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革命
1994年,我從台大新聞所畢業,開始在財經媒體的工作。幾個月後,有機會採訪當年參與1969年美國政府發展ARPANET(網際網路前身)的關鍵技術人員之一的文頓‧哲夫(Vinton Cerf),而他的觀點很明確:網際網路如果談得上什麼成就,是一種由下而上(Bottom Up)的草根精神(Grassroots)的表現,而不是由上而下(Top Down)。 那一年,也正是網際網路由研究機構和大學、轉向民間商業用途的起點。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網景(Netscape)在當年成立,提供的瀏覽器(Browser),可以讓用戶方便使用網際網路上迄今最廣泛的應用:World Wide Web。 3年後,我在一個論壇上遇到Web的發明者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聊起1989年他開發出Web時,為何沒有申請專利,而是無償供大眾使用,他提到原本的想法是讓資訊的連結和使用更方便,而免費開放是最容易達成這個目的。 哲夫和柏內茲李是網際網路不同階段的奠基者,共享「為了更大公眾利益」(For the Greater Good)的理念,參與其中並推動發展。他們幫忙制定了技術規格,而採用這些規格的伺服器,就能連上網路並且互通,構成網際網路,而電腦再連上伺服器,就完成上網功能。 當用戶和使用行為以及使用量都呈指數成長,這種分散式的各自互連互通,就難保證效率,也促成Google、臉書和亞馬遜等業者,自行投資建設大型的網路資料中心,從美國再到海外,讓用戶使用其服務時,實際上是在一個資料中心的某台伺服器到另一台,或某一個資料中心到另一個資料中心,中間再經由光纖海纜連接。 這種稱為「圍牆內花園」(Walled Garden)的做法,屬於「集中化」(Centralized),比起原先圍牆外的從一台伺服器到另一台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更快更有效率,但是用戶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賦予這些公司更多權力。 這還是我們原先被承諾的開放、草根和由下而上的網際網路嗎?如何拿回屬於用戶的權力? 讓用戶和用戶的電腦直接相連,構成新的網路,每位用戶貢獻電腦閒置時的算力和儲存空間,並依據貢獻值給予獎賞,被視為是新的解方。這種在技術上稱為區塊鏈,在概念上稱為Web3的做法,正在進入加速度發展。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是近年來它最常見的形式,接下來還要進入更廣泛的領域。 稱此為新一波革命並不準確,它更像回到原先該有的路徑上,繼續這場未完成的革命。