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0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春光閘袂離:楊逵經典台文有聲讀本 (電子書)

  • 定價:320特價:224
  • 特價再88折:197
  • 優惠期限:2025年02月06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因為有楊逵,台灣的土地上,才有鐵鍬寫下的詩。
 
  因為有楊逵,1993年,台灣才有了第一張「台灣文學」的音樂作品──《楊逵:鵝媽媽出嫁》,標誌著「新台語歌運動」的到來。
 
  時隔三十年,2023年「三十鵝麗:鵝媽媽出嫁30週年復刻音樂會」以音樂重新點燃意識的火炬,不但回顧楊逵的文學與行動,連結當代台灣,更要延續楊逵未竟的話文,實現他的嘗試與追求。
 
  本書精選楊逵數封「綠島家書」,以及詩、散文、小說等各時期的代表作譯為台文。透過楊逵的母語、日本時代的台灣話,「言文一致」地重現其作品中的語境和思想,以及為農工大眾發聲的文學關懷。全書附台語有聲朗讀QRcode,並以教育部漢字、羅馬字進行華、日文之台譯。重新聽見楊逵文學的聲音,與台灣土地的共鳴。
 
本書特色
 
  1. 精選楊逵「綠島家書」與各時期代表作,首度自原文(日文、華文)直譯為台文。
  
  2. 附全書各篇台語有聲朗讀QRcode,有聲內容長達三小時。精緻的聲音後製,吳晟、陳明仁、向陽、路寒袖、朱約信、楊翠、鄭順聰等人獻聲朗讀,跨世代精彩陣容,還原楊逵創作語境。
 
  3. 「三十鵝麗:鵝媽媽出嫁30週年」延伸計畫,紀念楊逵與新台語歌的時代軌跡。
 
  【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贊助】
 
  【有聲試聽】
  〈春光閘袂離〉,原作:楊逵,唸讀:王信允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日台譯者/林東榮  Lîm Tong-îng
 
  1950年生,台中大肚林仔頭(Nâ-á-thâu)人,台北工專機械科、交通大學EMBA畢業。在台日本企業服務後創業從事對日貿易,講日本話和日本人交往50年。原生台語人,退休後學習台文。《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I(台語翻譯版)》譯者。現全心投入日本經典小說的台譯工作及台文習作。
 
華台譯者/賴瀅伊 Luā Îng-i
 
  出生於台南的嘉義人,目前就讀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台語新聞過音員,影視媒體、文創廣告、台語指導/台文譯稿。經營自媒體「伊ê心情字」粉專,邀請大家一起用台語說萬物,以台文寫生活。
 
  有聲唸讀
  王信允、向 陽、朱約信、李拓梓、吳 晟
  林東榮、陳明仁、陳淳杰、張嘉祥、楊 翠
  路寒袖、董芳蘭、鄭順聰、鄭清鴻、賴瀅伊
  魏 揚(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目錄

序 從遲到寫起 ■楊翠

【綠島家書】
我是雷公摃袂死ê|我是雷公打不死的
理想ê穎mā通puh矣|理想之芽也該萌了
我毋捌綴無著陣|我未曾落過伍
我會kā笑聲紮轉去厝|我會把笑聲帶回家
規厝間花芳ê快樂世界|滿屋花香的快樂世界
未來是光明ê|未來是光明的
暝真暗煞有天星|黑夜卻有星光
保持樂觀ê精神|保持樂觀精神
阿公無想欲貧惰|公公永不想偷懶
免驚sàn|窮是不必畏懼的

【詩】
百合
三个戇大呆|三個臭皮匠
一粒好種子
台灣美麗島—外一章
臨時臨寫|即興
大潮

【散文】
愛聽人民的聲音|傾聽人民的聲音
為這一年哭|為此一年哭
從速編成下鄉工作隊
人民ê作家|人民的作家
墾園記
羊頭集
冰山下底|冰山底下
我有一塊磚

【小說】
水牛
鵝姊仔出嫁|鵝媽媽出嫁
春光閘袂離|春光關不住

【其他】
和平宣言──致楊建 ■吳晟
寫佇土地的心肝頂 ■向陽
戇呆傳過幾代|愚公幾代過去 ■魏揚
 

 
從遲到寫起
楊翠
 
  楊逵作品的台文出版,是必要的,也是遲到的。
 
  遲到,緣於楊逵一生的顛沛困頓。如果不是貧病交迫,如果不是為了謀生而喀血勞動,如果不是不斷進出殖民者與威權政府的監獄,如果不是因為政治犯的帽子而在文壇失去發表舞台,我相信他早就獨力完成許多台文創作,不必透過翻譯家們的辛勞才能被閱讀。
 
  遲到,也緣於我們對他的認識淺薄,或者可以說,成見過深。
 
  楊逵的創作生涯通常被研究者歸納為日治時期、戰後初期、綠島監獄時期、1961年出獄返鄉到1985年辭世,四個階段,由此將他主要定位為日治時期的日文作家,戰後則以中文進行零星創作,而他的台文作品及寫作意圖,幾乎完全被遺忘(遺漏)了。
 
  不只楊逵被如此對待。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被我們認識與再現的臉容,幾乎都是片斷、片面、破碎的。大多數人沒有真正想進入歷史脈絡中完整理解前世代作家,只是熱衷於挪用他們的某些作品,用以詮釋或見證自己的理念而已。
 
  即使《楊逵全集》出版至今早已超過二十年,但楊逵在台文寫作上的嘗試、努力,甚至是高度的企圖心,仍然絕少有人提及。他在1948年8月到12月,頻繁在《力行報》發表十餘首台語詩歌,並同步刊載於他所編輯出版的《台灣文學叢刊》,這些作品清一色以「民謠」形式諷刺當權者,表達困苦人民心聲,〈黃虎旗〉強調「台灣的意志」,〈上任〉嘲諷官僚嘴臉,〈生活〉、〈童謠〉、〈營養學〉、〈却糞掃〉、〈民謠〉、〈不如豬〉、〈台灣民謠〉等等,都是寫老百姓的飢困疾苦,很多作品結合版畫,一詩一畫,系列性創作的意圖強烈。
 
  此時血腥殘暴的二二八事件剛過,楊逵自己也剛從二二八死牢中脫困出獄,他選擇暫停書寫「小說」這種「作者性」鮮明的作品,而熱衷於以民謠的形式與音韻,傳達人民的心聲,甚至標題就經常直接冠以「民謠」、「童謠」、「台灣民謠」,必然有其文學/文化理念的內在驅動力。
 
  出生農工階層,一生以農耕為業,強調文學應該與人民密合的楊逵,創作生涯一直在嘗試各種能夠鮮活表現人民生活、情感與思想的文學藝術形式,他是最早提倡並實踐「報告文學」、「街頭劇」的台灣作家,而在戰後初期的亂局中,他認為「民謠」是傳播人民心聲的最佳藝術載體,這非常符合他的文學理念,甚至即使被關進綠島,他還跟獄友進行田野調查,蒐集歌謠諺語,遺物中就有一大本寫著「謠諺集」標題的筆記本。
 
  我完全可以合理地推論,結合台語民謠與版畫的創作形式,是當時楊逵與一群藝文夥伴正積極推動的方向,如果不是他隔年1949年4月6日被逮捕,從此繫獄十二年,我相信這個創作方向將會成就一系列具有高度批判意識,並具現戰後初期台灣民間生活實錄的精彩作品。
 
  然而,1949年的「和平宣言案」,不僅澆滅楊逵與文友的熱忱,統治者所羅織的這個罪名,甚至變成黏在他身上的永久標籤。〈和平宣言〉其實是集體書寫,其中的主張,不能直接等同於楊逵的個人主張,而是當時許多台灣作家與中國來台作家,在追求台灣民主與和平的共同信念下,一起協商草擬的「宣言」。因為是集體發聲,因為要「廣而宣之」,當然很多話語在威權體制的纏結網羅中,必須或隱或顯,穿梭縫隙。但楊逵一肩承擔「和平宣言案」,沒有牽連出更多人,於是〈和平宣言〉就變成了他的個人主張。
 
  數十年來,不斷有文壇友人告訴我,很多台派說,判決書中說楊逵是中共外圍,所以是統派,他的作品不值得重視推廣。只差沒說他被抓被關是活該。我驚訝的是,這些台派,竟是如此信任威權統治者所製造的標籤,並順從地依照威權統治者的意志,否棄楊逵,甚至對他進行二度審判、二度囚禁。他們沒有讀過〈黃虎旗〉中的「台灣的意志」,也沒有讀過〈台灣民謠〉中的「爭取民主自治」,當然,他們更不知道,寫作〈送報伕〉的同時,楊逵也努力摸索,寫了生平第一部台灣話文小說〈剁柴囝仔〉,只是自己不滿意,手稿留存,而他生前一直找不到時間好好修改發表而已。
 
  這就是我對「遲到」的慨歎。已經死去將近40年的台灣作家,似乎還要被自家人審判,還要從墳墓裡爬出來自證。
 
  當然,無神論的楊逵,死則死矣,我相信他並不在意,如果真有元神,也只會一笑置之。但是,做為陪伴他生活最久的孫女,做為一個具有清楚台灣主體意識的台灣文史研究者,我很在意。一個前行者,被統治者貼標籤,被他所關懷的台灣人民貼標籤,付出一輩子的努力,最後直接被刪除。
 
  楊逵的際遇,是一則歷史隱喻,如楊逵一般被刪除的台灣前行者,何止楊逵一人。我們的文化資產,就是這樣被我們自己扔進垃圾場的。
 
  回到楊逵與他的台文創作。〈送報伕〉不是楊逵所發表的第一篇作品,但做為成名作,它標誌著楊逵文學道路的重要開端,而與這個開端同時,楊逵已經開始寫作台灣話文小說,而不是成名後才去試寫,這難道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嗎?
 
  寫作〈送報伕〉與〈剁柴囝仔〉時,楊逵正面臨此生最艱困的處境,結婚當日被日警逮捕,出獄後,台灣的政治社會運動遭受巨大打擊,運動團體幾乎全面瀕臨崩解,他與妻子葉陶在高雄內惟租了一間沒人敢住的鬼屋,不久,一直支持他的二哥自殺,他自身則貧病交迫,三餐不繼,長子出生時,連去請產婆來接生的車錢都沒有。
 
  也就是在這個最困挫的時刻,文學家楊逵的燦亮靈魂從苦域中躍然誕生了。1932年,楊逵一邊在高雄柴山砍柴,到處打零工維生,一邊爆發高昂的創作能動量,這一年,他完成小說〈送報伕〉,前半部刊於《台灣新民報》,同年,他寫了〈剁柴囝仔〉,從各種手稿的比對中,看得出這本來是一部長篇小說的規劃。
 
  〈送報伕〉以日文書寫,空間舞台在日本東京,而〈剁柴囝仔〉則是以「台灣話文」為主體的混語書寫,交雜日文與北京白話文,小說舞台就是楊逵砍柴的高雄柴山。唯有將這兩部作品結合起來,才能看清楊逵的文學真貌,以及他做為台灣作家,此生一貫的叩問與追求。
 
  楊逵小說的自傳性色彩濃厚,作家身分的書寫者經常跳進作品中,形成後設小說的趣味,但這並不是他以「作家」身分所選擇的「寫作策略」。楊逵本人身具社會運動者、貧苦農民、新文學寫作者這三種身分,無論哪一種身分都是他,也都折射出某一部分台灣人的現實處境。〈送報伕〉中老家土地被奪走、在日本又被報社老闆榨取的留學生楊君是楊逵,而〈剁柴囝仔〉則甚至更接近「多面楊逵」,小說中「寫文去賣」、親眼目睹貧家小孩因無錢救治而死的敘事者是楊逵,無錢救治孩子的貧家父母也是楊逵,就連那個死去的孩子也是楊逵,楊逵有好幾個兄姊弟妹夭亡,他自己本身也體弱多病,差一點沒養活。
 
  楊逵是連生存都無比艱困的貧農,是即使打零工灌自來水解飢也要追求新知識的現代知識分子,是挺身想要改變世界的社會運動者,也是決意要為受苦靈魂發聲的當代作家。出身貧農、現實上也一直是貧農,想要說出貧農的真正心聲,正因如此,楊逵同時以日文寫〈送報伕〉,以台灣話文寫〈剁柴囝仔〉,這幾乎是必然的。
 
  楊逵的台灣話文初試,並沒有符合他自己的美學標準,以我對他個性的了解,他應該是想要找機會好好修改擴寫,完成長篇,但現實生活一直逼迫著他。就如1965年2月19日他寫給鍾肇政的信,回應自己為何一再拖稿:「《台灣文藝》的稿,限期已過了幾天,未能守約寄上,很抱歉。因為正在趕種春季花木,有一點過勞,又患了感冒,頭重重的腦筋糊裡糊塗,雖一直致意在拿筆,寫來寫去,改來改去,都只製造了廢紙而已,看來非常不滿意……。」
 
  最終〈剁柴囝仔〉以殘存手稿形式,埋藏箱底,2001年以「未刊稿」形式問世。然而,問世二十多年,至今乏人問津。
 
  儘管第一部台文小說沉埋了,但楊逵在以日文寫小說的同時,同步以台灣話文書寫,這件事非常重要。「我手寫我口」在台灣文學場域,本來就兼具雙重意義,其一是跨越文化貴族階級(大眾化),其二是建構台灣主體(台灣人的口與手)。楊逵當年曾參與文藝大眾化與大眾文藝化的討論,他心目中的「大眾」,是「台灣的人民」,他所努力實踐的,是如何將台灣人民的所思所感、經歷與思想、痛苦與願望,提煉成美好的文學藝術。
 
  〈剁柴囝仔〉沒有機會在他生前修改完成,發表問世,但是,楊逵的意志頑強地留存,在他辭世四十週年前夕的2024年,曙光初破,楊逵作品的台文譯本,終於問世。我想,這是因緣俱足了。感謝所有為這件事努力的夥伴,所有投入翻譯、唸讀、審聽、企劃、執行、出版的朋友們,這瘦瘦薄薄的三萬餘字台文譯本,動員了我數不清的人脈,怎麼不是因緣俱足呢。
 
  很抱歉,這篇序從對「遲到」的遺憾開場,寫成了某種怨苦與省思,非我本願。我原來想寫一篇文情並茂、感動莫名、感激涕零的應景暖文。然而,幾度廢筆又幾度提筆,寫著寫著,就成為這樣了。我還是想真誠地以這篇文字面世。
 
  遲到讓人遺憾,但也引發深思。什麼時候我們的台灣作家可以不必生前死後都要自證?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更謙虛地去認識、去理解在這塊島嶼付出努力,為我們創建各種精神意義上、實質意義上的自由空間的前行者?什麼時候台灣的天空才會真正清朗,台灣的土地才會真正豐饒?
 
  期待從我們這個世代的自省開始,讓更多前行者的美麗靈魂能安居在這塊島嶼,與我們共舞。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3529
  • EISBN:978626746351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4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