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精神偶像,
人類史上的曠世奇才!
不只是交流電之父,
更啟發了自動駕駛、網路、手機、AI的世界……
你怎麼能不認識他!
★特別收錄:【1】特斯拉年表【2】1919年特斯拉自傳在《電氣實驗者》連載掃描圖
★特斯拉的狂研究:交流電、無線通訊、導彈科學、飛行器、X光攝影、宇宙射線、機器人、潔淨能源、未竟的夢想──無線供電……等等
★特斯拉的神預言:雷達、無線網路、智慧行動裝置、自動駕駛、AI……等等
★他一生專利數百項,但他撕毀了交流電專利,讓我們得以方便又便宜的用電
★他的名字在國際單位制中被用來作為磁感應強度的單位,符號為T
尼古拉‧特斯拉,是電氣時代真正的先知!!!
他的每一次預言,
都能讓世界快速進步至少一百年──
只是,人們視他為「科學異端」!
他致力推廣的「高頻交流電」是現今工業和社會供電的主流,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比的方便和幸福!他在還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打造出被譽為「科學百年標記」的尼加拉水力發電站,當中用上了九項自己的專利發明。
除了這些成就,無線傳輸、電動自駕車、潔淨能源、智慧行動裝置、AI……等現今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都有特斯拉的思想融於其中,但這位科學界的曠世奇才卻因為超越常人的想像力、思維(並擋人財路),以及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風,而被冠上「科學異端」、「瘋狂科學家」的標籤,甚至使他在離世時默默無聞,其成就更久久不為後人所知,甚至連他的親自撰寫的自傳,也只能靜靜地漂流在時間的巨河中,甚少為人所重視……
科學神人在六十四歲的親筆自傳──
世人都說特斯拉的下場超悲催,
他卻始終淡定的迎風向前!?
由於鋼鐵人馬斯克和其公司「特斯拉汽車」,特斯拉的名字終於在近年來愈來愈為人所熟知,而他與愛迪生之間的電流大戰,也開始一一被揭開。然而,特斯拉在六十四歲於《電氣實驗者》雜誌發表的自傳當中,他沒有對於阻礙他的事業之路的愛迪生大肆批評,沒有對實驗室大火及其他種種不公的抱怨連連,對於支持他又放棄他的商業鉅子皮爾龐特‧摩根,他仍對他抱持著當初知遇的感恩……
在這本輕薄短小的自傳中,我們不只看到特斯拉重要的靈感瞬間(如旋轉磁場、交流電發電機、特斯拉線圈、放大發射機、渦輪機、無線傳輸、無人機、機器人、自動車……)、他創造生涯中的重要關鍵事件(邊看夕陽邊讀《浮士德》時發現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的原理;因愛迪生以美式幽默打發他,不發任務獎金五萬美元而受到打擊,甚至離職……),更看到了他私底下的個性、天馬行空的Idea、對於電磁學和發明的熱情……。
★ 他小時候曾二次差點溺斃,並認為是自己從小就有發明家觀察和反應本能,才讓自己一次次從鬼門關逃脫。
★ 他曾著迷於賭博,讓父母憂心不已,直到母親某天給他一大綑紙鈔:「拿去,盡情去賭吧,你愈早敗光我們的家產愈好。我相信你一定會擺脫掉賭癮的。」然後他說戒就戒了。
★ 他認為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發明是兒時抓青蛙的釣鉤(真正的第一個發明其實是「電話放大器」),他因而滿載而歸,氣死了丟下他去抓青蛙的玩伴們。
★ 他從小就博覽群集,認為自己把人生最好的時光都泡在圖書館,從牛頓的著作,到藝術、文學、小說都看,精通十二種語言。
★ 他長期被異於常人的超凡聽力嚴重干擾:聽得見三個房間外的手錶滴答聲;蒼蠅飛落在桌上的聲音對他來說就像重擊聲,敏感導致他身心俱疲,直到在一位運動家摯友的協助下得到改善。
★ 他單靠想像,不需要模型、圖紙和實驗,就可以在腦海裡將所有發想的細節完美描繪出來,不只與實際打造出的發明沒有差別,還大部分都能成功。
★ 他到巴黎愛迪生公司工作時曾是個月光族,一拿到薪水就幾乎花光光,剩下的二十九天都被迫要過著「羅斯福風」的節儉生活。
★ 他在到德國工作出差時,曾因為德國人的超級嚴謹和「效率」深懷無奈的「驚奇」。
★ 他在美國愛迪生總公司工作時,曾聽愛迪生跟人這樣說他:「巴奇勒,那個傢伙非常厲害。」還被愛迪生正面誇獎:「我有許多助手在工作上都很賣力,而你是最拚命的一個。」
★ 他對於自己節制自律的健康生活相當自豪,不只分享自己在五十九歲的時候被人誇讚身手就像隻敏捷的貓;還炫耀自己的身材三十五年如一日,衣服完全不用改。
★ 他認為「發明家本質上是一項救人的志業」,旨在增進人類生活的安全性,發明的價值在於為人類謀福祉──這或許正是他許多發明無意申請專利保護背後的原因。
既然現今只要是用電的地方,
都離不開特斯拉的「遺產」,
怎麼能不扒一扒他的人生小劇場、
聽一聽他的心內話!
好評推薦
本書是特斯拉描述自己發明的第一手資料,應該能彌補特斯拉迷過去對特斯拉生平不大清楚的遺憾。──李嗣涔,臺大前校長、臺大電機系退休教授
一直以來,我所讀到的都是別人描述特斯拉的二手資料,早年讀的是中文資料,重點在於愛迪生對特斯拉的卑劣手段。查詢特斯拉與黑山關係時,則耙梳了許多英文網站資料,知道特斯拉的文采及與其文人的來往,但我仍不知道有這本自傳,更不知道特斯拉自小就博覽群集,精通十幾種語言。有幸能搶先讀到這本特斯拉在六十四歲時寫的自傳,讓我對這位天才有更多及重新的認識。──邱韻如,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博士、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