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曼布克國際獎得主!
Winner of 2016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我再也沒辦法忍受肉的味道
只有植物能讓我平靜,讓我渴望
就這樣倒立著,變成一棵樹吧……
韓國小說文學獎、今日青年藝術家獎、李箱文學獎、東里文學獎、萬海文學獎得主
首位入圍英國布克獎、備受國際矚目的韓國小說家韓江探究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之傑作
◆2016 英國曼布克國際獎得主,榮獲韓國李箱文學獎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排行榜、倫敦標準晚報暢銷文學小說 Top2,擊敗暢銷懸疑小說《列車上的女孩》
◆科斯達文學獎得主、暢銷小說《The Shock of the Fall》作者納森.費勒盛情推薦
◆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入圍 2010 年日舞影展世界劇情片
她想變成一棵樹
現實卻無法成為她的沃土!
在夢裡,我正倒立著……
突然發現從我身上冒出了枝葉,從手上長出了樹根……
一直伸到地面,不斷地、不斷地…… 然後從兩腿之間綻放出鮮花……
我應該被澆水。這些食物我不需要,我需要水。
在開始不斷做著充滿殺戮和鮮血的噩夢之前,英惠只是個生活平凡至極的家庭主婦,無數失眠的夜晚和夢中恐怖的景象令她飽受折磨,有一天,她突然無法再吃肉、無法忍受肉的味道,成為了一名「素食者」,這個小小的舉動不但讓她的婚姻陷入危機,並且成為一連串失控之舉的開端。
英惠的姐夫是個藝術攝影師,正陷入創作的低潮。他從妻子那裡聽說小姨子英惠的臀部至今還留著胎記,突然產生了久違的靈感,身上彩繪著花朵的全裸男女交合的場景,從此鐫刻在他腦海裡。他想要在英惠的裸體上作畫,並拍攝成影片。英惠成為姐夫的模特兒之後,身上的花朵彩繪竟然讓她不再受到夢魘困擾,也重新燃起她的肉體慾望……
因為小時候一同活在被性情暴躁的父親家暴的陰影下,仁惠把照顧妹妹英惠當成這輩子的責任。然而,她內心其實痛恨著住在精神病院逐漸走向瘋狂世界、把一切丟給她的妹妹。看似開朗穩重的仁惠,也曾有過對生活萌生倦怠和絕望,拋下稚子尋死的舉動。痛苦而壓抑的她,是否能帶著掙扎在噩夢邊緣的英惠,踏上自我救贖新的旅程?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分別以不同的視角刻畫行為日趨極端的素食者英惠。在她斷絕食物的過程中,融合了關於暴力、美、欲望、罪和救贖的疑問。書中出現了多種意象:絢麗的盛開花朵、直挺的陰鬱樹木、花瓣大小的藍綠色胎記、血淋淋的垂死動物與飛翔之鳥,有性的符號,卻非刻意強調煽情。作者行文如詩,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來勾勒角色無奈又痛苦的命運,有如一則黑暗預言。
【媒體評論】
◆這個故事恐怖地描繪出身邊人的不可知,即你突然察覺你其實完全不認識身邊的某個人…… 作品的三段式結構很精彩,逐漸地挖出更深、更黑暗的角落;作者筆法簡潔卻讓人縈繞心頭,最令人難忘的應該是其中壓倒性的故事高潮,一個幻象似的、但情感上真實的片刻,這必然是今年最強有力的故事之一。這是部獨創、擾動人心與令人難忘的作品。——《出版人週刊》
◆這部作品以一種幾近於催眠般的寧靜氛圍,被各種超現實的意象和令人驚恐、卻可辨認出的絕望時刻打斷,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韓江的書寫,有力地展現了渴望所具有的毀滅力量,以及選擇去擁抱還是否定這樣的力量。故事用了許多幾乎是奇幻式、教人陌生的細節,深入探索一種非常人性的覺察經驗,也就是當人不再滿足於為何生命僅是如此。一部不凡與迷人的作品,筆法優雅卻強力擾動人心。——《柯克斯評論》
◆這是韓江第一部在美國問世的作品(希望未來還能引進更多新作)…… 小說風格是寫實、心理描述的,絕無留給讀者這是篇童話或變形神話的迴旋空間。我們都喜歡讀女孩的魚尾巴變成了人腿,或胳臂變成了樹枝的故事,但是一個人卻不可能成為一株綠色植物。主角英惠似乎沒有理解,這一切讓她變得危險與受到詛咒。——《哈潑雜誌》
◆簡潔、驚人的小說…… 作者以優雅準確的筆法,呈現文化壓迫之下的家庭失和,讓讀者在閱讀中變成主角的同謀。——《圖書館期刊》
◆多虧了卡夫卡,這部描述南韓女子在放棄肉食之後,身心上有了徹底轉變的故事,會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掩口大驚。——《歐普拉雜誌》
◆有一輩的作家,企圖探索每個人命運背後的祕密趨力、野心與苦難的故事,韓江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小說處理了暴力、精神失常、文化的侷限,和身體作為最後避難所與私人空間的價值。——《阿根廷時報》
◆這部小說裡那種近於變態的誘惑,源自字裡行間的畫面詩意。它們暴力又情色,彷彿惡夢。整部作品像是充滿了大型花卉的房間,濃濃的麝香味掐住你的喉頭。—《綠色阿姆斯特丹人雜誌》
◆黑暗夢魘、升溫中的緊張、令人戰慄的暴力…… 這部南韓作品真教人過癮…… 這是一部官能、刺激和暴力的小說,充滿了強有力的意象、駭人的色彩與讓人不安的質問…… 逐句讀來,這個故事精彩無比…… 很難有作品可與之匹敵。——《衛報》
◆這是一部奇特迷人的小說;故事裡充滿虛無,卻也有著抒情。書寫風格收斂,即使是描述最狂熱與暴力的片段亦然。這部作品有著超現實和魔法的特質,特別是在描述自然與身體景觀時,讀來是如此動人,儘管諸多磨難圍繞仍不減其美麗。——Arifa Akbar,《獨立報》
◆這部短短的小說是我讀過最駭人的作品之一…… 既刺激又富想像力…… 作者展現了在這個講究禮貌的社會中,自然、性別與藝術如何相互衝撞…… 那些勇於建立自己身分認同的女人都會被處死。敘事清楚地告訴我們,韓國禮教的壓力謀殺了她們…… 讓人坐立難安的小說。——Julia Pascal,《獨立報》
◆奇特、優雅的故事…… 這個後人類奇幻故事最讓人不解之處,是當身邊人都施以壓迫與否定的世界,主人翁似乎是找到了合理出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部小說很快地以它對內心創痛的毀滅性研究,達到了黑暗、威嚇的才華,類似於天才的日本作家小川洋子…… 這部作品並非只是對於虐待女性的警示故事,它更是對於折磨與苦難的思索,討論躲避與一位夢想家如何逃脫。更重要的是,故事談的是空虛、所有的希望與安慰都將落空後無計可施的憤怒…… 探索野蠻之美和令人不安的身體。——《愛爾蘭時報》
FROM HAN KANG, WINNER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n Kang’s] intense poetic prose . . .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The Nobel Committee for Literature, in the citation for the Nobel Prize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WINNER OF THE 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
ONE OF THE NEW YORK TIMES’S 100 BEST BOOKS OF THE 21ST CENTURY"Ferocious."--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Ten Best Books of the Year)
"Both terrifying and terrific."--Lauren Groff
"Provocative [and] shocking."--The Washington PostBefore the nightmares began, Yeong-hye and her husband lived an ordinary, controlled life. But the dreams--invasive images of blood and brutality--torture her, driving Yeong-hye to purge her mind and renounce eating meat altogether. It’s a small act of independence, but it interrupts her marriage and sets into motion an increasingly grotesque chain of events at home. As her husband, her brother-in-law and sister each fight to reassert their control, Yeong-hye obsessively defends the choice that’s become sacred to her. Soon their attempts turn desperate, subjecting first her mind, and then her body, to ever more intrusive and perverse violations, sending Yeong-hye spiraling into a dangerous, bizarre estrangement, not only from those closest to her, but also from herself. Celebrated by critics around the world, The Vegetarian is a darkly allegorical, Kafka-esque tale of power, obsession, and one woman’s struggle to break free from the violence both without and within her.
A Best Book of the Year: BuzzFeed, Entertainment Weekly, Wall Street Journal, Time, Elle, The Economist, HuffPost, Slate, Bustle, The St. Louis Dispatch, Electric Literature, Publishers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