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何杏楓
嘉詠請我為她的第一本書作序,我曾想過那是一本關於朱天文的專著,因為嘉詠的博士論文專研朱天文。這本書雖然是影評集,但嘉詠的文學底子還是紋理隱現,朱天文亦以《願未央》導演和《最好的時光》編劇的身分亮相。
這本影評集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其文學視覺。嘉詠對電影的閱讀,基本上由文本細讀出發,再配合地域的脈絡回置,再後來才是電影理論。〈《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敘述時間〉、〈《午夜天鵝》的天鵝「重像」〉和〈悲情的時代──論《最好的時光》中的角色設置與場景細節〉等篇皆能見到這一點。在一個影像舖天蓋地的年代,我們都在問,文學到底可以做什麼?也許嘉詠帶給我們的啟示,便是文學可以成為一種閱讀世界的眼光,穿透光影和幻象,追問有關親情、愛情、性別和角色的種種。
嘉詠這本書對讀者非常友善,說話人語調親切、充滿好奇,會用提問串起論述,拿著顯微鏡帶讀者欣賞細節,還會留下進階閱讀。電影以地域分類,香港、日本、台灣都彷彿近在咫尺。當中桑拿空間與饑餓演練參差對照,讓讀者由「幻愛七問」生出對電影之神的大哉問,讀來饒有趣味。
二○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前言
觀看電影是我的興趣。電影是交疊光與影、聲音與色彩、時間與空間、過去與現在與將來、緩慢與快速、社會與文化與性別等議題的作品,每每給我相當大的震撼與驚喜,這需要在戲院才能看到、聽到與感受到,所以書中所評述的電影都是我曾在戲院觀看的。
我很享受在戲院的時刻,相比在電視和電腦串流播放電影,那真是無可比擬的感覺,而且這也是對電影團隊的尊重和支持。我看過早上十時大約三十元(港幣)的早場,不大不小的影院裡坐著不同年齡、性格、階層的觀眾,有時交頭接耳的聲音快要蓋過電影對白和配樂聲;我也看過下班後晚上七時的場次,在連接東鐵站新開幕商場的偌大戲院裡,全場都為了突然出現的鬼怪而高呼!星期六日應該是黃金時段,我也遇過謝票團隊比觀眾人數更多的場面,只能隱約地說一聲加油。更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我會以電影評論作為我的第一本結集作品。
為了記錄我的一點觀影想法,我嘗試提筆,寫下這些文章。
本書最早寫成的是〈悲情的時代──論《最好的時光》中的角色設置與場景細節〉。那時(現在也是)我很喜歡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所以在《最好的時光》上映時就寫了這一篇比較像學術論文的評論。我沒有受過嚴格、有系統的電影分析和研究訓練,所以大多借用文學研究的關鍵詞、理論和思考方法來評論電影。後來嘗試埋頭閱讀一些與電影評論相關的書籍,半懂又不太懂,於是開始想運用一些論述電影的方法來寫影評。雖然結果未必盡如我意,但這不只能帶給我無窮的新鮮感,值得繼續不斷嘗試和練習,也對我的文學研究大有幫助。畢竟文學與電影兩個媒介,既有相近也有相異之處,例如文學和電影都有場景設置,可是表達方式各有不同,前者著重文字的想像力,後者是感官的盛宴。
我也很喜歡許鞍華導演和陳果導演。因此,我接著寫了〈不變與轉變:談《桃姐》的兩個場景〉和〈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在香港的接受情況〉。前者寫得很快,因為一看《桃姐》便立即喜歡上了當中的平淡和細節,至於後者則是因為這篇同名小說極受歡迎,我看過電影改編後找了不少評論來看,接著便想就這些影評寫一篇與「接受理論」相關的論文。
《最好的時光》和《桃姐》兩篇文章都集中討論「空間」,可能是受到博士論文主題的影響。我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著名作家及編劇朱天文的作品。朱天文除了在文學方面成就越卓,也經常與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合作,她的《童年往事》(與侯孝賢合編)和《好男好女》,曾分別榮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為了感謝她給我的啟發與靈光,本書的〈《願未央》的文字與照片〉,不知能否當作是一點心意呢。
在寫了這幾篇看似接近學術論文式的影評後,我開始思考文章的受眾層面。學術文章是給學術界人士看的,很多時會加入學術理論和專門術語,但電影觀眾未必會看這樣的文章。究竟他們是如何看影評呢?電影有流行、藝術之別,影評可以作為橋樑,貫穿二者嗎?因此,相距了一段頗為不短的時間,我只有看電影沒有寫影評,但還是繼續思考如何以文字表達觀影感受的問題。
直到二○二○年,新冠肺炎肆虐。在「新常態」時期,網路成為了不少人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人批評網路發達阻礙深層思考,但我還是很感激網路平台發展的一日千里,讓我能適時閱讀和欣賞其他人的文字之時,肯定自己最感興趣的還是電影文本,而不是電影理論和術語。此外,網路文章需要用相對平易近人、比較容易接近一般大眾的文字,這樣我便嘗試深入淺出地表達我的想法,期望讓熱愛電影的觀眾有機會作參考。本書的雛型便是這樣誕生了。
本書名為《時光與想像:電影.文學.敘事》。主題「時光」正好回應副題「電影」,而「想像」既指「電影」也及「文學」,亦跟副題「敘事」有關。根據經典文學關鍵詞辭典 A Glossray of Literay Terms(M.H. Abrams),「敘事」包括「敘事者」、「事件」、「人物角色」、「時間」等。這些「敘事」關鍵詞,不但能應用於文學分析,也適用於電影評論。
然而,本書沒有特別著重專業關鍵詞和理論的探究,反而很重視個人與社會的連結、觀察和思考。除了引用文學的術語和研究方法,以助更全面而深入地探討電影中的文化、歷史、性別等議題,也同時兼及電影語言的討論,如鏡頭運用、畫面構圖等,這樣互為參考與交錯的論述,希望為讀者提供較新穎的研讀角度,突破現時文學與電影各自發聲的情況。
除了以上提及的三篇較學術型的文章,本書的大部分影評都只是約二千至三千字,很適合讀者閒暇時閱讀及賞析。因此,本書既適合學術界和教育界人士閱讀,也期望為對文學和電影感興趣的讀者,提升其觀影和評論的能力;相比格式化的學術文章,這樣的影評或許會直觀和感情豐富一點,但也許會有另一層的意義和價值。
本書共分兩部分,「香港的多重記憶」都是評論香港電影,例如《梅艷芳》、《好好拍電影》、《幻愛》,「異地的紛繁圖景」則是評論香港以外的電影,例如美國的《新聞守護者》、日本的《午夜天鵝》、《偶然與想像》、台灣的《願未央》、《親愛的房客》。這些電影主題各異,有人物傳記、心理議題、性別身份、政治社會等,而且電影語言也很豐富,例如鏡頭運用、感官意象、畫面結構、角色塑造等,甚具觀看性。重讀這些影評,我能回憶當時看電影時的興奮和喜悅,而且也提醒我凡事不要遲疑,因為有些電影因疫情而延遲上映,甚至是上映檔期不斷變換,這不但影響票房收益,也對喜愛在戲院觀看電影的觀眾如我有不少的影響,至少未能隨時在戲院看電影了,不過,我亦因此更加珍惜進入戲院的機會。至於這些影評的內容,便不在這裡一一細述了,但我是很期待讀者的感受和回應的。
最後,我要感謝長久以來支持我的家人、老師、好友、同事、同學等,他們一直以來都給我最多的鼓勵,還有無限的包容,尤其是百忙之中抽空賜序的何杏楓教授。何教授是我在中大中文系的學士、碩士和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她的勉勵和關懷,我一直心存感激。感謝秀威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小書,我們都知道現時購買實體書的讀者已不多了。感謝編輯彥儒的細心校對,不厭其煩地多次電郵往來,還提供很多實用的意見。感謝香港文學館網站「虛詞」提供寶貴的發表園地,本書不少影評都是首先發表在這個網站。感謝很多喜愛電影的朋友,即使身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仍然無時無刻不吝提供許多可以延伸討論的意見。最後的最後,還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