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不再被憂慮綁架,開創幸福無憂人生
一九○九年,我是紐約市最不快樂的少年郎之一。當時我兜售卡車謀生,但根本不懂卡車為什麼能在路上跑,這還不打緊,更糟的是我一點都不想搞清楚。我討厭這份工作,也痛恨自己蝸居的簡陋住處──坐落在西五十六街的廉價小屋,沒幾樣家具,蟑螂倒是多得很。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我將一疊領帶掛在牆上,到了早上想拿出其中一條來戴,卻順勢抽出一支蟑螂大軍四下亂竄。我也討厭那些便宜又骯髒的餐館,那些破爛小吃店很可能也是蟑螂窩。
每晚,我都帶著源自失望、憂慮、苦澀的惱人頭痛,回到孤零零的小屋。我滿心怨懟,因為大學期間孕育的美夢竟淪為噩夢。這就是我的人生嗎?這就是我心心念念想追求的遠大冒險事業嗎?難道我的人生意義就只剩這樣?做一份連自己都看不起的工作、住在蟑螂窩,三餐飯菜讓人倒足胃口,未來一點希望也沒有?……我在大學時期想望的未來,是悠哉讀幾本書,然後寫幾本自己夢寐以求的大作。
我知道,如果我拋開這份討厭的工作,其實一點損失也沒有,反而會獲得更多。我無心賺大錢,但很想過得多采多姿。簡單來說,我已經來到人生轉捩點,正如多數年輕人開展人生之際,總會來到必須做出關鍵抉擇的十字路口。所以,我做出我的決定,從此改變我的未來,讓自己往後的人生快樂、受益匪淺,遠超出我最不切實際的美好想像。
我的決定如下:丟掉這份我恨之入骨的工作。既然我曾經在密蘇里州沃倫斯堡的州立師範學院(State Teachers College)念了四年講師課程,我決定到夜校傳授成人課程謀生,這樣白天我就有閒暇讀書、準備講課內容,還能寫寫小說和短篇故事。我想要「生來為寫,寫以為生」。
但我應該在成人夜校開什麼主題的課程?我回顧並評估自己大學時代的訓練,發現對我來說,能應用在商界與人生的公眾演說相關培訓與經驗,較具實用價值,也遠超過我在校四年所學總和。這是因為,這方面的訓練一掃我的羞怯和自卑,讓我有勇氣與把握和他人打交道;同時也讓我清楚看到,當一個人挺身而出表達觀點,更能彰顯他的領袖風範。
我同時向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申請職位,希望可以在夜校教授公眾演說。不過這兩所大學一致認為,沒有我提供協助也應付得來。
當時我很失望,現在反倒慶幸它們拒絕我。因為我後來在基督教青年會(YMGA)展開我的教書生涯,而且還得盡快繳出具體的教學成績單。這真是一大艱鉅挑戰!成人學員圖的是一張學校文憑和社會名望,根本就不想來上我的課,他們之所以願意上門只有一個理由──解決切身的煩惱。他們都想練就在商務會議上起身講幾句話的工夫,而不是一被點名就嚇得腿軟。業務員想要現學現賣登門拜訪難纏客戶的能力,不必再將整條街走三遍才能鼓足勇氣。他們都想展現泰然自若、自信十足的模樣,在事業上出人頭地,多賺點錢養家。由於這些學員採取分期付款繳納學費,一旦覺得毫無所獲,就會乾脆止付;我則是靠利潤分成,而非拿基本薪資,若想混口飯吃就得腳踏實地一點。
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教學,但我明白,這是一場彌足珍貴的實戰訓練:我必須激勵我的學員、協助他們解決問題、設法讓每一期課程都激動到振奮人心──這樣他們才會願意繼續花錢上課。
這真是一項興奮又刺激的任務,我真的愛死它了。這些學員培養自信、升官加爵、調薪加給的速度之快,讓我震驚得目瞪口呆。這幾班學員的成功表現,遠遠超乎我最樂觀的期待。我開完三班後,原本拒絕支付我每晚五美元底薪的基督教青年會,大筆一揮,居然在一定比率的基礎上,另外支付我每晚三十美元。一開始我只開辦公眾演說課,但幾年後我觀察到,這些成年學員也需要培養贏得朋友、影響他人的能力。我遍尋不著一本合用的人際關係教科書,於是自己動筆。這本書並非依循尋常方式寫作,發想、演化的基礎全是來自這些成年學員的豐富經驗。我題名這本書為《卡內基教你跟誰都能做朋友》(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野人文化出版)。
由於我原先只是將這本書當作教科書,方便在成人學員的班級講課;加上更早之前我就出版過四本乏人問津的書籍,所以我沒料到這本竟會一炮而紅。當今所有讓人跌破眼鏡的作者之中,我或許算是其中之一。
好幾年就這樣過去了,我又觀察到成年人的另一項大問題,那就是憂慮。我的學員多數是商界人士,從高階主管、業務員、工程師到會計師都有:橫跨各個商務和專業領域,所有人都是各有各的麻煩!除此之外,我們班上還有身兼商界強人與家庭主婦的女學員,她們一樣有自己的煩惱。顯然我需要一本探討如何克服煩憂的教科書,所以我又再次到處獵書。
我走進紐約市第五大道和四十二街交叉口那座宏偉壯觀的公共圖書館,出乎意料地發現,在這座圖書館中,書名涵蓋「憂慮」的作品僅二十二本;也有點啼笑皆非地發現,書名涵蓋「蟲」的作品竟然有一百八十九本,幾乎是「憂慮」的九倍!真是讓人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是不是?「憂慮」是人類面對的重大課題之一,你理當會認為,每一所中學、大學都會開辦所謂「如何擺脫憂慮」的課程,不是嗎?但是,就算地球上真的有任何一家大學開辦這種課程,我也從未耳聞。難怪美國心理學權威大衛.西伯里(David Seabury)在他的著作《與焦慮共處》(How to Worry Successfully)中這麼寫:「我們幾乎完全沒有做好應付壓力的準備,就這麼長大成人了,好似書呆子硬被推上舞台跳一曲芭蕾舞。」
結果如何?醫院裡一半以上的病床都被各種神經、情緒出狀況的患者占據。
紐約公共圖書館架上二十二本探究「憂慮」的藏書我全都瀏覽過一遍,此外,我也買下所有坊間找得到的相關書籍,卻依舊無法找出一本適合當作教材的作品。所以我再度決定自己動手寫。
七年前,我就開始準備動筆寫這本書。我遍覽古今賢哲談論憂慮的相關書籍,拜讀幾百本人物傳記,範圍從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孔子到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等人;而我也採訪各行各業的多位菁英,這些人包括:
美國拳王傑克.鄧普西(Jack Dempsey)
二戰時代美國五星上將歐馬爾.布萊利(General Omar Bradley)
二戰時代美國四星將軍馬克.克拉克(General Mark Clark)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
美國前第一夫人艾蓮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
美國專欄作家桃樂絲.迪克斯(Dorothy Dix)
但這些都還只是起頭階段的工作。
我也進行了許多遠比採訪和閱讀更重要的前置工作。我為一家研究如何克服憂慮的實驗室工作五年,主要是直接在成人課堂上進行實驗。據我所知,我們這類實驗創舉堪稱全球第一、舉世無雙。我們的實驗如此進行:提供學員一套停止憂慮的法則,要求他們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然後回到課堂與其他學員分享自身的收穫;同時,也請他們回報過去派上用場的技巧。
結果是,我集結眾人經驗,據此推定自己聽過「我如何戰勝憂慮」這道話題的次數,遠多於全世界任何人;此外,我讀過訴說「我如何戰勝憂慮」的信件、聽過全球各地培訓班票選得獎「我如何戰勝憂慮」的談話,總共不下幾百份。因此,這本書不是我在象牙塔裡自己幻想出來的產物,也不是關於如何停止憂慮的學術布道書;反之,我試圖寫出一本節奏明快、鞭辟入裡、資料詳實的報告,分享幾千名成人有效克服憂慮的心法。有一點毫無疑問:這本書是實用寶典。
法國哲學家保羅.梵樂希(Paul Valéry)曾說:「科學,是成功配方的集合體。」這句話道盡這本書的本質:集結各種擺脫焦慮生活、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配方集合體。然而,容我提醒在先:你不會在書中讀到任何新意,但可以找到許多尚未普遍應用的做法。就此而言,你我其實無須他人傳授任何新知識,因為我們都學得夠多,足以過著完美理想的生活。我們都讀過所有的黃金法則與耶穌講道的《登山寶訓》(Sermon on the Mount),但我們的問題不在於無知,而是無所作為。因此,本書的宗旨就是加以陳述、闡釋、梳理、改良並發揚古老且基本的真理,敦促你採取行動,將之應用於生活。
你買下這本書不是為了拆解寫作架構,而是想要尋求行動心法。沒問題,那我們就即知即行。務請先閱讀本書的第一部與第二部,要是讀完後依然沒有感受到重獲嶄新力量與靈感,讓你足以停止憂慮、享受人生,那就馬上丟掉這本書吧,因為它對你毫無用處。
戴爾.卡內基,一九四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