮮卑某些部落與入塞匈奴融合,進而發展為稽胡的可能性。雖非鐵證如山,但可自圓其說,成一家之言。其利用圖表研究的方法,也校正了《魏書》等史籍可能存在的訛誤之處。在撰寫過程中,其較為重視使用墓誌、造像記等考古金石資料,書中收入的〈劉細利造像記〉、〈郝伏顛墓誌〉等資料雖然出土已有時日,但未被以往學者重視。嚴博士卻發現其中存在對於稽胡研究頗有助益的文字資料,以之探討稽胡族群信仰轉變、心理認同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嚴博士為了尋訪當地可能存在的相關史蹟,搜集民間傳說,親赴太行山區、黃土高原、呂梁山區考察,取得了一些有利研究的口碑史料,也自我修正了一些觀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為撰寫《史記》曾走遍大江南北,有時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理解同情古人之所作所為。這種實地調查之治學方法無疑是當代學人不能忽視的。
當然由於本書涉及族群較多,時間線較長,故其中一些論述未免武斷,是否成立存在值得商榷之處,一些觀點也期待將來或有考古發現能予以支持。不過總體來說,本書對稽胡與入塞丁零作出了全面性論述,堪稱目前該課題研究的總結性著作,具備一定的學術價值。不管嚴博士將來如何發展,在此預祝其更上一層樓。
推薦序二
劉學銚/中國邊政協會秘書長
自西元304年南匈奴劉淵建立漢魏式政權「漢」後,北方諸胡族紛紛建立政權,中國北方進入諸胡列國時代,也就是一般史書所說的「五胡十六國」或「五胡亂華」。其實當時建立政權者,不止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另有丁零、盧水胡等,所以稱五胡並不合適;至於說「亂華」,更是不妥,試問自古以來可曾有一律法規定黃河流域只能由華夏之族建元立號,如有非華夏之族命王稱帝,則斥之為「亂華」?因此「五胡亂華」之詞絕不可取,稱之為諸胡列國較為妥適。
北方諸胡列國最後為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所統一,也有許多胡族融入鮮卑之中,再隨鮮卑融入廣義的漢人之中。這是眾所周知的歷史,如元稹為鮮卑族裔,劉禹錫是匈奴族裔,但是仍有一些胡族遁入秦、晉山區伺機而動。這一部分歷來史傳鮮少提到,而這些山居胡族卻對中古時期的社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在既有的歷史著作中,卻少見這一方面的論著,造成史學上的一個缺口。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嚴昊專攻中古時期山居民族活動歷史,正好填補了史學上的空白。所謂山居民族以丁零、稽胡為主,丁零歷史悠久,史傳稱西漢蘇武曾被匈奴放逐北海牧羊,其羊又被丁零所盜,可見丁零一族源遠流長,其分佈地域極為廣袤,自貝加爾湖(北海)周邊,西至鹹海以東均有丁零之族游牧其間,之後南下大漠南北,更有進入華北地區者。丁零或稱敕勒,北朝以其俗乘高輪車,多稱之為高車,南朝則稱之為丁零,一度在今新疆建有高車汗國。至於稽胡,其族源極為複雜,形成於北朝後期,多分佈於秦晉山區,遂成為中古時期之山居民族,為中古時期社會造成一定程度之影響。以往史傳對此往往未多著墨,或雖曾提及,但僅三言兩語輕輕帶過,對山居民族之來龍去脈仍然無法明瞭。
嚴昊以〈中古時期華北的山居族群:以丁零、稽胡為例〉作為其博士論文,並經中央研究院張廣達院士等五位知名教授口試通過,可見此論文確具相當學術水準。筆者忝為口試委員,對論文曾詳加閱讀,並提出若干意見,對全書有頗為深入瞭解,此書有以下幾項特色:
一、對中古時期山居民族的源流及分佈作了清晰的敘述。丁零分佈地域廣袤,其進入中原為時頗早,其中一支高車與拓跋魏屢有接觸,《敕勒歌》一曲即是歌詠敕勒人駐牧地區之風光。敕勒乃丁零之一支,此一《敕勒歌》傳唱千年。至於稽胡,其族源複雜,但嚴昊於著作中詳加剖析,按稽胡又稱步落稽或山胡,自諸胡列國匈奴漢趙、羯族石氏之後趙滅亡後,稽胡即出現於秦、晉一帶,至隋、唐之數百年間,諸史傳均零星提到稽胡,但均未能作較詳細之敘述,嚴昊之書對此一部分有極詳盡之析論,頗為難得。
二、丁零、稽胡也均有嘗試建立政權(王朝),其與中原王朝之關係,時服時叛。丁零一支翟氏曾建有國祚短暫之「魏」政權,嚴著對此等情況有深入之敘述及分析,並附以地圖,使讀者有一目瞭然之感。
三、中原王朝如何治理境內丁零、稽胡,歷來史傳雖有記載,卻極為零碎,難窺真貌。嚴著對此作了系統化之整理,加以分門別類,如置之以鎮州、徵之以賦役、行之以教化、誘之以官爵等(詳見該書第四章),讀之秩序井然。
四、該書詳細論述了入塞丁零、稽胡與中原漢人融合的情形。不過該書使用「漢化」一詞並不十分妥適,因為「漢人」並不是單一血緣之民族,最早期之漢人(應指兩漢時期)已包含了華夏系、東夷系、百越系及荊吳系四大族群。之後由於各民族之接觸(包括武力衝突及和平交流),使漢人的內涵隨時代演進而不斷擴大,如兩漢時有不少匈奴降於漢,當然也有不少漢人降於匈奴,因此稱之為相互融合較為合適,稱「漢化」總帶有大漢族主義之嫌。然該書對丁零、稽胡與中原漢人之融合有頗詳細的敘述,也為此書的一個亮點。
五、此書最難能可貴之處時嚴昊在寫作過程中曾親赴山西、陝西中古時期丁零、稽胡之聚居地區實地考察並訪問耆老,探詢古老傳說,這是一般歷史論著者所辦不到的。因為要去這些偏遠縣鄉調研,除了主觀的身體因素、經濟因素外,還有客觀的政治因素,嚴昊能克服這些主客觀因素,使本書更具可信度。
由於以上五種原因,嚴昊在該書即將出版時請我為之作序,乃樂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