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

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

  • 作者: Leerhsen, Charles
  • 原文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 出版日期:2022/10/11
  • 語言:英文
  • 定價:110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無庫存,購買後從海外調貨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The bestselling, "unvarnished" (The New York Times), "engrossing" (The Guardian), "gritty, well-researched" (The Economist)--and definitely unauthorized--biography of the celebrity chef and TV star Anthony Bourdain, based on extensive interviews with those who knew the real story.

Anthony Bourdain’s death by suicide in June 2018 shocke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ourdain seemed to have it all: an irresistible personality, a dream job, a beautiful family, and international fame. The reality, though, was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seemed.

Bourdain became a celebrity with his bestselling book Kitchen Confidential. He parlayed it into a series of hit television shows, including the Food Channel’s Anthony Bourdain: No Reservations and CNN’s Parts Unknown. But his bad boy charisma belied a troubled spirit. Addiction and an obsession with perfection and personal integrity ruined two marriages and turned him into a boss from hell, even as millions of fans became enamored of the quick-witted and genuinely empathetic traveler they saw on TV. At the height of his success Bourdain was already running out of steam,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when he fell hard for an Italian actress who could be even colder to him than he sometimes was to others, and who effectively drove a wedge between him and his young daughter.

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is the first book to tell the full Bourdain story, and to show how Bourdain’s never-before-reported childhood traumas fueled both the creativity and insecurities that would lead him to a place of despair. "Filled with fresh, intimate details" (The New York Times), this is the real story behind an extraordinary life.

 

作者簡介

Charles Leerhsen is a former executive editor at Sports Illustrated. He has written for Rolling Stone, Esquire, and The New York Times. His books include Ty Cobb: A Terrible Beauty; Crazy Good: The Story of Dan Patch, the Most Famous Horse in America; Blood and Smoke: A True Tale of Mystery, Mayhem, and the Birth of the Indy 500; and Butch Cassidy: The True Story of an American Outlaw. He lives in Brooklyn with his wife, Sarah Saffian. Visit him at Leerhsen.com

 

詳細資料

  • ISBN:9781982140441
  • 規格:精裝 / 320頁 / 22.86 x 15.24 x 2.11 cm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美國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0
4.0
|
2023/05/20

最近常在思考看書到底能給讀者哪些有意義的內容,可能是到了這個年紀突然對很多事情想通了,順便藉此跟年輕時的天真告別,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那種符合時代思潮的大人,那種小時候不太喜歡的市儈大叔,眼中只有賺錢的專業白領,以及對世事冷眼旁觀的人。不要自作多情,別多管閒事,自己開心就好,不要浪費時間東想西想,消耗自己的精神實在很枉然。把一輩子建構的價值觀體系砸得粉碎,莫名有股快感,而且沒有想像中得那麼困難。

都說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必然有他的人生使命,有些人被當作警世寓言,警惕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他們失敗的人生軌跡;另一批人則是成功的樣板,光彩奪目,成為國中小作文課本取材的素材。在資本主義架構的世界裡,金錢就是成功與否的度量衡,國中時老師教我不要以比爾蓋茲當作第三段舉例的故事,因為全班有超過一半的同學都會默背世界首富的故事,從車庫白手起家,創造一個稱霸全球的科技巨頭,至今仍在AI爭霸戰中拔得頭籌。書本說要有追根究柢的精神,長大後再去看一次他的故事,才發現原來他母親是IBM董事,所以有人脈可以協助他在百米賽跑中從50公尺處起跑。

今天的孩子應該以馬斯克當作模板,真實版的鋼鐵人,目標是殖民火星,追尋人類終極的生命意義,憑藉個人意志重塑推特這個全球的言論自由廣場。原來長大後,兒時的記憶會成為不斷重複的既視感,漸漸看膩人生的種種模板,專心導演自己的小劇場比較實際。同時重新省思自己看待人生的視角是否正確? 當發現自己觀看的角度與眾不同,一開始會沾沾自喜,但伴隨而來的寂寞感也是非常強烈,甚至到了有害身心的程度。

閱讀教會讀者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久而久之卻逐漸彈性疲乏,同溫層外的人感受不到溫暖,突然覺得真滑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同溫層,而且不太在意其他圈子的動態,如同派對上各自成群的社交圈子,跨領域閱讀其實就像無法融入的圈外人,以為可以藉此認識新朋友打開話匣子,實際上卻是站在他們的旁邊,對方轉頭給予禮貌性的微笑,接著繼續討論被你中斷的話題。尷尬的站在旁邊聽一下好了…服務生可能見怪不怪,很貼心的走到你身旁問一句是否要來一杯香檳? 好喔,我正好需要,氣泡酒精飄飄然,心情舒爽多了,我又瞭解了一個新的領域,並且認識新的”朋友”,這趟閱讀旅程總算值回票價~

再來想一下批判性思考,這也是不好的思維模式,應該要順著大眾的思維去想事情,凡事即可一帆風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幹嘛浪費體力呢? 直接順水推舟不是更好~一往直前,風生水起。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又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古典文學意象。人生海海,如一葉扁舟,一不小心被時代的洪流淹沒,還是躲在港邊的燈塔當個守望人比較安全嗎?

*
看一下桌上和Kindle裡面讀完的書,覺得感悟良多。以前讀完一本書會急著想把閱讀心得記錄下來,今年開始對於寫閱讀隨筆的態度卻有很大的轉變,當一個讀者開始用大人的視角來審視這些文字,很多事情就不再那麼純粹了。讓人有熱情想要一直寫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一種(自我催眠)分享的愉悅感,一邊記錄書中的所見所聞,一邊把當下的心境寫下來,可以讓未來幾年的自己參照。可是到了某個年紀以後,寫這些東西的初衷會變質,最理想的寫作狀態是始終如一,但到職場打滾幾年以後會越來越務實,發現筆記真正的價值不是這種傻傻地自嗨,智識的啟蒙讓人學會從宏觀的角度看事情,可以明白主流思維演變的方向,這種集體的意識流難以形容,唯有個體從中抽離才能看清楚。思想的再教育是一種痛苦的歷程,發現自己的價值觀錯得一蹋糊塗,幡然悔悟需要勇氣,對自己說對不起,充斥著一股難以啟齒的愧疚感。

最近一直在反省閱讀心得要怎麼寫~我好像明白為什麼有一些歷史上的讀書人在30歲以後彷彿突然看破紅塵,寧願關在書房裡耍自閉,安安靜靜的做學問,歌德、康德、達爾文這些人到了中年的某個時刻,厭倦了外在的紛紛擾擾,跟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這背後的理由其實不難懂,不論是看書或欣賞任何藝術作品後,都需要有一些”留白”,留一些空白的時間任其沉澱,理想的閱讀方式叫做品讀,但現在社會節奏太快,基本上除非刻意為之,否則只會在資訊洪流中載浮載沉,片段式閱讀,小紅書閱讀,短影音閱讀,都很像吸毒,一時的快感很快就會消失,然後渴望”大量閱讀”。

可能要澄清一下~經過思想改造以後,加上看書教會我接納多元觀點,其實可以認同這種反映時代脈動的閱讀方法,在2020s還奢望用20世紀的方法看書,反而是這位讀者不合時宜了。大量的訊息雖然可以讓人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但一直用鳥瞰的方式瀏覽,就無法欣賞到細節的美妙。打個比喻,《看見台灣》讓我們得以欣賞寶島之美,但你還是得腳踏實地花費三天兩夜去爬百岳,氣喘吁吁,但路途上的鳥語花香,以及山友間的親切寒暄,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塊土地的美麗。稍微算一下,我手邊已經累積了十幾本還沒寫閱讀心得的書冊,以前會覺得每一本都要認真的寫,甚至還一度對數字上癮,有點驕傲想要炫耀一番,想不到知識的份量太過沉重,現在知道這叫掉書袋,其實沒有必要。很神奇的是,還有一種以往不曾想過的想法:既然自己已經參透閱讀的藝術,是否還值得花心思去”分享”呢?

*
在文學分類上,有一個極為小眾的閱讀主題——書信和札記(diaries and correspondence)。

在網路時代以前,人們溝通仰賴魚雁往返,作家會跟親朋好友通信,這些信件通常在他們離世以後會被整理出版,人在寫信時往往情真意摯,毫不掩飾將心中的想法寫下來,這些日記和書信就成為書迷認識寫作者的最佳材料。最知名的作品即《安妮的日記》,她一定沒想到自己的日記某天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研究大屠殺的第一手見證。其他知名的書信集包括美國天才詩人Sylvia Plath的日記、英國(純真兼愚蠢)的浪漫派詩人拜倫的書信選、《蒙田隨筆》…等。

六月台灣即將出版一本令人期待的書《瘋狂與深情:艾倫.瑞克曼日記絮語》,作者就是哈利波特電影中的石內卜教授,英文書名很有意境”Madly, Deeply”,石內卜是我心中最喜歡的角色,因為他一開始被人誤會為反派,但他其實一直在暗中保護哈利,心地最善良/最深情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人誤會,完美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常態,這種性格的人很吸引我,令人惋惜的是,美好的人事物總是轉瞬即逝,還好有留下這些日記讓影迷懷念。另外,間諜小說宗師勒卡雷的信件在2022年也被集結成冊《A Private Spy, The Letters of John le Carré 1945-2020》,一個人可以持續寫作書信長達75年,透過文字去認識其思想軌跡,確實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我之後想找時間來讀一讀一些西洋文學中的書信集,其實很羨慕這些人有對象可以通信~現在我們都用Messenger傳送支離破碎的恩喔啊哈,懶得打字直接用貼圖帶過,據稱動態貼圖能夠更精準地傳達心意? 所以請收養兩隻抱在一起的貓咪,Boomerang effect with hearts,銀幕上滿滿的愛意!! 我怎麼突然懷念起老派的#no filter,渴望登出一個AI模特兒已經有數十萬人追蹤的數位空間,或許把iphone關機,躲到華爾登湖畔寫寫21世紀的湖濱散記,才能重新找回人類跟自然的天人合一? 這幾年旅遊文學家都以大自然為主題寫作,應該也是為了跟氾濫的虛擬性(virtuality)相抗衡吧。

*
我以前不太喜歡看狗仔或是八卦小報風格的作品,但這一本講述安東尼波登的傳記非常引人注目,2018年這位電視名人自殺的新聞登上國際新聞頭版,可見他舉足輕重的影響力。Anthony Bourdain是誰呢? 他原本是一位紐約的廚師,因為2000年在《紐約客》發表一篇講述廚房秘辛的文章而爆紅,這篇文章刊載後他獲邀將其擴充為一本書,就是他的代表作《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出版後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接著電視台邀請他製作美食及旅遊節目,他獨樹一格的主持風格擄獲觀眾的青睞,他往後17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旅遊節目主持人,包含在旅遊生活頻道的《波登不設限》,以及後來在CNN播出的《波登闖異地》,讓他的名氣紅遍全球,連歐巴馬總統都要在越南河內的那一集客串演出,跟波登一起品嘗街邊小吃。

在外人眼中波登擁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四處吃吃喝喝,在遠方的異域探險,大啖美食,結交五湖四海的好友,大夥兒敞開心胸與波登一起聊文學,談電影,評論時事,加上波登本身就有一股壞男孩的迷人氣質,似乎又飽讀詩書,信手拈來就是古今中外的藝文典故,這些理應衝突的元素在他身上竟然取得微妙的平衡,讓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一季又一季的製作,一年波登有200天”在路上”,忙著前往某個國家拍攝下一集,休息時又得趕回飯店寫稿、回覆信件、接受訪談。2018年6月,在法國的一個鄉村,波登在劇組面前仍一如往常的攝影,但他回到飯店房間後竟然選擇在浴室上吊輕生,拿浴袍腰帶綁在門把上,結束了精采的一生。消息傳出後觀眾紛紛表達哀悼之情,電視圈的名人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緬懷他。喜歡他的讀者可以再次回頭去翻閱當年波登出版的回憶錄,而這正是出版社致敬他的方式,中文版順勢再版,最近幾個月關於波登的幾本書陳列在顯目的位置,可見波登受到多少人的注目,一定有很多粉絲至今仍為他英年早逝而扼腕。

如果故事只講到這裡,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個bitter-sweet ending。但是有一些人就是很愛違背主流思想,偏偏硬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所以才會有這本書《Down and Out in Paradise: The Life of Anthony Bourdain》的誕生,這本書2022年10月出版,GR上面有2000則評分,評價只有3.3顆星,評價兩極化,因為這本書是那種揭人瘡疤,從狗仔的視角,試圖把一個人的不堪全部挖出來的傳記作品。作者在寫作時,沒有絲毫顧忌,而且看到鮮血會很興奮,他的文字不惜得罪他人,也要一吐為快,甚至以此為樂,頗為病態,難怪很多讀者說完全讀不下去,並且感到極為憤怒,這種書怎麼可以出版呢?! 到底懂不懂尊重家屬隱私?? 不管作者是否為了蹭波登的名氣才寫這本書,不能否認的是他付出很多的精力去調查和訪談,從波登兒時開始,一路記錄到他生命的盡頭。在作者筆下,波登的過往被攤在陽光下無情的檢視,究竟波登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我應該也算波登粉絲,以前在電視上看到他的節目會稍微看一下,一直想找時間把全集追完,但年輕的時光很快就流逝,現在當個上班族那種探索世界的熱情漸漸被磨平,比較沒興致看旅遊節目了。關於旅遊節目我可以另外寫一篇上萬字的心得分享,可是上班以後連這種寫作時間都快沒有了。20幾歲時有幾年的時間非常喜歡看旅遊節目和旅遊文學,現在很懷念大二在總圖地下室視聽教室借閱Pilot Guides(史上最讚旅遊節目)一集一集慢慢看的時光,無憂無慮的學生歲月。不過長大的好處是開始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兒時夢想的旅程,這種時空交錯的感受真的好微妙。

我們來思索一下波登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說白了就是他那股傑傲不馴的態度,他就像個不願長大的小男孩,一直搞不清楚自我價值,想要跟世界對抗,卻又渴望社會接納自己,用英語來形容叫a very complicated man,非常複雜且難以定義的人。我們在鏡頭前看著他帶著這種性格上的矛盾環遊世界,新朋友也立即接納他的古怪,並且熱情的與他分享當地的美食與文化,跟一群人坐在長桌品嘗地中海美食或者各種稀奇古怪的料理。影視作品都是觀眾自身的投射,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夠像他一樣如此盡興的體驗人生,所以才會羨慕他有世界上”最美妙”的工作。

*
我有時候很討厭自己為何都要試圖從負面的視角來看待一些事情,可能是正在進行中的社會化歷程逼迫我重新架構腦中的價值體系,我想透過閱讀這種書把不合時宜的舊信仰跟資本時代的新教條進行歸位,不然思緒會凌亂不堪。我以前讀這種書會見獵心喜,覺得你看吧~光鮮亮麗的背後,果然有長長的陰影~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我希望看見一個人最真實的表述。這種開酸的文化,也是目前網路空間的主流文化,特別是”讀書人”擅長弦外之音,知識容易使人自負,導致分不清真實與虛擬,現實社會確實充滿各種虛情假意,但一味的去嘲諷一切其實對自己的生活無濟於事。應該學習用正向的視角去看事情,心情也會豁然開朗。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種方法,波登懂得自己掌握話語權,寫了好幾本自傳性質的小說或非虛構作品,這是粉絲認識他最直接的方式,畢竟最認識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另一種角度則是透過第三人的視角去認識一個人,”傳記”在文學領域是一門藝術,傳記作家要從頭拼湊傳主的一生,這其實需要高深的功力才能進行。這本書的作者原本是體育線記者,已經寫過幾本運動員的傳記,這一次應該是波登這個人物太有趣了,他決定不請自來,開始撰寫這本未經授權的傳記。有意思的是波登每個人生階段的朋友都樂於跟他分享波登的故事,更扯的是波登的第二任妻子還把波登生前使用的個人電腦直接交給他進行研究,所以讀者在書中會讀到波登生前幾天的通聯記錄,就像有人直接把你的Line通訊記錄直接攤開給別人看,這種窺探隱私的程度確實令人傻眼,但坦白說這真的能讓讀者直視波登的內心世界,他在螢光幕前的形象經過細心編導,而他的私人生活其實一團糟,在人生的最後竟然搞到妻離子散,獲得廣大粉絲簇擁又如何,現實生活中跟他最親近的人反而對他不理不睬,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落差呢?

我沒有讀過波登的自傳,所以直接從這本傳記來認識他其實不太公允,波登這種人就是令人愛恨分明的人,要嘛你徹底著迷於他的性格,不然就是被他的性格徹底惹怒。出生於紐約市旁邊的小城澤西市,這邊是紐約大都會區一個富庶的社區,居民普遍受過高等教育,波登的父母也不例外,他爸爸對藝術有優雅的品味,曾經當過環球音樂的主管,但大部分的時光都從事相機銷售員、樓管這些中產階級的普通職務。波登的媽媽是一位狂放不羈,崇尚自由靈魂的前衛女性,她在紐約時報擔任編輯,根據作者的訪談,同事們都稱她尖酸刻薄,但確實有兩把刷子。波登的父母有一個壞習慣,不惜透支也要維持布爾喬亞式的生活,所以家中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穩定。波登有一個弟弟,長大後兩人感情不太好。他們在法國有親戚,所以每一兩年一家人就會去法國旅行,波登在書中就寫到他美食啟蒙的時刻,就是在10歲時第一次品嘗到生蠔,從此愛上美食。這是波登創作中最知名的片段。

波登自小有個敏感易受傷的靈魂,一直希望融入群體但不太成功,他一直對文學有所憧憬,從小就喜歡寫一些短篇故事,他一直夢想有一天會成為享譽文壇的小說家。波登是那種好萊塢電影中靦腆的男孩,跟在萬人迷男孩的身邊當個小跟班。中學時期他屬於某個兄弟會,兄弟會的老大就是那種女同學看到會尖叫的帥氣男孩,當時這個老大正在追求一位漂亮的女孩Nancy,常常帶著波登等一群跟班到她家流連,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Nancy最後根本不甩那個老大,反而跟波登在一起! 從這個小故事就可以感受到波登有某種深層的魅力,從小就開始展現。高中畢業後波登追隨他的女神,前往瓦薩學院就讀,但只讀兩年就輟學了,學術生活並不適合他。

對未來的人生毫無方向之際,他為了打發時間陰錯陽差到餐廳打工,沒想到意外發現他的歸屬。他接著從瓦薩學院退學,轉而報名正在起步階段的美國烹飪學院。畢業後回到大紐約地區,從小餐廳的廚工做起,慢慢往市區發展,義式餐廳和法式餐廳他都有歷練過,恰好1980年代的美國正在興起歐洲料理的熱潮,波登也躬逢其盛。在歐洲廚師是個廣受世人尊敬的職業,在美國則是被冷眼看待,當年美國人對廚師的刻板印象就是沒水準的非法移民,在骯髒的廚房流汗打雜的小人物。但這個印象在fine dining開始普及以後,廚師這個身分有了微妙的轉變,電視上開始出現明星級大廚,波登也看到了新的機會。

在傳記寫作中,必須花費至少1/3,甚至一半的篇幅去探索傳主的早期人生,英文叫做formative years,童年和年輕時的生命經驗基本上塑造了每個人成年以後的模樣。美國的廚房在當年收容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非法)移民,以及在正統資本社會找不到容身之所的人,可謂龍蛇雜處,有波多黎各的拉丁裔、來自中國的Chinese、吸毒成癮的黑人…等,這個環境儼然一個縮小版的地球村,波登從小受文藝作品薰染,心中一直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廚房中的世界意外的適合他,這裡的人也很喜歡他這種有點古怪又迷人的個性,所以波登如魚得水,最後成為餐廳的主廚。波登的廚藝不算頂尖,但他有完美主義,他也是個控制狂,因此他將餐館打理的有條不紊。波登在廚房裡的經驗影響他一輩子,作者訪談了前同事及前老闆,這些人事物形塑了波登的人生哲學。

*
波登一直沒有放棄文學夢,他下班後的時間最喜歡在書桌前創作,他曾經出版過小說作品,但幾乎沒有獲得任何迴響。他一直保持記錄的習慣,把廚房裡的有趣故事記錄下來,2000年時在母親的引薦之下,紐約客的編輯David J. Remnick讀到波登的文章〈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覺得講述廚房秘辛的主題很有趣決定刊登,刊出後引發熱烈討論,波登便把那些日記改寫成非虛構作品《Kitchen Confidential》,此時波登已經四十幾歲了,雖然有個體面的主廚工作,但私底下的生活渾渾噩噩,承襲自父母的那套波西米亞生活哲學,讓波登常常入不敷出,他也有酗酒和吸毒的壞習慣。或許可以說皇天不負苦心人,波登迎來了人生的春天,他完成了從小的夢想,成為電視紅人及暢銷作家。

關於波登的文學創作,其實有很多值得思辨的點。21世紀歐美越來越流行非虛構作品(non-fiction),跟正統文學的小說分庭抗禮。我過往幾年閱讀也是以non-fiction為主,所以書中有提到一些關於文學的觀點令我腦洞大開。本書作者直言不諱,波登的小說其實非常平庸,完全不會讓人想讀下去,但有趣的是轉換成非虛構體裁,波登那種不知所云的寫作風格,竟然巧妙的跟廚房這項主題結合在一起。”旅遊節目”這個電視媒介,本質上很無趣,通常都是中年大叔下班後看電視時,讓其直接睡著的催眠劑,但波登那股叛逆的習性,打破窠臼,do every fucking thing I want,跳脫框架的主持風格反而賦予節目新鮮的樂趣。

波登第一次上鏡頭時很笨拙,但漸漸掌握了訣竅,他進入人生中最精彩的階段,但這也是他步上失控列車的開始。波登的第一任老婆就是他的中學甜心Nancy,愛情長跑十年以後兩人結婚了。Nancy是個深居簡出的女人,崇尚安靜低調的生活,她最愛的活動就是看電視,可以看一整天的電視劇就心滿意足。她對於異國及遠方並無夢想,偶爾去國家公園走一走就很好了,旅遊太累了啦。相對照之下,波登對外部世界一直有蠢蠢欲動的幻想,他一直很想”走出去”探索世界,加上他看的那些電影和文學作品強化他的遐想,他跟Nancy的婚姻平淡而幸福,但平靜的表面之下兩人一直存在根本上的分歧。當波登走紅了,他再也按耐不住開始瘋狂往外衝,時間一久兩人感情淡了,最終以離婚收場。波登在忙碌的節目拍攝過程中,其實也努力履行好丈夫的責任,百忙之中會抽出空檔飛回紐約陪伴她過生日。不過人生總是無法兩全其美,愛情與夢想,波登終究選擇追隨內心的聲音。

外部世界燈紅酒綠,波登本來就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他以前吸毒和喝酒經常過度,隨著節目越來越成功,他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完美主義的性格又讓他神經兮兮。他習慣在旅途中藉故拈花惹草,並且透過酒精的催化麻痺自己,才能不間斷的瘋狂產出內容。波登還有過第二段婚姻並育有一女,最終也是告吹。身前他周旋於不同情人之間,最終愛上一位義大利籍女演員,她的高冷讓他心灰意冷,最終選擇結束一切。波登後期的人生失控了,電視上的人生終究只是演出。確實有很多朋友喜愛他,但也有不少人對他有所微詞。

波登的人生故事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傳記可以幫助讀者認識自己,《Down and Out in Paradise》是一本比較極端的傳記,讓我對人生的本質有更深刻的看法,如何忠於自己,並在一切事物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還要繼續摸索才行。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成為人生的領導者:天下文化電子書自我成長展,全展85折起
 

購物說明

外文館商品版本:商品之書封,為出版社提供之樣本。實際出貨商品,以出版社所提供之現有版本為主。關於外文書裝訂、版本上的差異,請參考【外文書的小知識】。

調貨時間:無庫存之商品,在您完成訂單程序之後,將以空運的方式為您下單調貨。原則上約14~20個工作天可以取書(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外文書與其它商品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但若是海外專案進口的外文商品,調貨時間約1~2個月。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Moomin
  • 小物加碼
  • 國際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