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未完待續的返鄉之旅
閱讀尤金.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的傳記,對我而言,像是踏上一趟既熟悉又陌生的返鄉之旅,「福音」無疑是這趟返鄉之旅的唯一主題。作者柯利爾帶領我們,沿著畢德生祖父母輩從歐洲移民到美國的遷徙路程,拉開尤金生命的福音序曲。
作者柯利爾緊接著細細地記錄了尤金父親唐納狂熱投入肉攤工作、輕忽家庭照顧所造成的遺憾;同時,也勾勒出母親愛芙琳在傳講聖經時,眉飛色舞的奔放熱情。兩者間的反差與矛盾,逐漸構成了尤金生命的「福音座標」。
就算面對父親的輕忽,尤金仍然不仇視讓他失寵的肉攤現場;他在雙親性格與關係的張力中,塑造出福音視野及生命底蘊。為了親近父親,他進入父親埋首的工作現場;為了珍愛母親,也進入了母親詮釋的聖經現場。這兩個矛盾卻共構的「真實現場」,交織出尤金吸引力獨具的福音語法。就在這一趟由作者帶團、從蒙大拿出發的旅程中,我認出了自己牧職服事與聖經詮釋的風格,都曾在尤金世界中得到滋養。家族遺憾中的福音記號
作者柯利爾細膩地呈現畢德生生命的不同階段,甚至深入他與生命中幾位重要家人間的破碎關係與掙扎,這個珍貴的生命現場被深度呈現在讀者眼前,但卻聞不到一點兒八卦或好事者刺探的氣味;不論是尤金深度自覺的日記,還是真實的訪談互動,都反映了尤金一路以來書寫破碎、描繪日常的動態福音視角。特別是從也擔任牧職的長子艾瑞克的眼光,來凝視尤金這個不完全的父親,更是讓我們認出這個家族中的福音記號。
尤金的小兒子列夫真實地指出「爺爺和我爸爸非常不親」,傳達出尤金父子關係的缺憾。尤金與艾瑞克爬到山頂,聽艾瑞克朗讀給父親的信之後說:「艾瑞克,我真的很抱歉。我沒意識到我對你做了這麼多我父親對我做過的事。」畢德生忙於牧會、錯過孩子成長的遺憾,與當年父親在肉攤忙碌的遺憾如出一轍。
作者柯利爾刻意勾勒出尤金想要避免卻無能為力的現場,並不是要複製希臘神話悲劇中弒父娶母的伊底帕斯宿命,而是要在尤金真實的困境中,將讀者帶回到撒母耳記中,耶西、大衛與押沙龍祖孫三人愛的困境裡。被父親耶西遺忘的大衛,雖然也想成為好父親,終究因缺乏典範,而強自壓抑對押沙龍強烈的愛,直到被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衝擊,才吶喊出「我兒押沙龍,我兒啊我兒⋯⋯」聖經作為上帝進行式的啟示現場,並不是邀請讀者成為軟弱的見證人或道德的審判官,而是向我們啟示那位看見我們軟弱的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
而這一切生命限制,透過艾瑞克的角度,做出富含福音本色的表述:「我爸從他的父親身上學習當父親,但他比他的父親稱職多了。我們都有來自父親的創傷。我爸一直都是個很耀眼的人。最近幾年,我會說他是英雄,因為沒有人像他讓我如此尊敬、視為榜樣。」
尤金不會也不需要成為大眾公認的英雄,但被一度抱持怨懟的長子冠以英雄稱呼,肯定不是出自於完形心理學的想像,而是尤金多年來的福音視野,不只深入了全球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在孩子的生命中結出子粒!
翻譯聖經的福音行動
走過舊約學者與堂會牧者的十字路口,上帝給尤金的感動,逐漸深化為牧者與作家雙重的身分認同,隨著長年在牧職中深刻的自我覺察,以及對聖經就是上帝啟示的執著,尤金以翻譯《信息本聖經》作為一生事奉的最終章。《信息本聖經》不只是一部被讚譽淹沒的震撼作品,也不是被攻擊者貶為「顯示譯者文采豐富」的創作文集,而是他總結了數十年在聖經現場浸泡的閱讀經驗、帶出的福音行動。
翻譯《信息本聖經》之所以是個令人激動的福音行動,是因為尤金深知,沒有詮釋的翻譯是不誠實的烏托邦夢囈,同時他更確信,聖經是上帝在不同時代仍舊滔滔不絕說話的證明。
聖經神學訓練背景嚴謹的尤金,絕對不會恣意曲解聖經,甚至是利用聖經達到自己的創作目的,他的行動,道出「日常與啟示共融」的福音神學。傳承了母親闡述聖經的全情投入,輔以父親肉攤的凡俗日常,尤金深知聖經就是上帝與有罪人類同在的記錄,以及救贖的顯明。
正是源於「聖經就是福音」的認識,尤金牧養時遇見倫理困局,並不會以議題、議程、議決作為識別標籤。尤金深知,如果聖經的存在是為了啟示福音,那麼,認識聖經、活出聖經,就必然意味著以福音作為行動的基礎。
這件事情,反映在尤金的牧養現場、筆耕的字裡行間,也在《信息本聖經》翻譯的詮釋斟酌中。尤金深知,不論是離婚、同性戀、暴力、自卑、驕傲⋯⋯能夠與之對應的,不是一條一條的道德規範,而是要引導會眾進入聖經敘事中、上帝同在的現場。福音,不是一套信念與說辭,而是花費一生之久,在基督裡的返鄉之旅!因為在家族悲傷故事中所冶煉出的敏銳,讓畢德生能夠對於太過確定的單一答案免疫。
透過畢德生一生行經的足跡,我們被引導進入一個廣闊的想像世界;讓我們在其中翱翔的,並非恣意揮灑的人本思維,而是對上帝堅定的信心,與祂啟示的信實!
誠摯地邀請你展閱畢德生福音脈動的一生,更透過信心的眼睛,看見我們各自怨聲載道的惱人凡俗中,原來蘊含著豐沛不盡的福音故事。
莊信德(衛理神學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