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經典新裝版)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0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經典新裝版) (電子書)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 定價:520特價:411
  • 特價再79折:324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31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杜拉克奠定「管理教父」地位之經典鉅作
  因為有杜拉克,才有現代管理學!
  本書涵括「管理」的一切,觀念歷久彌新,也是杜拉克最重視的管理學著作。
  無論你想從基礎學起,或是重新思索管理的意義,這都是你必讀必備的一本!
 
  這本書,正是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杜拉克,最重視的一本管理學著作。書中論及「管理企業」、「管理經理人和員工」;同時也談到「管理的結構」與「制定決策」。一方面探討管理的本質,如管理者的角色、職務和所面對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從人的角度來看管理者,探討擁有管理職位的管理者需具備哪些特質、如何發展管理能力,以及他們的責任和價值,最後探討到「組織的精神」。
 
  想要完整了解管理的奧義,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者,都應該從中一窺究竟。
 
  學管理,就從這本開始!
  完整認識企業管理的劃時代之作──
  ★第一部以全觀點看待管理的著作
  ★長銷數十年,精要概念隨時適用
  ★提出「目標管理」概念,影響當代與未來企業方針
  ★時刻提醒管理者必備思維:企業的目的在「創造顧客」;企業的功能在「行銷」和「創新」
 
經典推薦
 
  Miula(M觀點創辦人)
  方素惠(EMBA雜誌總編輯)
  胡忠信(政治評論家、歷史學者)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郭水義(中華電信總經理)
  詹文明(杜拉克管理學家)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詹益鑑(UC Berkeley 訪問學者 & AppWorks聯合創辦人)
 
推薦書評
 
  這本書是杜拉克一生管理觀念的精華,非常適合任何想要完整理解與學習管理這門學問的人,作為一輩子持續閱讀的材料。──Miula(M觀點創辦人)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企業管理的教戰守則,也是終身學習的人文對話錄。──胡忠信(政治評論家、歷史學者)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可稱為歷久彌新的一本鉅著。……它對於今天我們所認識的「管理」和「管理學」產生奠基性的影響。──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在強調「假如你只讀一本管理書,那麼就該讀這本」。──詹文明(杜拉克管理學家)
 
  如果你喜歡甚至熱愛思考各種情境和問題的本質、原則和原因,或許現在也正是時候讀一讀杜拉克。──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1909 年出生於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畢業,曾擔任報社記者、大學教授、管理顧問,2002年獲美國總統頒發最高公民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畢生著作超過40本,包括《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等書,發行遍及全球130多個國家,涵蓋管理、經濟、政治及社會學等各方面。
 
  他是第一位深入探討「管理」的學者,更是首位提出「目標管理」、「顧客導向」、「知識工作者」、「後資本主義社會」等原創概念的人,其前瞻性的觀察與洞見影響無數人,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英特爾總裁葛洛夫(Andrew Grove)說:「杜拉克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明燈,他的著作讓我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

  美國《商業週刊》稱讚他為「當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師」。
 
  美國《華爾街日報》亦稱之為「企業管理的導師」。
 
譯者簡介
 
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譯作包括《數位革命》、《目標》、《複雜》、《從A到A+》、《基業長青》、《毒舌頭與夢想家》、《數學高手特訓班》、《最後一個甜甜圈不要拿》、《當我們變成一堆數字》、《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及合譯《科技頑童沃茲尼克》;並曾採訪整理《棋局雙贏──苗豐強的全球化策略》,以及參與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西瓜大王陳文郁》、《趨勢科技張明正》劇本編寫。 
 

目錄

彼得.杜拉克自序  全面探討管理學的第一本著作
 
概 論 管理的本質
1 管理階層的角色
2 管理階層的職務
3 管理階層面臨的挑戰
 
第一篇 管理企業
4 施樂百百貨公司的故事
5 企業是什麼?
6 我們的事業究竟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
7 企業的目標
8 今天的決策,是為了明天的成果
9 生產的原則
 
第二篇 對經理人的管理
10 福特的故事
11 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
12 經理人必須管理
13 組織的精神
14 執行長與董事會
15 主管培育
 
第三篇 管理的結構
16 企業需要哪一種結構?
17 建立管理結構
18 小型、大型和成長的企業
 
第四篇 員工和工作的管理
19 IBM的故事
20 雇用整個人
21 人力資源管理破產了嗎?
22 創造巔峰績效的組織
23 激勵員工創造最佳績效
24 經濟層面
25 督導人員
26 專業人員
 
第五篇 經理人的意涵
27 經理人與其工作
28 做決策
29 未來的經理人
 
結語 管理階層的責任
 

自序
 
全面探討管理學的第一本著作
 
  本書於一九五四年首度面世之前,已經有少數人撰寫並出版過企管書籍。我自己就在一九四六年出版了第一部管理著作《企業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New York: John Day)。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的《高階主管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則更早幾年,在一九三八年問世。
 
   傅蕾特(Mary Parker Follett)在一九二○年代和一九三○年代初期完成了許多篇管理論文,並於一九四一年結集出版,書名是《動態管理》(Dynam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出生於澳洲的哈佛大學教授梅育(Elton Mayo)分別在一九三三年和一九四五年出版了兩本關於工作和員工的短篇論述:《工業文明中人的問題》(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New York: Macmillan),以及《工業文明中的社會問題》(The Social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費堯(Henry Fayol)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Industrial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London, England: Pitman)首先於一九一六年在巴黎出版,英文譯本則在一九三○年於倫敦面世。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推出的時間甚至還更早,早在一九一一年就出版,而且後來又加印了許多次。
 
  這些管理著作迄今仍然擁有廣大的讀者,而且也當之無愧。每一本著作都代表一項重大的成就,每一位作者都為管理學奠定了堅實而持久的基礎;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迄今還沒有人能超越他們的成就。在我們稱為「組織心理學」和「組織發展」的領域中,巴納德和傅蕾特的著作提供了最佳指引,無人能出其右。當我們談到「品管圈」和「員工參與度」時,也只能呼應梅育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提出的觀念。費堯的用語雖然陳腐,但他對於管理和組織的洞見卻仍然饒富新意和原創性。而自從我完成《企業的概念》後,管理學界對於高階主管的功能和政策,迄今仍然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創見。當我們想要了解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並學習如何提升知識工作的生產力時,我們甚至還要回頭研讀泰勒的著作。
 
  儘管如此,本書仍然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視管理為整體,率先說明管理是企業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負了明確責任的管理書籍。早期的所有管理書籍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例如巴納德在《高階主管的功能》中討論溝通問題,或我在《企業的概念》中討論高階主管的功能、組織結構和公司政策。
 
  本書則討論「管理企業」、「管理經理人」和「管理員工和工作」,這幾個重點分別是本書第一篇、第二篇和第四篇的標題;同時也談到「管理的結構」(第三篇),以及「做決策」(第28章)。本書一方面探討「管理的本質」,經理人的角色、職務和所面對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從人的角度來看經理人,探討擁有管理職位、執行管理工作的男、女經理人:他們需具備什麼資格,如何發展管理能力,以及他們的責任和價值。本書還專闢一章來談「組織的精神」(第13章),目前針對「企業文化」的所有討論內容幾乎都可以在本章中找到。本書也是率先探討「目標」、定義「關鍵成果領域」、說明如何設定目標,並運用目標來引導企業方向及評估績效的第一本著作。的確,「目標」這個管理名詞可能是本書發明的——至少在之前的各種論述中都不曾出現過。此外,本書也是兼顧管理現有企業和創新未來企業的第一本著作。
 
  或許更重要的是,本書是「第一本」將管理視為整體的管理書籍。過去的管理書籍——甚至今天大多數的企管書籍,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的確,他們通常都只看到企業的內在:組織、政策、組織內部的人群關係、組織中的權威等等。而本書卻從三個面向來描繪企業:首先,作為一個機構,企業生存的目的是對外(在市場上為顧客)產出經濟成果;其次,企業是雇用人員、由人組成的社會「組織」,必須培育員工,支付員工薪資,組織員工以發揮生產力,並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治理,建構價值體系,建立權責之間的關係;第三,企業是扎根於社會和社區的「社會機構」,因而受公共利益所影響,因此本書也探討「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本書面世之時,還沒有人聽過這個名詞。
 
  由此可見,本書在三十年前,就開創了今天我們所謂的管理「學門」。這樣的發展並非偶然,也絕不是靠運氣,而是本書的使命和初衷。
 
  撰寫本書時,我已經累積了十年成功的顧問實務經驗。我的出身背景既非企業,也非管理。早年我曾經在銀行工作——在德國一年,英國三年。後來我成為作家和新聞記者,並且開課講授政府和政治學。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開始踏入管理領域。一九四二年,我出版了一本書《工業人的未來》(Future of Industrial Man),我在書中主張,早期社會中許多由家庭和社區擔負的社會任務,如今已經改由組織,尤其改由企業來承擔。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公司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一位高階主管注意到這本書,他在一九四三年秋末邀請我針對通用汽車的高階主管、公司結構和基本政策,進行深度研究。《企業的概念》就是脫胎自這項研究,這本書於一九四五年完成,一九四六年出版。
 
  我發現這項研究工作既引人入勝,又令人深感挫敗。我找不到任何助力,不知從何準備。現有的寥寥數本有關企業和管理的書籍完全不敷使用,因為這些著作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彷彿這些面向可以獨立存在,彼此互不相干。不禁令我回想起一本人體解剖書籍,裡面討論人體的某個關節——例如肘關節好了,卻完全不提及手臂,更不用說骨骼和肌肉了。更糟的是,管理的大多數層面都不曾有人做過任何研究。
 
  然而在我看來,經理人的工作之所以如此有趣,完全是因為管理是涵蓋了三個面向的整體。我很快就明白,談管理時必須將三個面向都納入考慮:第一是成果和績效,因為這是企業存在的目的;第二必須考慮在企業內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組織;最後則要考慮外在的社會——也就是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的層面。然而以上大半的議題卻缺乏研究文獻,更遑論有關其關聯性的探討了。當時的許多書籍都熱中於討論政府政策對於企業的衝擊。的確,無論當時或現在,關於政府法令對企業影響的課程都大受歡迎,但是,究竟企業又對社會和社區帶來了什麼影響呢?關於公司財務的書籍不計其數,但我們卻看不到任何討論企業政策的著作。
 
   結束了這項研究之後,我仍然繼續擔任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一段時間,後來其他大公司也陸續找我去擔任顧問,其中包括施樂百百貨公司(Sears, Roebuck)、契薩皮克俄亥俄鐵路公司(Chesapeake & Ohio Railroad)和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我在每家公司都看到相同的情況:對於管理的職務、功能和挑戰完全缺乏研究、思考和知識,幾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於是我決定坐下來,先描繪出「黑暗大陸」——管理的整體架構,然後釐清拼圖中有待填補的失落片段是什麼,最後再將整體組合起來,成為有系統、有組織,但篇幅很短的一本書。
 
  從事顧問工作的時候,我認識很多能幹的年輕人,他們有的位居中高階管理職位,有的才接下生平第一個重要職位,不是初為經理人,就是獨立的專業人才。他們都很清楚自己是經理人,但他們的前輩,二次大戰前活躍於職場的那一代通常都不清楚這個事實。這些奮發向上的年輕人知道他們需要系統化的知識,需要觀念、原則和工具,這些都是他們當時極端欠缺的。本書正是為他們而寫的。
 
  這個世代令這本書一炮而紅,這個世代也令經理人的意義從「階級」轉變為工作、功能和責任。本書出版後,不但在美國一炮而紅,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歐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備受重視。的確,日本人認為本書的觀念奠定了他們經濟成功和工業發展的基石。
 
  我在後來出版的管理書籍中,更詳細深入地探討本書的各個主題。例如,《成效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 1964)是第一本有關企業策略的書籍,《有效能的經營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1966)討論組織中的經理人如何自我管理,《管理的使命/管理的責任/管理的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1973)則是為實際從事管理工作者所撰寫的系統化手冊,也是研讀管理學的學生的系統化教科書,因此內容盡可能詳實完整,有別於本書容易理解、重啟發性的特色。《動盪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 1980)進一步探討了本書提出的基本問題: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但同時也探討在動盪時代中,企業如何兼顧創新與延續,化變動為契機。
 
  管理科系的學生、立志成為經理人的年輕人,和成熟的經理人,仍然視本書為打好管理學根基最重要的一本書。有一家全球最大銀行的董事長一再告訴部屬:「如果你只讀一本管理書籍,那麼就讀《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好了。」我相信本書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在於內容既無所不包,又寫得淺顯易懂。每一章都很短,卻又完整說明了管理的基本觀念。當然,這正符合撰寫本書的初衷:我希望提供曾經在客戶公司中與我共事過的經理人工作上所必須知道的一切,協助他們為高階管理職位預做準備;同時書中的內容又必須好讀而易懂,即使是忙碌的企業人都能在有限時間內抽空讀完。我相信,正因為本書能兼顧這兩方面的需求,因此儘管本書問世後,三十年來出版過的管理書籍如過江之鯽,本書仍然持續暢銷,而且無論讀者是在政府部門或企業中服務,已經擔任企業主管或有志於管理工作,都把本書當成他們最喜愛的管理書籍。我希望在未來的時光中,無論對新一代的學生、奮發向上的年輕管理專才,或是實務經驗豐富的企業主管,本書仍然能發揮同樣的功能,產生同樣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感恩節於美國加州克萊蒙市)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7797
  • EISBN:978957328779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5MB
 

書籍延伸內容

周思齊:「原來打棒球可以這麼帥!」|【遠流】參展電子書,兩本75折!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天下文化電子書暢銷展:連結現在與未來,全展單書88折、3書79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週三幸運★99
  • 利他衝動
  • 精實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