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鎌倉深度慢旅,悠遊古今湘南
曾經寫過東京、北陸、四國等地深度旅遊書的Aska老師,這次要出版一本介紹鎌倉的書,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感到非常喜悅,因為那裡確實是一個很適合由他介紹的地方。
對於在東京長大的我來說,鎌倉是一個既近又遠的城鎮,坐電車不到一小時就可以到達。但要真正了解這個擁有約一千年歷史的城鎮,並不容易。我雖然曾幾次去看過鎌倉大佛和鶴岡八幡宮,但是無法解釋它們有什麼典故,我想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是這樣。
Aska老師的旅遊書兼具實用書和研究書的長處,這本鎌倉也是。首先詳細介紹鎌倉周邊的概況,包括地理、節慶、特產、交通、住宿,還有安排針對親子、體力充沛的人、藝術和歷史愛好者等的推薦路線。
接下來是對各個景點的解說。Aska老師的講述很親切,且充滿臨場感,談到歷史的部分,讓人感覺彷彿在讀歷史小說一樣,例如提及「壇之浦之戰」中的「平家全軍覆沒、血染汪洋,鮮紅的平家大旗漂浮在瀨戶內海上,如同秋天的楓葉」等。書中還包含許多關於食物的知識,例如談到けんちん汁,我吃過這個料理很多次,但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據說來自於鎌倉的建長寺。
另外,隨處都引用了以鎌倉為背景的小說、電影、動畫和漫畫,例如《門》、《鎌倉殿的13人》、《鎌倉物語》、《海街日記》等,這些都有助於讀者更容易理解這個地方的同時,也會激發對這些作品的興趣。在談及「鏑木清方紀念美術館」、「博古堂」、「葉祥明美術館」等地方,還解說藝術作品。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精彩的旅遊指南,還是一本引領讀者認識日本文學和藝術的書籍。
正如Aska老師所言,鎌倉是由武士創建的城市,崇尚質實剛健的武士精神,散發的氛圍與京都有所不同。我們帶著這本書,一起踏上時空旅行吧!
大洞敦史DAIDO Atsushi
作家、翻譯家。1984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2012年移居台灣台南市,蕎麥麵餐廳「洞蕎麥」經營5年後,設立「鶴恩翻譯社」。著書有《遊步臺南》(繁體書,皇冠文化)、《臺灣環島―南風のスケッチ》,日譯書《フォルモサに吹く風》(福爾摩沙三族記)、《君の心に刻んだ名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台湾 和製マジョリカタイルの記憶》(台湾老花磚的建築記憶)等。
作者序
鎌倉,深度休日提案
睽違4年半,2023年我再次回到鎌倉。
折騰將近3年的疫情已然遠離,日本各觀光景點又恢復以往的生氣,古都鎌倉更是遊人如織,午後我在友人的帶領下前往長谷。9月中旬節氣明明已近秋分,鎌倉依然暑溽如夏,這趟商務出差從近畿大移動到關東,連日來馬不停蹄地拜訪、會議、見學、商談、口譯,身體已略感疲憊,加上先前已多次來過「高德院」,甚至連五十年一度的整修也遇過,舊地重遊,原本並未抱著太大期待。
當我順著石坂路走入境內,經過手水舍後一個左轉,鎌倉大佛倏然出現在遠處前方,那一刻內心的怦然悸動至今依然難忘。我走近凝視大佛平靜安祥的面容,一股熟悉與感動油然而生,清新的空氣飄散著淡淡線香的味道,我腦海中對於鎌倉種種的美好回憶,瞬間都回來了。
我與大佛、或可說與鎌倉結識甚早,二十幾年前跟著旅行團,在導遊的帶領下就曾短暫停留鎌倉並參觀高德寺。2005年第一次規劃東京自助旅行,短短五天行程,特別空出一天,搭乘橫須賀線前往鎌倉一日遊,深秋的圓覺寺楓紅似火、鶴岡八幡宮香火鼎盛、小町通妙趣橫生,讓我印象極好,自此只要是安排關東的旅遊行程,我都會抽一天遠離都心、來到這靠海的小城市,每次一抵達,總是有「我回來了」的親切感。
2016年起,工作上和江之電開始展開密切合作,有了這個好因緣,我來鎌倉的次數持續增加,無論寒暑晴雨,都曾留下足跡。對我來說,鎌倉或許稱不上是一見鍾情,但無疑我已深深喜歡上這裡,每當有朋友問我東京自由行可以去什麼地方,我總是推薦一定要到鎌倉走走,感受古都的迷人風情。
不過造訪次數雖多,讓我有些汗顏的是,過往前來鎌倉旅遊,大多以前往知名景點為滿足,缺少沿途中的停步思索,錯過不少鎌倉累積數百年的文史脈絡。也由於距離東京甚近,交通便利、可及性太高,有些人難免有近廟欺神的心態,認為鎌倉太大眾化、灌籃高手平交道就像菜市場一樣,不似某某秘境那般高尚,少了可以逢人炫耀的旅遊事蹟。
其實這都過於小看鎌倉了。
鎌倉面積雖然不大,但令人驚訝的是,城市的歷史紋理極為豐富,可以在一日之內穿梭在平安末期的神社、鎌倉時代的禪宗佛寺與幕府舊跡,轉進像是迷宮的蜿蜒小路,能感受昭和時代文豪川端康成生活的足跡,跳上明治年間開業的百年江之電,沒多久就能看到蔚藍大海。來到鎌倉,一天之內彷彿可以穿越好幾個不同的時空,放眼日本,大概很難找到第二個像鎌倉這樣的地方,如此深邃動人。
在出版社的提議下,原本打算在2019年就寫一本以鎌倉為題的書,不過先有《去東京自助旅行》一書插隊,之後又被世紀瘟疫攪局,嚴重打亂了生活秩序,出國成了奢望,這個計畫轉眼就延宕了五年,如今總算有機會實現。
然而我在書寫鎌倉的同時,越是發現自身知識的淺薄,這時才猛然驚覺,過往多流於走馬看花,沒有好好領受史蹟散發的韻味,心想當時要是多做點功課、早點得知這些故事就好了,隱藏在神社佛閣之間的歷史幽光,才是鎌倉最動人的篇章啊!正巧2022年NHK播出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三谷幸喜卓越的劇本,引領著我入門了解八百多年前那段源賴朝創建鎌倉幕府的歷史,我認真地做筆記,搭配廣泛閱讀史料與相關文學著作,才逐漸理出寫作的頭緒。
這是一本以旅遊為出發點的書,融合著自身多次到訪經驗。書中提到許多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典故和歷史,不過我未受過專業的史學訓練,與鎌倉有關的歷史研究又是如此浩瀚,加上語言的隔閡,想要詮釋或許有些不自量力,但我仍試圖將其與景點結合,希望讓讀者能從中感受鎌倉作為觀光城市之外的內涵及魅力,越發喜歡這個地方。
這次能夠成書,首先要感謝創意市集出版社,我的責任編輯李素卿小姐,她鍥而不捨的提議,才讓這本書有問世的機會。更要感謝我的日本友人岡林涉先生,我們因江之電的合作案相識,由於年紀接近、興趣相仿,認識之後很快就成為好朋友。岡林先生學識涵養豐富,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攝影家,在鎌倉土生土長,非常熟悉當地的歷史人文。疫情後的2023年9月,我再次回到鎌倉,頂著三十度的艷陽,岡林先生連續幾天帶領我進行一趟無比深入的鎌倉巡禮,同時拜訪寺院店家,商請同意取材。實際動筆之後,每當我遇到有不解的疑惑,他也總是耐心地回覆說明,友情提供的照片,無一不精彩動人,為本書增色許多,可以說要是沒有岡林先生的鼎力相助,這本書將無法如此順利付梓出版。
同時我也要感謝建長寺、長谷寺、圓覺寺同意取材刊載,鎌倉市觀光協會、藤澤市觀光協會提供照片,以及葉祥明美術館、鎌倉彫資料館、石渡源三郎商店、THE CIRCUS KMAKURA,在我前往參觀取材時,善意客氣的接待,在此一併致謝。
鎌倉是我的第五本書。每本書的撰寫出版,獲益最多的其實是自己,從第一本四國初探幕末明治歷史,接下來寫北陸開始涉略戰國風雲,著筆東京時認識承平的江戶,這次寫到鎌倉,則補足平安末期到鎌倉幕府的這段空白,每次的書寫,都讓我逐步建構起對日本史更全面的認識,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收穫與成長。
身為一個業餘作家,很慶幸持續有寫書出版的機會,每天在工作之餘,再擠出四、五個小時伏案書寫、閱讀資料,固然不算輕鬆的差事,但興之所至,倒也不覺得辛苦,而且思緒屢屢不住神遊鎌倉,是最真誠的懷想。
我想起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裡的小泉今日子,為了尋找未來離開職場的老後歸宿,毅然決然在御靈神社前買下房子,在鎌倉開啟一段新的人生。雖是虛構的故事,但能在山海環繞的小鎮生活,讓人感到無比羨慕,我也不禁暗自遐想自己未來在鎌倉長住生活的樣子,期待著哪一天終會實現。
A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