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邀您雕塑人生「三為」
人生,本是各種不同角色的集合。
但是,我們
從來無法成為自己不知道的角色,
就像無法賺到自己不理解的財富。
財富,不止是金錢,更是分分秒秒裡,每個角色彙整的生命歷程。
小時候常常會聽到父母親長輩,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將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這句話前提假設,就是要把「努力」放在「用功讀書」上面,而用功讀書期待的結果,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只是,
努力一定需放在用功讀書,而沒有其他的可能?
努力一定為找到好的工作,而沒有其他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就像,
歲月,是把殺豬刀,
運動,是把雕刻刀。
時光的流逝,有人成為歲月摧殘過後三圍走樣的滄桑面容,有人卻因為運動保養成為三圍玲瓏有致的不老神話。
究竟自己手裡拿著的是一把什麼刀?又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本書就是想邀請您,一起來雕塑人生「三為」;一是「認為」、二是「作為」、三是「成為」,一點一滴的透過「三為」和時間淬煉,慢慢看見不一樣自己逐漸的升維。
◆認為:心裡所想
回顧人生各種不同的遇見,感受深刻體會的有兩句話:
沒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
如果我生命中,不是因為結識大學宿舍室友,自己也許不知道,餐廳駐唱會是工作職場上可能的一種選擇。
更重要是當室友邀請我去餐廳試唱的時候,我答應了,我願意試。
因為,至少我「認為」,自己有機會成為一位駐唱歌手。所有的「願意」和「認為」,是通往不同世界的任意門。
就像在我三十二歲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去參加鐵人三項,我拒絕了,因為我認為做不到。
然而,在我四十六歲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去參加鐵人三項,我接受了,因為我認為做得到。
原來,最大的力量,從來
不是別人怎麼講,
而是自己怎麼想。
◆作為:身體所做
想是一回事,
做是一回事。
我很喜歡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因為「知道」是一回事,但知道只是開始;而當我們真正「做到」的時候,那個才是真知道。
就像我「認為」辭掉工作,當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夫,不是件難事。
但是真正裸辭之後,開始在家庭主夫的這個角色上有所「作為」,才真正知道這份「工作」沒有想像當中的這麼簡單。
要承受別人可能以為,我是無業遊民的異樣眼光。
要開始自己安排,完全不熟悉的日常生活計劃。
要心理建設自己從一個很會賺錢的人,變成一個只會花錢的人。
⋯⋯⋯
這所有可能,就算事前得以想像,但是再怎麼想像,也無法比擬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時,實際面對以及情緒的反應。
想,都是問題,
做,都是答案。
所有的認為之後,必須要有所作為,才會讓腦袋的想法,變成生命中的活法。
◆成為:生命所達
沒有一蹴可幾,
只有逐步累積。
很喜歡我健身教練所說:「不要急,慢慢來,只要持續不斷鍛鍊,半年到一年就會有小成,再過幾年就會有所大成。」
這就是所謂的──
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
記得剛開始騎腳踏車上陽明山,一次只能騎個六、七公里。
後來不到幾個月時間,持續慢慢練,就這麼不斷的作為,終究也完成了八十幾公里的登山比賽。而接著鐵人三項,也是從短距離跑步和游泳開始。
經過了兩三年之後,竟也完成游泳3.8公里、騎車180公里、加上跑步42公里全馬的長程賽事,「成為」226公里超級鐵人三項的過關者。
每個人都有小時候,
朱元璋也曾癩痢頭。
不要把自己的起點,
比上了別人的終點。
滴水穿石,
聚沙成塔。
總之,
認為影響作為,
作為影響成為。
誠摯邀請您一起來雕塑自己的「三為」;只要有心開始「認為」,並跟著想法,逐步行動有所「作為」,一定會讓自己蛻變,到想要的那個「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