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小序
近幾年來,由於教學上的需要,著者在研究的各科目中,宋明理學佔了很重要的一部份。我研究的重點是在中國近代儒家思想史這方面。內容包括了:一、關於歷史環境的瞭解,涉及了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及廣泛的文化環境等各層面。這項研究工作耗費了我很多時間,搜集了很多材料,但至今尚未有一定的成果。二、以「宋元學案」及「明儒學案」為基礎,開始對宋明以來的主要思想家作個案的研究及學派的分析,這項工作已著手撰寫了,也累積了不少草稿,但尚未能定稿問世。三、試著在闡發中國儒家的傳統精神價值方面,寫點有關宋明理學的文章。一則應付稿債,因為在我主編臺大「哲學論評」這幾年中,催稿不如自己湊稿;再則也圖個手熟,藉以試筆而得些經驗;當然,也是公諸同好,希望得到一點迴響,俾能就正於高明。於是,不知不覺的就寫了若干篇文章,其中一部份是刊載於臺大「哲學論評」的,也有是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的,也有充作國科會學術成果獎助金用的。月前,由於林正弘教授的介紹,很幸運的認識了三民書局董事長劉先生,承象他的謬賞,於是我這些文章也就有了更廣泛的公開面世的機會。為了不致損傷了劉董事長的「知人之明」,同時多少也有點「愛惜羽毛」的意咮,因此我慎選了七篇自認為還「夠水準」的文章略加訂正,並安排次序,請由三民書局出版,算算也在二十萬字左右了。
因為這幾篇文章,偏重在二程學的研究範圍內,同時也不是在既定計劃下有系統寫的,只述及了二程學的幾個重要的側面,因此就取了「二程學管見」的這個名稱。既稱之為「管見」,當然是自感有所不足了。但是,在自我策勵的立場上雖自感有所不足,從「敝帚自珍」而言,卻無愧於所學。曷克言此?文章俱在,端請世之有道君子給予公正的評價了。
這本小書的面世,有「心緣」、有「筆緣」,也有「人緣」,為學為人處在今生今世,不外乎隨緣順應。在這本書的扉頁之首,本擬說一些漂亮的面門話,講幾句慨當以慷的大道理,但書已印出來了,明眼人灼見經緯,一讀便知,又何必說呢?
張永? 謹識於臺大哲學系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