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三月號由特約 主編曾齡儀教授提出「風土」的想法。當下想到2019年至日本名古屋旅遊時,認識到當地的「名古屋交趾雞」(名古屋コーチン),也是日本的三大地雞之一,並有機會在餐廳體驗一般雞肉與交趾雞的口感差異性。進一步思考,台灣有哪些屬於在地、具品牌知名度的風土食材呢?本期的專題〈風土食材X品牌創新〉,從台灣米、水產,到牛、豬、雞隻,讓讀者看見許多職人默默耕耘的努力,尋找或試圖打造屬於台灣的DNA食材。
食物人類學大師Sidney Mintz(1996)教授曾提到地方食材在烹調上的使用,是形成地方菜系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不僅〈好吃社會學〉提到客家菜如何建立其菜系化或料理化之琢磨,也看到〈風土識食〉帶著讀者重新學習並認識屬於台灣自己的食材。台灣是否擁有自己地方菜系之議題,或許有更大的討論空間。
後疫情時代,餐飲業也意識到消費者習慣的改變。「能否留下些什麼」,將會是消費者的選擇關鍵。本期〈餐飲市場動態〉探討餐飲業的新體驗經濟時代,討論餐飲業如何為消費者留住「當下」的飲食記憶。此外,陳會長也在個人專欄中以南僑旗下餐飲事業為例,分享疫情下的因應之道。
〈地方滋味踏查〉這一次走訪嘉義市,不再介紹已享有高知名度的火雞肉飯或是砂鍋魚頭,反而帶領讀者從歷史的發展過程認識在地文化與食材,除了看羅古早味的百年熟肉、也介紹嘉義特有的咖啡與冰品文化如何注入當地的文化味道。同樣擁有百年歷史的燉牛雜,〈飲食書寫〉中將該記憶回推到1882年東京貧民窟的生活樣貌,並在台北尋找歷史的味蕾。年代來到1910年,〈食識與趨勢 日本篇〉則介紹昭和時代的街邊中餐廳文化如何重現於東京。飲食文化不僅跨越了邊界,也傳遞、深根在異地,在這些文章中均一一呈現。
《料理.台灣》於2022 年轉型後收到許多讀者的關心與祝福。如同雜誌蔡顧問所給予的期許:「不能只談美食而偏廢料理不可少的鄉土在地關懷。重新梳理台灣在地觀點的飲食文化敘事,勾勒台灣飲食文化的脈絡。」團隊也將堅持此信念,繼續努力。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 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