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巴比倫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城市之一(圖1),它的名字,如同羅馬,喚起由力量、財富、輝煌及墮落交織而成的畫面。巴比倫與羅馬這兩個名字在《聖經》傳統裡緊密相連,因為羅馬在《啟示錄》中被貶為「巴比倫的大淫婦」,從而和壓迫及放蕩的城市形象聯繫在一起──即使巴比倫早已崩塌為塵土,但這樣的形象仍歷久彌新。我們將看到,透過破解巴比倫泥板語言,以及考古發掘對巴比倫歷史和文明的重新發現,在很多方面都推翻了《聖經》的巴比倫形象。泥板和考古遺跡都為我們揭露一個起源於羅馬創立前近兩千年的城市。在史上持續有人居住時間最長的城市聚落中,巴比倫城成為文化和知識最活躍的其中一個古代世界文明中心,對同時代的近東文明影響深遠,而且在很多方面對古典時代的宗教、科學及文學傳統都有所貢獻。
然而,接下來的篇幅不只是關於巴比倫城,而是關於整個南美索不達米亞,從現代巴格達往南,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彼此靠近的區域,然後穿越更南端的沼澤地,直抵波斯灣。巴比倫位在巴格達正西南方的幼發拉底河畔,在我們稱為早期青銅時代(Early Bronze Age)的西元前第三千年紀期間,只是其中一個在南美索不達米亞興起的城市社會。待日後將發展為《聖經》中惡名昭彰之城的巴比倫小村莊出現時(大概是在西元前第三千年紀的中期),構成蘇美文明的城邦群在南美索不達米亞已經存在好幾個世紀。我們名之為蘇美(Sumer,當地居民稱之為肯吉爾〔Kiengir〕)的土地在西元前第三千年紀早期出現,一般稱為「文明的搖籃」,是有組織的城市生活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近東地區。
蘇美人的起源仍有爭議──究竟他們是西元前第四千年紀末期遷入美索不達米亞的新居民,還是從區域裡的當地住民演變而來?無論如何,他們高度發展的實作能力和組織能力,使他們能征服嚴苛的自然環境,並在這樣的環境裡茁壯,而不只是勉強存活而已。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之間絕大多數平坦的、大抵乾燥的平原被一片片的廣闊沙漠占據,這個降雨貧乏區域幾乎得不到滋潤,甚至時常久旱不雨。乾旱始終是一個生存威脅。
蘇美人面對且戰勝了威脅。他們卓越的實作成就之一,就是建造由大型運河網路構成的複雜灌溉系統。這項成就就是他們能在如此不利人類發展的區域,創造出一個繁榮昌盛的先進文明背後最重要的原因。蘇美城邦的時代被稱為早期王朝時代(Early Dynastic period),一般來說是從西元前約二九○○年開始到二三三四年為止。這是一個物質極為富裕的時代,因為蘇美人有效利用自然環境,並且廣泛從事貿易活動(後者是迫於區域內幾乎完全沒有木材和金屬等自然資源)。早王朝時期也是一個藝術成就卓越的時期──從蘇美藝術家和工匠製作的著名藝術品可見一斑,譬如烏爾王家墓葬出土的那些藝術品。
南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一股新勢力的崛起,結束了早期王朝時代。在絕大部分、乃至於整個蘇美時期,南美索不達米亞都住著另一個民族,這群人流著閃族的血統。「閃族人」(Semite,形容詞「閃族的」〔Semitic〕)這個詞,源自挪亞的其中一個兒子閃(Shem),是西元十八世紀新造的一個專有名詞,用來指一些著名的西亞群體,包括巴比倫人、亞述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和阿拉伯人,因為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有某些相似之處。西元前約二三三四年的時候,有一位閃族領導者薩爾貢(Sargon)在南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城市阿卡德(Agade,位置仍未知)創立了一個統治王朝,建立起近東歷史上第一個帝國:阿卡德帝國(Akkadian empire)。阿卡德帝國全盛期統治著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北邊最遠至庫德斯坦(Kurdistan)、東至札格洛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西邊最遠至安納托利亞東南部(不過,我們無法確知阿卡德人對這些地方的直接控制程度)。
諸多因素導致阿卡德帝國在西元前約二一九三年滅亡。但在一個世紀內又有另一個帝國崛起,這個帝國以美索不達米亞最南端的烏爾城(Ur)為根據地。這個被稱為烏爾第三王朝(Ur III dynasty)的帝國由烏爾納姆(Ur-Namma)創立於西元前二一一二年,版圖涵蓋整個南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大量底格里斯河以東的附屬領土。但烏爾的國祚甚至比在它之前的阿卡德更短。來自伊朗西部的埃蘭(Elamite)入侵者在西元前二○○四年左右摧毀了烏爾。
巴比倫在這段早期青銅時代波折的歷史之中無足輕重。事實上,直到阿卡德帝國期間的西元前約二二○○年,巴比倫才首次被文字記載提及。此時的巴比倫城至少有兩座神廟,後來成為烏爾第三王朝的地方行政中心。不過,距離巴比倫嶄露頭角的真正起點還有大概一百五十年。西元前一八八○年左右,有個名叫蘇姆拉埃勒(Sumu-la-El)的人在巴比倫城裡創立了一個王朝,巴比倫城在該王朝第五位國王漢摩拉比(Hammurabi〔Hammurapi〕)的統治下,成為近東地區一個大國的核心,也是歷史長河上諸多巴比倫王國的第一個。
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仔細討論漢摩拉比統治的時代(1792-1750 BC)。但首先我們要談談「巴比倫」(Babylon)及「巴比倫尼亞」(Babylonia)這兩個名稱。在阿卡德時期,巴比倫被稱為Bāb-ilim,意思是「神之門」,巴比倫的蘇美語名稱Ka-dingirra有相同的意思。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出現的年代較早,不過在古代傳統裡牢牢被記住的是阿卡德語名稱,從而衍生出城市的希臘語名稱「巴比倫」(Babylon)。希伯來語稱為Bābel(巴別)。
一看就知道是衍生自「巴比倫」的「巴比倫尼亞」,並非一個古地名,而是現代學者用來指稱巴比倫城開始成為區域支配者之後的南美索不達米亞的名稱,尤其是從漢摩拉比統治以降。然而,有些學者認為在青銅時代晚期加喜特王朝(Kassite dynasty)控制這個地區之前,都不應該使用這個名稱,因為直到加喜特王朝建立之後,「巴比倫尼亞」才成為一個連貫的地緣政治單位,而且在往後的古巴比倫歷史上大抵保持不變,即使臣服於其他勢力如亞述、波斯和羅馬的時期亦然。儘管如此,漢摩拉比的王朝,尤其是漢摩拉比自己在位的時期,為我們穿越南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尼亞」)歷史的旅程,提供一個很方便的起點。
我們的旅程將從漢摩拉比的古巴比倫王國開始,經過由加喜特人統治的第二個偉大巴比倫王國,然後穿越一段相對無足輕重的漫長時期,直到巴比倫城以新巴比倫帝國首都的姿態綻放前所未見的光輝。這是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 605-562 BC)成為近東世界最強大的國王之時。接著,旅程將帶領我們穿越波斯和馬其頓統治時期,馬其頓的統治以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於西元前三二三年在巴比倫死亡而結束。巴比倫尼亞在隨後的希臘化時代被塞琉古帝國(Seleucid empire)吸收。最後,我們走向羅馬帝國時期,此時的巴比倫幾乎淪為被遺棄的廢墟,西元二世紀早期,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前往巴比倫城址,向亞歷山大大帝致敬之時,看到的巴比倫就是廢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